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2000000035

第35章 传承事业——破除富不过三代的诅咒(1)

在我们中国传统的说法里,贫穷和富有并不是永远伴随着某个家族的,所谓“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穷不过三代”,大家都能接受,因为它是让人向上的,而“富不过三代”就不容易被人接受,毕竟,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族能永远兴旺富足。然而,“富不过三代”这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就像个诅咒,很少有大富之家逃过此劫的。但是,王永庆却破除了这个诅咒……

商业巨子与红颜

王永庆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爱情故事也与一般人不同。他与三位夫人的爱情经历,也反映了他在不同时期所经历的艰辛、奋斗与成功的历程。

大夫人郭月兰是童养媳,没有为王永庆生下一男半女,长年念经拜佛,与世无争。二夫人廖娇本名姓杨,小时候因为被收养而改姓廖,但晚年的她又希望改回原姓,要大家叫她杨娇。

王永庆的第三位夫人李宝珠本出自烟花柳巷。其实,在过去,富贵人家纳青楼女子为妾是很常见的事,这其中不乏有不少真心相爱的人。

有人曾经问过,为什么诸多大人物多和青楼的女子发生感情呢?在中国古代,与青楼女子结下缘分是一件很值得炫耀的事,我们从宋词中就能看到这一点。

男人常常因事业屡屡受挫而沮丧,但作为男人,又不便四处去哭诉。于是,任何在事业上打拼的男人都想拥有一个能够做心灵沟通的红颜知己。而一般的女子通常没有经历过苦难,对事情的认识往往很肤浅,因此很难讨男人的欢心。而青楼女子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饱尝人间的悲欢,受尽人生的折磨,因此她们更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她们受过苦,因此能够体会到别人的苦,理解许多别人无法理解的感受,这就很容易让那些一时落魄的人感动或被感动。

为了排遣工作上的辛劳和不快,王永庆经常到酒店、茶坊饮酒放松自己。

当时台北有一个“黑美人大酒店”,这家酒店很有名,商界巨贾、达官贵人都经常光顾这里。李宝珠就是这家大酒店的一个酒女,被唤作樱花小姐,在台北红极一时。

王永庆经常要樱花陪伴,他在樱花身上找到了释放压力的缺口,樱花的善解人意更让他认她为知己。

这时,王永庆的生意正陷入困境,资金周转出现问题,这一切都被樱花小姐看在了眼里,她决定助他一臂之力。她不但把自己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还变卖了所有首饰和值钱的东西,并通过各种关系筹措资金。

有人说,她也许是在做一场赌注,在王永庆那儿赌她的下半辈子。也有人说,她也许是被王永庆的善良打动了,所以她才会如此地付出。其实女人一旦动了真情,是宁愿为自己心爱的男人付出一切的。更何况樱花小姐觉得王永庆诚实可靠,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人。

那一段时间,樱花小姐像王永庆一样,也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天除了筹款,就是陪王永庆说话。也亏了这个有情有义的女子,王永庆才渡过那一段难熬的日子。

在樱花小姐的帮助下,生意终于渡过了难关。王永庆因此对樱花小姐更加敬重,两人已经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无论遇到什么不快的事——生活上的烦恼,生意上的不顺,都可以在她这里化解。每次从她这里出去,心情都会平和许多。他觉得自己应该有这样一位妻子来扶助自己完成事业,于是将这一红颜知己娶进了王家大门。

其实,王永庆娶李宝珠还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在迎娶李宝珠前,王永庆的母亲是坚决反对的。她觉得王永庆有妻有子,不需要再娶,何况李宝珠又是那样一个出身。但李宝珠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老夫人,老夫人也不好再难为儿子,就同意了他们的婚事。

李宝珠很懂事,也很孝顺。除了照顾好王永庆的生活起居外,她还把老夫人伺候得很周到,这一点让王永庆很满意。因为平时老夫人一个人在家,虽然可以花钱请保姆,但毕竟是外人,不像自家人这样体贴。这下好了,有李宝珠在老太太身边,王永庆可以放心在外打拼了。

