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1300000005

第5章 声学天空(1)

声学是研究媒质中机械波的产生、传播、接收和效应的物理学分支学科。媒质包括各种状态的物质,可以是弹性媒质也可以是非弹性媒质;机械波是指质点运动变化的传播现象。

现代声学研究主要涉及声子的运动、声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一些准粒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特性。所以声学既有经典性质,也有量子性质。

声学的中心是基础物理声学,它是声学各分支的基础。声可以说是在物质媒质中的机械辐射,机械辐射的意思是机械扰动在物质中的传播。人类的活动几乎都与声学有关,从海洋学到语言音乐,从地球到人的大脑,从机械工程到医学,从微观到宏观,都是声学家活动的场所。

声学的边缘科学性质十分明显,边缘科学是科学的生长点,因此有人主张声学是物理学的一个最好的发展方向。

1.来路不明的客人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当今在国际上是500强的企业,这家公司是在1925年由美国科学家贝尔成立的。

1928年,电信工程师卡尔·央斯基来到了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实验室。

“你负责搜索和鉴别电话的干扰信号,”公司领导对新来的央斯基说,“这样才能更好地改进电话性能。”

央斯基愉快地点点头:“好的。”

央斯基在单调乏味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无怨无悔地干了三年,然而他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平凡的工作他也干得有声有色。

1931年秋天的一个上午,卡尔·央斯基像往常一样,仔细地接听、辨别接收机里的各种信号。突然,他的耳机里传出一种奇怪的“咝咝”声。

这奇怪的杂音引起央斯基的注意,他心想:“这是什么声音,难道有什么新的干扰吗?”

细心的央斯基发现这种噪音不同于一般噪音,显得很平稳,一直保持着那种“咝咝”的声音,而一般噪音的干扰是不稳定的。

“这里一定隐藏着什么。”他一边想着,一边在心里小声地说。

一般人对一件小事,或者一个细节都很容易忽略,但年轻的央斯基却紧抓不放。这微弱的声音,却对后来的天文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真是一件怪事,这种干扰信号竟然每隔23小时56分4秒就出现最大值,信号就特别强。”央斯基既非常困惑,又非常惊喜,并对这一“噪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希望能够破解其中的奥秘。

央斯基继续集中精力来监听这一声音。起初,他推测这一微弱的声音可能来自太阳,后来发现这一声音每次总是提前4分钟来临,又推测它不是来自太阳。

“这个来路不明的‘客人’到底是谁呢?”央斯基彻夜未眠,他总想找到身份不明的干扰源。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央斯基的研究仍然没有结果。后来,他去一位朋友那里做客,当他谈及心中的难题时,这位研究天文学的朋友说:“恒星时的周期比太阳时的周期每天要短4分钟。”

朋友的话就像什么东西刺到了他的神经,让他马上产生了灵感。他想:“这个奇怪的信号,一定是和某颗恒星有关。这个无线电波一定是来自太阳系以外的一个地方。”

他经过一年多的精确测量和周密分析,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确认这种“哨声”来自地球大气之外,是银河系中心人马座方向发射的一种无线电波辐射。

这个意外的发现,引起了天文学界的震动,从此拉开了射电天文学研究的序幕。

央斯基发现射电波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让我们懂得现代科学的各门学科之间是相互交错,又相互联系的,某一学科的偶然发现往往是另一门学科诞生或有重大突破的开始。

广播节目的发送在广播电台进行。广播节目的声波,经过电声器件转换成声频电信号,并由声频放大器放大,振荡器产生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调制器使高频等幅振荡信号被声频信号所调制;已调制的高频振荡信号经放大后送入发射天线,天线将高频能量转换成无线电波辐射出去。

2.乐师驱“鬼”

在古代,洛阳有个和尚买了一个磬(qìng,形状类似于钟,是能发出声音的乐器)放在房间里。自从这个磬放在房间以后,经常无缘无故地发出“嗡嗡”的声音。这件奇怪的事情在寺庙里渐渐传开了,寺里的和尚都认为这是鬼在作怪。他们想了许多办法要把这“鬼”驱走,但都没有实现。

