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300000002

第2章 留学美国(1)

容闳:近代中国留学第一人

1872年容闳奉命率学生30人赴美留学

清末近代是中国留学的第一个高峰期。从政界、商界到学术界,大部分人都有海外镀金的经历。但要说近代留学的开端,那还是在1847年。容闳,一个已经被遗忘了多年的名字,现在又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他被称为中国留学的第一人。

虽然容闳成了中国留学的标记;但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举动,却并不是赴美留学,而是在向清政府建议并带领120名中国幼童赴美留学——1872年,由清政府官费派120名幼童,在容闳的率领下,肩负富国强兵的使命,漂洋过海到达美国耶鲁、哥伦比亚及麻省理工等名校求学。虽然这次留学以中途夭折而告终,大部分留美幼童都没有完成学业,但是,这批饱受欧风美雨熏陶的学子,后来便成了中国矿业、铁路业、电报业的先驱。他们(如唐国安、唐绍仪)中出现了今天清华大学、天津大学最早的校长,出现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总理,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外交官。

容闳是耶鲁的骄傲。1854年,作为第一个毕业于这所美国著名大学的中国人,他引人注目;后来,作为中国留学计划的策划者和实施者,他更受尊敬;1876年,耶鲁授予他法学博士的学位。他的画像至今仍悬挂在耶鲁校园,承载着他贯通中西的伟大创举。

意外的留学机缘

当时的容闳只有19岁,中国人对于留学毫无概念;而对于去半个地球以外的“花旗国”,更是抱着怀疑甚至恐惧的心理。他去留学,也只是基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容闳的家乡在广东省香山,与澳门相望。因此,香山得地利之便,对待美国等西方社会的观念自然与内地不同。那时葡萄牙人已在澳门聚居。特殊的地理因素,使香山人和西方人长期来往;以致在闭关锁国的时代,澳门成了香山一扇开眼外看的窗户。

容闳的父母,很希望儿子将来能当一名和洋人打交道的翻译,改变贫穷的命运。于是,7岁的容闳就被送到澳门一间由普鲁士人郭施拉的夫人办的学校念书。郭施拉夫人办的是一所女子学校,容闳就读于校内附设的一个男生班,是教会所办的马礼逊学校的预备学校。

马礼逊是基督教新教派到中国的第一个传教士,最早的《圣经》中文本就是他翻译的。他死后,英国成立马礼逊纪念协会,每月拨出15英镑,在澳门办学。该校的校长,是来自美国的布朗牧师。1843年时,马礼逊学校迁到已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成为香港第一所新式学校。

然而容闳在这只读了4年书。由于中国和英国开始交恶,郭施拉夫人办的“西塾”停办,容闳只得回到自己村里。

容闳读洋文的事,村里人知道的不多。姐姐在田里随口说出,立刻引起了农夫们的好奇。一个农夫马上说:“我从来没有听过洋话。你要是会说,我会送你一大捆稻子,你背都背不动的!”于是,12岁的容闳站在没胫的水田里,放声朗诵:“A—B—C—D—”26个英文字母读完,四周一片惊呼。农夫加倍奖赏,给了几捆稻子。姐弟俩要回家喊人来,才能背回。

为了补贴家用,容闳来到澳门的天主教印刷所,当装订书籍的小工。这时候,家里收到了一位医生的来信,他是郭施拉夫人的朋友。郭施拉夫人觉得容闳聪明伶俐,特意曾叮嘱朋友,一旦马礼逊学校开课,要把容闳召回来上学。没想到,在马礼逊学校开课近1年之后,那位医生才找到了他。

容闳终于又可以返回学校读书了。马礼逊学校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中文教学,讲《四书》,做八股文;英文教学,有英文写作、地理、声乐、几何、历史。校长布朗先生是一个极为出色的教师。他“性情沉静,处事灵活,彬彬有礼,为人随和,且多少带点乐观主义精神。他热爱自己的学生,因为他了解学生们为了掌握知识所需要付出多大的努力,而他自己更是不惜化费心血去教育他们。教学上,他别具天赋,释物说理,清楚明了,简洁易懂,从无学究气。”

