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500000026

第26章 宪问篇第十四(3)

14·34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回报仇怨,这样做怎么样?”孔子说:“那用什么来回报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回报仇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名家注解朱熹注:“于其所怨,既以德报之矣;则人之有德于我者,又将何以报之乎?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谓厚矣。然以圣人之言观之,则见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则又未尝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简约,而其指意曲折反复。如造化之简易易知,而微妙无穷,学者所宜详玩也。”

张居正注:“夫观或人之言,非不近厚,而反不得其平;圣人之论,既得其平,而亦未尝不厚。诚权衡万事者之准也。”

14·35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译文孔子说:“没有人了解我啊!”子贡说:“怎么会没人了解您呢?”孔子说:“不怨恨天,不责备人,学习知识而通达高深的学问。了解我的只有上天吧!”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不怨天,不尤人,在理当如此。”又曰:“下学上达,意在言表。”又注:“学者须守下学上达之语,乃学之要。盖凡下学人事,便是上达天理。然习而不察,则亦不能以上达矣。”

朱熹注:“盖在孔门,惟子贡之智几足以及此,故特语以发之。惜乎其犹有所未达也!”

14·36公伯寮愬子路于季孙。子服景伯以告,曰:“夫子固有惑志于公伯寮,吾力犹能肆诸市朝。”子曰:“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

译文公伯寮在季孙面前毁谤子路。大夫子服景伯告诉了孔子,说:“季氏孙已经被公伯寮迷惑了,我的力量能让他陈尸在集市上。”孔子说:“我的道德理想将会施行,那是天命决定的;我的道德理想将会被废弃,那也是天命决定的,公伯竂能把天命怎么样呢!”

名家注解朱熹注:“言此以晓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圣人于利害之际,则不待决于命而后泰然也。”

张居正注:“公伯寮,是鲁人。想,是谗谮。子服景伯,是鲁大夫子服何。夫子,指季孙说。杀人而陈其尸叫作肆。圣人于得失利害之际,惟义是安,本不待决之于命而后泰然也,其言命者,特以晓景伯、安子路、而警伯寮耳,然所谓不怨天、不尤人者,即此亦可见其一端矣。”

14·37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译文孔子说:“贤良的人逃避乱世而隐居,次一等的逃避到别的地方而居,再其次回避不好的脸色,再其次回避不好的言论。”孔子说:“这样做的已经有七个人了。”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四者虽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优劣也,所遇不同耳。”

张居正注:“孔子说:‘贤者之心,未尝不欲有为于天下,然时不可为,则不得不高蹈远举,避而去之。故有见世之无道,即隐居不仕,而终身以避世者矣,其次有见此邦无道,去而之他邦者,谓之避地,其次有见君之礼貌既衰而去者,谓之避色,其次有因君之议论不合而去者,谓之避言。此皆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者也,世有此人,世道之衰可知矣。’七人,今不知其姓名,夫子叹之,盖深为世道虑也。”

14·38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译文子路在鲁城外门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开门的人说:“你从哪里来的?”子路说:“从孔大人那里来。”开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而还要去做的人吗?”

名家注解朱熹注:“石门,地名。晨门,掌晨启门,盖贤人隐于抱关者也。自,从也,问其何所从来也。”

张居正注:“石门,是地名。晨门,是管门启闭的官,盖贤而隐于下位者。奚字,解作何字。自,是从。夫晨门之言,盖亦士君子进退之常。但圣人道高德大,视天下无不可为之时,特时君不能用耳,此又非晨门之所知也。”

14·39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译文孔子在卫国,一次正在敲击磬,有一位背扛草筐的人从门前走过说:“有心思啊,击磬以宣泄!”一会儿又说:“浅薄啊,硁硁的声音好像是说没有人理解自己啊!那么,你自己应该知道自己,没有人能理解你就算了吧。就好像过河,水深就踩着石头过去,水浅就撩起衣服过去。”孔子说:“说得好干脆啊!像那样就没有什么难处了。”

