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5700000017

第17章 夏日炎炎中的气

经过温暖怡人的春季之后,炎热的夏季来临了。夏季有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那么,这六个节气都有什么特点和有趣的习俗呢?

立夏习俗。

立夏在谷雨后15日,太阳到达黄经45度,阳历5月5日前后,民间习惯上以为这是春季的结束、夏季的开始。这时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作物生长发育旺盛。所以农谚说:“立夏在朝遍地锄”、“夏天不锄地,冬天饿肚皮”、“夏天多锄地,粒粒吃得饱”、“夏天拾把草,冬天变成宝”、“清明种麻,谷雨花,立夏种稻点芝麻”。

迎夏。

中国自古重视立夏节气。据《后汉书》载,此日到来时,皇帝要带领百官,到京城的南郊去迎夏。君臣皆穿朱红色衣服,佩红玉饰,乘坐赤色马,车子、旗帜也是红色的。这是因为按阴阳五行观念,夏是南方,属火,颜色为红。所以在顺应天意,到郊外迎夏天到来时,要以红色为饰。皇帝除了举行迎夏仪式外,并指令司徒等官分赴各地,勉励农民抓紧夏季耕作。

尝新。

在后世,立夏还有尝新等节日活动。如苏州有“立夏见三新”之谚,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用以祭祖。在常熟,尝新的食物更为丰盛,有“九荤十三素”之说,九荤为鲥、鲚、咸蛋、螺蛳、熄(即放在微火上煨熟;一种烹调方法,用多种香料加工而成为熄鸡)鸡、腌鲜、卤虾、樱桃肉、鲳鳊鱼;十三素包括樱桃、梅子、麦蚕(新麦揉成细条煮熟)、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苣笋、草头、萝卜、玫瑰、松花。在南通,则吃煮鸡、鸭蛋。

消疰。

进入夏天,由于天热,不但食欲大减,吃不下饭,晚上也睡不好觉,古代中国称这种情形为“疰夏”(疰zhù,夏季长期发烧的病)。为了避免疰夏,在立夏这天有许多礼俗来预防。除了坐在门槛上吃豌豆糕、吃健脚笋外,苏州人还喝“七家茶”,茶叶不能用自己家的,要向邻舍乞讨,还不可少于七家,把讨来的茶叶混在一起,用去年堆在门墙边的“撑门炭”来烧水泡茶喝。喝了七家茶,夏天就可以身体强健,百病不生。小孩子则喂他们吃猫狗吃剩的食物(苏州人称之为“猫狗食”),如此一来,小孩也会像猫狗畜生一样好带好养。

在安徽徽州,立夏日则吃肉、吃苣叶稞,据说吃了肉就可不掉肉,使身体保持强壮。吃了苣叶锞(一种油炸的面食;旧时点心),可不中暑,不生疖。孩子们还吃鸡蛋韭菜油炒饭,也是为防赖夏(瘴夏)。而浙江开化,则吃猪脚,说是“立夏食猪脚,登山不歇脚(脚不酸痛)”。也吃竹笋,叫接骨笋。武义县则吃红枣、桂元煮鸡蛋,吃蚕豆烧肉、竹笋烧肉、蚕豆汤等。江西南昌此日则吃米粉肉,叫做“撑夏”,也是防止夏日消瘦之意。

称体重。

此外,立夏日还有称人体重之俗。苏南一首《海虞风俗竹枝词》:“时逢立夏出奇谈,巨称高悬坐竹篮。老少不分齐上秤,纽绳一断最难堪。”描述了这种风俗的有趣场面。有的地区还在称完后,吃豆沙馅团子,即塌饼,以求身体健壮。立夏尝新与称体重均与防暑和夏日饮食相关。

其他的习俗还有,河南、贵州、云南等地俗以为立夏日无雨,主旱。俗谚“立夏不下,犁耙高挂”,“立夏无雨,碓头无米”。江苏东台一带,立夏日忌讳小孩坐门槛,说是“立夏日坐门槛,容易打瞌睡”。

《月令粹编》中说,妇女在立夏这天把李子榨汁混入酒中喝下肚,称为“驻色酒”,认为能青春永驻。谚语也有“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的话。

小满习俗。

小满的习俗主要有:

