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1500000042

第42章 声音(1)

闻其声如见其人

原典

人之声音①,扰天地之气,轻清上浮,重浊下坠。始于丹田②,发于喉③,转于舌,辨于齿④,出于唇,实与五音⑤相配。取其自成一家,不必一一合调⑥,闻声相思,其人斯⑦在,宁⑧必一见决英雄⑨哉!

注释

①声音:声音有两种,一种是物体碰撞,震荡发出来的声音,一种是由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这里所谓的“声音”,指的是人体内的发音器官受腹内气流的震动而发出的声响。但是这里的“声音”还包含着内在精神。听到声音的人能够从中听出更多的东西。②丹田:指人体脐下一寸半至三寸的部位。曾国藩认为声音的气是从这里发出来的。其实发声之气是肺部发出来的。③喉:这里是就人体的部位而言的,声音实际上不是发生于喉,而是发生于“声带”。④辨于齿:意思是在牙齿这里发生清浊等变化、分野。⑤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之中,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五音的具体特征是:宫声沉厚,商声和润,角声高畅,徵声焦烈,羽声圆急。古人认为,“人之察五行之形,其声亦有五声之象”。所以,分辨五声必须与人的形体的五行特点结合起来,进行对应的考察。古人还认为,声音的五行属性与人的形体的五行属形和特征相符合便是吉样、富贵、良善,否则便是不吉。⑥合调:与五音相合。⑦斯:助词,无义。⑧宁:难道。⑨决:分辨,判断。

译文

人的声音,跟天地之间的阴阳五行之气一样,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降。声音起始于丹田,在喉头处发出声响,至舌头那里发生转化,在牙齿那里分出了清声和浊声,最后从嘴唇发出声来,这一切都与宫、商、角、徵、羽五音密切配合。观人识人的时候,听到人的声音,要去辨识其独具一格之处,不一定要求完全与五音相符合,但是只要听到声音就要想到这个人,这样就会闻其声而知其人,也不一定见到他的庐山真面目才能看出他究竟是个英才还是庸才。

解读

曾国藩承前人之说,希望从声音的角度去观人识人,认为人禀天地五行之气,其声音也有清浊之分,清者轻而上扬,浊者重而下沉,由是清者贵,浊者贱,他还把“声音”分解为“声”和“音”,从不同的方面去考察人。其实,中国古代就有通过声音识人取人的事例。

《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通过声音取人的事。《文王官人篇》“六征观人法”有“听声处气”的方法。刘邵《人物志·九征篇》也介绍过通过声音取人的方法。

《文王官人篇》指出,天地最初的元气产生了万物,万物产生之后产生了各种声音。声音有的混浊、有的清脆,有的柔和、有的刚烈;有的佳美、有的丑恶;而清脆、柔和、刚烈、佳美、丑恶。这一切都是源于声音本身。该书认为:心性华丽夸诞之人,声音流宕发散;心性柔顺贞信之人,声音柔顺而有节制;心性乖戾的人,声音嘶哑而丑恶;心性宽缓柔顺之人,声音温和而又美好,贞信之气中正简易,仁义之气舒缓和悦,智能之气简练番备,勇雄之气雄壮直率。该书相信,听人发出的不同声音,就可以判断此人的气质类型。

《礼记·乐记》有这样一段话: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

这里说的是声音与人的性格之关系。对事物由感而生,必然表现在声音上。人外在的声音随着内心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内心之气,变成声音表现出来。声音不但能表现气,还能与内心相呼应。《逸周书》等书总结出了以下条款:

内心平静声音也就心平气和;

内心清顺畅达声音就清丽嘹亮;

内心渐觉得意声音就会偏激;

内心不诚实的人,说话的声音支支吾吾,这是心虚的表现;

内心诚实可信的人,说话时,声音清脆,节奏分明,这是心中坦然的表现;

内心乖戾之人,心怀鬼胎,声音阴阳怪气,非常刺耳;

内心宽宏柔和之人,声音温柔和缓,细水常流,不急不徐。

古书《论声》对声音有专门的研究,并直接把声音与人的富贵贫贱联系起来,本是无稽之谈。但是声音与人的性格、地位、经历、修养等的确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说话威严之人,不大可能是社会上的小痞子;说话中气十足之人,身体一定健康;说话有礼有节的人,内心修养一定不浅;那种唯唯诺诺的人,恐怕难免处于一个俯首帖耳的地位……

