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戈是阿根廷的代名词,发源于布宜诺斯艾利斯,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它原本是博卡码头移民工人们发明的一种两个男人一起跳的舞蹈,他们在等自己心爱的姑娘时,一边活动筋骨,一边练习的舞步。但它起初仅在港口破败的仓库里表演,出身卑微,所以上层社会不接受这种舞蹈。后来这种舞步逐渐流传到了欧洲,在那里受到欧洲音乐家的喜爱。渐渐地,阿根廷的上流社会也扭转了对探戈的态度。如今,探戈已成为表现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形式,因其雅俗共赏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39.哈瓦那
名城概览
哈瓦那是古巴的首都,也是古巴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座坐落于古巴岛西北哈瓦那湾阿尔门达雷斯河畔的城市,扼守着墨西哥湾通往大西洋的大门,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这里地处热带,气候温和,四季宜人,有“加勒比海的明珠”之称。
哈瓦那城市可分为旧城和新城两部分。旧城建于1510年,面积为142.5万平方米,位于哈瓦那湾西侧的一个半岛上。旧城是建筑艺术的宝库,拥有各个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至今还留有许多西班牙式的古老建筑,是总统府所在地。1982年,哈瓦那旧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上121个“人类文化财富”之一。
新城濒加勒比海,是拉丁美洲著名的现代化城之一。
奇境珍藏
【拉富埃尔萨城堡】
拉富埃尔萨城堡坐落于哈瓦那市区内,建于1538年,是古巴最古老的城堡,也是美洲第二座最古老的城堡。
这个古堡呈四方形,四周围墙高达20多米,堡上筑有一座塔楼。塔楼顶有一尊印第安少女“哈瓦那”的铜像,哈瓦那城就是因此而得名的。
【莫罗城堡】
莫罗城堡是哈瓦那的标志之一,建在狭窄的哈瓦那海湾入口处的尖岛上,这座城堡始建于1587年,是当年哈瓦那抵御海盗的一道盾牌。城堡外有一条20米长、数丈深的巨沟,想要进城必须经过木吊桥和一条长长的石壁通道。堡垒中有连排的营房、火炮,阵势壮观,外墙上弹痕累累。这座古堡现已辟为哈瓦那航海博物馆。
【海明威博物馆】
海明威博物馆距离哈瓦那城市中心10千米,是昔日的维希亚庄园所在地。这座“海明威博物馆”是古巴的骄傲之一。
海明威在这座房子里居住了20多年,书房和卧室在左边,中间是客房和另一个书房,右边一间是大餐厅。书房里的书柜上,紧邻窗户安放着一架老式的打字机,据说海明威当年就是用这台打字机写出了《过河入林》和《老人与海》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海明威是一个优秀的猎手,曾经几次去非洲打猎,所以故居到处都摆着或挂着他的狩猎品。
⊙寻幽探秘:
1.海明威博物馆是古巴的骄傲之一,那么海明威是谁呢?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l899-1961)、美国小说家,“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主要作品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
【兵器广场】
兵器广场,又称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广场,坐落于哈瓦那的老城区内。
广场中央竖立着古巴1868年至1878年起义领袖、战时共和国总统塞斯佩德斯的雕像。广场四周多为带有西班牙殖民时期风格的建筑。东北角有一座特姆普莱特神庙,庙前有一棵木棉树,1777年,哥伦布的遗骨起先被埋葬在木棉树下,后来被移到大教堂。不过现在所看到的这棵木棉是后来又重新栽种的,原来那棵已经被毁。
在广场西侧是哈瓦那历史博物馆,有别具一格的连拱廊、木雕的阳台和雅致的庭院,是殖民时期的一座建筑杰作。广场附近的大教堂建于1704年,是一座西班牙和美洲风格的绚丽多彩的古老建筑。
典故传说
【哈瓦那打炮仪式】
哈瓦那每天晚上9点都有一个打炮仪式,这个奇异的习俗在哈瓦那已经延续了200多年。
打炮的所在是莫罗-卡瓦尼亚城堡。这两座城堡紧密相连,互相依托,各自由城墙、城堡、瞭望塔、炮台、碉堡、 壕沟、暗道、兵营和仓库等设施组成。城堡内共安置了60多门大炮,战时可容纳1500多名士兵,是当时美洲最先进的城防体系。
从200多年前的殖民时代起,为了提防海盗的偷袭,每晚9点莫罗-卡瓦尼亚城堡的城门便准时关闭。关门前,城堡上都要用架在城堡靠海一边城墙上的约3米长的火炮来鸣炮,以提醒民众。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知识百科
【何塞·马蒂】
何塞·马蒂(1853-1895),古巴卓越的诗人、杰出的民族英雄、伟大的思想家。1853年,他出生在哈瓦那,15岁起就参加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革命活动,42岁便牺牲在独立战争的战场上。
马蒂的思想写入了古巴共产党党纲和古巴共和国宪法,成为古巴党、国家和社会的指导思想,并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马蒂在古巴、拉美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拉美现代主义的开路先锋,他的诗篇《伊斯马埃利约》、《纯朴的诗》和《自由的诗》,以及散文《我们的美洲》、《美洲我的母亲》《玻利瓦尔》等在古巴和拉美脍炙人口。
时至今日,古巴人民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就在哈瓦那的市区中心建起了一个何塞·马蒂革命广场,在广场旁还矗立着何塞·马蒂的纪念碑和巨大铜像。
40.里约热内卢
名城概览
里约热内卢位于巴西东南部,南邻大西洋,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也是巴西最大的海港。
1502年,葡萄牙的航海家来到这个海港,他们误以为这是一条大河的入海口,所以随口为其起名为“一月的河”,发音为“里约热内卢”。这座城市建于1565年,1822年至1960年曾为巴西的首都,后来巴西迁都于巴西利亚。
里约热内卢是世界著名的旅游中心,它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主要名胜有耶稣山、马拉卡纳体育场、巴西最大的公园等。里约热内卢的海滩举世闻名,全市共有72个海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科帕卡巴纳海滩和依巴内玛海滩。
2009年10月3日,里约热内卢荣获2016年第三十一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巴西成为第一个举办奥运会的南美洲国家。
⊙寻幽探秘:
1. 里约热内卢为什么被称为“狂欢节之都”?
