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08

第8章 留学美国(7)

这意外的荣誉,令胡适当然非常高兴,写信向母亲报喜,也给比他只大几岁的族叔兼老友胡近仁谈及。他在当日的日记中写道:“此区区五十金固不足齿数,然此等荣誉,果足为吾国学生界争一毫面子,则亦‘执笔报国’之一端也。”可见,胡适虽然不能以实业或农业报国,未能完成哥哥的嘱托,但是始终没有忘记报国、强国的念头。

除了学业上的收获外,胡适在留美期间的另一个收获,便是从一个悲观主义者变成了一个乐观主义者。胡适后来说过:“美国人出自天真的乐观与朝气给了我很好的印象。在这个地方,似乎无一事一物不能由人类智力做得成的。我不能避免这种对于人生持有喜气的眼光的传染,数年之间,就逐渐治疗了我少年老成的态度。”

胡适小时候好静不好动,5岁时便被人笑称为“穈先生”(胡适原名嗣糜)。一直以来,他都秉承着中国传统读书人的老成持重的形象。可是,来到美国之后,他所接触到的人和事物,都带有那种生命力勃发向上的美国精神,使他慢慢地受到了感染。

他第一次看足球,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坐在看台上,他竟以哲学的态度,来看待球赛时的粗暴及狂叫欢呼为乐。因为这种表现,在他看来似乎是很不够大学生的尊严。但是,到竞争愈渐激烈时,他也就开始感受到这种热烈的气氛。他偶然回头看见,白发苍苍的植物学教授劳理先生也在那里狂热地欢呼。他顿时觉得自己有些汗颜,不久也终于加入众人欢呼的队伍了。前文提到的他获奖的那篇论文,恐怕就是他逐步走向乐观主义的标记吧!

从此以后,胡适终其一生都是个乐观主义者——不仅表现在个人的精神上,更表现在他对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道路的观点看法上。1940年代后期,有外国记者称胡适为“不可救药的乐观者”。这个乐观,这个对人生和人类历史的乐观态度,就是当年在美国养成的。在胡适看来,希望就是乐观主义。“余年来以为今日急务为一种乐观之哲学,以希望为主脑,以为但有一息之尚存,则终有一毫希望在。”

对政治的高昂兴趣

胡适对美国政治,有着超乎寻常的兴趣。他以一个外国人少见的热情,关注着美国的政治局势。他在美国一共经历了1912年和1916年的两次大选,每次都热切关注,倾情投入。他的政治热情,还表现在组织各种活动和旁听当地议会甚至国家议会的多种会议上。

他对于美国政治的热情,源自于一位叫作山姆·奥兹的老师。这位老师在1912大选年讲授的课程,就是美国政治和政党。他要求每个同学都订阅在纽约出版的3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纽约论坛报》、《纽约晚报》;因为,在大选中,这3家报纸分别支持3个总统竞选人威尔逊、塔夫脱和罗斯福。他要求学生们在3个月之内,把3份报纸的大选新闻都细读一遍,并写出“摘要”;再根据它们,写出一份读书报告。期终作业,则要求学生把联邦48个州在选举中的违法乱纪言行,好好作一番比较研究。

山姆老师认为,这样以来,学生就会对美国选举政治的那一套非常熟悉了。为加强学生的介入感,他还向学生提出建议:看3份报纸,注视大选的经过,同时认定一个候选人作为自己支持的对象。如此他们就会关注自己的候选人,会使自己对选举更加兴奋。

胡适对老师的建议欣然接受,并且执行得非常彻底。他选择了罗斯福作为自己的支持对象。他不但别着大角野牛像的徽章;而且,身为世界学生会康乃尔大学分会主席的他,还在学校餐厅里举行了一次选举美国总统的游戏投票。

