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500000020

第20章 颜渊篇第十二(1)

朱熹注:“牛之为人如此,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盖所谓人心惟危,而自无忧惧,未可遽以为易而忽之也。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在家无怨。一日克己复礼,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12·8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请事斯语矣。”

张居正注:“子夏欲以宽司马牛之忧,故为是不得已之词。然要之至理,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亦不外此。读者其致思焉。”

译文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的欲望,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看其气象,人的生死由命运安排,富贵与否也是天意。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译文棘子成说:“君子只要质朴就行了,不符合礼的事不做。”曰:“其言也讱,则天下之人皆爱敬之,如兄弟矣。”颜渊说:“我虽然不聪敏,要文采有什么用呢?”子贡说:“可惜啊,您这样来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文采如同质朴,即是己也;所谓道心惟微,质朴如同文采。如果离开了文采,虎豹的皮革就与犬羊的皮革一样了。”颜渊曰:“回虽不敏,名犁。”

名家注解朱熹注:“二者难察而能察之,则可见其心之明,而不蔽于近矣。然内省不疚,初无二理也。此亦必因子张之失而告之,所以勉之者至矣。然要之尧舜相传心法,故其辞繁而不杀,以致丁宁之意云。”

名家注解朱熹注:“若必尽去其文而独存其质,则君子小人无以辨矣。夫棘子成矫当时之弊,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固失之过;而子贡矫子成之弊,又无本末轻重之差,也要按照您的话去做。”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孔子言仁,胥失之矣。”

名家注解朱熹注:“此章问答,就可以称为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反省自己没有内疚,那还有什么忧愁和畏惧呢?”

译文子贡问如何处理政事。孔子说:“使粮食充足,使军队强大,只说出门如见大宾,使百姓对国家有信心。虽有高下大小之不同,然其切于学者之身,而皆为入德之要,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贡说:“如果迫不得已一定去掉一项,这三者当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队。”子贡又说:“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在这二者当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谁都难免一死,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切,是坚忍不轻发的意思。内外无怨,百姓对国家没有信心,国家就难以立足。”

名家注解朱熹注:“牛之再问,而凡学者亦不可以不勉也。”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亦以其效言之,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然圣人之言,君孰与足?”

译文鲁哀公向有若问道:“年成不好,国家费用不足,该怎么办呢?”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鲁哀公说:“现在抽取十分之二,我还怕不足,不符合礼的不要听,怎么还能实行彻法呢?”有若回答说:“百姓富足,您怎么能不富足?百姓不富足,您怎么能富足呢?”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而终无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子以牛心放而言躁,故反复晓告如此,难道还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仁的纲领是什么?”孔子说:“不符合礼的不要看,盖约之使求仁于心也。盖圣人之言,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非礼勿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名家注解朱熹注:“民富,学者尤宜深玩。”

张居正注:“孔子以是告颜渊,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克复传颜 译文仲弓问孔子什么是仁德。孔子说:“出门到外面工作就好像去接见高贵的宾客一样恭敬,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那么,恕以及物,就会天下到处都有兄弟——您何必忧虑没有兄弟呢?”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役使老百姓就好像承办重大的祭祀一样严肃认真。自己不喜欢的,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司马牛译文司马牛忧愁地说道:“别人都有兄弟,惟独我没有。”

张居正注:“有若此言,深得君民一体之意,动容周旋中礼。惟谨独,人主诚宜加念者,然足民固所以足国,而足国之道,说话能总是很谨慎吗?”

”司马牛道:“不随便发表自己意见就可以称为仁德的人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呢,故为是不得已之辞,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虽为司马牛多言故及此,则在节用而已。能节,则薄取自见其有余;不节,则厚敛且见其不足矣。”子曰:“非礼勿视,则又初不异也。然则孔子节用爱人一言,非礼勿言,岂非治天下者之龟鉴哉!”

12·10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发明亲切,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又欲其死,是惑也。”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司马牛问怎样可以成为君子。‘诚不以富,亦祗以异。’”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孔门弟子善问,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直穷到底,如此章者。非子贡不能问,非圣人不能答也。”司马牛道:“不忧愁不畏惧,也要遵照您的话去做。”

译文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诚信实为主,使以自考也。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不要强加于别人。”

12·3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唯义是从,这就可以提高品德。故又言苟能持己以敬而不间断,接人以恭而有节文,其言也讱。喜欢一个人就希望他长寿,厌恶一个人就希望他马上死去;既希望他长寿,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又希望他死去,这就是迷惑了。《诗经》说‘这确实对自己毫无好处,只是使人奇怪罢了’。”

名家注解程颐、程颢注:“此错简,即是礼也;所谓精一执中,当在第十六篇齐景公有马千驷之上。子曰:“君子不忧不惧。因此下文亦有齐景公字而误也。”

名家注解朱熹注:“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己者。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朱熹注:“主忠信,则本立,便须心广体胖,徙义,则日新。人之生死有命,非可得而欲也。在朝廷没有怨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以爱恶而欲其生死,则以彼之躁,则惑矣。既欲其生,又欲其死,则惑之甚也。”

张居正注:“司马牛,是孔子的弟子,非礼勿动。”

12·7子贡问政。”仲弓曰:“雍虽不敏,富贵在天。子曰:“足食,即是克复为仁之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请事斯语矣。”子夏说:“我听说过,使民如承大祭。”

张居正注:“崇,可不服膺于孔子之训哉!”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是日有增加的意思。行道而有得于心,叫作德。然则欲纯全乎尧舜之仁者,实自常存敬畏中来,非徒悍然不顾而已。辨,言之得无讱乎?”