1846年,布朗告诉中国学生,自己因为健康的原因,决定回国,并想带几个学生去美国完成学业。班里顿时安静了,去遥远的美国,远渡重洋,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但是,很快容闳就第一个站了起来。接着,黄胜、黄宽两个也站起来了。于是,随布朗先生确定了这3个学生跟他回美国继续学习。

晚上,当容闳把自己的决定告诉母亲时,母亲哭了。那时到海外去,很可能意味着生离死别。但母亲最终还是同意了,让自己孩子由海角远赴天涯。

容闳的家境一直比较贫寒。布朗先生已经和校董商议好,找到了愿意资助3个学生的人,答应负担他们2年的学费。容闳觉得,这既能给自己一个改变人生的机会,又能减轻家里抚养自己的负担,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所以,他虽然万分不舍,但也只是劝慰母亲不要难过。

终于梦想成真

1847年1月5日,容闳、黄宽、黄胜跟随着布朗牧师,乘坐阿立芬特兄弟公司的“亨特利思”号帆船,前往美国。茫茫大海上,风浪颠簸,入夜后又四周一片浓黑。然而,年轻的容闳正是初生牛犊,并不觉得危险,反而以风浪颠簸为乐。又是前往一个完全的不同的世界,他心里早就盛满了好奇和喜悦。

其实,容闳去美国的想法由来已久。2年前,学校为筹措办学资金,邀请香港各界人士到校,主持了一次公开考试。学生们的6篇英文作文,全部在《中国丛报》上刊出。容闳的一篇《梦想之纽约游》也在其中,他幻想自己到达新大陆后的种种情景。如今竟然梦想成真,让他怎么能不兴奋。

船中途在大西洋上的圣海伦娜岛(即圣赫勒拿岛)停泊了,拿破仑曾经就幽禁在此,后来又埋葬在这里。容闳等人借此机会来到岛上游览风景。村落里居民很少,到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大家来到拿破仑的墓前凭吊,坟前有大柳树,于是每个人都折了一枝带回船上插在瓶中,留作纪念。(到了美国之后,布朗先生把柳枝种在他任教的纽约省之阿朋学校中。等容闳1954年重回阿朋学校时,柳树已经长成柔丝万条的茂盛大树。)

1847年4月12日,经过98天的风浪颠波,容闳第一次踏上了美国的土地。此时的纽约还算不上太发达的城市,当时居民只有25万到30万左右。

容闳和黄宽、黄胜三人就读的,是马萨诸塞州的孟松学校,位于美国东北,是新英格兰地区的一部分。它当时是美国最著名的大学预备学校,全国的优秀学生都远道来这里上学。它之所以名誉特著,也是由于自创设以来,历任校长都是由德高望重、才学出众的学者担任。现在的校长叫做海门,毕业于耶鲁大学,精通古典文学、英国文艺;而他崇尚节俭的品德,一直大力提倡戒酒。他为人胸怀超逸,气宇宽宏。在当时的新英格兰地区,海门是个无人不知的著名教育家。

第一年,3个人都在英文班学习,主要学习算术、文法、生理、心理及哲学课。其中生理、心理两科是由布朗女士教授,她是以霍来克玉山女校毕业生第一名的成绩来到孟松的。她与医学博士麦克林结婚后,住在斯丕林费尔。她对学生非常关心。夫妇二人对容闳都非常热情,觉得他远离父母、亲人,独自在异国,很孤单,每到假日,就邀请他到自己家去。后来容闳到耶鲁上学,费用不足,也得到布朗女士和丈夫的不少资助。回国后,双方也经常书信往来。以后他几次来到美国,都借住在他们家。

布朗牧师回到美国后,去了纽约省的阿朋学校教学,就把容闳3个人托付给自己母亲。这个慈祥的美国老太太,对3个中国孩子更是照顾得细心、周到,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只是家里地方狭小,还有布朗牧师的妹妹和孩子居住,她只好给容闳他们在旁边另租了一间房子。