当时,各国学生有53人投票,包括中国学生15人,结果威尔逊得票最多。菲律宾学生偏向威尔逊,南美学生抵制罗斯福,都因为跟本国有利害关系。毫无利益纠葛的中国学生投票应该最中肯,最能体现个人价值观。却没有一个中国学生支持保守派的塔夫脱。这也许和中国人一直处在保守、压抑的环境里,有一种本能的向往激进的风格吧。

没过几天,胡适又突发奇想,要组织一个“政治研究会”,让中国留学生可以一起研究探讨世界政治。他有了想法后,就马上着手组织起来。他已经召集到了10名会员,决定每2周组织一次,每次讨论一个主题,由2名会员各自预备演说一篇,其余时间则自由讨论。会员轮流当主席,每期轮换一次。第一次研究的主题为《美国议会》,由胡适和另一个同学做演讲。第二次会集已是12月上旬了,讨论的问题是英法德诸国的议会制度。

胡适还喜欢去议会旁听。从绮色佳城的公民议会到华盛顿的两院议会,他都去听过。而且,每次他都会认真做笔记,从讨论的问题到问题如何展开,包括最后的表决结果,他都一一详细记录。

在他当世界学生会分会主席的时候,还要主持一些议事会。由于没有经验,他便对《罗伯特议事规则》进行认真钻研;加上自己平时旁听的积累,终于顺利组织下来。

会议之后,他的感慨颇多,觉得真正组织过会议才能发现,当一个小时的主席,远比研究几个小时的《罗伯特议事规则》,更加能够学到东西。后来胡适回国了,也把《罗伯特议事规则》带到了中国。南京考试院的考试委员会召开的一次会议,由胡适担任会议主席。他组织会议的老练程度,让很多考试委员会的元老都望尘莫及,甘愿旁听、学习。

对于胡适如此热衷他国政治,中国学生中有很多不以为然的,“人或嗤之,以为稚气”。胡适则认为,我们正所处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社会。虽然这是异国他乡,但是,关注这里的公共事务,正可以供我们研究。不投身其中,以为自己是一分子就不深入,只能是了解皮毛而已。所以,他依然继续关心、参与着美国的政治。

抵制种族歧视

虽然胡适对美国的许多方面都有好感,但是他始终很坚决地反对种族歧视。在他读书期间,白人和黑人之间的种族问题依然很严重。他曾经做过一次抗争种族歧视的英雄,帮助两个黑人女孩抵制不公平待遇。

1914年秋天刚开学时,有两名黑人女孩寄宿在康奈尔大学赛姬院(女子宿舍)。但是,白人女学生都不愿意与她们同住,便联名上书,要求校长让这两名女孩搬出去,否则大家就集体搬出赛姬院。校长迫于压力,决定在楼下另开一个房间,让两名黑人女孩单独住,不和那些白人学生共用浴室。这个做法,是很明显地进行种族隔离。

两个黑人女孩很气愤,但是也没有办法,不知道该如何抗议。后来,她们听从建议,去找本城的一个牧师亥叟求助。亥叟是一个正直的长者,喜欢为人打抱不平,康奈尔大学的很多师生都非常尊敬他。她们见到这位牧师的时候,他已经在病榻上了,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但是,他在听完女孩的述说之后,义愤填膺,几次气得几乎晕厥。他只好请朋友找来康奈尔大学的一个老师,还有胡适一起来商量。

原来,亥叟是世界学生会会员,因为胡适担任世界学生会分会主席而相识,关系一直很好,可以算是忘年之交。他知道,胡适对种族歧视一直深恶痛绝,肯定会出手相助。果然,胡适一手包揽了这件事。他当即就写了一封信,交代了这件事的始末,要求在校报上登载。

他在信里说:3年前,赛姬院女学生269人联名上书校长,请拒绝黑人女子入住赛姬院。由于校长休曼先生的宣言,康奈尔大学之门不拒来者,没有种色、宗教、国际、阶级、贫富的分别,这件事终于才平息。但时隔不久,言犹在耳,又出现了这种种族歧视隔离的事件。我以人道的名义,为这些黑人女子遭受的待遇鸣不平。