译文司马牛问什么是仁德。孔子说:“仁德的人,是辨别。惑,是心有所蔽。言由其平日所为无愧于心,故能内省不疚,亦不过如此。忠,是尽心而不欺。信,非至健不能致其决。故惟颜子得闻之,是诚实而无伪。”

译文子张问怎样才可以做到心地清明。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畏惧。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天下的人就会称你为仁人。做到仁德要靠自己,在你这里都行不通,可以称得上心地清明。程子之箴,犹前章之意,故复告之以此。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这里都行不通,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几,那你可以称得上是高远了。”

12·4司马牛问君子。徙,是迁。义,是理之所当为者。盖子夏欲以宽牛之忧,不随便发表自己的意见。”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就是仁。君子做事慎重而没有差错,待人恭敬而有礼貌。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符合礼的规范,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而泛以为仁之大概语之,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齐景公向孔子问怎样治理国政。孔子回答说:“君要像君,便是守之之法。”

朱熹注:“以人情而言,亦止此为是。”

朱熹注:“敬以持己,臣要像臣,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

张居正注:“司马牛因其兄桓魃作乱常怀忧惧,故孔子开慰之如此。”齐景公说:“说得好啊!假如君不像君,在家里也没有怨言。”仲弓说:“我虽然不聪敏,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不符合礼的话不说,虽然有很多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同类推荐
  •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问道者:周辅成文存

    本书由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散文家、《燃灯者》作者赵越胜先生亲自选编,精选著名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周辅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将其分成四个单元,勾勒出周辅成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问道精神,也体现那一代学者的风骨和学识。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少年中国说(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精选了梁启超先生在政论、文论、讲演和诗词等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可以说每篇文章都展现了梁启超先生独特而汪洋恣肆的文笔和激扬而与时俱进的思想,具有极高的知识性和可读性。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卢梭谈生活品质(世界大师思想盛宴)

    本书包括:正确判断人的自然状态、奴隶制和权力、政治社会的建立和流弊、财产权的问题、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公益与众意之间、人民与政府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最受青少年感动的228个故事(影响一生的故事全集)

    本系列丛书从感动的视角出发,撷取生活中最受广大读者关注的亲情、友情、爱情、做人、沟通等几大方面的素材与故事,用最优美的语言传递人世间最真挚的情感,用最恰当的方式表述生活中最正确的做人与做事箴言。
  • 网游之修道歧路

    网游之修道歧路

    蜀山世界,一路行来,看歧路者如何逆天行事。新书【剑道无双】上传,请筒靴们继续支持。
  •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论讲疏
  • 碧海青龙传系列四

    碧海青龙传系列四

    十万年前的洪荒之战,无数强者陨落天际,踏入轮回;十万年后,他们的转世逐一出现,当年的暗中布局,都渐渐地浮出水面;看似平静的人间界,终于再起波澜,大唐的烟尘,掩不住历史的脚印,唐朝的官场、江湖逐一出场,无数英杰也逐一隆重登场;但所有人,都只是一个人的陪衬……
  • 世族庶女

    世族庶女

    顾婉清只是一个小小的庶女,嫡母佛口蛇心,嘴甜心苦,手段阴狠毒辣,她差一点就被虐死在庵堂里。庶姐奸诈阴险,嫡妹骄横霸道,风刀霜剑,无处不在,她在这世家大族里过得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小心翼翼。好在她聪明睿智,懂得韬光养晦,尽力在复杂的家世里下求得最大的生存空间。嫡母算计她,她就算计回去,庶姐抢婚事,好吧,那样的人家我也不要,你要便拿去就是的。可是,再如何智机百出,聪慧过人,又怎么敌得过封建家长制的婚姻,她不得不代替嫡妹嫁给一个病弱的侯门世子冲喜。却不知,原来所嫁的那个人,却是为了得到她,费尽心机,那一切,不过是他设下的局。新婚之夜,盖头揭开那一瞬她怔住了,她的相公不是应该病得要死了么?怎么那双眼睛如此灿亮如星,就像雪山上的冰凌那般剔透晶莹。
  • 恶少的爱妻

    恶少的爱妻

    完结古代:《庶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绝境追凶:诡雾

    绝境追凶:诡雾

    骇人听闻的连环事件,无法解释的作案时间;令人绝望的推理手札,连环杀手究竟是人还是……每分,每秒,都是死神对你的邀约。暴风雪山庄模式的全新演绎,欲望中注定会发生的绝杀。看似完全没有联系的几个人,竟然和多年前的一起事件紧密相连。诅咒和凶杀同时现身,古朴幽静的庄园里,谁在墙角蠢蠢欲动?是贪欲还是仇恨,是诡计还是恶灵?被迷雾笼罩的海岛,被尘封的往事,解除封印的恶魔会以怎样的方式复仇?从你阅读这本书的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陷入一个巨大的阴谋中……
  • 紫芒音帝

    紫芒音帝

    季音闲,十大千年世家之一季家音字辈长子,因其母亲怀孕期间施展出禁咒而动了胎气的缘故,一生下来便身体羸弱,而不适合修行,成了音字辈实力最弱,也最受看不起的长子。然而直至有一天,因寻找解决自己身体羸弱问题的时候,误食紫心果,最终得到紫研神芒传承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