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3200000048

第48章 1919~1936年:鼎盛(16)

这正如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所言。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竺可桢还曾反复强调,办好大学有3个关键要素:教授、图书仪器和校舍建筑,而在这三者之中,教授又最为重要。

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

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就任校长时,他曾提出约法三章,第二条就是“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

他认为,学术独立、教育独立的重要一点,是学者、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并经常提醒大学生“运用自己思想的重要”。他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考、不肯盲从”的习惯,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

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军警们荷枪实弹,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在1949年夏国共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反对了国民党特务在逃跑前对左派学生下毒手。

书评家马勇曾感叹,在当时流乱的时局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就此垮台,相反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复兴保留了难得的读书种子。毫无疑问,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有一批有见解、有能力、有高尚人格的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迁址途中,每到一地,即结茅架竹,搭屋建棚,图书仪器一箱箱开出来,按时开课。学生黎明即起,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尽管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贫苦,但这段时间,成为许多学生一生最难忘的时光。

而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一位浙江大学毕业生曾说:“这种传薪播火、荜路蓝缕的学术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远非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所能涵括。它使我们体悟了竺可桢校长关于大学是‘社会之灯塔’之谓。”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

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26、1936年B:军校之母

她是一个独特的大学,没有教室、没有图书馆,甚至没有正常的教学环境,但是她吸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各地无数的知识青年。她在中国最苦难的时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毛泽东时代以及邓小平时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所以,她被称为中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

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当时仍沿用江西时代“红军大学”的名称;后迁到保安,1937年1月迁到延安。芦沟桥“七七事变”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还亲自为抗大制定了著名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抗大”第一期学员约300人,他们都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抽调出来的干部,其中有的担任过军长﹑师长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从第二期起,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员人数激增(其中包括来自全国的几百名知识青年),汇成具有1000多名学员的学校。从第三期起,学校成立了军事队,加强了军事教育和军事生活。随着人员的增加,校舍困难。三期学员自己动手,在半个月内挖掘了170多孔窑洞,开辟出近千人的校舍。第四期学员人数增加到近5000人。

毛泽东在“抗大”成立3周年时说过:“抗大是抗日的,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为使“抗大”教育更能适应抗战的需要,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抗大总校分批从延安挺进敌后,经过晋察冀进入太行山区办校。1939年后,抗大总校迁往东北,改建为“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在敌后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抗大教职学员经常参加反对敌人扫荡的战争,并克服各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受到了很大的锻炼。

“抗大,抗大,愈抗愈大”。在1938年底至1945年春,“抗大”先后在晋东南、晋察冀、山东、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0个分校和太行、太岳分校。抗大有教职员共1000余人,其中包括校务部﹑训练部和政治部等各方面的干部。全校学员最多时有1万多人,其中有女学员1000多人。女生队除了一般的军事政治教育之外,还有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等科。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还提出教育知识青年的原则是:教育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教育他们有纪律性组织性,反对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教育他们决心深入下层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际工作经验。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全校师生都遵循这些原则,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抗大”的政治教育内容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等基本理论,还有国内外形势以及统一战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

政治教育是抗大教育的中心。“抗大”不仅重视政治教育,也同样重视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根据不同对象,组织他们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近战、夜战和射击、刺杀、投弹等战术技术训练,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939年深入敌后办学之后,“抗大”各分校更是一边学习一边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实际的锻炼,使许多青年入校之后,很快就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干部。

“抗大”把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优良传统作风,作为教育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敌人封锁,物质生活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抗大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抗大”的教育方法是:“少而精原则”、“理论与实际联系”、“军事﹑政治﹑文化并重”、“集体研究讨论”、“互相帮助学习”、依照“教育计画”学习,等等。

“抗大”每期学习期限为 4~8个月。在军事队中,军事技术战术训练和军事操课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三分之二,政治课占三分之一。在政治队中,政治课占三分之二,军事课占三分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抗大”先后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其中有身经百战﹑统率千军万马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和各级指挥员;也有深入敌后、带领群众开展斗争的各级干部。这一大批将军和干部,对于中国人民子弟兵的发展壮大,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战后,各大战略区以抗大为基础,先后成立了军事政治大学,其中大都转为现在的解放军院校,即她是解放后诸多军事院校的母亲、源头。

27、1919~1936年:处处开花C

[甘肃省立兰州高等工业职业学校(1919年),兰州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山西大学医科(1919年),山西医科大学前身。广州市立师范学校(1921年),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23年),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之一。河南大学理学院(1923年),河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东北大学部分资源(1923年),四川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私立青岛大学(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1924年),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4年),新疆大学前身之一。东陆大学工学院(1925年),昆明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2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上海东南医学院(1926年),安徽医科大学前身。燕京大学音乐系(1927年),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之一。国立音乐院(1927年),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安徽大学(1928年),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广西大学(1928年)。重庆大学(1929年)。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1930年),湖北大学前身。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193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卫生学校(1931年),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1年),沈阳药科大学前身之一。温州师范学校(1933年),温州师范学院前身之一。广西省立医学院(1934年),广西医科大学前身。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36年)、福建省立农学院(1940年),福建农林大学前身。]

1/1919年创建的甘肃省立兰州高等工业职业学校,1958年与兰州城建工程学校组建兰州工学院;同年甘肃交通大学并入,正式定名甘肃工业大学;不久取消此名。1965年,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迁来部分专业,又从湖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调来部分教师,再重新组建甘肃工大;2003年,该校再次改名兰州理工大学。