名家注解朱熹注:“圣人之心未尝忘天下,此人闻其磬声而知之,则亦非常人矣。以衣涉水曰厉,摄衣涉水曰揭。此两句,《卫风·匏有苦叶》之诗也。饥孔子人不知己而不止,不能适浅深之宜。果哉,叹其果于忘世也。末,无也。圣人心同天地,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不能一日忘也。故闻荷蒉之言,而叹其果于忘世。且言人之出处,若但如此,则亦无所难矣。”

14·40子张曰:《书》云:‘高宗谅阴,三年不言。’何谓也?”子曰:“何必高宗?古之人皆然。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

译文子张说:“《尚书》上说:‘殷高宗守孝,三年不说话。’这是为什么呢?”孔子说:“哪里只是高宗呢,古人都是这样。国君死了,各部门官员管理自己的事务,要听从宰相三年。”

名家注解朱熹注:“高宗,商王武丁也。谅阴,天子居丧之名,未详其义。君薨,则诸侯亦然。总己,谓总摄己职。冢宰,太宰也。百官听于冢宰,故君得以三年不言也。”

张居正注:“《书》,是《商书·说命》篇。高宗,是商王武丁。谅阴字,当作梁闇,是天子居丧之处。总己,是总摄己职。冢宰,是宰臣之长。”

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译文孔子说:“国君喜好以礼行事,那么也就容易使百姓听从了。”

名家注解张居正注:“礼,是尊卑上下的礼节。孔子说:‘有国者常患民之难使,然民之难使,由其不知礼耳。盖礼所以别尊卑、辨上下,其节文度数之间至严至肃。若为上的心诚好之,修之于身,而视听言动必以礼;达之于政,而教训正俗必以礼。则等威辨而纪纲振,那百姓们都安分循理,而无敢抗违。不假刑驱势迫,而趋事赴工之恐后矣,岂不易使乎?若上之人,先自畏拘检而乐简傲,则下皆化之,而僭逾凌迫,固其所也,岂民之难治哉?’所以说礼达而分定,有天下者所宜深念也。”

14·42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译文子路问怎样可以成为君子。孔子说:“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达到恭谨待人。”子路说:“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使别人安乐。”子路说:“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修养自己以使百姓安乐。修养自己以使百姓安乐,尧舜能够完全做到吗?”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君子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惟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而四灵毕至矣。此体信达顺之道,聪明睿知皆由是出,以此事天飨帝。”

朱熹注:“圣人之心无穷,世虽极治,然岂能必知四海之内,果无一物不得其所哉?故尧舜犹以安百姓为病。若曰‘吾治已足’,则非所以为圣人矣。”

14·43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

译文孔子的老朋友原壤叉开两腿坐在地上等着孔子。孔子说道:“你小时候不懂礼貌不讲孝悌,长大了也没有什么可以称道的,老了还不死,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名家注解朱熹注:“孙、弟,并去声。长,上声。叩,音口。胫,其定反。原壤,孔子之故人。母死而歌,盖老氏之流,自放于礼法之外者。夷,蹲踞也。俟,待也。见孔子来而蹲踞以待之也。述,犹称也。贼者,害人之名。以其自幼至长,无一善状,而久生于世,徒足以败常乱俗,则是贼而已矣。胫,足骨也。孔子既责之,而因以所曳之杖,微击其胫,若使勿蹲踞然。”

14·44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

夹谷会齐译文乡党的童子给孔子传递消息。有人问孔子说:“这是求上进的人吗?”孔子说:“我看见他坐在正位上,看见他与长辈并排走。他不是求上进的人,是想赶快成人的人。”

名家注解朱熹注:“或人疑此童子学有进益,故孔子使之传命以宠异之也。孔子言:吾见此童子,不循此礼。非能求益,但欲速成尔。故使之给使令之役,观长少之序,习揖逊之容。盖所以抑而教之,非宠而异之也。”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的经典:<周易>》将《周易》的一些基本知识介绍给读者,力求能引导读者对《周易》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智慧书

    智慧书

    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三部智慧奇书之一。本书汇集了300则绝妙的格言警句,论及识人观事、慎断是非、修炼自我、防范邪恶等处世智慧和谋略。自1647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喜爱,历经几百年时光淘洗而不衰。
  • 儒教与道教

