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37

第37章 抒写性灵的晚明散文(3)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七月半之人。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张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嘹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军门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这篇小品追忆杭州七月半游湖赏月的旧事,题材特别出乎读者的预料,作者的重点既不是西湖,也不是西湖的月亮,只把西湖边上各种看月人的姿态和心态,作了一番品味和把玩。他把看月的人分为五类,从达官贵人的炫耀摆谱,到小名士的扭捏作态,再到高雅之人朴实的真性情,都用简洁灵动的文字一一呈现出来,既不讽刺,也没有赞赏,可是作者所有的态度都寄托在不动声色的描述当中了。至于西湖的景色则着墨不多,而是旁敲侧击,略加点染,同各种人物的情态相映成趣。遣词造句新颖灵动,没有一点蹈袭前人的痕迹,处处闪烁着灵气。文字的别致、干净,在晚明小品中可谓首屈一指。

再如《西湖香市》,描写进香人买香所形成的集市,熙来攘往的集市场面之外,昭庆寺大火一节特别引人注目:

崇祯庚辰三月,昭庆寺火。是岁及辛巳壬午洊饥,民强半饿死。壬午虏鲠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弇出,扛挽相属。时杭州刘太守梦谦,汴梁人,乡里抽丰者多寓西湖,日以民词馈送。有轻薄子改古诗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

晚明的西湖,除了繁华,还有饥荒和饿殍。杭州的官员贪污纳贿,赃污狼藉,不关心百姓的生死,当然也不会关心国家的兴亡。张岱在这里采用史家“实录”的笔法,把杭州城的黑暗一幕记录下来,虽然没有加入一句自己的评论,褒贬的态度实际上已经再明朗不过了:这些贪婪的官僚,正是明朝亡国的罪魁祸首!

张岱晚年,经历了亡国的伤痛,心灰意冷,百无聊赖,用他自己的话说,每天都是一种“悠悠忽忽,既不能觅死,又不能聊生”的状态。跟随着记忆,把前朝往事随手记录下来,大概就是他晚年唯一的心灵寄托。所以他最著名的两部小品文集,一部叫做《陶庵梦忆》,一部叫做《西湖寻梦》,都是用“梦”字来命名。“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他写小品文就是为了追寻已经逝去的前尘旧梦。张岱的追忆,很少文人雅事,更没有军国大政,而是都市里的日常生活和风土民俗。普通的题材里却带着沉重的历史感,淡雅自如的文字里面深藏着对故国的眷恋、对世事的悲愤,还有对时光流转的无奈。表面上闲适逍遥,骨子里却抹不去心忧天下的沉重。北宋大词人柳永擅长表现青楼妓女的婉转情思,高在“俗”而能“雅”;张岱轻松小巧的小品,则妙在以“小”见“大”,以“轻”衬“重”,故而成为晚明小品文中的绝世之作。

晚明文人多才子气,一般人只担心自己的才气不够用,他们却往往多得用不完,所以他们喜欢调侃,喜欢摆弄些令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显示自己知识的渊博和超出一般人的文化情趣;或许更因为他们把正统学者用在经典上的工夫多半花在了生活琐事上,所以他们对人情世故看得更深透一些,于是时时处处多了几分率易和不认真,多了几分游戏人生的态度。即使作品中充满故国之思的张岱,也经常免不了抖搂一下这多余的才气。比如张岱写过一本书,叫做《夜航船》。这本书是把读书人所需要的日常知识,按照天文、地理、人物、考古、文学、礼乐等,分成二十大类和一百三十个子目,每个子目之下又有若干小条,分别给予解说,实际上是张岱读书笔记的汇总。它在形式上同类书没有区别,可如果论其学术价值,恐怕同一般晚明人的学术著作一般无二,很难进入清代正统学者的法眼。不过张岱给这本书写的序,却是一篇颇具情趣的典型小品。他在这篇序里讲了一个故事,说是一个和尚同一个读书人一起乘坐夜航船,那个读书人一路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搞得和尚以为他学问大得不得了,不免有些害怕,也很自卑自己没学问,于是老老实实蜷缩在船舱的角落里。后来,那读书人说得太多了,露出了马脚,于是和尚斗胆问他:“请问这位相公,澹台灭明(孔子的一个学生)是一个人呢,还是两个人?”读书人回答说:“当然是两个人啦!”和尚接着问:“那尧舜又是几个人?”读书人答道:“自然是一个人。”和尚笑起来,说道:“如此说来,且待我这和尚伸伸脚吧。”这故事无非是要强调,读书人对于那些看起来琐屑肤浅的常识也应该掌握牢靠,否则会遭人耻笑。那么简单的东西,还一定要借着一个幽默的小故事讲出来,似乎不这样就不足以展示他们的才气和情趣。

从宋代理学到陆王心学,再到明代后期的王学左派,思想在一步步地解放开来,不过也并不是没有副作用。晚明的一些知识分子,把这股思潮推到极端,干脆否定过去的一切思想遗产,追求完全和绝对的思想自由,不求学问,不讲务实,崇尚玄想和空谈,于是造成了一种空疏肤浅的学风。