祈蚕节。

小满相传为蚕神诞辰,因此江浙一带在小满节气期间有一个祈蚕节。我国农耕文化以“男耕女织”为典型,女织的原料北方以棉花为主,南方以蚕丝为主。蚕丝需靠养蚕结茧抽丝而得,所以我国南方农村养蚕极为兴盛,尤其是江浙一带。

蚕是娇养的“宠物”,很难养活。气温、湿度、桑叶的冷、熟、干、湿等均影响蚕的生存。由于蚕难养,古代把蚕视作“天物”。为了祈求“天物”的宽恕和养蚕有个好的收成,因此人们在四月放蚕时节举行祈蚕节。

祈蚕节没有固定的日期,各家在哪一天“放蚕”便在哪一天举行,但前后差不了两三天。南方许多地方建有“蚕娘庙”、“蚕神庙”,养蚕人家在祈蚕节均到“蚕娘”、“蚕神”前跪拜,供上酒、水果、丰盛的菜肴。特别要用面粉制成茧状,用稻草扎一把稻草山,将面粉制成的“面茧”放在其上,象征蚕茧丰收。

抢水。

除了祈蚕,浙江海宁一带在小满还要举行“抢水”仪式。这种仪式多由族长约集各户,确定日期,安排准备,到小满黎明燃起火把吃麦糕、麦饼、麦团,等族长以鼓锣为号,众人以击器相和,踏上事先装好的水车,数十辆一齐踏动,把河水引灌入田,至河浜水干为止。

祭车神。

祭车神也是农村古俗。传说“车神”为白龙,农家在水车基上放置鱼肉、香烛等祭拜,特殊之处是祭品中有一杯白水,祭拜时将白水泼入田中,有祝福水源涌旺的意思。

芒种习俗。

后魏高阳太守贾思勰《齐民要术》卷三说:“五月芒种节后,阳气始亏,阴慝将萌,暖气始盛,虫蠹并兴,乃弛角弓弩,解其徽弦,张竹木弓弩,弛其弦,以灰藏旃裘毛毳之物及箭羽,以竿挂油衣,勿辟藏。”这是说芒种之后夏天炎热闷湿的天气即将来临,因此应把绷紧的弓解开,让弦松弛,免得弓弩被霉湿之气蚀坏。怕潮的皮货毛衣也该埋入干燥的灰堆里防潮,油纸雨衣也要用竹竿晾开,免得因霉生虫,把它蛀坏了。正因为芒种之后,梅雨天就要来临,所以贾思勰提醒人们在芒种时早做准备。

农忙。

芒种是麦类有芒作物开始成熟收割的季节,同时也是农忙的季节。山西荣河开始收获大、小麦,称之为“农忙”,连妇女也要下地,所以有谚语说:“麦黄农忙,绣女出房。”河北盐山这天要用刀在枣树上划几下,叫做“嫁树”,认为这样可以多结果实。

饯花会。

江南地区芒种日举行饯花会。人们认为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众花凋谢,花神退位,便要摆设多种礼物为花神饯行。也有的人用丝绸悬挂花枝,以示送别。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七回写芒种节道:“这日,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旆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

夏至习俗。

由于夏季节日较少,而夏至又是一个很重要的节令,繁忙的夏收、夏种,迎夏粮入库多于此时展开,需要有较好的饮食。夏至天气又最炎热,要进行种种饮食休息,纳凉防暑,所以夏至便成为了节日,相沿至今。

防暑。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在《吕氏春秋·有始》中的“夏至,日行近道,乃参于上”是较早的记载。汉代已成为较重要的节日。当然,由于此时正是夏忙,所以节日活动较少。夏至后,人们多要进行种种防暑工作。人们要吃凉食,歇晌午眠,吃补食,以迎接夏收、夏种的繁忙节令。防暑的冷食、凉食在夏至大行其道。

早在周代,就设有专门的为王室管理冰政的“凌人”。《周礼》卷五:“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即说于十二月斩下冰块堆积入窖中,要藏三倍于夏日的冰需求量才够(因为冰要融化掉三分之二)。夏季,将冰块放入青铜制的冰鉴中,待其融化,便可降温。以后历代也都有冬季藏冰之俗。

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到,百官放假三天。这一天,各地的农民忙着祭天,北方祈雨,南方求晴。《荆楚岁时记》记述,长江中下游正值梅雨季节,人们在夏至这天把菊叶灰撒在农作物上,预防病虫害。

