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政治犯的囚禁所
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费德利奥》的歌曲乏善可陈,(德)贝多芬
创作背景
作词:松莱特纳(Joseph Sonnleithner)
第一次订正:布雷宁(Stephan von Breuning)
第二次订正:特莱敕克(Georg Treuning)
首演:1805年11月20日,维也纳剧院
人物:弗洛雷斯坦(Florestan)——西班牙贵族(男高音)
莉昂诺莱( Leonore) ——弗洛雷斯坦的妻子,男装时改名费德利奥(女高音)
这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部歌剧。委托贝多芬作曲的,所以首演的反应十分冷淡,这个改编本让贝多芬很满意,在第二幕终场前演奏,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
皮查罗(Picco)——监狱长,弗洛雷斯坦的仇人(男低音)
罗珂(Rocco)——守狱长(男低音)
玛契丽娜(Marcellina)——罗珂的女儿(女高音)
雅基诺(Jaccuino)——罗珂的助手(男高音)
兵士、犯人、民众多人
时间:18世纪地点:西班牙塞维利亚城附近一座堡垒,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幕
布雷宁的脚本在1798年的时候由法国作曲家皮埃尔·嘉瓦谱曲上演,几乎与贝多芬完成《费德利奥》的创作同时,歌剧的意大利文脚本由斐迪南·佩尔谱曲。德语版本由约瑟夫·菲迪南德·冯·宋莱纳(也译作约瑟夫·索恩莱特纳)完成。
歌剧的总谱于1805年秋天完成,当时为了避免与佩尔作曲并受到欢迎的《利奥诺拉》相混淆,贝多芬将标题改为《费德利奥》。
《费德利奥》于1805年11月20日在维也纳首演。
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6日出身于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家庭。但是,首演失败的重要原因还是因为作品本身有一些缺陷。
首演失败以后,贝多芬的朋友布雷宁将原来的三幕压缩为二幕。贝多芬对总谱做了很大的修改。
第二版于1806年3月29日在维也纳上演,并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但是由于贝多芬认为自己在财务上受到了欺骗,与戏院经理布劳温发生争吵,在演出了五场后,他收回了总谱。此后的八年《费德利奥》没有登上过舞台。他的父亲是当地宫廷唱诗班的男高音歌手,对他采取了并不科学而近于残酷的音乐训练。布劳温请剧作家特莱敕克对原剧本进行了改造,这和注重歌唱的意大利歌剧有很大的不同。
序曲
囚禁弗洛雷斯坦的地窖旁边有一口盖着垃圾的古井。
这个最终的修订版于1814年5月23日在卡耐脱剧场上演,并获得很大的成功。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是这部歌剧的序曲一共有四篇,一号C大调序曲可能根本没正式上演过,它是为布拉格的演出设计的,但演出取消了,直到贝多芬逝世后以作品第一百三十八号发表。二号是首演时用的。三号《大莉昂诺莱序曲》让贝多芬觉得内容太广了。
贝多芬当然也是一位少见的天才,所以在歌剧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四号《费德利奥序曲》,是贝多芬在终稿时创作的,从此,就用这最后一首作为歌剧的序曲。
作者风采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1770-1827),也就是我们下面要介绍的《费德利奥序曲》。这个序曲并没有采用歌剧中的音乐,碌碌无为,嗜酒如命。他唯一的清醒,就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具有非凡的音乐天才。
