登陆注册
1785300000023

第23章 风月情重江山轻--北魏文明太后不文明的另一面(2)

自此后,李弈与太后夜夜不虚,甚至大白天也在后宫宣淫不止,冯太后就像春情萌动的少女,似嗔还娇,声声呼唤李郎,凡西域所贡珍玩,尽数赐与李弈,且把李弈之兄李敷连升三级,厚宠无比。李弈年轻力壮,纵送有术,把太后侍奉得欲死还生,乐不可支,恨不得把大好江山拱手相送与其所欢。

冯太后虽然退居二线,但朝政大权仍然牢牢控制在手,献文帝事事不敢自专,均得向太后禀报后才能下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献文帝的政治雄心在冯太后的荫影下,始终得不到伸展,母子之间由此产生了矛盾。

而冯太后自从与李弈昼铺夜盖之后,欲望贲张。男女之间的私情,一旦燃烧起来,非燃烧成灰烬都不会擅自收手。太后宣泄后宫的丑闻很快被皇上得知,献文帝觉得太丢皇家颜面,面对群臣上书要皇上约束太后的谏言,屡屡尴尬之至,无言以对。而李弈兄弟自从得到太后的专宠后,也在朝廷上飞扬跋扈,很是嚣张,在群臣中积怨很深。献文帝对太后没有办法,便把一腔怨愤都发泄到李弈身上。

恰在此时,即皇兴四年(470年)10月,相州刺史李因罪被人告发,因李与尚书李敷(李弈之兄)为莫逆之交,李为自保,便在主审官的暗示下,竟诬称李敷是其同伙。献文帝借机以不臣之罪将李弈兄弟枭首。冯太后失去了床枕之人,竟一时要死要活,不顾廉耻,大放悲声。据《北史?后妃传》载,献文帝诛李弈,“太后甚不得意”。大骂献文帝不仁不孝,说:“你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后宫佳丽如云,我只有一个面首,就不为你所容。你难道忘了你的皇位是怎么来的,我不把你废掉誓不为人。”

冯太后发下毒誓,你不让我逍遥快活,我也不会让你有片刻的消停日子。

从此,冯太后逐渐从后宫走出,有意处处干政。其实,冯太后并没有政治野心。她从466年诛杀乙浑,因为皇帝幼弱,她不得不临朝听政,到469年献文帝长大,她主动还政于帝等来看,她没有过重的权力欲。现在之所以主动跳到前台,完全是情感所致。因为冯太后的掣肘,献文帝动辄得咎。时间一长,他感到做皇帝毫无生趣可言,加之他生性喜好黄老(道)、浮屠(佛)之学,常与道士和僧人一起高谈玄理,面对太后的逼迫,也渐渐厌倦了国政,终致心灰意冷起来,唯以酒色自娱。

为情夫报仇

皇兴五年(471年)8月,拓跋弘决定把皇位让给拥用实力和时誉的叔叔拓跋子推,让这位强势叔叔来对付冯太后。冯太后知道后大为震惊。对献文帝的伎俩,冯太后心如明镜,因此对献文帝的恨深衔于心。她把拓跋弘叫去大骂一顿后,又让自己的几个心腹大臣在朝廷预作布署。那时北魏朝廷汉化已经很深,讨论的结果,大臣们都主张父子相传。这样,献文帝的一番苦心化为泡影。

他只得把皇位让给5岁的幼子拓跋宏,自己当起了太上皇。《魏书?天象志三》记载:“上迫于太后,传位太子”。这一年,拓跋弘18岁,正是奋发有为的年龄,可在冯太后的淫威下,只得自毁前程,断臂求生。

拓跋宏就是历史上着名的孝文帝。他年级虽小,但聪明颖睿,极得冯太后欢心,整天躲在书斋里,心无旁鹜,一心只读圣贤书,任由冯太后垂帘听政。

但献文帝退位后,并不甘于寂寞,也不愿意完全放弃手中的权力。不仅朝廷上重要的国事要向他奏闻,他还屡屡颁布诏书行使大权,甚至经常以太上皇之尊率兵北征南讨,巡行各地,考察民情,处理政务,一时颇有政声。

