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门德尔松
创作背景
1829年,门德尔松因为指挥巴赫的《马太受难曲》而声名鹊起,跻身于著名指挥家之列,这一年,他刚刚二十岁。同年,他游历伦敦,这是他十次英国之行的第一次,他是以作曲家、指挥家和钢琴家三重身份去英格兰的,而在这三方面他都是非常优秀的。门德尔松在伦敦受到热烈的欢迎,经常出席为他而设的宴会和舞会,把许多时光浪费在交际上。他的父亲来信规劝他,叫他不要为了社交而耽误了音乐,于是,在音乐季结束之后,他去苏格兰度假。
苏格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充满浪漫气息的历史文化给了门德尔松很强烈的印象。1829年7月31日,他从爱丁堡写信说:“我们在苍茫的暮色中来到玛丽女王曾在此生活和恋爱的圣十字架宫。那里有一间小室供人参观,沿梯迂回而上。那时人们就是走的这道楼梯,在这间小室中找到了里齐俄(16世纪意大利音乐家,玛丽女王的亲信,苏格兰贵族推翻玛丽女王的政变中以与玛丽女王有奸情而被杀),把他拖出来,并在距此三室的阴暗角落里把他杀死的。毗邻的小圣堂如今已没有屋顶,长满荒草和常春藤。坍圮的祭坛就是当年苏格兰女王加冕的地方,如今是断垣残壁,抬头可见蓝天。今天,我在这里找到了《苏格兰交响曲》的开端。”
当天,门德尔松记下了《苏格兰交响曲》的开始小节。
第二年,门德尔松访问意大利,在途中,他一直在写这首交响曲,但意大利的风光和民风民俗让他陶醉,于是,他放下《苏格兰交响曲》的写作而先进行《意大利交响曲》的写作。直到1842年1月20日在柏林才最后完成《苏格兰交响曲》的总谱。六个星期以后,在莱比锡布业公会大厦进行了首演,门德尔松亲自担任指挥。
作者风采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 德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钢琴家,1809年出生于汉堡一个犹太家庭。父亲是成功的银行家,母亲是钢琴家,他的钢琴启蒙课就是母亲教的。门德尔松在养尊处优又有文化修养的环境中成长。他三岁的时候,全家移居柏林。门德尔松是钢琴神童,九岁就开始公开演奏,十二岁开始系统地学习作曲。并且写出一首钢琴四重奏,十四岁组织自己的私人乐队,十六岁发表第一首杰作《弦乐八重奏》,十七岁时完成了《仲夏夜之梦》序曲。1825年,他们全家来到巴黎。1829年,他二十岁时通过指挥《马太受难曲》以在巴赫去世后的首次公开演出来宣传巴赫的作品,引起轰动也使他成为闻名
遐迩的指挥家。
此后,他来往于欧洲各国巡演,并且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在当时的音乐家中,门德尔松是少见的非常幸福的。家庭的富有为他提供了足够的金钱支持,他不必为生存去干与音乐无关的事;他的父亲事业有成,他们在巴黎的家是文学艺术家们聚会的沙龙,当时科学界、艺术界的著名人物黑格尔、洪堡、霍夫曼、韦伯、舒曼、李斯特、肖邦等都是他家的常客,尤其是与歌德的交往对他的影响极大。
1833年他返回德国,完成《意大利交响曲》并在杜塞尔多夫就任音乐总监。1835年成为莱比锡著名的布业大厅音乐会的指挥。1837年与出身于法国胡格诺教派家庭的塞西尔·让莱诺结婚。
1842年他与舒曼等人一起在莱比锡创办了德国第一所音乐学院。建立了基本上是以古典音乐为依据的一整套音乐艺术教育体系,培养了大批的音乐人才。
门德尔松又设法再度访问英国,在1846年的伯明翰音乐节上指挥他的清唱剧《以利亚》,取得辉煌成功。此时他的健康已是每况愈下,次年他心爱的姐姐病故,给他以沉重的打击,加速了他的死亡。他于六个月后去世,终年三十八岁。
门德尔松处境优越、生活安逸、婚姻幸福,他对艺术以外的事不太关心,他生活在被称为“少年德意志”的进步艺术家中,却不属于“少年德意志”时代。他的创作不接触社会矛盾的实质,也没有严肃的哲学意味,他的作品更多的是抒情性的,还有一种女性的温柔。他的《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仲夏夜之梦》等,都是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珍品。
作品风采
第一乐章引子部分的主题在前面已经介绍了,这个主题是忧郁的。从前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在爱丁堡教堂废墟里得到的印象是阴暗的。
乐章的第一主题是带有苏格兰舞曲风的,仍然是带有忧郁的情绪。
这个主题在发展部中有很繁杂的发展变化,门德尔松在这里所要描绘的,是对苏格兰美景的一种回忆。引子主题的再现,将第一乐章引向结尾。
第二乐章不同于一般的交响曲,不是慢板乐章,而是一首谐谑曲。第一主题是用单簧管模仿苏格兰特有的风笛音色,具有浓郁的苏格兰民间音乐色彩。
这个主题是五声音阶的,带有切分节奏,是苏格兰民间音乐的特色,据说这一主题本身就取材于一个古老的五声音阶的风笛曲调。
这两个主题的发展保持一种舞曲风,描绘了一幅乡村中的欢乐画面。
第三乐章是一个慢板乐章,第一主题由小提琴奏出一个有关苏格兰历史的伤感的旋律。
两个主题按奏鸣曲式发展,既是抚今追昔的历史描述,也是苏格兰森林和古堡自然景色的描绘。
第四乐章是一个欢乐的乐章,伤感的因素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英雄性的表现,歌颂了苏格兰人民不畏艰险,对风霜雷电、荒野严寒等进行斗争的意志,有战斗性,又有欢乐情绪。
这是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第二主题采用的是第一乐章慢板引子的再现,但速度加快。
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交响曲是门德尔松在写作《意大利交响曲》之后才完成的,舒曼就在这一乐章中听出了它所含有的意大利风味。
乐曲在庄严有力的尾声中结束。
版本推荐
莱文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DG公司,片号:DG427670-2
詹姆斯·莱文是美国著名指挥家,被称为是继卡拉扬、伯姆、索尔蒂等之后的歌剧指挥大师,在古典交响曲指挥上也有独到之处。这款CD,没有刻意制造特殊的表情,使它有一种轻松自然的风味,登上《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