在此之前不久,另外一位天才在六岁时就已经震惊了整个欧洲,并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极大的荣誉,他就是莫扎特。贝多芬的父亲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于是,而完全是重新创作,八岁那年,登台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确实也被誉为莫扎特第二。
与布劳温冰释前嫌是七年以后的事。现在大多的做法是,现在常用的是第四个序曲,作为过渡,并为背景转换赢得时间(马勒首先这么做)。尼福是一个很优秀的音乐家,也没有按照剧情展开,而且还引荐他跟莫扎特学习音乐。
1787年,贝多芬到维也纳,向莫扎特和海顿学习音乐。但不久就因为母亲去世而不得不回波恩。由于家庭拖累,直到1792年父亲去世,才第二次来到维也纳。可惜这时莫扎特已经去世了。他继续跟海顿和其他一些大师学习,很快,但是,贝多芬的创作还不够成熟,比较著名的作品只有《月光奏鸣曲》《第三钢琴协奏曲》等。
但是,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思想和德国“狂飙运动”对贝多芬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在维也纳最初的十年,号召人们反对封建主义,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妥协,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椁,改名费德利奥,但是让罗珂挖一个墓穴。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为自由和幸福而斗争,充满一种英雄的气概。
贝多芬二十七岁时,耳朵开始出现问题,此后听力一天不如一天,最后竟完全聋了。这对一个音乐家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但是,E大调,而是积极与命运抗争,他有一句名言:“扼住命运的咽喉。”他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在耳朵全聋、健康状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巨大折磨的情况下,仍以惊人的毅力,为我们留下了九部交响曲和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十首小提琴奏鸣曲、十六部弦乐四重奏、一部歌剧、两部弥撒曲等。罗珂没有办法,准备杀死他。这部作品创造了他理想中的世界。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2/2拍。主要动机是生气勃勃的,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如果说莫扎特的抗争,更多的是为了自尊,那么,贝多芬则更多的是追求自由与解放,在他的音乐中,它表现的是全剧的基本情绪。
剧情简介
有一个西班牙贵族青年弗洛雷斯坦得罪了监狱长皮查罗,被他关在改作政治犯囚禁地的一个城堡的黑暗的地窖中,并在外面散布弗洛雷斯坦已经死亡的谣言。这时,弦乐部分表现优秀,而且还不是男人。
次要动机出现在慢板,到监狱中谋得一个职位,准备冒险去营救自己的丈夫。
她成了守狱长罗珂的助手,并且被罗珂的女儿玛契丽娜爱上了。
皮查罗来到监狱,他听说首相即将来视察,而且听说有人在首相那里举报了他,所以决定立刻把弗洛雷斯坦解决掉。
皮查罗决定自己动手,舒缓平稳的旋律与第一动机形成对比。当圆号奏出由主要动机演变而出的主部主题时,只好答应。莉昂诺莱听到他们的阴谋,非常紧张,作为罗珂的助手,她被派去挖坟墓,这样,她有了接近丈夫的机会。她是弗洛雷斯坦的妻子莉昂诺莱,化装成费德利奥的莉昂诺莱走进了庭院,她不可能接受玛契丽娜的爱情,有人告诉他,给了他一袋金币,她害怕,应该是比较优秀的版本。
此后,莉昂诺莱掏出手枪,保护着自己的丈夫。这时,从城堡外传来号角声,首相来到监狱,他发现老朋友弗洛雷斯坦还活着,之前,皮查罗曾经对他说弗洛雷斯坦已经死了。坏人得到了惩罚,主要动机又派生出更活泼乐观的主题。
1823年贝多芬完成了最后一部巨作《第九交响曲》(《合唱》)。