古人历来比较重视声音,认为声音是考察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深入观察和研究的基础上,按照阴阳五行的原理,把声音分为:

金声:韵长清音响,远闻完润则贵,破则贱。

木声:韵条达,初全终散,沉重则贵,轻则贱。

火声:韵清冽,条畅不濡,圆润而慢则贵,焦破而急则贱。

水声:韵清响急长,细则贵,重浊则贱。

土声:韵厚重,源长响亮,远闻则贵,近细则贱。

这就是古人所谓的“人禀五行之象,气声亦具五行之象”。虽属玄虚之说,“凡贵者皆优美之声,凡贱者俱难闻之音”,但不能一概而斥之。

古人还把声音分成一些类型,把人的性格、命运等与之联系起来,其要者如下:

“佳声”:声音清泠如涧中流水;声音响亮如瓮中之响;声雄身小;声清而圆;声坚而亮;声缓而烈;声急而和……

“恶声”:“雌雄”声,大小不均;“罗网”声,干暴不齐;声音太轻,断事无能;声音如破,做事不成;声音昏浊,运气不佳;声音太低,鲁钝无知;声音太柔,性格怯懦;声音太刚,谨防损寿;声如破锣,小心家财;男人女声,性格轻浮;女人男声,缺乏温柔……

以上所说的这些都是闻声辨人的内容。

实际上,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已经证明,声音的生理基础由肺—气管、喉头—声带、口腔—鼻腔三大部分构成。声音发生的动力是肺,肺决定气流量的大小,音量的大小主要由喉头和声带构成的颤动体系决定,音色主要取决于由口腔和鼻腔构成的共鸣器系统。声音是物体震动空气而形成的,声音是听觉器官——耳的感觉。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丑之别,另有音高、音长之分。

“始于丹田”句,作者认为,声音中上佳者,应是始发于“丹田”(丹田是道家修炼气功的术语,在人脐下三寸处)中的。发于丹田的声音经胸部直冲声带,再经由喉、舌、齿、唇,发出的声音与仅用胸腔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气度不一样,节奏不一样,效果也有悦耳与沙哑的差别。发于丹田的声音沉雄厚重,韵致远响,这是肾水充沛的征象,由此可知其人身体健壮,能胜福贵。同时,丹田之气冲击声带而来的声音洪亮悦耳、柔致有情、甜润婉转,给人舒服浑厚的感觉。

不好的声音,则是发于喉头、止于舌齿之间的根基浅薄的声音,给人虚弱衰颓之感,显得中气不足,这也是一个人精神不足、身体虚弱、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人们的声音,由于健康状况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先天禀赋不同、后天修养不同等而有所区别。因此,声音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健康状况,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人的文化品格——雅与俗、智与愚、贵与贱(这里指人格修养)、贫与富。既然如此,那么声音便和人的命运(过去和现在的生存状况,未来的生存前景)有一定关系。这种关系可能是过去经验的回忆,也可能是现实生存状况的反映,也可能预示着未来。但如果硬要以人的声音来判人的命运,当然是不科学的。曾氏在本段尾又说道,“不必一一合调”,那自是又有不合规律一说了。重要的还在于“闻声相思”,一个“思”字,说明闻声识人不可呆板行事,得视具体情况而定。

《冰鉴》中所讲的是由人的音质和音色来判别人的命运,如能结合人的语言共同断之,应更全面。语言是思维的结果,由语言可以发现一个人思维方式的特点,这对一个人行事做法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

处世活用

闻声辨人,浅层次的理解,是指听到一个人的声音(不仅仅是说话的声音,也包括脚步声、笑声等),就能知道他是谁。前提必须是对此人的声音很熟悉,一般在朋友、亲人之间才能辨别,这只是辨别人的身份。更进一个层次的理解,是由声音听出一个的心性品德、身高体重、学历身份、职业爱好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判断过程,既有经验的总结,又有灵感的涌动,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复杂的经历和极高的悟性,并依从于生活的逻辑。

