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历史性跨越,是四川人民多年的梦想。基于当前发展阶段,结合四川省现实情况,建设经济强省应具备“总量大、结构优、质量好、活力足、竞争强、可持续”六大特征。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是提升地位重塑版图的内在需求,是立足省情破解困局的必然选择。根据四川发展条件,考虑到与经济强省的差距,应在充分正视问题和抢抓机遇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处理好“五大关系”,着力落实“八大路径”,分三个阶段稳步推进,全面吹响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进军号角。
一、全面理解向经济强省跨越的深刻内涵
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
中共四川省委第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从四川发展现实和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出发,必须牢固确立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工作指导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经济建设作为兴省之要,推动四川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大会提出的“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奋斗目标,是一个能够充分代表发展基础、体现竞争能力、提供战略支撑、反映发展环境、展示整体实力的综合性奋斗目标,符合四川实际和时代要求,体现了全省人民的共同愿望,为推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描绘了蓝图、指明了方向。
从西部经济大省到全国经济强省,从“西部”到“全国”,是要重塑版图提升四川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的地位;从“大”到“强”,是要突破困局实现四川自身发展的历史性飞跃。而经济强省是一个综合性、相对性、阶段性的概念,尚无明确的衡量标准。从当前全国各省(区、市)发展情况来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省总量较大、结构较优、质量较好,是目前公认的经济强省,可视为四川建设经济强省的参照系。基于当前发展阶段,结合四省的现实情况,经济强省应具备以下六大特征:总量大、结构优、质量好、活力足、竞争强、可持续。这六个方面相辅相成、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
——总量大。较大的经济总量是成为经济强省的前提。没有“大”,就不可能“强”,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四,各省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都超过了6.5%,对全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结构优。较优的经济结构是经济强省的关键。四省非农产业平均占比为93.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江苏、浙江的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仅为2.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7。广东、江苏、浙江城镇化率都超过60%,江苏省13个市有10个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以上。
——质量好。较好的质量效益是经济强省的核心。四省人均GDP平均值为59369元,远远高于全国38449元的平均水平。广东、江苏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达到10.9%、10.8%,领先于全国其他省份。四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值分别达到30052元、1168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5487元、3769元。
——活力足。较强的活力和动力是经济强省的显著特点。广东、江苏的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9838亿美元、5481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25.4%和14.2%。四省民营经济比重较大,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较为健全。
——竞争强。较强的综合竞争力是经济强省的重要支撑。四省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发展较快,产业核心竞争力较强,浙江、江苏和广东的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分别占“全国百佳产业集群”的29%、23%和20%。四省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都已达到55%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多个百分点。广东、江苏R&;D经费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分别为2.1%和2.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和0.4个百分点。江苏、广东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10万元/人以上,而全国平均水平仅6万元/人左右。
——可持续。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是经济强省的重要保障。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协调,浙江森林覆盖率达到61%、广东森林覆盖率达到57.7%,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1年,广东、浙江、江苏的万元GDP能耗水平分别为0.56、0.59和0.6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0.23、0.2和0.19吨标准煤。
总之,“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实现更大的经济总量、更可持续的增长方式、更优化的产业结构和更强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能源消耗向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变,由低水平扩张向高端化升级演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省总体跨入经济强省行列。
而立足四川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考虑到与经济强省的差距,未来五到十年,四川向经济强省跨越具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奠定跨越的坚实基础(2013年—2017年)。通过五年努力,经济总量实现翻番,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奠定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坚实基础。
第二阶段:初步跨入经济强省行列(2018年—2020年)。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超过6%,人均GDP、城乡居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初步跨入经济强省行列。
第三阶段:全面实现向经济强省的跨越(2021年—2022年)。经济总量力争占全国比重达到7%,经济综合竞争力居于全国前列,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显著提升,全面建成经济强省。
专栏 四川经济强省建设的近期目标(2013年—2017年)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2017年GDP总量接近5万亿,占全国的比重达到5.5%,人均GDP接近60000元。
——经济结构逐步优化。非农产业比重接近9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超过30%,城镇化率超过50%。
——经济质量逐步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活力不断增强。2017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5%,全社会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进出口总额突破1500亿美元。
——多点多极支撑格局初步形成。成都市经济总量突破1.6万亿,10个以上市(州)经济总量超过2000亿元,新增一批全国和西部百强县(区)。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升,万元GDP能耗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
二、向经济强省跨越是提升地位重塑版图的内在需求
从历史和现实角度看,西部尤其是四川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具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四川经济总量占中国西部地区的四分之一,是中国西部最大的消费市场、商贸中心和人才荟萃之地,同时,四川正在着力建设辐射西部、面向全国、融入世界的西部经济发展高地,打造贯通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西部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重要战略资源开发基地、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产业化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具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此外,四川还有水电大省的能源资源优势和山川秀美、宜业宜居的环境优势等。但是长期以来,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四川主要是扮演着“西部领军”的角色,一直未能迈入全国经济版图的“第一方阵”。