明代《帝京景物略》卷二,也写到当时皇家冬日采冰之事。夏季取冰出来,可供纳凉,或在夏日时赐予大臣。当然要首先满足皇家之需。《燕京岁时记》:“京师自暑伏日起,至市秋日止,各衙门例有赐冰,届时,由工部颁给冰票,自行领取,多寡不同,各有等差。”而民间没有赐冰,则主要靠购买。商家于冬日藏冰,盛夏时卖给海鲜店,或卖给做冷饮生意的小贩,用来冰东西,如《清嘉录》所记。用冰冻过后的冷饮自然更凉爽可口。

古代,夏日冷饮已经极多。《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里,记录的砂糖绿豆汤、漉梨桨(梨汁)、木瓜汁、卤梅水(酸梅汤)、香薷(一年或多年生草木植物,茎呈方形,紫色,有灰白色的毛,叶子对生,卵形或卵状披针形,花粉红色。茎和叶可以提取芳香油,全草人药)饮、红茶、苦茶、甘豆汤等,均是今天我们常饮的饮料。另外如凉粉、金银花与菊花点汤,今亦常见。民间还有“结茶缘”之俗,即提供免费茶水,于路边摆设茶壶、茶杯供行人饮用解暑,亦是美俗,如今也还存在。

夏至饮食。

饮食方面,北京、山东是“冬至饺子夏至面”。陕西吃粽子。在南方,农家擀面做薄饼,烤熟,夹杂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给亲友。江苏无锡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儿童体重增加,身体健康。湖南浏阳大多吃醮坨。醮坨由米粉做成,加韭菜等作料煮食,又叫圆糊醮。民国以前,很多农户将醮坨用竹签穿好,插到水田的缺口,燃香祭祀祈祷丰收。小孩子和叫化子早待此日,以便到时摘取醮坨,乘机饱食一顿。

有些地区,未成年的外甥和外甥女到娘舅家吃饭,娘舅一定用苋菜和葫芦做菜,俗话说:“吃了苋菜,不会发痧;吃了葫芦,腿里就有力气。”也有的到外婆家吃腌腊肉,说是吃了就不会疰夏。

其他的习俗还有,浙江绍兴有“嬉,要嬉夏至日”的俚语。过去,无论贫富之家夏至日都祭祖,俗称“做夏至”。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有的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在夏至,还有求雨或求晴、祭田公田婆等风俗,总之是与农业有关的祈求丰收活动。古代皇帝则于此日祭祀地神。

小暑习俗。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六月节……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古籍《群芳谱》中也说:“暑气至此尚未极也。”这时,暑气上升气候炎热,但还没热到极点。人们常说“热在三伏”,小暑时节,江淮地区虽尚未进入伏天,却已为时不远。提醒百姓特别注意防暑降温。

消暑。

旧时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尝新。

小暑节气,有些农作物已经收获,所以有的地方流行“尝新”,如安徽西南部,每到这个时候,人们在院中、屋内摆上供桌,放上小麦,贴上“福”字,焚香放炮,祈求秋后五谷丰登。仪式结束,大人小孩围坐一起,高高兴兴地吃上一顿。

游玩。

对于喜欢旅游观光的人,趁着天还不太热,成群结队出门游玩赏景,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大自然的山花野草。应该说,小暑带给人们的是无限乐趣。

大暑习俗。

民间大暑习俗较多。鲁南地区这一天特别讲究喝羊肉汤,且称之为“喝暑羊”。直到现在,山东枣庄的一些羊肉汤馆逢大暑日还会出现人满为患的局面。

送大暑船。

浙江椒江口附近专门有大暑庙会,其中主要的祈福仪式,就是“送大暑船”。相传晚清时,这一带病疫流行,大暑前后到达顶峰。民间认为这是张元伯、刘元达、赵公明、史文业、钟仕贵五圣(均系凶神)所致,于是建五圣庙,祈求圣保佑一方平安。后选大暑为供奉日,并用渔船将供品沿江送到江口外,以示虔诚之心。久而流传,便形成了“送大暑船”的习俗。晚清俞曲园《右台仙馆笔记》卷十二有一则《大暑船》说:“同治中,临海县民比年疬疫过大暑不瘳(瘳chōu1,病愈;2,损害)乃于次年相约为送船之会,亦其旧俗然也。其船如商船之式,船具如桅樯舵橹,用具如桌椅床榻、枕簟被褥,食物如鸡彘鱼虾、米谷豆麦,备御之具如刀矛枪炮无一不备;惟盛米之袋甚小,仅受一升,而数则以万计,皆村民所施也。前大暑数日,大建道场,至大暑日,送之出海,听其所之,俗呼为‘大暑船’。”