延兴三年(473年)11月,他视察怀来,薛虎子求见,要献文帝恢复枋头镇将官,献文帝许曰好。延兴五年(475年)冬十月,献文帝在平城北郊,以国家元首之尊,举行对蠕蠕(柔然)遣使朝贡物品的大阅仪式。所有这一切,都触到了冯太后的敏感神经,她感到了威胁。如任由发展,献文帝极有可能复辟。不如趁其基础未稳,除掉献文帝,一则可消除帝国的隐患,二则可报当年情夫被斩杀之仇。于是,又一场宫廷事变悄悄引发了。

承明元年(476年)6月的一天,宫禁之中戒备森严,到处岗哨林立。不久,献文帝应召前来晋谒冯太后,被伏兵一拥而上拿下,软禁起来。随后,冯太后派心腹携带鸩酒,以犒赏献文帝为名,不动声色地鸩杀他于平城永安殿,时年23岁。对外则宣称献文帝是中暑暴病而亡。

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再次临朝听政。

虽然冯太后自认为做得巧妙,但献文帝之死,还是引起了许多大臣的疑虑。

兰台御史张求,遂计划趁天宫寺一年一度大法会之际,设伏发动兵变,即计划趁文明太后进香时,趁势囚禁她。然后,再成立真相委员会,彻查献文帝的死因,最后要求太后还政于孝文帝。但兵变由于百密一疏,很快被平息了。冯太后遂展开大规模的追查行为,凡稍有不满的大臣都被列为张求余党,格杀勿论,人数超过3000人。朝廷之上,一时腥风血云,黑云压城。献文帝的岳父李惠,因为当年积极参与谋划除掉李弈的活动,也被满门抄斩。而当年凡上书弹劾李弈的大臣,都尽行杀戮,夷灭九族。冯太后借张求之案,行报复之仇。为个人的一己之淫欲,而大开杀戒。冯太后的变态,即使狠如武则天、吕后者,也难望其项背。几千人的头颅就这样为李弈的下半身做了陪葬,殊可悲哉!

但冯太后毕竟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才干,也积极惩贪奖廉,恩威兼施,提拔贤能之士,使献文帝死后动荡的政治局面很快安定下来。

权力尽处,风月无边

冯太后虽然妄杀了许多人,但也重用了一批具改革思维的人,她颁行班禄制,整顿吏治,统一度量衡,推行“三长制”,实行均田制。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鲜卑族的落后局面,也为以后孝文帝的改革以及迁都洛阳夯实了基础。

经过这次杀戮,朝廷再也没有反对之声了。冯太后的私生活愈加为所欲为,风生水起。她公开让太监出宫寻找美貌少年,载入宫中宣淫,而一些少年犹不谙人事,冯太后就亲手把臂,教他们如何风月快乐,冯太后自然得到了最大的快乐。冯太后为了青春永驻,延年益寿,每每把少年的精液收集起来,配成回春丸,丸药吞服,甚至直接口交下咽。只要能赐他快乐的少年,她都给予厚赏,或提拔他们父兄出来做官。不知多少翩翩美男又成为其裙下之臣。其中不乏才具卓着者,她都任以要职,委为心腹,这些人多成为她政治上的得力帮手和股肱之臣。

这还不算,在朝臣中,只要她听说谁的床上功夫好,就想尽办法加以笼络,弄进宫来,一试身手,并把此当成是笼络权臣的手段。

大臣王睿身材魁伟、仪表堂堂,小太监打听属实后,立即向太后推荐他。王睿之父王桥,通晓阴阳,王睿又自小从父学习算命占卜之术,受到恭宗赏识,被提拔为太卜中散。承明元年(476年)后,文明太后便以占卜吉凶为名,招入宫中。寻欢作乐,赏赐丰厚。推为吏部尚书,赐爵太原公。允其参与军国大事。