专栏 四川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历史和现实地位
第一,四川是中国西部最重要的省份,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地位突出。四川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中国西部大省。全省幅员面积48.6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5位;人口9000万,居全国第4位。四川是资源大省,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全省总蕴藏量约为1.4亿千瓦,居全国第二位,是我国重要的水电战略基地;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分布集中,天然气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钛矿、钒矿、硫铁矿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钛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2%,钒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3,稀土储量居全国第二。四川是经济大省,在中国西部12个省市中,四川的生产总值、粮食总产量、工业总产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占四分之一左右,均居西部首位。四川是旅游文化大省,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寺、大熊猫栖息地,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遗产峨眉山—乐山大佛,每年接待境内外游客达2亿人次。四川是科教大省,2012年全省共拥有各类研究开发机构1400余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80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2个。全省各级各类学校2.6万所,在校生(学历教育)1579.9万人,教职工95.8万人。
第二,四川始终处于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最前沿,是海内外客商投资西部的首选之地。四川是历史上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四川一直走在西部全面开放的前列。近年来,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四川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大力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四川以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重点努力破解对外开放的瓶颈制约,已形成20条出川通道,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全国十三位跃居全国第六位;成都双流机场跃升为全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全省物流条件明显改善;从根本上改变了四川“蜀道难”的瓶颈制约,四川正加速向“蜀道通”和“西部中枢”转变。随着西部交通枢纽地位逐渐确立,四川作为新欧亚大陆桥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大通道的重要交汇点,对外开放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中国西部最具投资吸引力的地区。2012年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591.3亿美元,跻身全国十强;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达243家,两者均居中西部榜首,西博会、全球《财富》论坛、世界华商大会等重要平台使四川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整体上,四川已经成为西部对外开放的大窗口和重要合作平台,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与带动力的龙头和全国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集聚地之一。
第三,四川具有开放包容与勇于开拓的文化传统,历来践行于中国改革的风头浪尖。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着力创新体制机制,在很多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在全国率先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完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向前推进。在全国率先拉开国有企业改革序幕,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实效,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得到优化。在全国率先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扎实推进,着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创造了具有全国范本的“成都模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占全省经济的比重超过59%。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立,市场化配置资源的领域不断拓宽。财政、金融、价格、流通和投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不断深化。通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更加完善,不断为四川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是四川实现从西部地区性经济中心向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的历史性迈进的内在需求,而跨越式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条件做支撑。从现实来看,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阶段,具备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快速增长的潜力和动力,不仅面临着国家深化西部大开发、扩大向西开放、加快推动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和促进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一系列历史性的重大机遇;而且作为全国的资源大省、人口大省、经济大省、科教大省、旅游文化大省以及改革前沿,经过多年的努力,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奠定了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坚实基础。
——经济基础的支撑。西部大开发以来,四川着力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相继突破了一万亿、两万亿台阶,2012年GDP达到23849.8亿元,占全国的比重为4.6%,比2007年提高0.6个百分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等近年来也排在全国前10位。
——综合竞争力支撑。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2012年非农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6.2%,已建成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水电、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基地,制造业中有5个行业总产值占全国比重超过5%。科技实力增强,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4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01个,省级以上创新型企业1180家,研发人员、研发机构和创新型企业总数均居西部第1位。
——基础设施的支撑。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骨架基本形成,形成了包括7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和1条水运航道的20条进出川大通道。2012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9.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334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514公里,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001公里,成都成为中国民航“第四城”。能源保障能力明显增强,2012年电网规模比2007年翻了一番,2012年底全省水火电装机容量5427万千瓦。“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建设规划加快实施,水利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改善。
——发展动力的支撑。非公制经济比重进一步提升,2012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4062.63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达到59.0%,比2007年提高8.8个百分点。开放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2012年进出口总额达591.3亿美元,是2007年的4.1倍。2012年底,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达到247家,居中西部首位。
专栏 四川经济发展的数字证明GDP破两万亿,新征程新起点,《四川日报》2012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