    儒教与道教

    当前世界上存在着四大文化区,即基督教文化区、伊斯兰教文化区、佛教文化区、儒家伦理文化区,前三大文化区都是以宗教为中心形成的,而以中国为中心的儒家伦理文化区,虽然其内部也存在宗教,但整个文化区的凝结核心却是儒家的伦理文化,一种以家庭文化为基础的文化。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热门推荐
  •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邪帝倾心:惑妃从天降

    她神奇地出现破坏了他的好事。他被她的美艳所惊,放下怀中的美妃,与她邂逅。她融化了他内心的坚冰,激发出他似火的激情。不料,他的热情被误解。二人陷入纠结。但他矢志不渝,坚守内心的爱。一句:“从今天起,你便是朕的人!”打动了她。他们解除了种种的误会,相互接纳对方。在层层的阴谋下,他们历经种种磨难。但他们始终坚守。最终,他们突破重围,修成正果!
  • 魔门败类

    魔门败类

    欺师灭祖,残害同门视为道门败类!不修佛法,屡犯五戒视为佛门败类!身为魔门血炼宗弟子林皓明,得到了一串神奇的功德珠,做“善事”、赚功德、解封印、得好处,于是魔门败类诞生了!这是老惊回归仙侠的作品,希望大家多多支持!本书老惊先打包票,肯定会完完整整的写好,所以大家尽管放心收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冷王盛宠:娇妃别离开

    发新书啦《四爷别撩:这个妖精爱打架》!求收藏,求评分啦!苏惜本来要投奔史上最著名四爷,谁知穿到了史上非著名四爷府里。这个穿越太扎心,提前投放三百年。卧槽,谁负责的出来咱们谈谈心!一次普通的拜见,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热闹的集市上,他不由分说抱起她,又跳又飞……月黑风高的客栈时,大半夜的又要抱……对不起,她也不客气,直接给了一闷棍!他虽气若游丝,还是由衷地说:“姑娘……干得漂亮!”他,威严冷峻强势的帝王,以为一切皆在掌握;她,貌美多才温婉的郡主,以为此生命运已经注定。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

    《晚清民国四川学术文化系列: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研究》作者肖雄依据翔实的史料,重建了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史实,在国民政府主办“战时驿运”对传统运输方式的继承与发展,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地位及其对抗战作出的贡献等方面提出了众多独到见解。并实事求是地指出,四川省办战时驿运,虽在实际经营中存在诸多问题,但毕竟在战时交通运输困难之际,承担大批军需民用运输任务,毫无疑义地成为打破日军战略封锁的有效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 学校有僵尸

    学校有僵尸

    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夜校,上课时间是晚上七点至晚上十一点。而现在,我们已经下课了,我和安娜背上书包,迎着如牛奶般的月光,踏着放学铃声,慢步走向校门口。想起昨晚安娜的预言,我不由得全身一颤,顿时,毫无逻辑地,思绪的潮水,瞬间将我淹没,关于安娜的种种记忆,也在脑海中激起一层层的浪花……
  • 重现杀机

    重现杀机

    自从他的妻子死后,詹姆斯·邦德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变得异常颓废,虽然身为特工人员,却没有个特工的样子。他自己和同事正处于危险的境地。M不愿失去这么好的朋友,因此最后决定送他去日本,完成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当他到达日本之后,却被带到了一个神秘的住处,那里被称作死亡城堡。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年迈的敌人。所有的征兆都预示着邦德这次在劫难逃……
  • 作文趣话

    作文趣话

    《作文趣话》本书主要介绍了作文中的趣话, 是学生一族不可缺少的课外读物。
  • 赤眉绿林起义

    赤眉绿林起义

    绿林赤眉起义是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时发生的农民起义,后来与刘演刘秀起义军会合,成为光武中兴的源头。地皇二年(公元21年),新莽荆州牧发兵2万人进攻绿林军,绿林军击败莽军,部众增至数万人。次年,绿林山一带发生疫病,起义军分兵转移,一路由王常、成丹率领,西入南郡,称下江兵;一路由王匡、王凤、马武率领,北上南阳,称新市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