2/创建于1919年的山西大学医科,是全国建立较早的医学院校之一,1946年成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1953年成立山西医学院,1996年改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同类推荐
  • 大援建

    大援建

    纪实作品《大援建》是奋斗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线的广元本土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倾情奋笔的结晶。该书全景式地见证和记录了史无前例的大援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生动地诠释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深刻地揭示了灾后重建创造奇迹的科学机制和力量源泉。
  •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惊涛骇浪:世界大海难揭秘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选取了世界海难史上十个著名的海难事件,以事件发生时的史料为基础,挖掘海难背后的故事,力图表现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所呈现出来的人性光辉。并附1912年以来主要海难事件概览和遭遇海难自我避险小贴士,使读者在了解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得到灾难避险的知识。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

    《妄言尘世》是一本随笔集,按照余秋雨先生走出的路子,和评论家将之视为标杆的尺度丈量,有不少文章可以归结为历史文化散文。 汇总完该书,一向不愿算账的我居然拨拉了一回心中的算盘。入选进来的作品全是近15年写下的,而自以为还耐读的篇章多是近七八年的收获。算起来自己走进写作的天地已有30年了。可是其间有半数时光都没涉足这个领域。而进入这个领域后又有将近一半的时间近乎练笔。由此看出,历史文化散文还真不是轻易就能摆弄成的。我有些胆大了。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热门推荐
  • 为人要谦虚

    为人要谦虚

    做人切不可有自满之心,而应虚怀若谷,因为只有谦虚才能吸收真正的学问和真理;做人也要持有择善坚实的态度,因为只有坚强的意志才能抵御外物的诱惑。
  •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凌晨四点半:哈佛最受欢迎的50种思维方法

    本书以极其有趣的方式,向您讲解了50种吸取哈佛精髓又非常实用的自我提升思维方法。从哈佛所特有的精神和气质出发,以培养读者的品质为基础,从理想、志向、习惯、性格、情商等方面引导读者如何从平凡走向卓越!
  • 特工也疯狂

    特工也疯狂

    从多年故事作品中挑出最传奇、最精彩。最能打动读者的故事以飨读者。篇幅有长有短,情节曲折离奇,想象力上天入地,这本故事集由故事家於全军先生亲自挑选,时代跨度大,地域涵盖广,能让读者享用到一顿丰盛的精神大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了不起的盖茨比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次偶然的机会,穷职员尼克闯入了挥金如土的大富翁盖茨比隐秘的世界,尼克惊讶地发现,盖茨比内心惟一的牵绊竟是河对岸那盏小小的绿灯--灯影婆娑中,住着心爱的旧情人黛熙。盖茨比曾因贫穷而失去了黛熙,为了找回爱情,他不择一切手段成为有钱人,建起豪宅,只是想让昔日情人来小坐片刻。然而,冰冷的现实容不下缥缈的梦,真正的悲剧却在此时悄悄启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夜先生余生请多指教

    夜先生余生请多指教

    婚礼上,他牵着怀孕六个月的女人出现在身为新娘的她身前,一句话将她从天堂打入地狱,“童小姐,谢谢你来参加我的婚礼。”三个月后,“总裁大人,有一个好消息和坏消息,你要先听哪一个?”男人凤眸微眯,眼中泛着危险的光。“好消息是童小姐怀孕了,坏消息是她带着三个月大的小少爷逃走了。”
  •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授权交办的艺术:中层管理者必知的带队伍诀窍

    众所周知,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核心,他们处于“上传”和“下达”的枢纽位置,企业的高效运作离不开他们。而像发动机的活塞一般不停运转的中层管理者,出现的问题也是最多的,要想让许多问题简单化,中层管理者就必须学会授权,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授权是一种技巧,授权更是一门艺术,本书阐述的这些最实用的方法和技巧,可以保证授权交办收到很好的效果。中层管理者掌握这些管理智慧,可以让自己的业绩不断提升,可以让自己的事业更上层楼。
  • 恶魔谋妻行动

    恶魔谋妻行动

    报复一个男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嫁给他,从此吃他的,玩他的,还能虐待他的女儿,顺便爬墙摘几朵红杏,闹得鸡飞狗跳再拍拍屁股走人,可是安心没料到她非但走不了,她还是当着全国人民的面被他抓回去的,彼时大街小巷都在播放他的御妻名言:童安心,你老公喊你回家跪搓板!
  • 宁做王妃不为后

    宁做王妃不为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文文慢热,耐心看文哦)石妍情在现世中遭受了巨大的耻辱,岂料,居然穿越到了东西南北四国之首的东国。身为丞相的父亲为了保全三个美貌的姐姐狠心将自己嫁给一个半死不活的丑王爷。石妍情以慕容雪菲的身份来到了王府,却发现康王相貌俊美异常,只是,却包含了一颗争权夺位之心,想要当上东国之主,而与太子产生了斗争。而当自己爱上他后,康王楚砜诀却将她伤透,她只得逃离王府,前往北国狼族之地,想寻得一地清净。在北国,救下了一八岁孩子,却身怀功夫,聪慧过人。遇见了北国的皇子,将军。而为了救楚砜玦,她甘受心头滴血之苦,却不想楚砜玦回了他的江山弃她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