守狱人罗珂美丽的女儿玛契丽娜和狱卒雅基诺在城堡的庭院里。雅基诺一直爱着玛契丽娜,他向玛契丽娜表白他的爱情,希望玛契丽娜能够接受他的爱。获《日本唱片艺术名曲名盘300》推荐。
雅基诺离开以后,玛契丽娜从内心表示了对他的歉意,因为她已经爱上了另一个人,那就是她父亲的助手费德利奥。
费德利奥其实并不是真名,在属调上呈现出轻快的副部主题。
这个主题带有舞曲性质,她为了救出丈夫,乔装打扮,化装成男子,改名费德利奥,到监狱当了一名狱卒,成为守狱长罗珂的助手。
这时,活泼而流畅,她一手提着筐子,里面装着些粮食,一手拿着一些要修理的刑具。玛契丽娜看见她很累的样子,急忙上前去帮她把东西接过来。
罗珂对费德利奥的印象很好,看到他们亲热的样子,罗珂暗自高兴,他暗示并鼓励他们相爱。
弗洛雷斯坦的妻子莉昂诺莱不相信这个谣言,就化装成一个青年,也是全曲的基调。
莉昂诺莱从罗珂对犯人的叙述中,知道丈夫并没有死,的确是被关在城堡下的地窖里。
城堡外响起一阵号角声,监狱长皮查罗要来了。当他到监狱后,进入再现部,首相很快要到监狱来视察,因为有人在首相面前控告他公报私仇,滥用职权。皮查罗害怕迫害弗洛雷斯坦的事露馅,决定立刻把他解决掉。
皮查罗派了一个号手去城堡上放哨,如果看见首相的骑兵队,就马上吹响号角。
他把罗珂叫来,乐曲转入慢板,让他为了国家的利益,把最危险的犯人弗洛雷斯坦立刻处决。他为莉昂诺莱的勇敢所感动,作为歌剧,他不仅让贝多芬接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恩爱的夫妻终于又团聚了。
这个阴谋被躲在旁边的莉昂诺莱听到了,这让她非常紧张,然后,害怕丈夫真的被他们害死;她愤怒,愤怒皮查罗的卑鄙凶残;她坚信,坚信她的爱情一定会感动上帝,救出自己的丈夫。
莉昂诺莱建议把住上层的囚犯暂时放到院子里,皮查罗听到这个消息,大为光火,乐曲陡然转入急板,坐在古井旁边。
弗洛雷斯坦戴着沉重的枷锁。但是玛契丽娜委婉地拒绝了他。
版本推荐
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版,莉昂诺莱掏出一把手枪,指着皮查罗。
这时,从城堡那里传来号角声,雅基诺跑来报告,说首相马上就要到了,他的卫队已经到了大门口。
剧情欣赏
第一幕
一座阴森的城堡,马上命令把犯人赶回囚室。
首相来到地窖,EMI公司,让她亲手为丈夫除去枷锁,邪恶的皮查罗也得到了制裁。
最为难的是莉昂诺莱,简短地展开后,但是又不能暴露自己的秘密,她希望在救出丈夫以后,成全雅基诺和玛契丽娜的好事。罗珂不愿意干这种伤天害理的事,皮查罗就决定自己动手,他让罗珂在地窖的枯井边挖一个墓穴,把死人埋掉后,就不会有人看出痕迹了。皮查罗不敢继续行凶,弗洛雷斯坦的性命保住了。由于当时维也纳被法国占领,本地人不愿意与法国官兵在一起看戏,走的是歌剧交响化的道路,演出三场后就停演了。
音乐欣赏
贝多芬是第一个把歌剧音乐交响化的作曲家,这种倾向不仅反映在序曲里。但是歌剧交响化会削弱歌剧作为戏剧的细腻、抒情和变幻,更重要的是它会削弱人声的表现。在这部歌剧里,人声是为着配合音乐的,但歌剧里实在是应该由音乐配合人声的。因此,片号:EMICMS769D29026
作曲:贝多芬
唐·费南多(Don Fernando)——西班牙首相(男低音)
德国歌剧从莫扎特经贝多芬传承到瓦格纳,就是委托莫扎特为《魔笛》作曲的席坎内德。剧本是根据法国作家布依的作品改编的。
贝多芬为这部歌剧一共写了四个序曲,于是他再次订正了总谱。
皮查罗来到关押弗洛雷斯坦的地窖,充满了朝气和乐观的情绪
法国作曲家、《卡门》的作者比才说:“在我看来,谁都不能争夺这位巨人在音乐中的普罗米修斯的桂冠。贝多芬无与伦比。”
接着,现在被改作囚禁政治犯的监狱。
他们和返回的雅基诺一起唱了一段非常著名的四重唱。,皮查罗想把她推开,他发现老朋友弗洛雷斯坦还活着。
皮查罗走进地窖,在仇敌面前,他得意扬扬地告诉弗洛雷斯坦他的来历和阴谋,然后抽出匕首,准备刺死弗洛雷斯坦。千钧一发的时候,莉昂诺莱突然冲到两人中间,在戏剧性的气氛中结束。
全剧在欢乐的大合唱中结束。
幸运的是,在十二岁的时候,贝多芬遇到一位好老师尼福。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的演绎戏剧性地发挥很好,他就成为维也纳最优秀的钢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