“独抒性灵”,走向自我,就必然会更加重视才情;看重才情成了风气,相应就轻视了“皓首穷经”式的做学问方式。我们没有必要对晚明学术的形形色色给予过多的考察,从整体上说,它大抵比较轻视实证,这是学术界公认的事实。早在明末和清代初年,一批大师级的学者,比如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就对这种学风极为反感,大力提倡经世致用之学作为矫正,给整个清代学术空气带来了良好和深远的影响。清代中叶,乾隆、嘉庆年间达到高潮的考据之学,是清代学术最具代表性的学术路向,同晚明空疏无学的情形形成了非常鲜明的对比。

在清代考据风气盛行的时候,学者们对晚明学风普遍持有一种蔑视和嘲讽的态度。我们如果去读读清代学者的文集或者笔记,就经常能够看到他们动辄会骂晚明学术的“空疏”、“肤浅”,动辄说晚明人没有学问,不值得信赖。其实这种批评绝大部分都有根据。我们今天还能见到不少明代人刊刻的图书,细心的读者经过对比,不难发现他们经常在前代典籍上做些手脚,根据自己的需要胡乱加以改动,或者给那些没有把握的问题想当然地提供一个“结论”。这种情况,或许就同他们看重展示才情、轻视实事求是有直接的关系。清代学者看不起明人的学问,对晚明小品也十分轻视,总认为那是局限在个人性情的小圈子里面的“小摆设”,对安邦治国没有实际的用处。明清之际崇尚程朱理学的王夫之,对于王守仁的心学和散文上的“性灵说”都很有意见,他不仅把明朝的灭亡归罪于心学,还说李贽、钟惺等人是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恶的罪人。清初思想家黄宗羲对晚明小品也没有什么好感。所以在很长的时期内,甚至在整个清代,小品文的市场都很狭小。公安派、竟陵派,以及“山人习气”、“明季小品”,一直被士大夫视为为人和为文的大忌。乾隆年间还曾经一度禁毁过三袁的作品。在这种境况下,真正认识到小品文的独特思想和艺术价值的人,不能说完全没有,不过是凤毛麟角罢了。

生于明末崇祯亡国之际的学者廖燕,就是一位非常看重晚明小品的学者。廖燕写过一篇《选古文小品序》,从巧妙独特的角度分析了小品文的价值和意义,对当时的偏见起到了一定的纠正作用。北宋古文运动之后,古文取代骈文,成为散文领域里的正宗。他把“古文”二字放在“小品”之上,意思是说,小品本来就是古文,重视古文,自然就不应当轻视小品。廖燕举例说,人的两只眼睛对于七尺身躯来说,不可谓不小,但是要论人的精神气质,还非得透过眼睛不可。我们今天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廖燕正是通过这种比喻,来说明小品文“小”的妙处。“小”和“大”是一对对立统一的概念,没有“小”,“大”又从何而来呢?反过来当然也是一样的道理。俗话说“四两拨千斤”,唐人也有诗云:“药灵丸不大,棋妙子无多。”在短小的篇幅里面写出精神,写出妙处,实在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狮子扑大象,当然要用全力,可是狮子要抓住兔子,同样也要使出浑身解数。廖燕从各个方面作比喻、打比方,无非是要抬高晚明小品的地位。可是清代学术风气的转变,到底还是让廖燕的这番苦心打了水漂儿。

晚明小品文的价值真正被发现,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与将近三百年前的个性解放思潮有很多相似之处,前后相映生辉,让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晚明小品文作为散文一脉的重要价值。

中国历来的文学革命,大致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就是打着“复古”的旗号,去从事革新的实践。周作人提倡“美文”,重又把晚明的小品文搬了出来,希望把它同英国的随笔散文两相嫁接,创造出新型的小品之作。1927年,俞平伯标点刊行张岱的小品文集《陶庵梦忆》,周作人为这个重刊本写了序。周作人在着手散文变革的时候,看中了晚明小品,把它树立为新型散文创作的历史渊源。他们之所以看重晚明小品,是因为在他们的心目当中,晚明小品是在反叛正统文学的基础上成立起来的,带有很强的叛逆和革命的色彩,而这一点,恰好就是他们在文学创作上的理想。提倡晚明小品的精神,实际上就是为新文学运动张目。周作人曾经说:“那一次的文学运动,和民国以来的这次文学革命运动,很有些相像的地方。两次的主张和趋势,几乎都很相同。更奇怪的是,有许多作品也都很相似。”的确,当初痛骂过文言的新文学斗士,在白话文运动取得胜利之后,也开始考虑吸收文言的表现手法来改进白话散文。晚明小品在语言上不大遵守正统古文的那套规矩和禁忌,喜欢出奇制胜,动辄把俗语、俚语或者佛家语穿插到文章中来,从而形成一种特殊的“雅致”风味。这为当时散文改革家们提供了最好的启发和借鉴。

同类推荐
  •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多维视野中的比较文学研究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复兴与建设以来,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和出版的专著,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与以前相比都有长足的进展;中国学者提出的有的学术观点与学术主张,也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比较文学学者的关注。
  •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青岛(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青岛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超值金版)

