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卡耐基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我们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的情绪,也就是人心里的感觉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了。
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时好时坏。情绪的好坏对于你来说是很关键的,你要是情绪控制得好的话,你每天总是乐呵呵的,你的家人和同事看见你也会开心的,因为情绪是可以感染的。所以,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十分重要的,心情好了,你就会愉快地做任何事情,成功的几率也是很大的。情绪变化是心理变化的直接体现,要想获得稳定的心理素质走向成功,就必须学会如何掌握情绪。
情绪这东西,一言难以尽述
《牛津英语辞典》将情绪定义为:任何心理、感觉、感情的机动或骚动;泛指所有激烈或兴奋的心理状态。
情绪的表现可分为几方面:
1. 生理变化,如血流加速、心跳加快、呼吸加快……
2.主观感觉,如感觉不舒服等;表情为眉头紧皱、嘴角下垂、拳头紧握、肌肉紧绷……
3.行为冲动,如打人、摔东西……
情绪的主要特征有:无所谓对错,常常是短暂的,会推动行为,易夸大其辞,可以累积,也可以经疏导而加速消散。
人类拥有数百种情绪。它们或泾渭分明,如爱恨对立;或相互渗透,如悲愤、悲痛中有愤恨或愤怒中夹杂惨痛;或大同小异的情绪彼此混杂,十分微妙,往往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纷繁复杂、波谲云诡的情绪面前,语言实在是有点苍白无力。
情绪可以作如下的扼要分类:
1.愤怒。如愤慨、苦恼、烦恼、烦躁、忿恨、怨恨、仇恨、狂怒、激怒、恼怒、刻毒、敌视,走到极端则是恨之入骨与暴力。
2.悲哀。如多愁善感、自怜、寂寞、沮丧、悲伤、难过、阴郁、忧郁、绝望,到极点则是严重抑郁。
3.恐惧。如忧虑、忧愁、紧张、疑虑、急躁、警觉、慌乱、焦虑、坐立不安、畏惧、恐怖,直至病态的恐惧症、恐慌症、恐怖症。
4.快乐。如自豪、兴奋、欣喜、幸福、喜悦、欢乐、放松、狂喜、逍遥自在、欢天喜地、感官快乐、心满意足、怡然自得、随心所欲、欣喜若狂,以致极端的躁狂。
5.爱。如敬老爱幼、寸草春晖、情真意切、痴迷眷恋、亲密无间、一见倾心、心心相印、肝胆相照、生死与共、忠心耿耿、相濡以沫、无私关怀、敬重仰慕、温情脉脉、情投意合、舐犊之情。
6.惊奇。如奇怪、惊讶、惊异、震惊等。
7.厌恶。如藐视、轻蔑、鄙弃、憎恶、反感、讨厌等。
8.羞耻。如窘困、屈辱、内疚、悔悟、懊恼、懊悔、羞愧等。
上述的分类当然不是绝对和全面的。比如嫉妒就很难说属于哪一种,因为它是愤怒混合着悲伤与恐惧的情绪;希望、信念、勇气、宽恕、自信、沉着等美德也难归类;自满、懒惰、疑神疑鬼、麻木、无聊等缺点也是如此。
另外,还有人认为人类有四种基本情绪:恐惧、愤怒、悲哀和快乐,人的其他情绪都是这四种基本情绪的混杂。
情从心来,人的心理促生情绪
任何心理、感觉、感情的机动或骚动都会引起情绪的波动,那么,决定情绪发生和变化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决定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是认知评价
认知评价受一个人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信念和价值观等的影响。认知评价是决定情绪发生的关键因素。比如,不能辩证地认知评价的人,在受到挫折时往往只看到失败一面,而产生悲观情绪;能够辩证认知评价的人,在遇到挫折时,会以“失败是成功之母”激励自己,而不致产生消极情绪。
关于认知评价对情绪发生的重要性,一位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实验对象分成两组,都给他们注射肾上腺素。肾上腺素能使人体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脸面变红等症状,对正常人不利。然后让这两组人同时依次经过令人非常高兴的和令人非常愤怒的两个特别环境。但告知其中一组刚才注射的是维生素,告知另外一组真实情况。结果发现,经过上述特殊环境时,被告知真实情况的一组人情绪更稳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位心理学家分析说,被告知打了维生素的人在认知上无准备,易受环境影响而表现出较强的高兴或愤怒的情绪;而被告知打了肾上腺素的人有所准备,会有意识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高兴或太愤怒,所以情绪状态比前者稳定。
2.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事物本身并不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情绪,而必须通过人的需要等主观中介,所以情绪可以说是人与事物之间的某种关系的反映。事物与需要的关系既决定了情绪的积极或消极,又决定了情绪的种类及程度。举个例子,你在商场看上了一条项链,想买下来,可价格太高,使你不能如愿而产生失望、沮丧甚至愤怒的消极情绪。可这不能怪项链,要怪只能怪你对它的需要,你若不想买它怎么会烦恼呢?如果价格比你的支付能力高一点或者你不是很需要,你的消极情绪可能会轻一些,因为努力一点就可以买到或者不要也无所谓;如果高出许多而你又喜欢得不得了,你的消极情绪就会重一些,因为如愿的可能性很小。
