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6800000024

第24章 黄炎培:“非有斋”主人的文化思维

为了写黄炎培和图书馆,我在上海图书馆查阅了建国前后出版的黄炎培著作,就在一些书的扉页上,经常跳进眼帘的是黄炎培“非有斋藏”钤记,四角方方的蓝边、朴素、清晰,印文是用常人皆识的仿宋体字。这些书是他在解放后捐献给图书馆的。

黄炎培将书室命名为“非有斋”,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此物均非我所有,最终应归人民大众”。

上海徐家汇藏书楼的读者

黄炎培很爱读书,爱读书者也就有兴趣关心图书馆。

黄炎培的少年时代,中国还没有公共图书馆,读书人看书借书很多是靠私家藏书。他是在家乡江苏川沙(今上海浦东新区)城里姑夫沈毓庆家读书的,沈家藏书丰富,也成为黄炎培接触的第一个“图书馆”。他在写《八十年来》时回忆说,“他家藏书最多,我一进城,经常在他书斋里泛览群书。他还随时购新书给我读,第一部清楚地记得是赫胥黎的《天演论》”。

1901年,二十三岁的黄炎培来到上海南洋公学特班读书。

在南洋公学,黄炎培首次接触的中国最早的图书馆,是设在学校周边土山湾的法国天主教堂藏书楼(即建国后属于上海图书馆徐家汇藏书楼)。当时,中文总教习蔡元培要学生按照他所布置的作业,且分门别类罗列若干学科的书目,嘱咐向藏书楼借书阅读。因为黄炎培选定了外交课,还另加列了“国际公法”和“外交文牍”等几种书。蔡元培说:“现在中国被各国欺侮到这地步,‘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我们要知道自己弱点,还要了解国际情况,了解国际,要通晓外国文,读外国书。英文自然要读,通日本文,比较容易,从日本书中亦可以了解国际情况。”

南洋公学时期,黄炎培因经常出入徐家汇藏书楼,使他后来虽以教育为终身职业,仍常联系于图书馆事业与教育育人的关系。诸如:1913年,黄炎培在江苏教育司司长任上,所制订的“江苏省五年教育行政计划”,就在学校教育的另章,提及“如图书馆、博物馆、通俗教育讲演团等则各地根据力量,尽力举办”。

黄炎培外出视察,也兼及图书馆。有一年他北上济南,参观藏有八万五千余卷古籍书的山东图书馆。它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且附设有博物馆。就在视察那天,所见有来馆仅五、六名读者。而听介绍说是天天如此。面对门可罗雀的图书馆,他也只能感慨系之了。

当时,他也许还不很清楚,封闭社会的图书馆奉行庋藏的职能,守株以待,哪能有更多的读者?

读朝鲜书,赴朝鲜游

1927年,黄炎培到海外旅游和考察。

他选择了当时为日本吞并的朝鲜。其实,目的还是认识和研究日本。日本奴役、掠夺朝鲜,“故铖全见研究日本大陆侵略史者,不可不首研究朝鲜”,“则今日之朝鲜,尤今日之我之宝镜也”。

早在十年前,即1918年,他曾偕同蒋梦麟漫游东三省和朝鲜,为此,他寓居大连时,先后用了四五个月在图书馆寻读有关书籍。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当时大连和辽东半岛为日本控制,大连图书馆也是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机构,它通过掠夺和收购,庋藏有中国、朝鲜等为数众多的古今书籍。黄炎培由李道衡介绍,得识日本汉学家松崎鹤雄,取有大连图书馆馆长柿沼介所与的特别阅览证(此证仅与南满铁道日本职员),凭证可进书库检阅图书,并可以携出馆外。由此黄炎培每天都与大连图书馆打交道,仔细阅读了库藏的有关朝鲜历史、地理等书刊文献。

他为自己能充分利用大连图书馆的书刊订了一份读书计划。首先仍是查阅二十四史有关朝鲜的文字记载。中国、朝鲜唇齿相依。他这次发现,一部二十四史,除了记载短命王朝的《北齐书》、《陈书》无有,其余史书都有记载,而且很详细。他也读了朝鲜出版的古书,如徐居正《东国通览》、安鼎福《东史纲目》、金富轼《三国史记》;还有日本侵占后写的,如林泰辅《朝鲜通史》、小仓进平《朝鲜语学史》、葛城末治《朝鲜金石史》。再次是日本侵占朝鲜以来对朝鲜历年古迹调查报告、历年统计要览,等等。

这年10月,黄炎培赴朝鲜走遍南北,作了20天的旅行和考察。在考察中他注意了朝鲜的图书馆和藏书建设。

他也常求助于本地的图书馆,据他自称:“尽日之力,奔走访览;晚,则就图书馆读书。”

