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舒.曼
创作背景
舒曼十八岁的时候跟随著名钢琴教育家维克学习钢琴演奏,当时维克的女儿克拉拉是一个才八岁的小女孩,但是,她已经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才。舒曼由于采用了不正确的训练方法,导致手指受伤,使他成为一流钢琴家的理想彻底破灭,不得不转向学习作曲。而克拉拉一天天成长,最终成为欧洲最著名的女钢琴家。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里,他们之间也由兄妹之情升华为爱情。最后,他们终于冲破层层阻力,结为夫妻,成为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
1838年,舒曼二十八岁,在舒曼和克拉拉结婚的前两年,舒曼写了一个钢琴套曲《童年情景》。他在给克拉拉的信中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时代,我写下了这部作品。”他还说:“我非常喜欢它,看来,演奏时会给人们以极好的印象。至少,首先我自己就有这样的感受。”
这个套曲由十三首乐曲组成,其中,最受人们喜爱的是第七曲《梦幻曲》。按照舒曼的意图,这一组套曲应该是连续演奏的,但现在人们往往只是单独演奏第七曲。
作者风采
罗伯特·亚力山大·舒曼(RobertAlexanderSchumann,1810-1856),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1810年6月8日出身于茨维考城一个出版商家庭。父亲是个颇有文化修养的书商。舒曼小的时候,对文学有很大的兴趣,阅读了大量的名著,对席勒和歌德的作品作过深入的研究。深厚的文学修养对舒曼后来进行音乐创作尤其是音乐评论有非常大的帮助。
同时,他从小又对音乐有非常大的兴趣。他七岁时学习钢琴,十二岁开始尝试创作,十三岁就指挥学校的管弦乐队和合唱队演唱自己创作的赞美诗。
1828年舒曼遵母命进莱比锡大学攻读法律专业,但对音乐的热爱使他在两年后放弃了法律,师从钢琴家维克学习钢琴,当时他立志要当一名钢琴家。但因急于求成,借机械装置锻炼钢琴指法,使手指受伤,失去成为钢琴演奏家的可能,他遂致力于音乐创作与音乐评论。
在随维克学习钢琴期间,舒曼与老师的女儿克拉拉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1840年秋,他们冲破家庭阻力,通过法院干预幸福地结合了。
他在莱比锡创办了《新音乐杂志》,为反对当时陈腐、保守、庸俗的音乐风气而斗争,并正确地向读者介绍古典音乐。因此,《新音乐杂志》成为当时德国进步音乐思想的喉舌。
1840年与克拉拉的结合,使他的创作热情空前高涨,结婚的一年间共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1843年他应门德尔松的邀请,在莱比锡音乐学院教授作曲和钢琴。
从1849年开始,舒曼的身体开始出现问题。他的一生其实并不十分顺利,开始是为了学习和从事音乐与家庭的斗争,接着是手指受伤使他成为一流钢琴家的愿望破灭的打击,然后又是与克拉拉的爱情遭到她全家的反对,这一切使舒曼的身心都受到极大的打击,他长期为恐惧与痛苦所折磨,使他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一度出现厌世的情绪。1854年初春,他甚至投入莱茵河自杀,被人救起后就再也没有恢复正常。最后两年,他一直生活在精神病院中,虽然克拉拉一直不离不弃地照顾他,但他还是于1856年7月29日逝世。
舒曼的代表作有钢琴名曲《蝴蝶》《狂欢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这些乐曲促进了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最著名的歌曲集有《桃金娘》《诗人之恋》《妇人的爱情和生活》等。他还写作了四部交响曲及《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作品。
作品欣赏
这首《梦幻曲》是F大调,4/4拍,不太快的行板,单主题的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一开始就是舒缓如歌,带有沉思意味的主题。
这一主题贯穿全曲,但舒曼高超的技巧使这一主题变化无穷。第二部分速度和情绪都没有变化,而只是在调性上做了处理。他把第一句旋律里的ⅰ变成b7,就有了一点g小调的味道了。但很快,又转到bB大调。
(第三部分)主题再现。最后,乐曲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