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300000187

第187章 李陵事件2

东浚稽山尚未发现匈奴部队,李陵只得下令撤军。

撤至一个山谷之时,哨骑来报:“报,李将军,不好了,发…发现胡人。”

“慌什么,他们有多少人?”李陵有些兴奋,总算没有白来一趟。

“不…不下万人。”

“离这儿有多远?”

“十里。”

李陵剑眉一拧,心中一沉,他仰头观察左右两边山峦,从兵法上来讲,自己所处的位置极为不利,事不宜迟,得尽快抢占有利地形。

他连忙向副将韩延年下令,“那,那,还有那,命令弟兄们,以大车为营,安营扎寨。记住,要快。”

危急时刻,李陵指挥若定。他所指之地全是险要而且易守难攻之地,即便胡人强攻,他也能带兵坚守。

“命令部队,于营前列阵,持戟盾在前,弓弩手在后,准备迎敌。”

正在汉军列阵迎敌时,匈奴的骑兵已经四处合围起来。

且鞮侯单于显得既兴奋又轻松,因为他已经了解到山谷中的汉军不过五千人马,而且领军的是个娃娃将。

如他所料,他只需用三万铁骑不出两个时辰就能踏平汉军。

浚稽山对且鞮侯无疑是个宝地,四年前儿单于就是在这里获得对汉军大胜,那一仗阵斩汉军两万余人,俘虏汉将赵破奴,这是汉匈休战二十年来匈奴方最为重大的胜利。如今轮到他来当这个单于,他也要在这里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命令弟兄们,用汉军的头颅向浚稽山山神表达我们深深的敬意吧。”且鞮侯单于下达了攻击的命令。

漫山遍野顿时传来一阵呼啸声,匈奴的士卒们显得十分兴奋,仿佛山谷中的汉军是待宰的羔羊。

“李将军,胡人绝不止他娘的万人。”韩延年说这话的时候,额头已经微微沁出汗珠。

李陵看了他一眼,韩延年跟他一样没怎么上战场,但李陵知道,他也是一员勇将。

“慌什么,命令兄弟们,闻鼓声而纵,闻金声而止。待胡人靠近,万箭齐发。”李陵大声吼道。

匈奴的第一波骑兵马上就要冲到跟前了,所有汉军士兵们都严阵以待,他们是荆楚勇士,李陵为了这一天,对他们的训练从来未放松,而今天,就是见证的时候了。

李陵手一挥,第一声鼓后,第一队弓弩手们拉满弓并且瞄准了正往阵里冲的敌人。

第二声鼓,随着传令官一声暴喝,山谷中,顿时飞起了一阵箭雨。

随后便是一阵鬼哭狼嚎的叫声,冲在前面的匈奴士兵们纷纷应声而倒。

有的挥着手中的马刀躲过第一波箭雨,第二波箭雨又飞了过来,而且箭雨愈发密集,没有停止的迹象,它们顺着山谷的风向,就像一道道催命符一般向着匈奴部队飞起。

山谷地势不宽,匈奴骑兵的优势在瞬间成为劣势,无法闪躲,更无法拉开阵形,他们成了活靶子,一轮冲击下来,伤亡惨重。

不得不佩服匈奴人的勇气,即便身边的同伴一个个倒下,他们还是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而是发起了更为迅速的冲击。

不过,这样的冲击对于李陵的强弓来说,结果都是一个,不顶用。

匈奴的前线指挥官这才意识到了事情不妙,汉军的火力太强,如此冲击,只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匈奴人开始全线撤退,撤退的时候,他们似乎忘了,这是在山谷,下山容易上山难,在平地如飞的铁骑在山峦上只能成为累赘。