3.决定情绪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事物与人的预期的关系
所谓预期,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对客观事物做出的估量。人的预期是不断变化的,可能被人充分意识到而表现为有意识的估量,也可能未被充分意识到而表现为潜意识的估量。
一般地,客观事物超出人的预期越大,它满足个体需要与否所引起的情绪也越强烈;反之,则越微弱。也就是说,事物与人的预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情绪发生的强度。另外,这种关系会决定情绪的种类,尤其是惊奇一类的情绪。当客观事物超出预期达到一定程度时,人就会发生惊奇情绪,并可根据不同的超出程度,区分出从新鲜感、新奇感,到惊讶、惊愕,直至震惊、惊厥等一系列不同强度的惊奇情绪。
心为情困,情绪影响人的心理
研究表明,强烈的情绪反应会骤然阻断人们的正常思维,持久而炽热的情绪则能激发人们无限的潜能去完成某些工作。这几乎是显而易见的,生活中你一定会有这样的体验:在情绪好、心情爽的时候,思路开阔、思维敏捷,学习和工作效率高;而在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的时候,则思路阻塞、操作迟缓,学习工作效率低。也就是说,情绪会左右人的认知和行为,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情绪影响人的心理动机
情绪能够影响人的心理动机,可以激励人的行为,改变人的行为效率。积极的情绪可以提高人们的行为效率,加强心理动机;消极的情绪则会阻碍降低人的行为效率,减弱心理动机。一定的情绪兴奋度能使人的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发挥最高的行为效率。这个最佳兴奋度因人而异。
2.情绪影响人的智力活动
情绪对人的记忆和思维活动有明显的影响。例如,人们往往更容易记住那些自己喜欢的事物,而对不喜欢的东西记起来则比较吃力;人在高兴时思维会很敏捷,思路也很开阔,而悲观抑郁时会感到思维迟钝。
3.情绪影响人际信息交流
情绪不仅仅存在于一个人的内心,它还可以在人与人之间进行传递,而成为人际信息交流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
人的情绪通常伴有一定的外部表现,主要有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言语声调变化三种形式。比如,人们高兴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讲起话来神采飞扬;发怒时横眉立目,握紧拳头,大声吼叫;悲哀、悔恨、失望时则语言哽咽、顿足捶胸、垂头丧气……所有这一切都是一种具有特定意义的信号,可以传达给别人并引起他人的反馈。人们通过细微甚至难以觉察的情绪信号来彼此传递和获取信息——这种信息有时是难以用言语来直接表达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步的交流。
情绪与健康有关吗?有关且非常有关
古代的一位学者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安置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之下:在一只羊羔旁边栓一只狼,另一只羊羔则和其他羊放养在一起。结果,前面有一只狼的羊羔,总是看到面前的这个可怕威胁,时刻处于极度恐惧之中,吃喝不好、睡眠不香,不久就死去了。而另一只羊整日和羊群在一起嬉闹,活得悠哉悠哉。
从前,有一个人以为自己误吞了一枚缝衣针,就觉得特别不舒服,甚至感到喉咙已经肿了。后来,他无意中发现了那枚遗失的针,才明白自己并没有吞针,满腔的疑虑解除,所有不舒服的感觉也就消失了。
爪哇岛上生活着一个未开化的民族村落。有一天,村里发生了犯罪事故。村里的人相信巫师,为了查清罪犯,就请来了一名。巫师心里嘀咕,如果查不出罪犯,谁还会相信自己的魔法呢?于是,他让所有的嫌疑分子都喝了“法液”——一种有相当毒性但并不致毒死人的液体。清白的人,坚信“法液”不会伤害自己,大胆地喝下去,都安然无恙。但真正的罪犯却陷于绝望之中,由于心存恐惧,“法液”使他的身体受到了很大的伤害,没有多久就死去了。
通过以上的事例可以看出,积极的情绪状态可以增强动物或人的抵抗力,消极的情绪状态则会对身体构成伤害。我国古代就有“内伤七情”之说。认为当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过度时,就会使人产生生理疾病。
凡是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事物,都可使人产生消极情绪体验。如愤怒、憎恨、悲愁、焦虑、恐惧、苦闷、不安、沮丧、忧伤、嫉妒、耻辱、痛苦、不满等。任何事物都有好、坏两个方面的特征,消极情绪也不例外:一方面,它是机体为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必要反应,能动员机体的潜在能力,努力使自己适应变化的环境;另一方面,消极情绪是一种人体心理的不良紧张状态,会引起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失调,过分地刺激人的器官、肌肉及内分泌腺,使人体失去心身平衡,从而对机体的健康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