容闳在学校苦读拉丁文、希腊文和英国文学。在校长海门的亲授下,他在这里读了许多英国作家的名著。海门反对把学生训练成“会走路的百科全书”或是“有灵性的鹦鹉”,所以他又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优美的品格”。容闳很自然地融入到了新英格兰地区那充满新教精神的生活。

当时,美国的生活成本并不高,贫苦的学生,稍稍为人工作,就不难得到学费。每星期只要得到1元2角5分美金,就足可以支付食宿、燃料等费用;而劈柴、生火、烧炭等,须学生自己料理。容闳“甚乐为此”,认为正可以磨练筋骨。住处距学校半英里,每天要往返3次,即使在寒冬雪天,也要徒步。容闳同样乐此不疲。常年的运动,使这个19岁的男孩胃口大开,食量过人。这样辛苦却充实的生活,容闳过得很开心。

1848年秋天,同去的黄胜因病回国了,此后只剩下容闳和黄宽两人。但是,两人马上就面临着一个大问题。因为,资助他们的人只答应资助2年时间。到1949后,两个人就完全失去了生活来源。所以,他们一直没敢想过继续上大学。容闳不想就这样回国,毕竟自己来的时间太短,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他很渴望能继续求学。但是,上学的费用是一大笔支出。自己根本就没有经济来源,家里也负担不起。没有办法,他只好找海门校长和布朗牧师求助,希望他们能给自己想个好办法。

幸好,在海门校长和布朗牧师的联系下,又找到了以前资助过他们的人。回信表示,如果他们能到英国爱丁堡大学读书,他们愿意继续资助。容闳和黄宽商量之后,黄宽决定去英国爱丁堡大学上学。而容闳却希望自己能进海门校长和布朗牧师的母校耶鲁大学。

1849年夏天,容闳和黄宽从孟松学校毕业了。黄宽收拾行装,准前往英国了。而容闳选择留下来报考耶鲁大学。于是,从马礼逊学校时代开始的同窗好友,历经10年的深厚友谊,现在却到了分手的时候,两个人就要天各一方了。

黄宽后来在爱丁堡大学学习医科,经过7年苦读,以第三名的成绩毕业。1857年回国后开始从医,成为颇负盛名的医生。移居广东后,就医者更不计其数。很多洋人都喜欢找他看病,认为他的医术比洋人医生还高明。

在耶鲁大学勤读

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送别黄宽,容闳还要考虑自己的生计问题。虽然他考取了耶鲁大学,但是资金依然没有着落。这时候,海门校长和布朗先生又带来了一线希望:按照孟松学校的惯例,有一定的名额资助贫苦学生进入大学;但是,接受资助的学生必须填写志愿书,承诺毕业后担任传教士。

容闳知道自己没有希望——“我虽然穷,却不能没有自由”。他在他的自传《西学东渐记》中回忆:“传道固然好,却不是造福中国的独一无二的事业。……志愿书一经签字,我就受到束缚,很可能坐失为国家谋福利的机会。”他认定,“人类应尽的天职,不能因为贫穷而改变宗旨。”

但这是一个代价高昂的决定。这个决定,违背了周围多数人的期望。同时,由于这个决定,他同那些慈善基金来源一刀两断,没有了经济收入。

正在困难之时,又是布朗先生伸出了援助之手。1850年夏天,布朗牧师到南方探望姐姐,顺道造访了乔治亚州的萨凡那妇女会。他带回了好消息:萨凡那妇女会答应资助容闳。

容闳终于排除万难,走进了他向往已经的耶鲁大学校园。这时候的他还是身穿长袍、拖着长辫子。1年之后,他终于舍弃了这些,彻底融入耶鲁的生活。

耶鲁的繁重功课,对准备不足的容闳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他在孟松学校的时候仅仅学了15个月拉丁文、12个月希腊文、10余月算术。之后,由于孟松附近地方修建铁路,筑路之际,学校不得不暂时停课,以至于影响了容闳的学业。而能来到耶鲁大学上学,自然都是成绩优异的学生。容闳觉得,和他们比起来,自己的差距还很大。所以,他在耶鲁的课程,虽然还没有不及格的,但是学习起来比较吃力,不似旁人游刃有余。