李陵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机,他果断地下令,全军出击,追杀。

慑于匈奴大部队,李陵也不敢追击太深。

在得到几千颗头颅之后,李陵就下令回军。

这一仗下来,李陵的帐里一阵欢声笑语。大家一致认为,如果合围的胡人都是如此战斗力,以少胜多将不是难事。

只可惜,李陵等人想得太简单了,战情瞬息万变,今日胜并不表示明日能胜。

因为且鞮侯单于马上就要变阵了。

且鞮侯单于的变阵简单而直接,他要增兵。

且鞮侯单于得知攻击失败的消息,大为惊讶,这次短暂的失败打醒了他,而且从部下们的描述来看,眼前的汉军战斗素养极高,战斗力强悍,定是股精锐之师。

且鞮侯单于向附近发出命令,命令左右贤王前来助战,如此一来,匈奴参与合围的部队达到八万人。

五千对八万,除非战神在世,否则插翅难飞。

山谷中呼啸声再起。

匈奴部队再一次冲击,而且比第一次更猛,人更多。

李陵在看到突然多出这么多的敌人后,也感到了无比巨大的压力。

他继续以强弩手击退了匈奴人的攻击后,在双方短暂的平静中,李陵下令,必须迅速撤退。

汉军抛弃了不少辎重,向着山谷的一个出口秘密地撤退。

汉军的异动还是惊动了匈奴的哨骑。

且鞮侯单于马上下令所有部队咬上去。

八万骑兵追击五千步兵,追上去不足为奇,追不上倒是奇怪了。

汉军在另一个山谷与追兵展开了鏖战,如第一次交手般,汉军又打退了匈奴军的冲锋,此次斩杀匈奴三千人。

但是李陵的心中充满了忧虑,如果不能及时突围,箭矢总有一天会射完的,粮食也总有一天会吃完的。

必须想到突围的办法。汉军之所以无法摆脱匈奴追兵,是因为他们的骑兵,如果沿着山路行军,骑兵将无法追击,而后再伺机突出重围。

李陵带着部队沿着龙城道行军,龙城道沿途多为山峦与大泽葭苇地,骑兵确实无法冲击。

但是且鞮侯单于也不笨,他命人沿路放火,意图把汉军逼出龙城道。

李陵只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他同样下令放火,与匈奴人不同,他的意图是延缓匈奴人的追击,为突围赢得时间。

眼看熊熊烈火的龙城道不能走了,李陵的部队只能向南走,一直又到山脚下。

令李陵没想到的是,山上已经被匈奴部队占领了。

他们的骑兵就像猎鹰发现兔子般,二话不说,冲向了汉军。

李陵见情势危急,果断地命令所有人隐入树林,以树林来抵挡匈奴骑兵的攻击。李陵的这一招的确很妙,匈奴骑兵进入了树林反倒变成了瞎子,被汉军打得晕头转向,他们只得丢下上千具尸体,仓皇退出。

而这个时候,汉军发现有个穿着华贵,身边站着一群铁甲护卫和将军模样的人,正在山坡上观战。

军中有见多识广的人指出,看那个人的穿着,应该是匈奴单于。

看来此人身份不低,李陵命令连发机弩手准备,喂且鞮侯单于几把利箭。

“嗦”的一声,且鞮侯单于打了个寒颤,回头发现几把利箭狠狠地插入了离自己不到一丈的山坡上。

且鞮侯单于吓得连忙仓皇离去,这几把利箭虽然没伤到他,却射进了他的心里,他说道,“此乃汉军精锐,连战不疲,日夕引我们南下,莫非前面有埋伏么?”

他的臣子们听得出来,单于有退却的意思。

匈奴的将领们哪里甘心,连日来丢盔弃甲不说,一点好处都没捞着,这还是在匈奴的国境内,八万骑兵打不下五千汉军,以后说出去脸上怎么挂得住?