李宝珠是个有心人,为了使老夫人能在家里吃到可口的饭菜,她便特地去读烹饪班,学做各式菜肴,然后变着法儿做给老夫人吃。每当台塑全体职工举办运动大会,王永庆都会恭请母亲来参观。此时,总会见到三太太陪伴在老夫人左右,搀扶照料,十分周到。此外,她知道王老太太喜欢杨丽花主演的哥仔戏,于是就买了许多杨丽花主演哥仔戏的录像带放给婆婆欣赏。更为难得的是,她对大太太和二太太,像对待亲姐姐一样尊敬,三位夫人相处得非常和睦。

李宝珠过门后,便成了王永庆的好帮手。为了帮助丈夫减轻负担,她学得了一身好手艺。有了这样一位贤内助,王永庆就常常在家里招待客人了。

每次王永庆宴请客人时,李宝珠都亲自张罗。她又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小到邀请函的填写,大到菜色的搭配都十分重视。

许多时候,为了让来过多次的宾客尝到不同的菜色,她会把来宾的姓名与当天食用的菜色输入计算机。这样,等下次再请客人吃饭时,从计算机上的资料即可查出这位来客吃过什么菜,用过哪一种餐,于是再给他换上与上一次不同的菜色来。

王永庆出国,她也总是陪在身边。为了让海外的员工吃到家乡的菜,她总是亲自下厨。她还带许多台湾的特产给员工,这让身在海外的台塑员工很感动。她在台塑集团没有担任任何管理职位,却得到了高层骨干的尊敬,因此被尊称为“三娘”。

而在亲友之间,三太太也发挥了她高超的手腕,凡是亲友之间的迎来送往,以及节庆的礼尚往来,都由她一手处理。王府的亲友们、长辈们、大人们、下人们,对三太太都是赞不绝口,有的甚至感激涕零。

李宝珠对丈夫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王永庆为了交往方便要学习外文,便请一些家教来讲课。上课时,李宝珠也坐在旁边,陪着一同学习,这样王永庆学习起来就有动力。

王永庆为了锻炼身体,总是凌晨4点就去打高尔夫球,她也没有任何怨言,总是提前准备好一切,全程奉陪,风雨无阻。

李宝珠就是这样一位任劳任怨、聪明贤惠的人,成为了王永庆最亲密的红颜知己、人生伴侣。

外表严肃的王永庆,其实感情世界很丰富,晚年出现在公开场合,最常陪在他身边的就是李宝珠,从年轻开始她就是王永庆身边的得力助手,台塑有名的招待所就是她一手打造的,二房杨则长期住在美国,现在得靠轮椅代步,但是遇到家族大事,她还是会现身支持。

2005年1月2日孙子的婚礼上,王永庆没有现身,倒是三房李宝珠代表到场祝福,因为晚年常伴王永庆身旁的都是她,即使被记者问到“外传你们去视察医院,去哪里?”时,也是由李宝珠代答。她说,“不是,没有,我们去香港玩。”不管是出国考察还是谈生意,李宝珠都跟在身旁,成了王永庆的最佳代言人。

早期陪着王永庆跑步,运动会上的5000米她从来不缺席,看到王永庆不太舒服,她马上拿出营养品,生活重心就只有他一个人,即使王永庆从来没有对外界松口谈论感情世界,他们的举动令外人不言自明。

言传身教好榜样

王永庆说:“如果每个父母都注意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做孩子的好榜样,社会就不会有层出不穷的问题。”他认为,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应先从自己做起,言教不如身教。最大的说服力,莫过于实践力行。他一再强调: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他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以身作则的人。

王永庆的生活与他的财富极不相衬,虽有亿万家财,但他依旧过着简朴的生活,不奢华、不浪费,率先守着“节俭”的生活信条。虽已功成名就,并可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但他勤劳依旧,不敢稍有松懈。一个星期工作七天,每天忙碌十几个小时,凡事精益求精。身为人子,他事母至孝,在家里最大的就是王老夫人,王永庆经常亲自服侍母亲,以老人家的乐为乐。