这时,买磬的和尚也被吓出了病。有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来探望他,这个人是个乐师。乐师拿起磬敲了敲,左看看,右看看,折腾了好长时间也没搞清楚是什么原因,他也只好无奈地起身告辞。这时,寺里的大钟响了,那个磬也跟着“嗡嗡”地响起来。乐师看了看磬,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他笑着说:“你不用担心,明天我来把‘鬼’赶走。”

第二天,乐师果真来了,他从怀中取出一把锉刀,在磬的不同地方狠狠地锉了几下。自从锉过以后,那个磬再也没有发出“嗡嗡”的声音。

这时,寺里的和尚都前来问乐师缘由,乐师告诉他们,那是因为寺里大钟的频率和磬的频率一样,产生了共振。把磬锉了以后,它与大钟的频率就不同了,也就不会随便地响了。

如果队伍走路的步伐一致的话,也会产生一定的频率,很可能和其他物体产生共振,并且威力有可能大得吓人。队伍过桥的时候,一定不能走正步,就是这个原因。

乐器频率

3.从暖瓶到管乐

小英在家是个勤劳的孩子,打水、洗碗等家务活全会干。一天,她打水时,无意中用耳朵听了听暖瓶的声音,发现暖水瓶里有声音,她非常疑惑。她打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水,灌暖水瓶的时候,热气腾腾,很难看清水是否灌满,但是几乎都听得出来,水是不是灌满了。

刚一开始水瓶是空的,水撞击瓶底发出低沉的咚咚声,随着水位的升高,声音变得尖细起来。因此,小英通过听声音的变化,就可以准确地知道暖水瓶是不是灌满了。

这是为什么呢?为了寻求本源,小英找到了自己的物理老师,恰巧他们下周就要上声学课了,老师说:“下周实验课时,我给你解谜吧!”时间很快就到了实验课上,老师开课就和同学们说:“让我们先寻找一下这个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用一支铅笔轻轻地敲一下玻璃瓶胆,瓶胆发出的声音和灌水时听到的完全不一样。看来,那声音不是玻璃瓶胆发出来的。”

同学们都议论纷纷,小英体会最为深刻,她可想得知这瓶胆里还有什么?空气和水?似乎也不像流水发出的哗啦哗啦的声音,“嫌疑犯”就是瓶子里的空气吗?老师说:“别看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但空气是我们这世界中声音的主要发生和传播者。”

老师接着又说:“小英,你现在可以利用这个知识解释灌暖水瓶时听到的声音了。”小英说:“水灌进暖瓶里,扰动了空气,使空气振动,随着水位的增加,上方的空气柱变短,所以音调变高。”

老师说:“现在,我们进一步把这个道理推广开来,便可知道,这也是许多管乐器发声的原理。

“其实,笛子是用一根竹管做成的,在侧面开了许多孔。吹笛子的时候,用手指堵住不同的侧孔,就能改变音调。堵住侧孔的作用,就是在控制笛子内空气柱的长度。笛子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是从吹口处到第一个被打开的侧孔计算的。如果用手指把侧孔全部堵上,空气柱最长,音调最低,把最靠吹口的一个侧孔打开,空气柱最短,这时候音调最高。你再想想,单簧管、双簧管等管乐器,不也是用这个道理吗!

“原始的号也是一样,这种乐器很长,西藏喇嘛寺举行庆典的时候,吹的法号有十几米长,发出的声音很低沉。如今把号管卷起来,这也是一个聪明的发明。”

一节课之后,小英和她的同学都增长了不少知识。

中国古代学者曾经利用空气柱的长度和体积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他们选择十二个音律管中的第一根,即黄钟律管,作为度量衡的标准。把它的长度定为九寸,用它作为全国度量衡的基准。各地方都保存着由中央统一翻造的黄钟律管,好随时对照。

当发声体振动时,在空气中产生声波,如果空气振动的频率和另一个发声体的固有频率相同或接近,该发声体也会振动起来,发出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共鸣。

4.聚焦声音

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上,有一个石窟,人们给它起了一个怪名字,叫做“杰尼西亚耳朵”。人们只要站在石窟入口处的某个地方,就能听到很远处窟底的声音,就连很微弱的声音,甚至人的呼吸声都能听到。在古代的传说中,暴君杰尼西尼就把囚犯都关在这里,犯人所说的话都可以窃听到,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一直不明白是谁泄露了犯人之间的秘密,后来人们才发现这是声音聚焦的原因。

