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行行业业,“菜鸟”先飞
第四章你的Office天气如何
第二节命令口吻抹杀你的阳光形象
有个中学老师,离职后,转任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由于她当过老师,所以她在与同仁、客户说话时,常不自觉地说:“我这样讲,你懂不懂?”“你懂我的意思吗?”有时,她会脱口告诉朋友:“哎呀,你衣服不能这么穿啦!”
后来,有个男同事对她说:“我们是你的同事,不是你的学生,拜托你讲话时,不要一直问我们‘懂不懂’好不好?好像我们都很笨似的!”
的确,在我们周围,有些人在沟通时,习惯用“指导性语言”去教导、指正别人。不管自己懂不懂,也不管自己做得好不好,就是习惯“指导别人”该怎么做。
虽然,有时“善意的指导”确实对别人有益,但对不熟、刚认识的人,或在公开的场合,动不动就要以“自己很棒、很厉害”、“我来指导你”的态度来指正对方,就可能引来别人的反感与讨厌。
因此,“指导性语言”若用得不恰当,或用得太多,就会变成“批评”,甚至是“找碴儿”,因为,指导性语言通常带有“上对下”的教训口吻,对方听起来就会不高兴,这有违平等交流的原则。因为不管是名流显贵还是平民百姓,作为交谈的双方,他们都应该是平等的。
向初次见面的人推销自己时,决定成败的关键在哪儿呢?第一当然是要有热忱,人们绝不会被缺乏热忱的人所感动,而这一点并不限于初次见面。所以,当你尚未决定把一件工作交给哪一个人完成时,想要争取这份工作的人,都会竞相表现他们的热忱。
而相比起“让我做”这句话,我们大概更喜欢听到“请给我一个机会”。同事之间,因双方彼此都不了解,就有必要保持一种节制。再者,“让我做”听起来有些盛气凌人的意思,这是我们所不喜欢的。而“请给我一个机会”就比较婉转,既保持热忱又使得别人感到很舒服。
此外,你还应该学会添加一些亲切的话题,比如:“早上好!今天真热啊!”“辛苦你了!今天很忙吧?”
这样的话题,可以说也属于问候语的范畴,所以,如果添上这么一两句的话,无疑会有更佳的效果。
对你的同事多说一些关心的问候语,他一定会先感到惊讶,然后喜形于色,说不定这一问候语就是你俩友谊的开端,让你们从此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可比令人生厌的指导命令性话语好得多。
影片《维多利亚女王》中有这样一组镜头:
维多利亚女王很晚才结束工作,当她走回卧房门前时,发现房门紧闭,于是她抬手敲门。卧房内,她的丈夫阿尔伯特公爵问:“是谁?”
“快开门吧,除了维多利亚女王还能是谁?”她没好气地回答。
房内没有反应。她接着又敲,阿尔伯特公爵又问:“请再说一遍,你到底是谁?”
“维多利亚!”她依然高傲地回答。
还是没动静。
她停了片刻,再次轻轻敲门。
“谁呀?”
这回维多利亚轻声应答:“我是你的妻子,给我开门好吗?阿尔伯特。”
门开了。
从这段影片情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亲切动人的声音所达到的效果。
平时多花点时间想一下你说话时的形象,它是整体专业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想想你通常说些什么,是怎样说的。人们注意听你说话吗?你是否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用一些命令式的语言对别人说话?有没有人曾叫你说话声音放小点?骂人的话、下流话、讽刺挖苦和怪话是市井、自己家或特殊群体内部的语言,如果你说出口便会有损于你的阳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