世界上许多信奉基督教的国家都过狂欢节,但论规模之大和内容之丰富要首推里约热内卢。届时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人们倾城而出,穿上节日的盛装,尽情地跳起桑巴舞,各种演出和比赛此起彼伏。因此里约热内卢又被称为“狂欢节之都”。
奇境珍藏
【耶稣山】
在里约热内卢附近的科尔科瓦杜山顶上耸立着一尊世界上最大的耶稣雕像。
雕像于1921年巴西庆祝独立100周年时开工,于1931年落成。雕像高30米,重达1145吨,其中头部高3.75米,重约30吨。雕像中的耶稣身穿长袍,平举双臂,两臂展开之间的距离约为28米,他深情地俯视着山下的里约热内卢,预示着博爱的精神与对巴西独立的赞许。
耶稣像面向辽阔的大西洋,远远望去双臂展开的雕像形如一个巨大的十字架,神圣而庄严。耶稣的身影与科尔科瓦杜山融为一体,不时有白云在山峰间飘过。无论白天还是夜晚,市内的大部分地区都能看到巨大的耶稣像,它是里约热内卢城市的标志,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纪念雕塑之一。
【拉巴拱桥】
拉巴拱桥是一座建于18世纪的输水拱桥,用巴西的花岗石和石灰建成,目的是为了输送圣安东纽山上的河水到卡利欧卡广场的一座喷水池。不过,自1896年起,拉巴拱桥已经不再用于引水,而是在拱桥上铺设了一条路轨车的轨道,变成了有轨电车的轨道桥。
拉巴拱桥长270米,高64米,有两层拱形的门。整座桥为全部为白色,是里约热内卢一道独特的靓丽风景。200多年来,不论是作为引水渠还是轨道桥,历经沧桑的拉巴拱桥始终是城市设施中重要的一部分。
【科帕卡巴纳海滩】
科帕卡巴纳海滩被誉为世界上最有名的海滩,它位于里约热内卢的黄金地段,海岸线长达4.5千米。
这里的海水清澄蔚蓝,沙滩松软而洁净,近海处翻腾着洁白的浪花,此消彼长的浪峰一次次涌向沙滩,在阳光的照耀下如同一幅明艳的油画。明媚的阳光和五颜六色的遮阳伞把沙滩点缀的绚丽多彩,这美丽的海岸、沙滩成了里约热内卢的一景。
海滩所在的社区也以科帕卡巴命名,这里是里约热内卢著名的商业区,大型购物中心和高档餐厅林立,从高楼上俯瞰整个海滩,美景尽收眼底。
【马拉卡纳体育场】
马拉卡纳体育场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它位于里约热内卢的里约迪茹卡区,建筑面积为11.85万平方米,其中足球场草坪面积为8250平方米,场内可同时容纳15.5万人。
体育场始建于1948年,历时两年于 1950年竣工,是特别为当年在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杯所建的。场内的博物馆展出了比赛盛况的图片、音像和模型,在超级球星脚印台上还有巴西著名球星留下的大脚印。
马拉卡纳体育中心不仅仅记录了巴西的足球史,还记录了球员和巴西球迷的历史。经过政府对体育场的改造,马拉卡纳体育场已经成为了一个著名的体育、文化和旅游中心。
典故传说
【狂欢节的由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狂欢节,它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这个节日和复活节有着密切的关系。
复活节前有一个为期40天的斋期,即四旬斋。斋期内人们禁止娱乐和肉食、反省并忏悔,以纪念在复活节前3天遭难的耶稣,在这期间生活肃穆而沉闷。于是在斋期开始的3天前,人们先举行舞会和游行纵情欢乐,并称之为“狂欢节”。
现在已没有多少人坚守清规戒律,但传统的狂欢节却保留了下来,成为了人们抒发对自由和幸福向往的重要节日。
各国的狂欢节都各具特色,其中最富盛名的是巴西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
知识百科
【桑巴舞】
桑巴舞被称为巴西的“国舞”,它起源于非洲,是一种集体性的交谊舞蹈。这种舞蹈以打击乐伴奏,舞步简单。舞者身着色彩艳丽的服装,成对地或原地或绕舞厅相伴而舞,也可分开来各自起舞。舞蹈动作幅度很大,狂放不羁,节奏感十分强,打击乐高亢激越,制造出一种特有的惊喜感与震撼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