    这部雅瑟编著的《古文观止鉴赏大全集》从一般性的背景介绍。到字句梳理与注释解读。,我国古文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在其发展壮大成熟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成就斐然。那些丰富的散文作品,无疑是前辈遗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古文观止》这一清初康熙年间由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选本,共辑有自先秦至明末具有代表性的文章222篇。选择上轻重得宜,取舍有据,并以时代为经、作家为纬分为十二卷,每卷篇目匀称。篇幅适中,将几千年间名家巨擘所著的智慧结晶悉数囊括其中,概括而精当地铺展出了我国古代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其中重点反映了汉文及唐宋八大家文的独特风格及突出成就,可谓是中国古典散文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
  •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无极较量:英国情报组织(绝密行动)

    它是世界情报组织的开山鼻祖。破解超级机密,使盟军反败为胜;“月亮女神”一纸密码改变二战进程;风靡世界的007詹姆斯·邦德就是它的代名词; 它是“鼹鼠”最活跃的谍报机构,叛徒层出不穷;它也是最笨拙的情报组织,北极行动损失惨重,黄金计划成为世人笑柄。迷雾重重,鲜花与阴影相伴,揭秘世界情报机构的开闪鼻祖。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热门推荐
  • 漂泊中的温柔

    漂泊中的温柔

    本书主要讲述寓居于海外的华人,在异国他乡的文化碰撞中所获得的生活感悟和人生智慧,是作者多年海外生活的积累。通过《等待花开》、《古巴假期》、《凌晨4点58分》、《情人节的玫瑰》等短篇故事诠释浓烈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并向读者展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如何坚守责任。寓居加拿大多年的才女陆蔚青,带着她的多年作品回到故里,从最早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安之若怡,作者的内心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出故里、走向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外边的世界收回目光,审视自我的过程。在漂泊中守候着一份赤诚,在追寻中坚守责任,在温柔中挥洒坚强,在爱与自由的包围中释放热情。
  •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优美的青春散文集(散文书系)

    让心灵得到洗礼,让灵魂得到涤荡,让情感得以升华,让智慧得以延伸。漫步最经典的散文,你可以收获更多的快乐人生……。美丽的东西都值得珍藏,值得耐心地去细细品评。感性的文字、睿智的语言、美丽的心情勾勒出了经典散文。隽永婉约的散文,音韵优美发人深省的散文,经典传诵的名篇,一篇篇散文都是滋养心灵的鸡汤。每日给人生注入新的力量与智慧。朝阳初映,手捧散文,诵读默念,令人久久难忘……。
  • 霸宠:酷千金的恶魔殿下

    霸宠:酷千金的恶魔殿下

    皇室后裔千小染,假扮丑丫头混入贵族学院,没想到一不小心沦为恶魔的小女佣……
  • 嫌疑人X的指纹

    嫌疑人X的指纹

    性感尤物,外号“金丝雀”的纽约交际花玛格丽特o欧黛儿,以美艳动人的脸蛋和曼妙趣迷人的歌喉,倾倒众生,成为城中最耀眼的明星,俨然是这个虚幻的、物欲横流的艳俗时代的代表人物。就在她人生炙手可热的巅峰时刻,一天深夜,被人勒死在自家公寓,香消玉殒。罪犯杀人手法残忍,手段高超,屋内被洗劫一空。案件中充满许多矛盾的、令人困惑的疑点,有着丰富办案经验的检察官和刑警们也感到束手无策。幸运的是,桌子上和衣橱内留下了嫌犯的指纹。
  •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成为王的女人

    穿越时空,沦为不祥少女,连续与两名男子订婚,原本身体健康的未婚夫君皆在婚前无故丧命,她因此,被全城追杀,阴错阳差,认识了当今皇帝,意外的是,只有当今皇帝拥有她安然无恙!她是天生王的女人!
  • 审判贤者

    审判贤者

    涅瓦雷斯大陆的和平使人类走向极端,无数人类邪恶的思想竟然慢慢的汇聚成了......首先就偷袭了化身为神秘之刃的黑暗本源,并剥夺其自由,成为自己毁灭世界的杀戮武器!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少侠,请留步

    少侠,请留步

    他扯开她的里衣顿时愣住,“你,你居然是女人!”林晚镜直翻白眼,你不会是龙阳吧,对女人不行?商大寨主此刻的心情实在是劫后余生后那般欣喜若狂!既然是女的,那还等什么?生米先煮成熟饭再说,到时候你就是想跑,也跑不出我的手掌心!
  • 不做你的宠:御狐

    不做你的宠:御狐

    此书已出版,出版名为《你是我的宠》<br/>人倒霉了喝凉水都塞牙,狐倒霉了打个架都被雷劈!糊里糊涂穿越到这个怪异的朝代,满大街的铁皮怪车不说,街上的美女也穿的一个比一个凉快!<br/>他失去了所有的灵力,这个臭丫头居然拿他当狗狗养!如不是顾忌她是驱魔师,他早把她一巴掌拍天上去了。<br/>咦,等等,待在她身边竟然能恢复一些灵力?这倒是个好现象!他决定,他以后就和她混了!天天去爬她的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