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已成为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与带动力的龙头和全国最重要的生产要素集聚地之一,实现了从西部地区性经济中心向全国重要经济中心之一的历史性迈进。2012年,经济总量达到2.38万亿,再次跻身全国八强、西部第一;全省进出口总额达到591.3亿美元,跻身全国十强;美国、德国等9个国家在成都设立领事机构,落户四川的世界500强企业数量已达247家,两者均居中西部榜首。2011年,“7+3”优势产业“十一五”以来连跨4个千亿元台阶,实现局部的跨越和赶超;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产业占全省工业比重迅速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居西部第一、全国第六。
2.中国梦四川篇章具备坚实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
四川交通建设已取得大突破,从根本上改变了四川省“蜀道难”的瓶颈制约,正加速向“蜀道通”和“西部中枢”转变。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骨架基本形成,建成了包括7条铁路、12条高速公路和l条水运航道等在内的20条进出川大通道。2012年底,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9.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4334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514公里,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001公里,成都成为中国民航“第四城”。
3.中国梦四川篇章具备坚实的政策基础
国家在发展战略上更加重视西部地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向西开放、集中连片扶贫、藏区发展政策和资源就地转化政策等,将给四川省带来前所未有的政策叠加优势;作为我国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和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核心区,四川所能获得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将大幅度增强。
4.中国梦四川篇章具备坚实的社会基础
社会基础是影响发展环境的重要因素。一个地方社会风气好,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劲头就足。四川省不断创新以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为核心的社会管理创新,既提高了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又增强了社会活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目前全省政治安定、社会稳定,一心一意谋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识。
(二)四大劣势
1.四川经济总量在全国靠前,人均水平靠后
2012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达到2.38万亿元,已属于全国经济大省,但人均水平不高。从人均GDP看,四川省人均GDP为2957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6.9%,分别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地区省份的54.7%、43.3%、57.1%、46.8%;四川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0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2.7%,居全国第22位,分别仅是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东部地区省份的67.2%、68.4%、78.8%、58.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001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8.4%,居全国第21位。2011年,四川省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为78.4%,比全国低4.8个百分点,全面小康进程大体上落后于全国2年。其中,经济发展方面实现程度落后全国12.8个百分点,生活质量方面实现程度落后全国8.3个百分点,文化教育方面实现程度落后全国4.1个百分点。
2.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全国,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不发达
2012年,四川省城镇化率达到43.53%,比2000年提升了16.83个百分点,但仍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个百分点。四川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期,但有部分市(州)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还处在工业化初期,而且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发展差异明显,单极支撑格局突出。2012年全省21个市(州)中,人均GDP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有16个,人均GDP最低的巴中市仅为最高的攀枝花市的19.6%;成都非农就业比重超过80%,已开始进入工业化后期,而还有11个市处于工业化中期和9个市(州)处于工业化初期。从人均生产总值看,成都市和攀枝花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95倍和2.04倍,而甘孜州和巴中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53%和40%,区域反差极其悬殊。2012年,除去市辖区外,全省136个县(市)经济总量仅占全省经济总量的54.2%,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为59%,远低于国内发达地区同类比例。
3.产业层次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外向度不高
四川省当前的产业结构仍面临较多问题。2012年,四川省三次产业结构为13.8:52.8:33.4,第一、二产业比重分别高于全国3.7、7.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则低于全国11.2个百分点。农业科技的运用有限,农业劳动生产率仍较低。第二产业增长质量不高,结构升级较慢,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技术产业发展对工业结构升级及带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比重较大,而新兴行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四川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同样不强。据科技部2011年全国科技进步统计监测报告,四川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为48.42%,仅居全国第15位。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1.4%,低于全国1.68%的水平。从外向型经济发展看,2012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进出口总额分别是四川省的16.6倍、9.3倍、4.2倍和5.3倍,差距十分明显。
4.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贫困问题突出
四川省革命老区、民族聚集区、贫困山区占全省幅员面积81.8%,是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区域。2011年末,四川有农村扶贫对象1356万人,占全省农村户籍人口比例约为20.41%,主要集中在攀西大小凉山彝区、川西北高原藏区、川北秦巴山区、川南乌蒙山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区。民族地区幅员面积占全省62.7%,有全国第二大藏区、最大彝区和唯一羌区,是四川省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具有更加明显的初期阶段特征:自然经济还占相当的比例;城镇化率低,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基础设施不足,社会事业起点低,自我发展与保障能力弱;生活居住在高半山区、高原地区的农牧民贫困程度深。截至2011年,贫困地区单位面积GDP产出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5左右,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4左右,这些地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更重、压力更强、困难更大。
总体而言,作为人口大省和西部欠发达省份,发展不足仍然是四川面临的最主要矛盾,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尤为明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尤为尖锐,发展内生动力不足、后劲不强和持续性不够的问题尤为突出。在未来不足8年的时间里,四川要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极其艰巨。但是,国际经验以及我国东部地区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工业化中期也是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四川这一快速增长阶段至少还可以保持10年。从总体上判断,四川仍处于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省委十届三次全会确定的路线是符合四川实际的,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具有现实指导性,实现“两个跨越”具有现实紧迫性,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具有现实必要性,启动“八项重点工作”具有现实操作性。
四、中国梦四川篇章是30年来治蜀兴川的科学总结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是在四川省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在对30年来四川发展实践进行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坚持和深化了历届省委治蜀兴川的思路和方略,具有继承性、连续性和稳定性。30年来,历届省委治蜀兴川思路和方略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方面。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发展方向上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