为了能够赶上同学,容闳只好利用晚上的时间来努力,经常读书到深夜。第一年的时候尤其严重,一方面因为忧虑自己的经济来源,一方面又要努力补习功课。加上因为白天没有时间做游戏或参加体育活动,晚上又读到很晚,以至于身体越来越羸弱。最后因为精力不支,无法继续上课,他只好请假回到东温若布朗牧师的母亲那里休息了几天,才返回学校。

到了第二年级时,别的课已经轻松一些了,只有微积分是让容闳非常头痛的,考试常不及格。他甚至担心自己会不会因此留级,也不好跟系主任去问,整日提心吊胆的。好在容闳的英文成绩十分优秀,在第二、第三学期接连获得第一名,所以平均起来分数并不低,才没有因为微积分差而留级。英文的出色,让全校师生都认识了这个中国学生。

他还参加了学校的橄榄球队和划船队,是划船队的主力之一。作为兄弟会成员,容闳经常热心为同学拉选票。他是划船俱乐部第一分队的成员,也是橄榄球队的队员。那时,每当比赛,他们的啦啦队就会唱起自编的歌曲,那首歌曲巧妙地利用了容闳的名字Yung Wing(广东话发音)的谐音:“我们一定赢(Win)!因为我们有闳(Wing)!”

在耶鲁大学,第二学年末及第三学年,容闳的经济开始宽裕起来,因为他有机会勤工俭学了。当时二三年级的学生20个人住在一起,需要找一个人专门负责伙食问题。容闳主动要求,争取到了这个工作。他开始早晨起来去买菜,晚上负责烧菜、煮饭。于是,他后两年的膳食费用便节省了下来。

同时,容闳又竞聘为兄弟会的图书管理员。兄弟会是校中两个辩驳会之一,有一个小藏书楼。容闳以会员的便利条件,谋得了这个工作。到了第四年时,管理图书的报酬涨到了每年30美元。

容闳现在不必再像当初那样贫困潦倒了。小村落中的牧师,每年的收入也不过二三百美金,何况他还需要养活一家人。而自己只有一人,食宿不需要花费,穿的是萨凡那妇女会寄来的鞋袜,学费来自萨凡那妇女会和阿立芬特兄弟公司的资助。他甚至节省下了这30美金,托人辗转带回中国,交给母亲。

容闳开始在报纸上用笔名发表文章。有几篇关于中国问题的评论,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哈特福德市的一位著名学者找到这位中国学生,打听作者是谁。当容闳见到这位学者时,他非常不好意思,“羞赧如处女,手足无所措”;低着头小声承认,他就是那些文章的作者。

他对美国社会的了解也更深了。虽然他在美国的大学生活如鱼得水,但仍时时想起祖国。他说:“予当修业期内,中国之腐败情形,时触予怀,适末年而尤甚。每一念及,辄为之怏怏不乐。”“更念中国国民,身受无限痛苦,无限压制。”他亲眼看到了西方的富强,也感到了中国的落后。但更使他忧心不已的是,当时中国人对外部世界仍然茫无所知,仍认为中国是天下的中心。所以,他在大学时就自问:我将用自己的所学去做些什么呢?“在耶鲁读书时期,中国国内的腐败情形,常常触动我的心灵,一想起来就怏怏不乐。”

同类推荐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说有这么一回事

    该书精选凌叔华文学创作中独具风格的代表之作,各文体均有涉猎,具有较高的欣赏与认知价值。精选凌叔华小说、散文及自传作品,作品多取材于女性生活与情感世界,笔法细腻,情感动人,并流露出宝贵的女性意识,至今读来仍有较大的艺术魅力。并附有同时代人回忆凌叔华的文章,力图展现一个全面而丰富的才女凌叔华。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千家诗

    千家诗

    本书汇聚《千家诗》的各种今注今译成果,按照七绝、五绝、五律、七律的顺序分为四个部分编排,每部分篇目保持原有顺序。除订正讹误外,还作了详尽的注解,加入丰富的译文,使之更加通俗易懂,并尽量体现诗歌的韵律美。同时配以古典雅致的画作,使读者在诵读经典的同时,更直观形象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浑然天成。本书为每首诗都标注汉语拼音,为孩子们扫清阅读障碍,更易诵读。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热门推荐
  • 老火煲好汤