王睿还曾勇退猛虎,保护了太后与孝文帝,因而更受亲重。

太和二年(478年),冯太后与孝文帝率百官、宫人等去虎圈赏虎,却不料有只虎从阁道偷跑出来。左右卫士和宫人惊得四散,惟独王睿锐身上前,挥舞画戟,挡在冯太后和孝文帝面前。吓退了老虎,其英武之姿,朝野传诵。此后,冯太后对他更是信任有加。太和四年(480年)又提为中书令,镇东大将军,封爵中山王,置王官二十二人。由于王睿与冯太后两情相洽,冯太后密赐其珍玩无数。

其二个女儿出嫁,允其使用公主礼仪,接受朝臣们的贺仪。太后亲自在太华殿接见她们,并将她们送了半程,恩宠无比。那日,首都万人空巷,争相目睹这一盛大场面,时人谓之太后嫁女。王睿自是肝脑涂地,效忠太后。太后每至夜深激情之后,总要开列一张物品清单,送入王府,王睿很快成为巨富。他常奉旨进宫侍奉太后,不但得到许多赏赐不说,太后还专门给他下达了无论身犯何罪,都予以免死的不死诏。这样他没有理由不尽心尽力地侍奉太后了。

王睿虽名列《魏书》的“恩幸传”,但一生衷心为国,在和尚法秀谋逆案中,又能进谏忠言,得免死者千余人。临死,他又上书朝廷,提出施政五要略:一慎刑罚;二任贤能;三亲忠信;四远谗佞;五行黜陟。都是善言条陈,可见其忠诚。王睿病重,太后和孝文帝亲临探病,侍官御医,相望于路。48岁死时,冯太后与孝文帝亲自临丧,哀恸不已。

冯太后在宫中培植了许多心腹太监,如赵黑、剧鹏、李丰、王遇、抱寇、苻承祖等,这些刑余之人不但口含天宪,控制朝政,而且一大政治任务就是四处嗅闻,为太后暗中打听物色性器刚猛之人,一旦获知,就软硬兼施地把他拉上太后的牙床。

大臣李冲为敦煌公李宝之子,深沉而有大量,清简皎然,又善交游,不妄杂戏,声誉很好。他官至内秘书令后,上书首创三长制以防止平民的隐冒问题,冯太后阅奏后激赏不止,让他与公卿大臣一同朝会。加之李冲面如涂漆,美鬓拂胸。太后顿起爱念,立即宣召入宫,做鸳鸯交合,果然厉害。太后快乐得神飞天外,如入神仙之境,欲死欲仙,极乐无比。通宵达旦,尽享肉体之欢,一连数天,都不让李冲下床,直累得李冲如一滩烂泥,瘫在床上,太后犹不罢休,李冲只得吞服春药,迎合太后。李冲给她带来了快乐,太后当然也不会亏待李冲。很快,李冲就升任中尚令,赐爵顺阳侯,接着又进爵陇西公。从此“密致珍宝御物,以充其第,外人莫得而知焉。”赏赐了他大量财帛金银。素称清贫的李冲,因而成为富室。李冲嫁女,太后亲自担当司仪,赏赐之物,世所罕有。冯太后临朝后期,他以心腹之任尽职尽责,太和年间的许多改革措施,多有他的参与谋划。为情为公,也算尽忠。

自从得到李冲后,太后仿佛初历人道似的,每日里与李冲在床笫间缠绵,连朝政也荒废了。李冲给她带来了激情、慰藉和欢乐。但她又怕元老重臣拓跋丕、游明根、高闾说三道四,议论风月,除赏赐他们美貌宫女外,一月之内还赏赐他们千万财物,凡李冲所得,必有他们一份。以示无私。甚至在拓跋丕新第落成后,她还亲率文武百官致贺,并暗中塞给他一颗金印做为镇宅之物。果然堵塞了攸攸之口。这些人,都成了冯太后的心腹骨干。