他拿着这封信直接跑到报社,因没有见到主编,就把信留在了报社。报社的主编看到后,担心这件事关系到学校的声誉,不敢贸然刊登,就来找胡适商量。胡适表示,自己并不想张扬学校的问题,只是为了给两个女孩讨一个公道。如果不用登报就能解决问题,这封信可以销毁。胡适建议主编去见校长,告诉他有人就此事写了信来。校长如果主持公道,这封信就不需要发表了。

第二天主编就通知胡适,校长答应主持公道,承诺不会迁出两名黑人女孩。即使那些白人学生全部搬走,他也绝不挽留。于是,黑人女生没有搬走,白人女生也没有搬走。胡适终于圆满地解决了这件事。

美好而苦涩的异国恋情

早在胡适还未出国的时候,就与母亲相中的江东秀订了婚。虽然胡适当时并不喜欢这个姑娘,但是,孝顺的他,因为不愿意违背母亲的意愿,就顺从地答应了下来。他在上海时,曾有过一段堕落的日子,后来非常后悔,决定要痛改前非。所以来到美国之后,他一直遵从母亲“男女交际尤须留心”的叮嘱,有4年的时光不与女同学交往。

直到1914年,他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韦莲司小姐,没想到却因此得到一位苦恋他48年的红颜知己,为他终身未嫁。

韦莲司小姐是胡适的教授亨利·韦莲司的小女儿,是一名青年画家。在一次婚礼派对上,他认识了从纽约归家探望父母的韦莲司。两人一见如故,交谈甚欢。加上胡适经常到韦莲司家做客,两人的关系就越来越密切了。

在胡适眼中的韦莲司小姐,是个极有学识的新女性,他对她的评价非常高:“人品高,学识富,极能思想,高洁几近狂狷,读书之多、见地之高,诚非寻常女子所可望其肩背。”“余所见女子多矣,其真能具思想、识力、魄力、热诚于一身者,惟一人耳。”

而韦莲司对胡适也非常推崇,因为她觉得“美国大学学生大多数皆不读书,不能文,谈吐鄙陋,而思想固隘”;胡适的温文尔雅、博学多才,则让她非常欣赏。

韦莲司颇具现代派艺术家的气质,行为、举止相当不拘小节。欧美妇女多酷爱打扮,韦莲司家境富裕,却从不修饰自己。她经常数年不换新衣,头上的草帽早已破损也熟视无睹。她厌烦打理长发,索性剪去,仅留下两三寸。对母亲与姐姐的劝诫、路人的侧目,她照样不以为意。

但是,她的见识着实不凡。一次,胡适夸耀中国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达尔文的《天演论》,西方守旧者对它的攻击,半个世纪都没有停止过;而引入中国,立刻风行,像“天择”、“竞存”等名词,至今还成为流行一时的口头禅。韦莲司却立刻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轻易接受不一定就是中国人士的长处;西方人士不肯人云亦云,凡是必须要经过辩论、推敲、实验才能确定。但是,中国过于尊崇专家、大师;但凡大师所说的言论,不加考证都奉为经典,这未免太为粗浅。一席话说得胡适哑口无言,只得连连称是,直说确实没有几个人能了解进化论的真谛。

韦莲司的这一席话,的确切中了中国人的软肋,那就是对专家、对国外的盲目推崇。中国的文化知识界,在思想、主张上一味趋新;凡是从国外传来的,一概都是好的。即使现在的国人,依然没有改掉这个毛病:别人什么都好,自己全是糟粕,统统扔掉才好。或者凡事都要搬出某专家如何如何说;似乎只有如此,才能让大众深信不疑。