有天,他慕名赴平壤玄武门外箕子陵参观,回来后兴味未尽,为深化认识,找到了图书馆,“馆主任岛崎末平君,特于馆长室设坐供余阅览”。

在平壤还参观了所谓箕子井田,黄炎培借助图书馆提供的朝鲜学者丁镛《大韩疆域考》卷一《朝鲜考》,认定是唐李勋在平壤开府屯田的故迹,与箕子无涉。可是,箕子确与朝鲜有影响,他读了家谱,“今朝鲜韩姓、奇姓,据其族谱,皆箕子后裔”。因而对箕子,“唯有付之存疑”。

黄炎培还特地参观了奎章阁的藏书。奎章阁庋藏朝鲜和中国的古书,很多还是孤本秘籍,致使他流连忘返。

从朝鲜归来后,他就动笔写《朝鲜》一书。1929年,20余万言的《朝鲜》,由上海商务印书馆以当时最好的道林纸印刷推出。

书中记有他在平壤和奎章阁查阅图书的经过,他还在《现在的朝鲜》中列了《图书馆》一节,记录了当地图书馆的近况。

据黄炎培自称,为了写《朝鲜》,先后采录、参考了有关书籍文献档案达129种。这里有满铁大连图书馆的,有得自朝鲜各地图书馆的,也有是回到上海从图书馆找来补充、核实的。

“收集关于人群文化之纪述”

1925年3月,黄炎培与史量才、张一唐等在上海创办学术团体甲子社(是年甲子年),并租屋开设人文编辑部,取名“人文”,志在“收集关于人群文化之纪述,分类庋类,使修学者书施政行事得所依据”。黄炎培亲躬其事,出任编辑事务,选辑自辛亥革命以来上海及其他省市主要报纸,如《申报》、《新闻报》、《京报》、《盛京时报》、《七十二行商报》等,分类排比,剪贴其中有关文化、经济、实业、政治学论文、读书纪要、大事记等,制作卡片。为求长久保存,他还征求造纸专家葛敬新意见,选取耐用的鸡皮纸为底版,粘贴用浆糊,也由化学专家提供原料与制法。

为了充分利用甲子社资料,1930年2月,又编辑发行了《人文月刊》,这份刊物,载有经济、政治等论文,也有近人笔记、读书评论、大事记和索引;索引是由近月出版的近二百种报刊精选的,有三千余条目。它虽属于附录,而黄炎培曾为它编撰、审订,通过调查,他发现“尤为一般学术界所欢迎者,厥为杂志要目索引了”。也真是如此,直到现在我们在浩若烟海的20世纪30年代旧报刊中遨游,还得凭借它按图索骥。

《人文月刊》还出版资料集,如40余万言的《中国关税史料》,需要预备、参考多种书刊。于是黄炎培和同侪着手筹备图书馆,即人文图书馆(后改名为鸿英图书馆)。图书馆初建时期,他们忙于收购、征集有关图书,黄炎培也曾亲自赴浦东,向他姑夫沈毓庆家和袁观涛家属征求遗书。他自己也捐出著作和若干藏书。

几年之后,人文图书馆有了较大进展。据黄炎培回忆,按1935年2月统计,共藏有书籍64802册,图表219幅,杂件400件,报刊49种;选辑各报刊史料1053216件,杂志目报要目索引152489种。这个数字在旧上海确是一个不算少的数字了,当时全上海还没有一家图书馆是兼及定期出版目录索引和“月刊”的,可是民国当局却不时摧残文化事业,且殃及池鱼;因此,黄炎培不无感叹地说:“这些工作,原该政府主办,但民国以来,军阀割据,内战不息,中央政令不出都门,那里会想到办这些赔钱的事,所以只能由我们百姓来担当。”更令他痛心的是,在此期间,他赴日本东京参观了东洋文库,它原是《泰晤士报》记者英籍澳大利亚人莫利逊积20年所建立的文库。黄炎培在参观中听介绍说,当时莫利逊要以35000英镑出售文库所有藏书,而“那时北京当局武人太无常识了”,竟让日本人买去,还经特派警察押上铁路护送至塘沽。

旧中国的腐朽,可见一斑。

1949年上海解放后,黄炎培由北平回上海,还来到鸿英图书馆视察。翌年,他与范文澜等商洽图书馆为国家接管办法,后来由上海市文化局接办。

(上海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沈大明)

链接黄炎培为《生活》周刊题签,邹韬奋后又创办生活书店,店招由徐伯昕仿黄手迹所书。黄说:“‘生’字有点倔强的样子,敢作艰苦奋斗:‘活’字的口放大了,说明大家都有饭吃,也象征大家有话都可以说,生活书店出版物风行世界,就是把‘口’放大了的事实。”