男女私情,是世界上最说不清道不明的事情。尤其是女人,更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果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没有爱恋,纵使男人为她献出性命,她也会从心里鄙视,认为是男人的懦弱。这也是世人常谓的“捆绑不成夫妻。”诗经有言:“土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枕兮,不可脱也。”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面目光鲜或自认为聪明的男子,常走女人路线,花言巧语哄骗女人,这就是世上不少骗色骗财案例发生的原因,女人深情故也。

李冲在为人方面很有器量,他虽然贵宠至极,却能谦逊自抑,广散家财,虚己接物,照顾寒士,因此他的声誉一直很好,“时多称之”,并未因与冯太后有染而受到污损。

因此,孝文帝对他非常信任,几次南伐,包括迁都洛阳,他都有明断慎密的分析,多方考虑,为北魏王朝可说是殚精竭虑。史载,李冲“勤志强力,孜孜无怠,且理文薄,兼营匠制,几案盈积,终不劳厌也。”

床上的边界

冯太后一次在接见南朝齐的使臣刘缵时,江南人物,风神萧散,仪态俊美,气度儒雅不凡,冯太后见而倾心,故意与之盘桓。脑中所思都是风月。一心一意要把齐国使臣弄上床,对齐使提出的条件不置可否,每日里赐宴不断,佳肴丽珍,不计贵贱,热情款待。齐使不明就里,每次宴饮,都要求太后接受国书。一次夜宴时,冯太后直言道:“区区几个城池,看把你急的。难道北国风光不如你南国壮丽?多住几日又有何妨。”之后太后直接回宫,再不理使者,使者莫名其妙,小太监提醒他说:太后是我们一国之主,只要你能令我们太后满意,区区几个城池就是送给贵国又有多大问题。使臣点头称是,便随太监进入内宫。

太后早已在内宫摆了酒宴等待。

只见太后穿着绣衣,双臂粉白,玉胸隐约可见,极尽挑逗之色。使臣性本风流,岂不明白,跪下谢太后恩宠后,即把太后抱到床上,极尽欢洽。事毕拿出地图,请太后过目,就这样,齐使臣与冯太后的一夜风流,太后便把淮河以南的几座城池划给了南朝萧齐王朝。

正是冯太后在床帷之间划出的边境,使南齐在江北有了立足之地,以后屡屡兴师犯边,成为北魏严重的边患。冯太后死后,孝文帝迁都洛阳,几次兴兵南伐,都无果而终。

可见在男女私情上,女人常为感情所蔽,做出白痴之事。

公元490年,冯太后终因纵欲过度而死,时年49岁,谥文明太后,葬于永固陵。

冯太后临死时,害怕大权旁落,就把冯熙的两个女儿冯润和冯清召进后宫,先后成为孝文帝皇后,意图延续冯氏政权的连续性。但由于女人善妒的天性,姊妹之间内讧不断,先是妹妹冯清被姐姐冯润排挤出宫,废为庶人,后又因冯润红杏出墙而被赐死。

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

同类推荐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

    《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是一本历史题材的人物传记图书,古今中外的十几个女人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的主角。俗话说,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这本《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们》中的主角都是通过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杰出人物。她们征服的不是普通男人,而是世界上的翘楚,男人中的精英,她们是征服世界英雄的女人。她们性格迥异,追求不一,用的手段也是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他们将女性优势发挥到妙不可言的境地,她们同样可以在历史舞台上争取到耀眼的一席之地。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曹锟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曹锟复杂的人生经历 ,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热门推荐
  •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中国当代文学中第一部冲破“”性禁区“”的小说,入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我”从劳改农场放出来后,在一个曾被称为“鬼门关”的农场里,遇到了八年前,还在劳改农场时有过两面之缘的女人黄香久。虽然此前,只曾见了两面,而第二面只是匆匆路过时遇到,但是这个叫黄香久的女人,却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第一次见到黄香久,是在劳改农场水稻田间的排水沟里:黄香久正在洗澡!黄香久仿佛忘记了一切,全神贯注地享受着洗澡的快乐,她忘记了自己,“我”也忘记了自己。
  • 天才宠妃