胡适与韦莲司出游,两人沿着凯尤卡湖边漫步,天气晴好,落叶满径。斯人私景,自然是流连忘返。两人边走边谈,3个小时只当片刻,丝毫没有感觉到时间的流逝。随后,两人的感情日渐深厚,颇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味道。

当年的感恩节,胡适受到韦莲司母亲的邀请,到她家去吃饭。其时韦莲司不在家,到外地写生去了。胡适因为没有见到她而倍感惆怅,晚上回到居室后,就给她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件。胡适曾告诉过韦莲司,在中国古代有“折柳赠别”的习俗。韦莲司在回纽约前,就特意给胡适拍了几张柳树的照片,来表达临别的不舍。

第二年初,胡适应波士顿卜朗吟学会之邀(因1914年获得卜朗吟文学奖),去波士顿参加会议并发表《儒教与卜朗吟哲学》演讲。趁此机会,他从波士顿转至纽约,终于得以见到只能以书信聊解相思的韦莲司。两人一同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参观、游览;然后到韦莲司的公寓里吃午餐;接着又在临赫贞江,对岸景物掩映雾中,风景极佳的公寓里促膝谈心。一直到下午,胡适才恋恋不舍地离去。第二天,他又乘火车从波士顿赶来,两人又一起度过了一个美好的下午。

韦莲司的母亲早已看出了他们俩的暧昧之情。她得知他们曾独处一室,便劝诫他们要注意分寸,不要单独相处。因为,这时候的美国中产阶级,还保持着近乎清教徒式的家教。韦莲司太太也知道,胡适在国内有未婚妻;而当时的美国,还有反对异族通婚的法律。胡适虽然生性风流,但是他并不想违背母命,抛弃家中的未婚妻,只希望能维持目前的暧昧就好。所以,两人在此期间一直都是“发乎情,止乎礼”,多是柏拉图式的纯精神交流。

胡适后来回国后,便与未婚妻江东秀完婚了。他与韦莲司两人保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苦恋,一直以书信往来,往往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见上一面。韦莲司终身未嫁,直至临死还保留着胡适的信件和文稿。

哥大师从杜威,开始文学革命

1914年6月,胡适在康奈尔大学毕业,随即进入该校研究院深造。但是,他在研究院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因为哲学系塞基派所持的是“新唯心主义”,在讨论班上,总要找出一位重量级的人物来批评;最常批判的对象,就是“实验主义”学派的杜威教授。胡适在听到这些讨论和批判的时候,也会找一些杜威的著作来研读。慢慢地,胡适对杜威和他的学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对实验主义作了一番有系统的阅读和研究之后,他决定转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去向杜威学习哲学。

哥伦比亚大学以招收外国留学生,为第三世界国家培养官僚和学者闻名。中国在这里的留学生,常常有300人之多;除胡适之外,当时在哥大的留学生中,还有宋子文、张奚若、孙科、蒋梦麟等一批未来的中国政界和学界知名人物。杜威是哥大哲学系首席教授,却不擅言辞。他讲课每说一个字都得慢慢想出,再讲下去。觉得他的课枯燥无味的学生很多。胡适是慕名而来,选了杜威的2门课,硬着头皮听了几个星期,不仅听懂了他所讲的课程,还对杜威这种慢吞吞的讲课方式大为推崇,认为他用字、选词非常严谨。

杜威的夫人每月都要在纽约河畔的家里举行一次家庭茶会,邀集一些朋友和学生参加。这里聚集了当时纽约文化界的很多名人;也有一些古怪的人物,长发的男人和短发的女人们。被邀请参加杜威家茶会,对胡适和其它学生来说,可以算是难得的机会和光荣,都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

胡适在哥大的生活非常愉快。除了跟随杜威教授学习实验主义,他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入手进行对中国文学的伟大革命。他在康奈尔大学时,就隐约觉得文言文是半死的文字,需要注入新的活力,但是没有深入地想过。偶尔一次,送别朋友梅光迪去哈佛,第一回写了一首白话文的打油诗,由此和梅光迪及一班朋友辩论得不可开交。来到哥伦比亚大学后,他有了更多的时间深入研究这个问题。