吃荔枝。

大暑节福建莆田有吃荔枝的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食谱》记载: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啖荔枝的最好时间。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丰富。

同类推荐
  • 重阳节

    重阳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重阳节》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人挖掘和整理中华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人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有关内容。
  •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趣味文化常识竞赛题库

    精心编就1000多道形式新颖、内容精彩的知识竞赛题,内容涵盖人们应该懂得而又易于掌握的各门各类知识。既突出知识性,又把知识性同思想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和谐地融为一体,增强可读性,让读者游弋在逸闻趣事点缀的知识星空里,自由翱翔,体味知识带来的无限乐趣。
热门推荐
  •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规划人生:唐骏向左,李开复向右

    现代很多大学生和职场中的人都生活在一种困惑中。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们,很少有人能够清晰地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能干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更不知道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标。很多年轻人毕业后在盲目的状态下匆匆选择了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位老板,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毋庸置疑,很难取得大的成功,甚至很少有人能够感受到工作带来的快乐,其结果不是一次次跳槽,就是一次次被解雇。
  • 相见不如怀念

    相见不如怀念

    纨素走了,留下了江府的第一个孩子,父辈的恩怨情仇纠缠着孩子们的恩怨情仇。造化弄人,究竟能有几个人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 古代天文历法

    古代天文历法

    古老的中国天文学从萌茅至今已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从天象的观测到宇宙起源的探讨,还是从星象的占卜到历法的推算,都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辛勤的汗水。在漫长的岁月中沉淀下来的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今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中国有世界上早的太阳黑子记录、早的日月食记录、早的彗星记录等等。在历法方面,自秦汉以来,中国出现了一百余种古历,实属世界罕见。《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天文历法》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天文历法的有关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古人眼中的天地、奇异神秘的天象、星象和占星、古代历法、杰出的古代天文学家等。
  • 野蛮Angel追恶魔

    野蛮Angel追恶魔

    我,韩妍菲。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女生,是尚高中学顶尖风云人物。从小我就在武当山学功夫,一开始爸爸是为了让我防身,再者呢是为了避免有天因家财万贯而招人绑架。我们家的韩氏集团是亚洲最大的财贸集团,旗下子公司已达四位数。而我却成绩烂到掉渣,打架排行老大。不过我跟哥哥一样,打架都有原则,绝不欺善骗幼。即使再强势的我,也会败在爱情面前,因为他不是别人,是一个会为我而牺牲自己的男孩。若有来世,我一定会用我的命去守护他……谁知天意要我今生去完成我的诺言,他竟然还活着……
  • 宫娥:逃离藏娇屋

    宫娥:逃离藏娇屋

    此文为小白+后宫+阴谋,当然少不了狠狠地虐一把了。悄悄说一句:后面滴故事越来越精彩哦,好戏快开头喽。大家有票投票,没票收藏,至少也要留个脚印。闲话少说,金灵闪人也,请大家继续欣赏。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 昆虫记

    昆虫记

    本书的翻译既忠实于原著的特质和整体风貌,又适合于中国最年轻一代读者的普遍情趣、知识结构和接受能力。本书收入精选精译佳作十五篇,话题广泛,意味深长,是一份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灵心智十分有益的精神食粮。
  • 将爱情进行到底

    将爱情进行到底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友情、爱情和奋斗的故事,里面有梦想、有流行、有浪漫,而同时也有现实中的无奈与困惑。该小说通过感人剧情,反映出真实的人生。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产后美容瘦身保健全书

    产后的女性在生理上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由于产后女性身体内激素分泌的变化以及精神压力、产后调养不当等原因,新妈妈会遇到一系列的烦恼,诸如黄褐斑的出现、皱纹的增多、肤色的晦暗、头发的脱落、指甲的断裂及生育性肥胖等等。 为了帮助爱美的新妈妈重新获得昔日的风采,生育对女性的身体影响很大,我们从美容瘦身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帮助新妈妈锻炼身体相关部位的肌肉,减掉多余的脂肪使新妈妈尽早恢复苗条的体型。愿本书能给您带来幸福和快乐,让您轻轻松松地告别产后的烦恼,漂漂亮亮、风风光光地做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