声音可细分为声与音两个概念,既可由声来识人,又可由音来识人,但在实际运用中,多是由声和音两者同时来识别人。

春秋时期,郑国有个大臣叫子产。一次,他外出巡察,突然听到从山那面传来了妇女悲恸的哭声。随从们看着子产,听候他的命令,准备救助。不料子产却下令将那哀哭的女人抓来。随从不敢多问,依令而行,将那妇女带到子产面前。原来这位妇女正在新坟面前哀哭她的亡夫。常言道,人生有三大不幸。一是少而丧父,这叫“孤”;一是中年丧夫,这叫“寡”;一是晚年丧子,叫“独”。这位痛哭的妇人中年丧夫,可谓可怜,而子产为什么还要抓她呢?

子产解释说:“听此妇人哭声,没有哀恸之情,反蓄恐惧之意,怀疑其中别有隐情,所以将她抓来审问。”

审问的结果是:此妇人与人通奸,将其丈夫谋害而死。

由此可见,子产的闻声辨人之术的确是很高明的。孔子也深谙此道,似乎技艺比子产还要高超。虽然孔子讲过“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但他在以外貌声色取人上,实在是有过人的天分。

《孔子家语》中讲到一个故事。孔子在回齐国的途中,听到非常哀切的哭声,对左右讲:“此哭哀则哀矣,然非哀者之哀也。”继续往前,碰到了那个哀哭的人,孔子下车询问,知道他叫丘吾子,问起他为什么哀哭,丘吾子长叹一声,说道:“我一生有三大过错,至今年老才深深觉悟到,但追悔莫及,因此痛哭。”

当孔子追问丘吾子痛悔的原因时,丘吾子说:“我少年时喜欢学习,周游天下,竟不能为父母双亲送终,这是一大过失;我为齐国臣子多年,齐君现在骄横奢侈,失天下人心,我多次劝谏都不能成功,这是第二大过失;我生平交友无数,深情厚谊,不料到后来都绝交了,这是第三大过失。我为人子不孝,为人臣不忠,为人友不诚,还有何颜面活在世上?”说完便投水而死。

丘吾子的三悔,在今天的社会里,已是较难重现的古士高风,而孔子的识人之能,由此而流传后世。

以上是由声音的内容,识辨出一个人心中的事情,构成闻声辨人的一个部分。闻声辨人,还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胸、职业、身高等情况。人的声音就像人的心性气质一样,没有相同的。通过人的声音的确可以判断人的心性气质,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由于人的听觉器官和悟性的限制,很多人缺乏这种分辨的能力。只有那些经验丰富,悟性很高的人才会得心应手。

“声”“音”之辨

原典

声与音不同①。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②。辨声之法,必辨喜怒哀乐;喜如折竹,怒如阴雷起地,哀如石击薄冰,乐如雪舞风前,大概以“轻清”为上。

注释

①声与音不同:在现代生理学和物理学意义上,“声”与“音”是同一概念,本质并没有什么不同。古人在考察人物时,则认为“声”与“音”不同,开口之初所发出的声音谓之“声”,此时声带振动紧张而激烈;口的动作停止之后,声带已经松弛下来,声音仍在空中回响,留下袅袅一段余韵,这就是所谓的“音”。②声主“张”,寻发处见;音主“敛”,寻歇处见:张,张扬,可理解为声由声源处产生,并离开声源开始向外传播的状态。见,这里作听见讲。敛,可理解为声音离开声源向外持续传播的过程。歇,止。这四句话的意思是:声来自发音器官的启动,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此时振动紧张而激烈;音来自发音器官的闭合,是声在空中传播的余响,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听到它。

译文

原典大意为:“声”和“音”似乎是密不可分的,其实两者是有差别的,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声”产生于发音器官的启动之初,是空气振动初期的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启动的时候听到它;“音”产生于发音器官闭合之时,是“声”在空气中传播的浑响状态,可以在发音器官闭合的时候感觉到它。辨识声优劣高下的方法很多,最重要的是要从辨别他人感情的喜怒哀乐中去细加鉴别。欣喜之声,宛如翠竹折断,其声清脆悦耳;愤怒之声,宛如平地惊雷,其声豪壮强烈;悲哀之声,宛如石击薄冰,其声令人心碎凄切;欢乐之声,宛如雪花在风中飘舞,其声宁静轻柔。这些“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轻扬而清朗。

