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40400000006

第6章 导论(4)

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从社会主义本质角度做出了科学论断,并强调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应该说,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但是邓小平在1987年会见原捷克斯洛伐克总理什特劳加尔(Lubomir Strougal)时说:“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只有到了下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这段话的意思有两个,一是肯定了中国是在搞社会主义,不容置疑;二是中国搞的社会主义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不够格”在哪里呢?在于生产力落后,在于我们尚处在初级阶段。这一“正”一“负”,一个“肯定”一个“否定”,充分体现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辩证性特征。

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因此,必须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一个科学的、全面的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一切民族、一切国家都将走向社会主义。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具体条件不同,社会主义在各国实现的具体道路就有所不同,所要经历的阶段也不可能完全一样。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究竟要经历哪些阶段?中国当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什么阶段?过去我们对这些问题认识很模糊,直到邓小平运用批判性思维,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我们才真正认识了中国国情。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都或多或少地论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但是,唯有邓小平独特的思维使他不仅准确地判断出中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且把它作为制定一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根本依据。仅此一点,邓小平批判性思维就功不可没。

第六,运用批判性思维创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还是产品经济、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这是近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正确认识和解决,不仅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大问题,而且也是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成败的大问题。从托马斯·莫尔到马克思,从列宁到毛泽东,他们都认为社会主义不能有市场,社会主义是排斥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根本矛盾。邓小平之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认为商品经济对社会发展有一定作用,但都把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把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

而邓小平以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家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新境界的伟大气魄,石破天惊地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依据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大胆地否定了传统的社会主义只能搞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只是经济手段,是配置社会资源的方法,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市场经济这个东西,资本主义国家可以用,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用。他史无前例地把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结合起来,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理论的提出与实施,带来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这是邓小平思想的解放性与批判性的又一体现。

第七,运用批判性思维指导对外开放的实践。

“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严重挫折和损失,整个政治局面处在混乱状态,经济缓慢发展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国民经济到了崩溃边缘。而此时世界范围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改善人民的生活,追赶时代的潮流,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实行改革开放。与此同时,却还有许多人把目光放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上,继续热衷于阶级斗争,热衷于坚持“两个凡是”,这就为生产力的发展制造了很多障碍。

此时的邓小平,不失时机地拿起批判性思维这把利器,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他有力地支持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严厉地批评个人崇拜、教条主义和唯心主义,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一个大解放”;他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及时做出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逐步明确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正确地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拉开了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大幕。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已是世界的潮流。在邓小平看来,改革和开放是现代化进程中的“双生子”,改革和开放是一致的,两者不可分割;开放本身就是一项大的改革,改革推动进一步开放。没有对外开放,谈不上改革。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从封闭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是经济战略的重大转变。邓小平曾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清朝政府闭关自守三百年,中国与世界脱节,导致了后来的屈辱;“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使我们失去了较早进入现代化国家的机会。邓小平正是以他批判性思维的眼光和敏锐的洞察力,科学总结了国家的历史、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经验教训,使我们拨开了思想迷雾,走进了改革开放,开始了富国强国的征程。

第八,运用批判性思维指导祖国统一的实践。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人民长久以来的愿望。历史告诉人们,任何一种社会存在方式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要引起社会的震荡和波折。长期以来,我们在针对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都倡导的是最好能采用和平的方式求得祖国统一。但是统一以后其原有的社会制度需不需要改变?而改变又会引起怎样的动荡和波折?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科学构想,为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找到了一个最佳方案。

“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进而也解决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个国家的问题。

这是一种崭新的国家学说,一种史无前例的国家学说。这是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既生动又精彩的杰作。

香港、澳门问题的成功解决,给国际上许多国家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启迪。所以,“一国两制”的构想已经超越了中国统一这个范畴,而具有了国际意义,在国际上引起了积极反响。“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的政治设计,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一个有想象力和反映实事求是精神的科学构想,充分体现了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一国两制”的意义主要不仅在于它的构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是一个伟大创举,而且还在于它提出解决涉及国际争端问题的这一新构想,立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高瞻远瞩,反映了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它既体现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客观性,又体现了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预见性和创新性。