随着后来科学的发展,哪怕街上有两个人正在低声交谈,远处的人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只要屋里的一个人打开一把大号阳伞,伞口对准窗户外面的说话人,在靠近伞柄的地方,谈话声就会变得清晰起来。这是美国某一个商店推出的一种新型的窃听设备。

同类推荐
  •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戒指的记忆(印度卷)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中这些富有想象力的故事,生动细腻的插图,为中国孩子展示一个多样、奇妙、精彩、和谐的世界。在甜美的睡梦中,你可曾听见“东方的呼唤”?在太阳升起的土地上,在霞光最先照亮的神秘国度,晨风是否有着不一样的味道,鲜花是否更加艳丽而浓香馥郁?把这些美丽的故事介绍给中国小读者,是编者李鸣编写《世界经典民间故事文库:戒指的记忆·印度卷》的初衷。
  •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给孩子讲点人文知识

    从盘古开天辟地,说到古文明的骤然消逝后的世界;从人类最初的文字和文化,说到古今中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本书使得平日里枯燥乏味的知识,霎时间以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文画卷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使我们沉浸在这幅美丽的画卷中,乐而忘返,不知归处……
  •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陪伴孩子成长的历险探秘故事

    浩瀚的宇宙无边无际。古往今来,它的浩瀚无穷让无数的学者为之苦苦探索,辗转难眠。那么,宇宙到底是怎么诞生的呢?它的浩瀚无穷,到底来自于哪里……
  • 成长美德书

    成长美德书

    本书是针对13~18岁的中学生选编类读物,与《成长智慧书》为一系列。本书编选着眼于“成长”这个过程,围绕爱、勇气、责任、忠诚、友谊等众多人类优秀品质选取有价值的文章,使学生通过大量美文阅读,深刻感悟和理解人之美德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 春回天府(少儿卷)

    春回天府(少儿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热门推荐
  • 重生:特种妖娆妻

    重生:特种妖娆妻

    她是一名黑暗世界的冷情杀手,却向往着阳光下的明媚生活。当自己被最信任的人陷害,最亲密的人推向死亡深渊之时,她却含笑而去,意外重生。重生之后,她拥有自己最向往的生活,机缘巧合下成为了一名特种兵。一次意外,她遇到命中注定的他,却不知他心有所属。当她鼓起勇气大声说爱的时候,却浑然不知还有一个男人正在她身边默默守侯。她战劫匪,斗毒枭,最终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战士。当她正在为自己而自豪的时候,一次特别的任务让她最终认清了那背后肮脏的交易,同时也失去了心中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惑君皇妃

    惑君皇妃

    相府嫡女无才无德无貌,是为“三无”,殊不知面具下的她惊才艳艳,倾国倾城。继母凶残阴狠,姐妹蛮横歹毒,那就别怪她辣手摧花,把你们一个个送去见阎王!圣旨下,相府嫡女苏紫染嫁皇四子睿王为妃。洞房之夜,冰火两重,她颤声:“王爷,还是我来帮您吧……”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自此,倾世无悔,血染江山亦在所不惜。“她是本王的女人,没有经过本王的同意,谁敢欺她!”某女怒嚎:“滚你丫的,这辈子就数你欺负我最多!”
  • 那是一只什么鸟

    那是一只什么鸟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世界军事百科之常规武器

    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春明外史

    春明外史

    男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
  • 解读《宦经》

    解读《宦经》

    古代官场复杂多变,龙蛇混杂,在此立足已是不易,高居人上尤为艰难。有鉴于此,人们对做的学问十分重视,在此精研的人也不在少数。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做官的认识总是失于片面,其观点也是支离破碎,缺乏全面,系统、精准的本质论述。为了使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原文,注译者作了解析原文要旨和阐释其指导意义的释译,又根据历朝历代的史实,撰写了相关的事典,对原文精髓加以论证和具体说明。释评视野广阔,事典故事生动,它们和原文互为补充,构成了本书哲理性与可读性皆强的显著特色。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所选睡前故事以突显人类优秀品质为主,帮助父母引导孩子养成勤奋踏实、诚实待人、积极乐观、宽容博爱等优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