所以大部分人都反对退兵,而是劝单于不要泄气,汉军已是强弩之末,待到将汉军赶至平原,即能将他们一举歼灭。

于是,且鞮侯放弃了退兵的想法,而是不断的派兵轮番攻击,消耗汉军的力量。

匈奴将军们预料的并不差,李陵的部队确实已是强弩之末。

经过连日力战,尽管总能获胜,但五十万箭矢已差不多用完,粮食也已经告急,若几日内还不能摆脱追兵突围,势必全军覆没。

汉军此时士气极其低落,所有人都筋疲力尽,精神高度紧张,在面对死亡的威胁下,军营里甚至出现了很多摩擦。

且鞮侯总算听到了好消息。

汉军有个叫管敢的人来投降了,据说他是受了校尉的侮辱殴打。

李陵的命不好,本来可以成为名传千古的名将,却让一个汉奸毁了

管敢的一席话让且鞮侯单于喜笑颜开,管敢说,“陵军无后救,射矢且尽,独将军麾下及校尉成安侯韩延年各八百人为前行,以黄色白色旗为帜。只要派精骑射之,即破矣。”

那还等什么,匈奴骑兵发起了更猛的攻击。

“李陵,韩延年,快快出来投降。否则爷爷的刀可就不客气了。”匈奴将领在阵前大喝。

见汉军无人响应,匈奴将领大怒,下令攻击。

无数箭雨从山上四周飞向汉军,李陵大惊,只能命令部队且挡且走,只是部队伤亡惨重。

汉军退到鞮汗山,匈奴骑兵一直咬到鞮汗山,而军中箭矢已经射完了。

嗅到死亡气息的李陵终于低下了高傲而自信的头颅,他叹息道,“要败了,要死了。”

他清点完将士,还剩三千人。只不过将士们手中只有弓,短刀,弓没了箭没有任何用处,杀敌的利器都没有了,还如何能突围出去?

他环顾军中,看见数辆战车,于是命令,把车轴弄断,做成兵器。

做最后一搏吧。

李陵对奄奄一息的汉军将士如此说。

就在这时,匈奴的骑兵又追了过来,汉军将士们只能退入鞮汗山山谷。

匈奴骑兵迅速在山谷周围完成对汉军的包围,在谷口处抛下巨石,堵死了李陵继续南逃的归路。

在一阵激烈交锋后,大多数汉军将士都战死。

天色已晚,山谷中变得异常安静。

山谷中的风声就像亡灵般,刺进幸存下来的将士们心中。

李陵望着满天的星斗,望着被他带入死亡之谷的将士,心中一阵羞愧。如果当初不向皇上夸下海口,如果当初能多听听路博德将军的劝阻。

可是这个世上没有如果…

李陵面对东倒西歪的将士们,心中有愧。他一股脑儿钻进营中,换下铠甲,穿上便服,对左右说道,“大丈夫一人便可取单于。你们不要跟来”

李陵此时此刻的确是个英雄。他一人冲出营外,却一下子傻眼了,一眼望去,匈奴人的营帐,遍布四周,而且密密麻麻。

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把刀子往地下一扔,垂着头道,“此番真是败了。”

他回去召集将士,下令斩掉所有旌旗,珍宝埋入地下。一个穷途末路的将军对着他的将士们说了最后一段话,那也意味着诀别的时候到了,“弟兄们,只要我们还有十只箭矢,就还能脱身。今晚若不再战,明日就只能坐着等死了。我们各自为战,谁要冲出去谁就归报陛下。”

将士们每人分到了二升粮,一块冰,半夜时分,击鼓起兵。

李陵与韩延年上马,领着十几个勇士向前冲去,一阵喧哗,匈奴骑兵都被李陵等人吸引了去,他们对李陵等人紧追不舍。

其余将士看着他们远去的身影,麻木的表情下噙满了泪花。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这种办法可以保存些活口。

最终,李陵,韩延年等人寡不敌众,韩延年战死。李陵流着泪向南高呼,“今番无面目见陛下了。”

他还太年轻,他的生命还有很长的路走。可若这样死了,他如何能再建功立业?即便他被俘,或许几年之后,他可以像赵破奴一般逃回去。

想及此,李陵扔下兵器,下马投降。

浚稽山一役,汉军有四百人得以幸存。

活着的人终于把李陵战败的消息传入塞内。刘彻等李陵的消息等得坐卧不安,自从数日得不到李陵的消息后,他就有种不祥的预感。

他猜测有可能李陵在塞外与匈奴部队接上火了,他当然希望李陵能像霍去病一般给他带来大胜的消息,即便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也希望李陵能保住大汉的尊严,别给他丢脸。