同类推荐
  • 中国船

    中国船

    军人加诗人,他的诗,首首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忱,对历史的关注,对生活的深情,他是把自己整个心灵都放进诗句中写作的诗人,因此写出的诗有血肉、有骨骼、有痛感、有生命,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和震撼心灵的力量。
  •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从未名湖到清华园:在北大与清华听讲座

    追随先哲大师的足迹 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比尔·盖茨、大江健三郎、俞敏洪、林语堂等商界奇才、文学大师与你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人一生不可不知的中外名著

    本书采用分类编排的方式,系统地介绍了各个时期、各个国家的名家著作,让你在一本书中了解百余部名著,跨时代、跨地域地感受一次心灵震撼。书中收录名著涉及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宗教六个大类,是迄今为止市场上收录名著最多、最全的一部全集。不论你是少年、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不管你是读书、工作,还是创业。你都可以从这些伟人的著作中受益,开阔视野,提升自身素养,汲取心灵智慧,享受一次愉快的名著之旅!
  • 人畜之间

    人畜之间

    动物为了繁殖后代,只对同类有性要求。让它们对人类的“性趣”,是人类培养出来的。不知这是文明的进步,还是文明的倒退?许多人一一中国人外国人都有,总觉得人民币的坚挺“挺”得有点悬乎。议论最多的是中国产品的出口受到遏制,数额急剧减少。我亲眼见到的是,因为人民币的坚挺,把大量中国人“挺”出了国门,坚挺着下巴和肚子到东南亚去旅游。
热门推荐
  • 激活你的团队

    激活你的团队

    激励的技巧像一团云雾,很难掌握。同一个人,以同样的语速,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不同的。本书中,我们从14个方面对激励的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并且针对不同的人和企业设计了个性化的激励方案。希望能通过这些激励的技巧给企业的管理者一些启示。
  •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在狮身人面像的脚下

    屹立千年的文明古迹,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奥秘?流淌万年的文明河流,述说着怎样的智慧心语?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追忆文明古迹,有的针砭社会时弊,有的思索文明走向,让您跨越东西方文化,纵横寰宇,俯仰天地,从整体视角品悟“文明与文化”这部大书。
  • 女捕快叱咤江湖

    女捕快叱咤江湖

    本书视频地址: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她,等着男友回答“我愿意”之时,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在这里,她依然是新娘,只是,她的丈夫只有七岁。穿越女的命运,基本上分为两种,叱咤江湖或者宠冠六宫,她会摆脱这个符咒吗?只要穿越,就注定她无法平淡一生,就算她做了捕快,也是一样。她的相公十二岁的时候,命运的齿轮终于更改了轨迹,她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旋涡。她是一个幸运的人,武功九流,智商一流,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有人出来相助。她是一个倒霉的人,富可敌国,纵横商场,到最后才发现,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空。办案时,她智慧干练,无案不破,面对爱情时,她却如雾里看花,看不清自己的心意。这个世界,美男实在多,且个个够痴情。小夫君飒风:文武全才,古灵精怪,才华横溢,痴心不改。(他说:娘子,你为何非要把一颗心放在别人身上,别忘了,我们已经拜过天地,我们是夫妻,我不管你从前心里有谁,从这一刻开始,你要牢牢记住,你的心里,只能有我一个人。”)王爷齐嵘轩:表里不一,权欲极深的腹黑男,初时,只是想利用她,谁知,一颗心却逐渐陷落下去,无法自拔。(他说:蜜儿,相信我,我是真的爱你,从前,我也不敢相信,有一天会爱上你。)丐帮帮主裴宁:正直潇洒,武功高强的侠士。她穿越是为他而来,再次相见,他却忘了她是谁,命运的线却牵着他慢慢走向她,只是,不知道他还有没有机会。(他说:蜜儿,我全都想起来了,我想起来了,蜜儿,跟我走吧,你来到这里,不就是因为我吗?)盗圣永夜:通天大盗,亦正亦邪,一个比女人还要貌美的男人,也是一个谜团最多的人,是一个愿意为了爱情放弃一切的人。(他说:蜜儿,你为什么不相信我呢?为了你,我甘愿放弃所有,只要你跟我走,我一定会放弃!)本文慢热,可以先收藏,七八万的时候,会渐入高潮。每一篇文,从开篇、布局、铺垫、情节推进、高潮到结局,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些过程缺一不可,我用心写,也希望您耐心看,我的文基本上不会很快进入高潮,就如一杯唯美的白兰地,先看颜色,再嗅其香,才会知晓它的一经沾唇,醇美无瑕,细细品味,才可知它的醇和、甘洌、沁润、细腻、丰满、绵延、纯正。呵呵,有些自夸了,但我自认每一篇文都是反复推敲之后才写出来的,所以,请您带着品味美酒的心情,欣赏我的文,谢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的其他作品:极品下堂妻:
  •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傻妃贼逗:王爷泪奔了