王永庆在生活交际中,把诚实信用放在首位。在社会弥漫着强烈投机风气的今天,他始终坚持正派的经营理念,不赚不该赚的钱,不齿于从事扰乱社会金融秩序的投机行为。

王永庆处处为子女儿表率。他虽然生活中节俭成性,但有公益活动,只要认为应做的事,他绝不落后于人,出钱出力在所不辞。为了帮助盲人重见光明,他倡导捐赠眼角膜风气,并以身作则第一个在捐赠同意书上签字,预捐自己的眼角膜。他做事不喜欢空谈,喜欢彻底和实在,心中真正关怀盲人,就以实际的行动来印证。他的形象是一点一滴地用庄严的工作、端正的行为和正确的经营理念建造起来的。而在日常生活中,部属和家人时刻看到的他都是活力充沛,热爱工作,脚踏实地,锲而不舍,凡事追求完美,好了以后还要更好、更进步。因此,他永远不停鞭策自己,向更高、更远、更灿烂的目标勇往直前。因为这样,所以他能够从一个贫苦的乡下孩子成为今日的“经营之神”。

王永庆认为,父母在儿女成长过程中,在可塑性最强的阶段,言传身教都要非常用心,能成为栋梁,一定树干最直,根基最正,父母时刻要注意不要让孩子的人格品性歪斜了。王永庆表示,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亲子间的教与学,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存在着。人生的宝贵道理,不只在教室、教堂里,许多时候就在日常生活中。这位凡事讲求追根究底、注重细节的企业家,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规律勤快的生活要从基本的生活做起,从行住坐卧中养成良好的习惯。知道过正常的生活,才会有一个正常的人生。

王永庆相信任何成功都是从小地方点滴努力累积而成的。做人也一样,要成为一个品质高尚的人,就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对儿女极严,要求很高,非常注意他们的日常行为,偶有不对,马上加以纠正。因为他认为那不是小事,日常行动就是一个人思想和人格的说明,怎么能大意呢?“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王永庆很服膺这句名言。

在一般人眼里,富家子弟们都过着奢豪的生活,但王永庆的子女不是这样的。在王永庆的管教下,孩子们从小没有太多的零用钱,始终过着“勤劳朴实”的生活。他们做事认真,生活单纯,衣着朴素,待人谦和,毫无富家子女的习气。平常的一日三餐都是由李宝珠亲自掌厨,女儿就在身边帮忙,有客来访,王家女儿端茶待客是常事。在家居生活中,王永庆显露出来的是一位严格父亲的角色,而不是富有的爸爸。这样的生活为子女们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从一文不名到当今世界的石化业巨人,王永庆历经坎坷而至显达,这种迥然两极的人生际遇,使他对世间的富贫成败有更深的感悟。他说:“人生是每个阶段都要用心尽力的,一个人并不是在失败的时候才须谨慎小心,成功得意时更要警惕,不能自满。否则,成功只是一时,无法久远。”

人的品质提升,不是可以速成的,要从简朴的生活中,一点一滴去了解人生精义。一般人也许认为,以王永庆的财富,让孩子们享受一点有什么关系呢?但王永庆却仍坚持:在万物竞争的世界中,人生的意义是刻苦,是奋斗,而不是享受。

被人视为严格的“王永庆家教”,实际上交织着苦心和爱心,这就是天下父母心吧,无不希望儿女坚强优秀,一代比一代有为。

王文洋说,父亲“点点滴滴求合理”的精神,确实是子女最有效的身教。

王永庆在1981年曾经接受《天下杂志》的访问,谈到他管教子女之道。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子女不是我教的,是有个道理,这道理是神创造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有耕耘才有力量,才有结果,多一分精神苦干,就多一分力量出来。”

“有钱人的子女已经有资本、有条件了,做不做得好呢?偶尔做得好的很少。就是美国又有几家?日本的三菱、三井的创办人的后代,到现在连股东的名字都没有了,有成就的很少。天下就是这个样子,有钱的没学问,有学问的没钱,但开创者的话也有个道理,起码他懂得怎么样奋斗、刻苦才能有成就。他懂得这一点的话,对子女的教育,也应该知道要严格教训。”