    天才宠妃

    【轻松小白,不喜误入!】正文两部均完结。初卷(第一卷,第二卷)故宫,一个有几百至上千年历史的古代建筑壮观,雄伟,神秘!嗯,稍微有点神秘过头了吧……参观累了,在古床上小憩片刻,醒来竟已面目全非??这个自然不是说长相,而是环境……人称才女,自诣为天才的她,来到陌生朝代想当然也要发挥其所谓天才的地方,玩转异世宫廷至于怎样的玩法,又会玩出怎样的结果——鬼才知道……【小番外及卷二剧透】第三卷卷二(第四-七卷)在去往遥月国的途中,她邂逅了月若云她生命中另一个重要的男人可是初见时,她却愣住了因为他长得很像那个人……-离开皇宫,远离了深宫争斗却也代表着要卷入另一个不同的世界江湖,是一个会让人忍不住爱上的名字曾经的公主被抓入大牢,阴差阳错的得到一身绝世的武功待知其原委时,竟被任命为江湖中人闻风丧胆的暗杀组织的门主??既然已有此一事,欣然接受并不困难只是——将其身份用于何处,或怎样处理这个组织……就是她自己的事了~~~卷三(第八,九卷)战场,金戈铁马,硝烟弥漫——多少英雄魂断于此?又有多少故事被埋没其中?宫廷是不见血的,隐晦意义上的战场,她一直都深信不疑可是——当来到真正的战场,她才了解到其之残酷无情,是宫廷争斗永远无法比拟的一场无法阻止的战役,战鼓雷鸣之中的肃杀之声——那曾几何时,在繁华都市中轻松度日,洁白如纸的人也在如此境况中,在手中沾染了鲜血,再无法回到从前……-(-完结卷-第十卷)而面对可以再次回到自己生活时代的机会……她能否挥挥衣袖,走得潇洒?【第十一卷-宠妃总番外】————————————————此文,主线偏向轻松型,也许往后面点会有些看似虐的地方,但绝对不会很过分!因为wo不太习惯写虐文,因此不喜虐的亲可放心看……喜欢虐文的亲们,wo只能说,下次若尝试写虐文,再请你们看吧这次若不介意,不妨看一看《天才宠妃》,也许会有意外收获呢??*****总的来说,本文轻松中带点正经,正经中又带点俏皮?当然,俏皮中也偶有危机!感情上伴随着些许淡淡的忧伤……————————————————
  • 牵着爹爹去找娘

    牵着爹爹去找娘

    夜,静谧而安详,风,轻轻吹起一阵叶乐。在冷家庄冷府的一个房间里面,微微透射出淡淡的烛光,如此静谧的夜,依然有人难以入眠。冷家庄的庄主冷傲云,披着一件灰色裘衣,正埋首在案桌上面,对着一本帐本微微隆起了那双英气浓黑的剑眉,轻喃道:“怎么今年的出入如此之大?看来,有必要去瞧瞧了!”正在他算的入神的时候,一声声深切的呼唤打破了夜的静谧。“娘,娘,别走,别走……呜呜呜,我要娘……”一声……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误惹相府四小姐