可是,等塞外的消息传来,他就怒不可竭了。

“逆臣,朕待他如此,他却如此待朕。”

他的愤怒无处发泄,于是找来李陵的属下,献图之人陈步乐,大骂一通。

陈步乐回去之后,选择了自杀。

刘彻召集群臣廷议李陵降胡一事,群臣几乎一边倒的斥责李陵为罪臣。

刘彻听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扫视殿中,只见群臣激愤之时,他却独自面容坦然,握着他那支笔,从容的记录着。

他就是后来如雷贯耳,大名鼎鼎的司马迁,职任太史令。

刘彻半闭着双眼,“司马迁,你有何高见?”

司马迁小心翼翼地起身站了殿中,向刘彻匍匐道,“臣以为李陵情有可原。”

“哦?”刘彻的眼睛一睁,怒火冲到面门,但他强压着,没有发出,他想听听司马迁怎样为李陵开脱。

司马迁不知道,他的这一席话即便句句在理,因为刘彻开的实际上是李陵问罪会,而不是真的要问群臣处理意见。因而司马迁的话一出口,就注定他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等司马迁滔滔不绝谈完李陵的孝义,忠心,寡不敌众完,刘彻的怒火彻底迸发了。

他厉声道,“来人,此人诬妄,欲沮贰师。下狱,死。”说罢拂袖而去。

听到这个命令,司马迁整个人都愣住了。

同类推荐
  • 365天读历史

    365天读历史

    本书根据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副主席的相关谈话宗旨,为党政机关、公务员、高层领导干部出版的一部有关历史常识的书籍。本书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对于当前各级领导干部在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如何自觉从学习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智慧、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三国云起

    三国云起

    三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三国梦想!纵观三国英雄云起云落,回首再看三国风云不免有些感慨!人生如梦,且看一个梦想着回到三国的年青人真的回到三国时代的金戈铁马!
  • 动荡年代(1960-1969)

    动荡年代(1960-1969)

    本书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 一寸河山一寸血2

    一寸河山一寸血2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2册,主要讲述了1933年到1937年,日军由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的历史。
  •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托克维尔的著作,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法国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本书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时期原有的封建制度由于腐败和不得人心而崩溃,但社会动荡却并未带来革命党预期的结果,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民众,最后都被相互间的怒火所吞噬,是研究法国大革命时期历史的必读书。
热门推荐
  • 宠妻无限之家有憨妻

    宠妻无限之家有憨妻

    他是当红的天王巨星,她是乡下来的憨丫头。现代版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无奈地接受这段令人揪心的婚姻。婚前,她竟然向他提出婚前约定,一年后她净身出户,婚嫁各不相干。婚后,她就像病毒一样扩散,让每个人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被她感染上。说她傻吧,她不傻,可她竟然为了他跟别的女人约会,站在雨中等了他一下午,被淋成落汤鸡也毫无怨言。每一次他怒吼之后,她总是一副好脾气的样子,站在他的身旁无怨无悔的支持着他。在不知不觉当中,他竟然莫名地爱上了这个他曾经鄙视的女人。*揪心版雨一直下着,淋着,湿透了她的衣服,凉凉地裹着她那瘦弱的身子,她重重地打了一声喷嚏过后,缓缓地抬起头看了一眼他,傻傻地笑着:“你回来了?”“你是笨蛋吗?”他心一揪,“这么大的雨不会回家吗?”“我…”她委屈地看着他,眼眶中的泪水跟雨水掺和在一起,分不清前方的视线,“如果我提前回家的话,爸爸会怪你没陪我去买衣服的,到时候…”二话没说,他有些自责地上前,紧紧地拥住她,“傻呀,我大不了被骂一顿,反正也习惯了。”“可是我不舍得。”她轻轻地默念着,将头埋在他的怀里…*吃醋版“你去哪儿了?”他一脸怒意地坐在书桌旁,狠狠地瞪着她。她不以为意,“去大哥那帮他了。”“大哥是什么人需要你帮,你顾好你自己就行了,别给人家添乱我就烧高香拜大佛了,还有呀,下次这么晚回来要提前备案,电话一定要保持有电状态,还有一看到我的号码要无条件接听,不许你…”他的一大堆话还没说完,她那一双大眼紧紧地盯着他那张俊脸,许久过后,上前摸着他的额头。“病了吗?”“你是猪呀,看不出来我是在关心你吗?”他压低了声音嘶吼着。“我还以为你在吃醋呢!”她忍住内心的一阵狂喜,故装冷淡,谁让他以前那么对她来着。“吃醋?”他不屑地冷笑几声,沉下脸来,“别臭美了,你是谁呀,我会…对,陈年老醋。”…简介无能,入坑才是硬道理。
  • 忏悔录