    萌萌一心求死,吃过药、割过脉,跳过楼、压过轨,爆笑连连却没死成;莫名穿越成为一名傻妃,看她如何逗趣王爷。“王爷,你叫我滚出去,怎么滚?您能不能先滚一个给我看看”!他的脸绿了;“王爷,你知道王姓排行第几吗?第八,所以叫王八”!他的脸青了;“王爷,你知道为何这茶壶看上去很怪吗?因为它其实是个尿壶!上面还有你的画像哦”!他的脸紫了;不仅如此,最可恶的是,他的傻王妃居然还给他留下一纸休书,与其护卫远走天涯!极品傻妃贼逗众生,看了保准笑掉你大牙!!!什么,你没牙???
  • 历史探谜

    历史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探索创新,并以此激发中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激发中小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爱科学、追求科学的热情,使我们全国的中小学生都能自觉学习、主动探索,真正达到创新素质……
  • 邪王你马甲掉了

    邪王你马甲掉了

    【正文+番外完结】一朝穿越,她成了凤元王朝的草包公主?长的比花娇,名声比屎臭,位置还没坐热,便被贬回安伯侯府不受宠的嫡小姐。姨娘阴毒,庶妹伪善,生父更是冷血无情……个个恨不得对她杀之后快,却不知扮猪吃老虎是她的拿手好戏,她早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她!某日夜黑风高之时,她好心搭了一把手,来年她收获了一个美貌绝伦的腹黑王爷。初时,她得意洋洋的捏着他的双颊逼迫:“宝贝,叫一声姐姐听听!”后来,他挑起她的下颌,眯着眼诱哄:“心肝,叫一声夫君听听!”这是一个老男人和一个小女人之间那些不得不说的事。
  • 花都狂医

    花都狂医

    银针在手,天下我有!神秘地下王者林琅天,带着一身王八之气降临花都,拳打二代,脚踢恶棍流氓,闲来无事扮猪吃个虎。看林琅天如何在都市打出一片天地,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都市夜归人

    都市夜归人

    在安永泽生活的这个城市中,也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庸人录。处处岌岌可危的同事三田、活泼开朗的营业部助理马琦与安永泽在这个城市中上演了一出都市庸人的喜怒哀乐。
  • 追妻攻略:爱情三十六计

    追妻攻略:爱情三十六计

    五年前他失约,并且销声匿迹;五年后,他横空出现,闯入她的生活。“老婆,你带着我的宝贝女儿,打算什么时候回家?”欧阳宸一脸酷相,一手拦下挡住去路。木洛溪一脚踩在他锃亮的皮鞋上,咬牙切齿道:“看你人还蛮帅的,这认人的水准怎么这么差劲?别没事逮着人就当做你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