现代医学证明,有些疾病的发生并不是器质性的病变,而是与精神状态不佳、情绪异常有关;经常、持久的消极情绪所引起的长期过度神经紧张,会导致心身疾病。比如高血压,如果人的不良情绪反应不断发生,就会首先产生间隙性的高血压,之后就转为顽固性的高血压,或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免疫功能下降等等,并可能转变为精神障碍或引起其他器官系统疾病。
再比如癌症,大量的研究表明,充满心理矛盾、压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情绪体验的人,免疫力减弱,容易患癌症。最新科学研究发现,经常忍气吞声、“有泪往肚里咽”的人得癌症几率是一般人的三倍。“忍气吞声型”的人,往往过度克制自己,压抑自己的悲伤、愤怒、苦闷等情绪,不让发泄。恶性情绪长期作用于大脑会导致内分泌紊乱,降低人体免疫功能,从而给癌症以可乘之机。这类人群应学会自得其乐,及时疏导和发泄不良情绪,增强自信心。
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情绪除了因影响人体免疫系统而不利人体健康之外,情绪还会通过影响人的行为方式、心理适应、求医行为、社会支持等决定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而影响人体健康。另外,人的身体健康又会反过来影响情绪,因而通过情绪也可推断人的健康状况。比如,一个人身体健康,往往表现精力充沛、心情开朗;一个人长期疾病缠身,则容易引起忧郁情绪,等等。
常见不良情绪的常见危害
人的不良情绪主要有两种:一、过度的情绪反应,是指情绪反应过分强烈,如狂喜、暴怒、悲痛欲绝、激动不已等,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二、持久的消极情绪,是指人在引起悲、忧、恐、惊、怒等消极情绪的因素消失后,仍长时间沉浸在消极状态中不能自拔。
1.心理危害
不良情绪与心理问题及疾病大多有着密切的关系。过度的情绪反应,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智力活动,打破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使人的意识范围变得狭窄,削弱正常的判断力和自制力,甚至有可能使人精神错乱、神志不清、行为失常;持久性的消极情绪,常常会使人的大脑机能严重失调,从而导致诸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神经衰弱等各种神经症和精神病。
2.生理危害
不良情绪还可严重损害人的生理健康。我国古代医学中很早就有关于不良情绪影响人的生理功能的论述,如“内伤七情”、“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等。
(1)不良情绪会影响消化系统功能。如人在恐惧或悲哀时,容易胃粘膜变白、胃酸停止分泌,发生消化不良;在焦虑、愤怒、仇恨时,胃粘膜充血、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发生胃溃疡。
(2)强烈或长久的消极情绪会造成心血管机能紊乱,引起心律不齐、心绞痛、高血压和冠心病,严重时还可导致脑栓塞或心肌梗塞,以致危及生命。
(3)不良的情绪会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失调,使皮肤灰暗无光,在女性身上还表现为月经不调,甚至发生闭经。
(4)长期消极情绪会损害免疫系统,造成人体抗病能力下降。
(5)消极的情绪还会引起肌肉收缩甚至引发痉挛疼痛。
六大妙方,让不良情绪逃之夭夭
对不良情绪的调整,可以采取以下的方法。
1.自我激励法
在遇到困难、挫折、打击、逆境而痛苦时,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中的榜样和哲理来安慰自己,鼓励自己同逆境和痛苦进行斗争。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源泉之一。
2.宣泄法
情绪的宣泄是平衡心理、保持和增进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不良情绪来临时,我们不应一味地控制与压抑,还要懂得适当的宣泄。
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像屠格涅夫一样“在开口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怒气也就减了一半”,或者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如跑两圈、扔铅球等等。
当过度痛苦和悲伤时,放声痛哭比强忍眼泪要好。研究证明,情绪性的眼泪和别的眼泪不同,它含有一种有毒生物化学物质,会引起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和消化不良等不良症状。通过流泪,把这些物质排出体外,对身体有利。尤其是在亲人和挚友面前痛哭流涕,是一种真实感情的宣泄,哭过之后痛苦和悲伤就会减轻许多。
一位百岁老人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一下。产生不良情绪时,他有调节的妙招:一、坚决不去想烦心事;二、和童真的小孩们一块玩耍;三、照镜子,看看自己生气的样子是不是很难看,然后努力拿出笑容,看看是不是很悦目。
3.语言暗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