    老火煲好汤

    《美食天下第1辑:老火煲好汤》介绍了老火汤的制作秘诀、选料和制作方法,根据口味与身体所选,《美食天下第1辑:老火煲好汤》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家常食材煲好汤,所选食材都是家常食材,方便在家操作;第二章为滋补养生老火汤,在汤品中增加了具有养生功效的中药材,使得汤品不仅好喝而且还能养生,涵盖了我们日常生活中饮食需要,让读者可以根据自己及家人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汤。
  • 冷面总裁宠娇妻

    冷面总裁宠娇妻

    他回头,看到拉着他的是她。“不要走,我不要一个人在这里。”她呓语着,睁开了朦胧的眼睛,美眸中泛着泪花和迷离之色,她的眼睛很漂亮,但此时却像是受惊的小鹿般看着他依赖着他。“我必须走,你还小,若我不走,你会被人说闲话。”男人乍看之下是个妖冶的美男,可此时却不妖冶,俊美的脸上挂着一丝关切。“不要,我不怕被人说闲话,留下来陪我好不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青春支离破碎

    青春支离破碎

    紫滢是个孤儿,从小被吟风的爸爸捡回来说是养女,可是却没有养女的待遇,只是把她当玩具一样陪着吟风。一直以为,紫滢都尽心尽力的照顾着自己所谓的哥哥。长大后,吟风继承公司,长得帅气,是每个女孩子心中的理想对像,可是他花心,私生活放荡。紫滢却是一个乖巧懂事的女孩子,深受男孩子的喜欢。在学校里有关心体贴她的男生,出了学校,吟风的好朋友凌鸿然对她也是倍加关心。吟风心中的那个港湾是谁?紫滢心中的那个依靠是是哪个呢?
  • 九道真仙

    九道真仙

    武学宗师为追求武道巅峰身死,却穿越到一个仙侠世界,得到大巫后裔的血脉。修仙资质差?我便以大巫强横的肉身和前世的武技结合,一样可以横扫天下……大巫会武术,神仙都挡不住!热血、激情、爽快……我只相信自己手中的剑!
  • 女巡按之女中豪杰

    女巡按之女中豪杰

    包秀秀等一行人一路之上,虽然包秀秀女扮男装,假扮巡按,为民请命。替皇上代天寻授,为了丈夫八府巡按文必正的冤死而复仇。阴差阳错的被皇上真的封了包秀秀为八府巡按。管尽天下不平事。二夫人孟如忆熟背三从四德,扶左包秀秀和文必正的独子文小宝长大成人。孟如忆的好姐妹风尘出身的风四娘也获罪了。皇上下令师爷刘非,三年之内必须考取状元。为国效力。众人谢恩。一路之上的坎坷与磨难,使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阴差阳错,刘非遇上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两人居然喜结良缘!秀秀该如何决择?
  •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主动出击。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萌宝闹娘

    萌宝闹娘

    某女穿越时,时光隧道互转,竟然她扔到了一个奶着孩子的,并且独守空房的女人身上。某娘:娃儿,娘给你取个好听的名字吧。萌宝:啥?某娘:听说你爹叫初一,那你就叫十五吧。萌宝:十五太难听,我要叫十六。某娘:六字你会写吗?会写吗?萌宝呆傻着一张脸摇头:可是五字我也不会写啊?某娘:不怕,娘教你。某女拉一男的,边打边大哭:哇呜呜,你这个狼心狗肺的东西,我为你生儿育女,我为你操持家务,我为你费心尽力,你竟然五年未归啊,五年呐……某男:娘子,你认错人了,我才是你相公。某女:哇,帅哥……。某男:娘子,淡定,淡定……某女:相公,这俩字怎么写……萌宝站在屋内的角落,指着爹娘大吼。萌宝:娘娘,窝里风太大,好冷。某娘:家太小,你将就一下怎么了?萌宝:家小爹爹睡外面。某男:娃,你到底是不是我亲生的啊?某娘大怒:不是你亲生的,难道是树上掉下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