余思1.试说近代藏书楼和私家图书馆的认同和区分。

2.文人、学者的室名斋号多有深意,请在本书找出5位文化名人的书斋,并说说其名称的含义。

同类推荐
  •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

    本书汇集了广州市第一幼儿园60年幼教工作的教育科研成果,分为三个分册,分别为《保育员工作手册》《新教师工作手册》《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案例与解读》。本书内容涵盖幼教工作的各个方面,来源于幼儿园60年实际工作的研究总结,其内容丰富,操作性强,是幼儿园幼教工作者实用的参考书。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第三辑)

    射洪中学创建名校的思考与实践。射洪中学的办学思想是:“德才厚重、博贯兼容”。办学的主体教育思想是:“让学生喜欢,助学生成才;让老师喜欢,我们要成才。”这种办学思想要求整合传统和现代的先进教育思想,兼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师生德行上乘,才能足备;这种教育思想是将情感、智慧、行为三者整合起来的、师生互动的、有创新的教育思想。射洪中学教育思想的表述是简单的,但内容是丰富的。
  •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容易读错 写错 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

    都详细地介绍了导致错误的原因,并介绍了科学的区分方法,每部分内容的开始,帮助读者建立科学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每部分的内容中择取了目前比较常见的容易出错的字词,并进行了适当的注释和详细、清晰的辨析,最后还附有例句,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容易读错写错用错的字词大全集(超值金版)》中还穿插一些趣味故事、开拓思维题目和知识解读等内容,本书分“容易读错的字词”“容易写错的字词”和“容易用错的字词”三大部分,帮助大家开拓思维,扩大知识面,保证大家阅读起来轻松愉快,受益匪浅
  •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乘着歌声的翅膀:中小学艺术教育漫谈

    在艺术领域,由于多种新艺术的观念和样式此起彼伏,“交流”艺术正渐渐失去了主导作用的地位,由此对艺术本质的质疑和混乱意识进一步形成。由此,建立一个包容一切艺术的定义变得不太可能与没有意义。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流动复合体的艺术,在流变过程中,只能是短暂的、一时的,任何哪怕自认为是无懈可击的关于艺术的定义都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概括而非最终答案。今天,对艺术不可避免的谈论恰恰证明艺术正在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其实,人类喜欢刨根问底的天性是对千变万化的艺术现象背后本质的追问,也得益于人们不断了解和接近艺术。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侯门弃女,带着系统去种田

    侯门弃女,带着系统去种田

    他,在她最情动的时候转身离去,却承诺,用这世间最好的聘礼娶她过门。他,身份尊贵,举世无双,世人皆称他一声公子,却情系与她,久病成疾。还有他,一个铁血军师,曾经得她一丝恩惠,却甘愿化成绕指柔护她一生一世。她,来自于未来,重生在一个落魄的村庄,是一个弃女,却利用自己手中的超级系统发家致富,良田万顷,饰演了一个全然不同的人生。执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百万雄兵,万里江山。他日我若为帝,必以江山为聘,娶你过门。
  • 天王的专属恋人

    天王的专属恋人

    简安宁问:“幸福是什么?”宇醒儿勾唇一笑,:“幸福,就是相爱的人,第二天清晨,做快乐的事。”
  •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萌妻休夫:腹黑王爷小哑妃

    她第一次入宫,隔着帘子,他对母妃说:“儿臣选她。”她对他表示:“你堂堂一个王爷娶个哑女,连我都替你叫屈。”“你娶我肯定要后悔的!”她总好奇:“你为什么娶我?”晋王瞟了她一眼,淡淡一句,“图个清静。”“最后一次回答,你是我萧子隽要娶作王妃的人!”他到底不知不觉中爱上自己的王妃,而她出乎意料地将他“卖”了。“臣媳要与晋王和离!”推荐轻寒公子的新文《驯夫小野妃:腹黑王爷难搞定》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我是四爷儿媳妇

    我是四爷儿媳妇

    一朝穿越,成为雍亲王长子弘晖正妻,才刚清醒就危机重重,如何自保如何生存都是问题,但她凭借自己的聪慧美貌终究在这后院在这世界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路艰险,一路风雨,当她笑看天下时,谁还能伤她欺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神之路

    武神之路

    宅男穿越异界,神秘系统突然降临!从此,废柴华丽变身,开始演绎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奇迹!顶尖功法?绝世武器?倾城美女?武道巅峰?在武神系统面前,一切都是浮云!且看拥有武神系统的叶星辰,如何在乱世之中踏上武道巅峰!
  •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生气不如争气全集

    气是由别人吐出而你却接到口里的那种东西,你吞下便会反胃,你不理它时,它就会消散。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未必都来得及享受,哪里还有时间生气呢?因此,做人以消气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