第九,运用批判性思维指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

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还表现在他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上。在邓小平看来,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个战略方针问题。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是否坚持这样的方针,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和成败。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如此重要的高度,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当中还是第一次。这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论断。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第一次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概括为“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人的一大创举。

除了以上几点,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还体现在对世界主题的判断:“和平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思想上。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他独特的批判性思维方式与超凡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些思想,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观念,使社会主义从内容到形式、从理论到实践都改变了它的存在范式,从而给社会主义注入生机和活力,改变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一方面被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所震撼,一方面被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所激励。我们应该感恩于邓小平的这种思维,因为是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改变了我们这一代人的命运。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学习邓小平的这种思维,以应对变幻莫测的世界局势,指导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做一个现代社会的合格公民。

邓小平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成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毫无疑问,邓小平理论的提出和形成也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也是对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在这里,邓小平所说的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概括,进而提出新理论的过程,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过程。邓小平理论与批判性思维,从内容到形式,从形成到提出再到发展,处处都体现密不可分的联系,处处都凸显出批判性思维的理性光芒。

探究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有助于我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进一步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研究。中华民族有创新的精神,也有创新的胆识,但关键在于,以前人们的思想被固有的传统思维束缚住了,使自己迈不开步子。因此,对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研究也有利于在研究其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学习其批判性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提高我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和中国人民需要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帮助我们松软板结的思维土壤,激活僵死的思考习惯,增强思维空间的兼容性。中国人的激情和胆识需要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人呼唤出来。邓小平就是时代造就的、呼唤中国人思维激情和胆识的、少数具有远见卓识的杰出代表。

本书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科学方法,深入、系统地探讨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生成过程、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科学特征、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伟大实践、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以及邓小平批判性思维的历史发展。我们期望通过这样的工作,一方面能够使我们共同领略邓小平丰富而深刻的理性世界,把博大精深的邓小平批判性思维比较全面而系统地展示出来;另一方面,也让我们学习和领会一代伟人的思维方式,养成良好的批判性思维习惯,理性地面对世界,科学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今天,我们从一个新的和特别的视角,研究邓小平及其理论,研究邓小平的批判性思维,犹如给我们的思维一次“批判性”的洗礼,使我们获益匪浅,颇受教益。我们都要面对世界,我们都会面临问题,在世界和问题的面前,我们应当持有怎样的态度?我们的思维应当展现怎样的精神风貌和技能?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相信我们能够从伟人的思维世界里找到满意的答案。

同类推荐
  • 中国梦

    中国梦

    《中国梦》系统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中国梦的实现路径和实现中国梦与创业就业、税收、土地制度、环境等问题以及创新、城市化道路、财政、国企监管、收入分配等体制改革的内在联系,科学总结出在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策选择和努力方向。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对广大领导干部在改革攻坚期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促进中国梦实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农工党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党旗飘扬 航道辉煌(全国航道系统党建工作论文集)

    本书将全国航道系统党建方面的工作论文集结成册,为四大部分组织:一是党的思想建设,二是党的组织建设,三是党的文化建设,四是党的廉政建设。尤其是对新的形势下,党的文化建设和党的廉政建设部分。论述较多,意在让全国航道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和积极性,也提出了新时期党建的思政和对策。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热门推荐
  •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说好难说的话,做好难做的事

    “祸从口出患从口入”,这句俗话似乎告诉我们多说多错。但约会的时候我们要说,甜言蜜语才能抱得美人归;上班的时候我们要说,能说会道才能升职加薪;劝导别人的时候我们要说,口若悬河才能让双方平息干戈;同客户交流的时候我们要说,头头是道才能让客户对我们认可……既如此,我们究竟该如何把握说话做事的度呢?
  •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

