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提出2009年农村工作要贯彻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对如何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至此,党中央已连续发出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全国连续6年粮食增产,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6年有较高增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农村体制创新取得新的突破;农村水电路气房建设全面提速,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改变;农村教育、医疗、社保制度不断健全,农村民生状况明显改善。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以及“三农”工作出现的新形势,在落实2009年强农惠农措施的同时,谋划2010年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目标、任务、政策,成为迫切需要。2010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抓住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指明了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大好形势的根本方向。
(一)构建功能互补的新型城乡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加快构建新型城乡体系。走节约、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环保之路,提高城镇化质量,形成分工合理、特色突出、功能互补的新型城乡体系。必须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着力解决城乡分割分治的问题,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构建现代城乡新形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城镇化是社会人口、财富和活动逐步向城镇地带集中的过程,是由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的过渡和演进,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新型城乡体系以城带乡的重要环节。
(二)构建城乡互融的现代产业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加快构建城乡互融的现代产业体系,统筹发展方向、重点和布局,以工业化带动一三产业发展,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主动对接二三产业,围绕一二产业快速发展培育壮大服务业,形成支柱带动配套、配套服务支柱的产业发展格局。从实施路径来看,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实现“以工促农”,通过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来实施“以城带乡”,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来解决“二元结构”问题,通过工业经济不断向农村经济辐射、渗透和融合,是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建立“以工促农”长效机制的必然选择。
(三)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打破城乡界限,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城乡一体化的便利综合交通网络。着力加快公路建设,建设高速公路网、多通道路网、县道公路网、乡村公路网等路网。加快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社会事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摆到突出位置,抓好教育、医疗、文化、社保等民生福祉建设,推进城镇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延伸。努力推动社会保障城乡全民覆盖:完善社会保障、救助和福利制度,将符合条件的城乡居民逐步全部纳入制度保障范围,实现城乡居民个人账户广覆盖,提高基金统筹层级,保障标准缩小差距,使各种保险关系在城乡间、地区间实现转移接续,等等。
(四)大力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需要大力推进配套制度改革创新。中国是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也是一个体制转型国家。在这种条件下,破除城乡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既定模式可以照搬。近年来,各地区坚持城乡发展规划一体化、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市场化、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方向,围绕农村产权制度、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建设、户籍制度、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农民工市民化、城乡社会管理等多个领域的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成都、重庆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基础,推动“三个集中”的经验;浙江嘉兴、江苏苏州等地在充分保障农民权益的基础上,推动“两分两换”的经验;以及河南新乡等地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平台推动城镇化进程的经验等,都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应当看到,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的改革系统工程,需要认真研究解决一系列矛盾和问题,各地生产力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同,统筹城乡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也不尽相同,改革探索的路径和模式也不应千篇一律,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避免简单化、绝对化倾向,避免出现盲目性和一哄而起。
【案例链接】
他山之石——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经验
德国推行城乡统筹、分布合理、均衡发展的独特模式,城市化水平高达90%左右。其主要经验是:注重建立均衡发展的协调机制,在全国境内形成平等的生活环境,不断缩小地区差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分散在全国各地城市,以形成全国城市均衡分布的局面。开展城乡“等值化”建设,实现“农村与城市生活不同但等值”的目标。统一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了“城市化”的门槛。方便的交通系统为城市均衡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美国是一个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在持续的城市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趋势。其主要经验是:发展交通运输,形成城乡一体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加快了居住、商业、工业的郊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形成良性循环,三产业就业与二产业同步增长或比二产业就业优先增长,农业劳动力较多地流入了三产业。注重农村发展立法,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日本战后进入城市化高速增长期,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其主要经验是:制定促进农村发展和提升人力资本的措施。通过国土开发计划等综合手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注重通过均衡发展计划以协调城乡发展。增加对农村的财政投入,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推动农村快速发展。鼓励农民发展农业以外经济,增加农业外兼业收入。
但是,一些拉美国家没有注意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性,在进入现代化起飞阶段,城市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大批农民因农村土地被征用和受到大地主阶层的竞争挤压破产而涌进城市,由于缺乏就业技能和就业岗位,生活在城市与乡村的边缘地带,形成大规模的城市贫民窟。据统计,目前巴西的城市贫民约占全国人口的20%左右。统筹城乡发展,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着力解决城乡分割分治的问题,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新机制,构建现代城乡新形态,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应充分运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经验,因地制宜推进“三个集中”,深化户籍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三项核心制度改革,加强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等“五个统筹”,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三、“四化”同步破解四元结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