“在美国也有这种企业家,晓得子女不吃苦不行,叫儿子送报纸。偏偏妈妈就是偷偷摸摸地把脚踏车放在汽车后面送他到报馆,到了以后送几份就坐汽车回来了。爸爸高高兴兴地说:‘我的乖儿子呀!你这样苦,送报纸回来了,以后一定会成功的。’他不晓得妈妈在后面搞的鬼,把这些都抵消了。”

“我跟日本人接触几十年了,看到孩子当社长的,大部分都是花花公子,装样子的。一问他,他会说:‘我比较专门,大政策我决定,小的我不晓得,我叫那个部长、那个课长来问。’很多这样的情形。老实讲,我看不起他。所以不是我不会教子女,环境的力量自然会塑造他。如果子女生在相对过得去的家庭,叫他去住贫民区也太不自然,他的妈妈也不会让他去。即使去了,他心里想:‘我爸爸、妈妈要我来吃苦的’,他知道有一天他还是会有钱,依赖性还是大。子女根本教养不出来的,严格要求他,他心里也不舒服。”

“另一方面,如果出生在贫穷的家庭,父母没有管教,但他晓得自己出身贫穷家庭,没有帮助,明天没有米吃了,糟糕了,看见父母这样辛苦,同情心自然而生,要努力把事情做得比以前更好,使父母不要烦恼不会挨饿,来报答父母。这种心很强烈,自然就会努力,就会成功了。”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屋夜话

    鬼屋夜话

    《鬼屋夜话》又名《鬼话连篇》,系本人倾力推出的一个恐怖故事集,如果你是在夜晚、一个人独处时看到了这个系列故事,那最好不要读,因为这个系列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极其恐怖。喜欢拙著的朋友,请关注一下笔者正在连载的新作《怪谈吧》,这是笔者沉寂十年后再度创作的悬疑、灵异、恐怖类型力作。
  •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怎样当好基层管理者

    作为基层管理的一线管理者,除了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要有领导的胆识、肚量,指挥的艺术和上司相处的技巧,善待自己的下属,协调好人际关系,把员工拧成一股绳。本书针对基层管理的重要地位和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特点,详细介绍了基层管理者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供了具有很强操作性和指导性的工作方法。
  • 女人之间

    女人之间

    八年前,大学校园里,杜宇第一次见到了梨花,那一刻,他心里面就认定了梨花就是他这辈子想要找的人。一见钟情,从第一眼就爱上一个人。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幻夜

    幻夜

    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她的魔性?是什么样的幻影,操纵着他的灵魂?地震之后,宛如人间炼狱的断壁残垣中,水原雅也借机杀了舅舅,却被一神秘女子当场目击,她答应为水原终生保守秘密。他们相偕前往东京,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从此再无一丝太阳的无边幻夜:凡是接近过她的人,都遭逢厄运;凡是触碰过她过去的人,都不知所踪……《幻夜》被媒体和读者列为东野圭吾的巅峰之作,多线演进、暗藏伏笔、丝丝入扣的写实技巧在本书中愈加纯熟,以笔为刀,直刺人性最深处的无边之恶,将人为活下去而不择手段的绝望,书写得血流成河……正如评者所言:“《幻夜》乃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绝望之书’。”
  • 礼仪常识悦读

    礼仪常识悦读

    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从个人修养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从交际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人际交往中适用的一种艺术。从传播的角度来看,礼仪可以说是在人际交往中进行相互沟通的技巧。礼仪是人们进行社会交往活动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快来看看这些礼仪常识吧!
  •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军事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对此,两千多年前的古人早就有比较清晰的认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云云,就是这种认识的概括与揭示。与之相联系,中国军事历史也有丰厚的积淀,成为中华文明的主体构成部分。
  • 只道当时已惘然

    只道当时已惘然

    苏依在一个不能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再次邂逅她生命中最为厚重的两个人。多年前,一个许了她十年之约,却以最决绝的方式舍她而去,一个以爱之名,却带给她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再相遇,物是人非,一个满腔怨愤誓要她感同身受,一个满腹悔恨却让她无所适从。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想着淡忘便能释怀的,再回首,却只道,当时已惘然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