    忏悔录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迄今为止对罪恶、神的显现以及拯救探索最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扬地宣告:信仰具有改变人生的力量。本书对我们思想的影响至今未衰。
  • 倾城妖孽:双重性格甜妃

    倾城妖孽:双重性格甜妃

    她,玉玲珑是仙音界预言之神命定的妻,身为天界前战神传承的战神,却阴错阳差的爱上了魔界魔君。她迷茫亦师亦夫的白衣人姚枫瑾和阴柔腹黑魔界魔君冥璃殇之间。大家兜兜转转,最终她明白他在她心中早已生根发芽,永远拔出不去。他和她之间本是仙魔势不两立,天地不容。妖孽男心甘情愿死在她的战剑下,她亦是生无可恋。他与她的爱恋最终如同那曼珠华沙,花叶两不见,相生相错。千年之后,经过千百次的转世,这一世的她有着全新的记忆从现代依照穿越到古代,命运的交织,那份情是否依然存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探险记系列1

    探险记系列1

    深入神秘的地下世界----洞穴探险;与浮冰和冰山博弈——北极探险;向“未知的大陆”进军——南极探险;浩瀚宇宙,我们只不过是沧海一粟。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对神秘所在的探险,依然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
  • 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大全

    高考零分作文精选大全

    从这些年流传出的零分作文中我们可以看出,它主要分为以下四类:一是愤世嫉俗型。此类作文切合题意,但是思想消极、偏激。它常常以激烈的言辞来表达作者对社会上各种现象的不满。二是玩世不恭、恶搞型。这些作者才华横溢,但却违背了出题人的意愿,它常常以调侃社会、调侃高考为乐,本着娱乐至上的大无畏精神将“严肃”的高考活动戏弄一番。三是挑战高考型。四是严重跑题型。此类作文文采飞扬,言辞犀利,但却严重地跑题。无论是以上四类中哪一种类型的零分作文,都普遍反映出现在的学生因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巨大的学习压力而产生的逃避态度和抵触情绪,并致使他们不能从容应战。同时,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高考制度的不完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穿越奇缘之我是大明星

    穿越奇缘之我是大明星

    古代某村花林若逃婚摔下山崖,可等她睁开眼便是天翻地覆。姑娘你为何穿衣如此之少?公子男女授受不亲你戴了个什么东西?更荒诞的有人找她做明星!且看小村姑如何变身为大明星玩转娱乐圈!
  • 戒爱

    戒爱

    我在你的掌心,刻下一个轮回的梦,往事成空,生生世世重重。阿雅到新学校的第一天,就遇上了很拽的校草楚尧,世界上就有一见钟情的故事,可是现实中的爱情往往不会太完美,在那所学校,还有阿雅同父异母的妹妹林龄,当年父亲抛弃阿雅出走,就是为了林龄。在和林龄成为好朋友的同时,阿雅也在一步步报复着......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