    精选了富兰克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富兰克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新潮涌动(1910-1919)

    新潮涌动(1910-1919)

    本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晚清时期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面。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

    《天高地厚》以华北平原具有丰厚历史承传和诡谲风土人情的蝙蝠村为生活舞台,在我国近三十年来农村大变动的广阔背景上,展开了鲍家、荣家和梁家三个家族三代人升降沉浮、盛衰进退的生活变迁史,把中国农民在时代潮汐的牵引掣动下求生存、求温饱,求发展的坚韧意志,不息的奋争和所遭逢、所承受的曲折、挫败、困顿、辛酸和盘托出
  • 如果医生得了糖尿病

    如果医生得了糖尿病

    本书介绍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基本常识、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并指导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运动、生活起居等多方面的调理,同时针对糖尿病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给出了防治手段及护理建议,厘清糖尿病患者心中常见的误区,解答糖尿病患者心中最大的疑惑。对糖尿病多了解一点,糖尿病便会离我们更远一点。希望读者读完这本书能更加积极、理性地看待糖尿病,做到心中有数,使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将糖尿病对身体的伤害及生命的威胁降至最低。"
  • 嫡女不乖之鬼医七小姐

    嫡女不乖之鬼医七小姐

    一朝穿越,竟是在和亲路上,听说对象是个茹毛饮血的怪物,是个女人都不想嫁。什么?本来就很悲惨了,居然还有强盗来打劫?意思是说,有人连怪物都不让她嫁,半路就想毁了她,让她一生都活在耻辱之中?靠!也不看看她现在是谁,堂堂唐门传人,岂能容人这般赶尽杀绝?[小片段]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有人出高价让某女摸黑诊病。某女摸着“病人”的手:“咦,冰凉?死人?”她不敢置信,摸他胸口,舒了口气:“还好,有心跳。”等她拿脉,没脉博,又疑:“怎么会这样?到底是死还是活?”她去探他鼻息,“病人”猛然一口将她手指咬住,任她胆大都吓得惊呼出声。“女色狼,你摸够没有?”灯亮,却见某男半倚锦绣,笑吟吟。在他周围,起码有不下十人在执烛围观,某女气急,“怎会是你?”“不是我,你以为是谁?情郎?”某男温声道:“现在可不行了,众目睽睽之下,你对我干下这等事,我只好勉为其难让你来负责,你再想着别人就叫红杏出墙,后果好像会很严重。”某女大怒:“你无赖。明明是你设的计,明明我只是给你看病…”“我就无赖,那又怎样?”某女暴走。【推荐星星的代表作完结文】——《代嫁贵妻》
  • 水临天下之魅女回归

    水临天下之魅女回归

    在洪荒时代,他和她同时诞生,从无人到有人,他们彼此守候,当她爱上别人时,他默默退出,守候着她,看着她一次次被人伤害却又不放弃,他心疼,看着她一次次忍受轮回之苦,他无奈,只等着她回首可以看到她,但是,为什么好不容易她回来了,冒出这么多人要和他强老婆,怎么可以!她以为那个人就是她爱的,于是,她坚持了几千年,但是最后,她输了,但是当她回头时发现原来她爱的是他。所以她对他说“我回来了”(本文一对一,男主腹黑,女主外冷内热,无小三,无背叛)片段一:“你是谁?”某人带着万分不爽看着笑得花枝乱颤的某男。“我是她的夫君。”不远处正高兴的某女听到。尼玛,骗谁呢,我还没结婚呢,从哪来的夫君!片段二:“你在干什么!”某女看着某男的咸猪手忽然有一种冲动。“没干嘛,你睡吧,我一会就忙完了。”某男抬起头说了一句继续埋头苦干。“滚!”某男便回到了地上。片段三:看着某女慢慢向自己靠近,某男终于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夫君,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