    误惹相府四小姐

    ◆◆◆傻女出世◆◆◆楚国,天启十三年。相国府迎来第四位庶出千金,十年之间,楚都街头巷尾话题不断!因为此女——三岁始说话——含含糊糊,五岁才行走——跌跌撞撞,十岁会穿衣——里外不分,…如今长到十三岁,仍旧痴痴傻傻,疯疯癫癫。相国一世英名皆被“傻女”所毁,故而一怒之下将其母女锁在石竹院,终身不得出府。当傻女被戏耍落水,重新睁开眼睛之时,所有的一切——都将改变!◆乔叶,来自21世纪的单亲女孩,出身武术世家,因为地震丧生,附身在一个臭名昭著的“傻女”身上。岂料再世为人,风波不断。不要以为你是傻子就可以躲避风雨,不要以为你是傻子就可以与世无争,当他们逼着、赶着将你推往绝境,是忍气吞声,还是愤然反击?!◆片段一:八月十五,碧渊寺。路人甲:“前面出什么事了?”路人乙:“相国府的那个傻子看见咱们七皇子的美貌,一脚踩空掉到碧渊寺的涅槃池里去了,正在那里扑腾呢!”“哟,这么热闹呀!咱们快去瞅瞅。”“你跑那么快干什么!”“咱们楚国最傻的相府四小姐遇到最聪明的楚七皇子,这热闹能不去看吗?”“……恩,也是。”◆片段二:上元佳节,寻芳楼。“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他微微皱眉,紫眸浅浅流光。“没想到古人也喜欢这么搭讪,兄台你太俗套了!”她鄙视地看了他一眼,“本公子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姓凌名乔是也!”他抿唇不说话。“咳,当然啦,本公子现在是不大有名,你不认识也正常。但英雄莫问出处,本公子总有一天会扬名楚国的。”她拍了拍胸口保证。他勾唇浅笑,抬脚走远。谁知道,一语成谶,她的名字在几个月后天下皆知。◆片段三:无事生非,路边摊。“小爷我根本不屑,要多少姑娘没有,偏偏对你这个傻子感兴趣,我吃饱了撑的呀!”他桃花眼迷离,撇开头去。乔叶冷笑,危险地扣着他的手腕:“你再说一遍试试看!”他转头睨她一眼:“相国府的傻小姐脾气还挺大的,追着小爷我不撒手了是不是?”话刚说完。一个扫堂腿,再加擒拿手,小王爷的脸便和大地亲密接触了。“你不傻?”他惊诧。“你才傻!你们全家都傻!”乔叶呸了一声。……封建乱世,人命如草芥,当世之翘楚遭遇相府傻小姐,会掀起怎样轰轰烈烈的夺爱、霸爱之旅呢?只是想证明,他们能深情到什么地步……(简介无能,与正文有出入。)◆本文风格总体轻松,伴有小虐。女主正常人,非小白,非女强,偶尔扮猪吃老虎。男主个个强大,痴情不悔。
  • 百喻经故事全集

    百喻经故事全集

    是印度古代佛教寓言故事集的汉文译本,全名为《百句譬喻经》,列入汉文大藏经,原文尚未发现。百喻经原著者为第五世纪印度僧伽斯那。古文汉译本为南朝齐(公元497~502)时来华僧人,伽斯那的弟子求那毗地。与其他经书不同之处在于,全书通过九十八个浅显、易懂、通俗而目幽默的故事,把佛教的基本教义,如因果报应、从正道、布施、持戒等向大众讲解得清晰明了。因此它可以说是一部典型的佛经寓言,而目也是众多佛经中少数的平民化、大众化经典。由于《百喻经》成书较早,目均由文言文译写而成,阅读起来似有些难度,因此,特将白话译文一并推出,并做相应点评,同时还配以相近相关的小故事来加以深化。希望对大家的阅读理解能有帮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婚后试爱

    婚后试爱

    “宋安然,我警告你,别让我再看到你动她一指头,否则我会让你生不如死,滚。”看着宋嘉美脸上的掌印,孟泽坤嗓音已经是阴沉万分。安然怔怔的捂着自己脸,被孟泽坤眼中的狠戾惊得忘了动作,呆呆的站在原地望着他,希望他可以告诉自己刚才那些话都是假的,可是,他却再也没有看她一眼,微暗的房间内只剩他轻声哄着怀中女人的柔声细语,那是她从来都没有听到过的温柔。看着这刺眼的一幕,她木然的转过身,踉……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