解读

曾国藩继承前人之说,相信人察天地之气,所发出来的声音有清浊之分,可以表现出“贵”“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

通过声音辨别人的心情状态,已是无可怀疑的共识。在古人鉴别人才的智慧中,“声”与“音”是有区别的。

声主“张”,寻发处见。声是气息冲击声带、造成空气振动而成的。这时气息冲击力强,是突发爆破式的,空气受振频高,发音器官最紧张,因此效果强烈,听着清晰有力,是一种张扬的状态。

音主‘“敛”,寻歇处见。声爆破产生之后,空气受振动状态持继在空中传播,出此而产生音,此时发声器官振频已经减少,发音器官也已松弛。也就是说,音是声在空中传播的状态,是声的余韵,也就是人们常讲的余音绕梁、荡气回肠的状态。音是一种持续连环的状态。

从生理、物理和语言学上讲,“声”和“音”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没有本质的区别。开始发声时所发出的声音与结束发声时所发出的声音,在听觉上是否有所差别,还需另当别论。

声音是气流冲击声带,声带受到振动后引起空气振动而产生的,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一种物理现象。人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的声音又结合了人的精神和气质的属性。古人认为,心动为性——“神”和“气”——性发成声。意思是说,声音的产生依靠自然之气(空气),也与内在的“性”密不可分。声音又与说话者当下的心理活动密切相关,大小、轻重、缓急、长短、清浊都有变化,这与人的特性也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闻声辨人的基础。

人的声音是各不相同,每一个人有一种声音。但是,没法分出如此多的类型,于是只能十分草草地分为:有的洪亮,有的沙哑,有的尖细,有的粗重,有的薄如金属之音,有的厚重如皮鼓之声,有的清脆如玉珠落盘,字正腔圆……有的人身材矮小,声音却非常洪亮,即日常所说的“声如洪钟”;有人生得高大魁梧,说起话来却细声细气,甚至是有气无力……

概括起来说,声音的音量有大小之分,音色有美丑之分,还有音高、音长等之分。一个人所发出的声音是否优美动听,应该考虑音量大小是否合适,音色配搭是否恰当,还要看配以许多非言语之因素。

通过声音辨别人的心态是有一定道理的。有一本叫作《灵山秘叶》的书,说了这样四句话,很有借鉴的价值:

察其声气,而测其度;

视其声华,而别其质;

听其声势,而观其力;

考其声情,而推其征。

“声气”与声学里的音量相近,“声华”与声学里的音色相近。“声势”是从声音效果上而言的,音量大,“声势”就大,“声势”大“力”就大,反之亦然。“声情”就是“情”,就是声音表达出来的“情感”。

同类推荐
  •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明察秋毫原本是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用来形容人能洞察事理,明白是非。如今社会万象纷繁复杂,五光十色的现象层出不穷,明察秋毫这项能力更显重要。让我们在本书精彩动人的小故事里,在轻松的阅读氛围中,感悟人生,完善修养,收获智慧,走向完满。
  •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潜伏心理学

    职场是人的江湖,有多少精明能干的高手没有输在刺刀见红的沙场,而是输在了暗流汹涌的内部关系上。我们每个职场人都需要了解心理学规律,掌握“职场读心术”,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本书精选世界上最权威的心理学定律,结合最生活化的案例,让你看透周围人的内心,在职场游刃有余!
  • 如何提升执行力

    如何提升执行力

    所以,也是更重要的一面,能力是基础,即要端正工作态度。我们要提升个人执行力,执行力就是把想法变成行动,一方面是要通过加强学习和实践锻炼来增强自身素质,是事业成功的必要条件。,用行动得到结果的能力。个人执行力的强弱取决于两个要素——个人能力和工作态度,另一方面,态度是关键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化敌为友祸从口出忌功高盖主切忌自我炫耀你好我好大家好要善于“伪装”自己吃小亏是为了占大便宜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该退则退,该让则让巧用“含糊其辞”礼多人不怪伸手不打笑脸人冤家宜解不宜结不必和小人划清界线学会爱你的敌人该说谎时就说谎 做事要方,做人要圆防备突然升温的友情异性朋友更有安全感我为人人,人人才能为我。
  •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三刀:软刀.硬刀.险刀

    做事难,难在方法,人们都想成功地做一番大事业,但却苦于找不到做事的方法。其实,做事的方法虽然五花八门、形式不一,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三点,形象点说就是三“刀”:软刀、硬刀、险刀。“做事用软刀”就是说把脸皮放厚,能忍会磨,能退善让,不要太过于精明好胜,也不要把面子看得太重,一切以做成事为最终目的。“做事用硬刀”则是说以硬碰硬,以强攻强,拿出自己的勇气和实力,坚决地去做事,不要被任何艰难困苦所吓倒。“做事用险刀”就是不要按常理出牌,而要别出心裁,另辟蹊径。要敢于冒险,懂得创新,能出奇制胜。做事若能将此三“刀”灵活运用,必能无坚不摧,无往不胜。
热门推荐
  • 开心国学

    开心国学

    本书以儒家、道家及诸子百家思想为立足点,从《论语》、《孟子》、《中庸》等儒家学派的代表作中,选取其关于学习、立志方面的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的方法,引导他们树立坚定、自信的信念,从小奋发图强;从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品中,精选出帮助青少年加强自我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容,引导孩子正确对待人生,提高思想觉悟,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并培养和塑造独立自主,奋发向上、团结友爱的人格和价值取向;从《孙子兵法》、《墨子》、《韩非子》等诸子名家作品中,选取名句加以分析解读,为青少年处理日常生存问题,提供指导和借鉴。
  •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企业文书写作大全

    公司章程是记载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则的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第11条规定:“设立公司必须依本法制定公司章程,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
  • 千金招婿

    千金招婿

    为姐寻夫却招来两位真假姐夫。本以为找到了幸福,却被阴晴不定的皇帝摆了一道。皇上皇上,你赐婚对象错了!本以为嫁了人之后,就可以过上欢脱的小日子了,却不想府上处处是刁妇!夫君是匹腹黑的狼,廖倾城也不是盏省油的灯!人善被人欺的道理廖倾城算是懂了,既然这样,吞了我的就给我吐出来再咽回去,抢了我的就给我还回来再补点儿利息,且看奸商夫妻斗破宅府后院!
  • 重生宠妃

    重生宠妃

    前世入宫十年,帝王恩宠从未间断,最后亦不过落得惨死。有幸重生在一个完全陌生的朝代,却身陷步步为营的后宫,沈蔚然表示,既然别无选择,那就必须朝着独霸后宫的目标努力奋斗!结果,一不小心,收获了一只由种马变忠犬的皇帝……
  •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

    宋词写艳情而不轻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如行云流水、老松柔柳,临风伴月,情调闲雅,怀抱旷达,使人心驰神往,无限沉迷。这本《一生要读的美丽宋词》正是我们在学习、借鉴先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的精华之作。本书编撰体例除原词和鉴赏外,特附词人名片、注释、插图及后人点评。“词人名片”做介绍,力求言简;“注释”疏通义,力求准确;“鉴赏”深入浅出,生动活泼,有助于读者掌握原语的美学内涵,陶冶性情;适量的“插图”则以视觉形象与语境交相辉映,触发大家的灵感。另外,我们还搜集了较为经典的后人点评,帮助读者开阔视野,启发思考。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黑羽女煞

    黑羽女煞

    与李雅洁相依为命的哥哥李子天被杀,一身好武功的雅洁为报兄仇,深入敌穴,与敌人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可惜最终难逃死神之手,却阴错阳差的穿越了。熟知杀兄仇人竟然也跟着一起穿越到这个时空来了。复仇之路危险重重,等待着雅洁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悲惨!?幸福!?
  •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农门新贵:邪王追妻

    陆芳菲穿越成农家小萝莉,便宜爹娘善良软弱,奶奶偏心大伯家,邻里乡亲狗眼看人低,好在老天待她不薄,赐她寻宝眼和异能,让她慢慢把家富!无奈发家途中冒出个美男王爷,还连带冒出一个神秘强大的亲伯父,亲伯父重情重义,美男王爷腹黑难缠,罢了,她勉强收了妖孽,看她如何把美男调教成宠妻爱家的好男人........(琉璃新书《绝世小狂妃:王爷,走着瞧》已发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