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21000000032

第32章 散文与儒道的聚散离合(1)

古代中国从汉武帝的时候起,儒家思想确立了独尊地位,成了统治思想,它所提倡的文学必定要为现实、为政治服务的思想便逐渐在知识分子们的脑子里变得牢不可破。魏晋南北朝总体上是分裂的时代,儒家那一套强调君臣、父子等级观念的思想受到了不小的挑战,对知识分子头脑的束缚多少有些放松,文学便在不小的程度上偏离了纯粹为政治服务的轨道,讲究起自己的个性来。文学史上所谓的“文学自觉”,就是文学逐渐从其他学术中独立出来的过程,也即是以此为背景,骈文的发展空间才借着这个机会拓展开来。骈文是专讲外形美的文体,这对文学发展来说不能说是坏事,因为文学毕竟还是要追求美。骈文当然最初也是为了实用,但后来作家们往往只顾了从骈文的外形上下工夫,内容反倒给忽略了。说了半天的漂亮话,最后弄到起不到实际的作用,就逐渐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满。

唐帝国建立之后的一百多年时间里,一直没断了有人批评骈文,但只是说它华而不实,还没有闹到要取消这种文体的地步。中唐时代,社会危机严重:藩镇的权力激增,很多节度使不服从中央管制,甚至要闹独立,不惜同朝廷刀兵相见;中央里面宦官把持了政权,皇帝多半成了傀儡;大臣们闹党派,各立山头,打得不可开交;佛教、道教势力大增,占据大量土地、山林和劳动力,不仅大大减少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还使朝廷政令很难得到畅通无阻的贯彻。整个国家一时变得岌岌可危。一些关心政治的爱国知识分子要维护唐王朝的稳固统治,纷纷阐发思想,给国家“开药方”,总起来说就是要倡导儒学,维护等级制度,巩固中央集权。文章是政治的喉舌,于是不少人认为一味追求对仗和声律的骈文完全不适合阐明和传播儒家之道,要用先秦两汉时期的散行(就是不对仗)文体彻底取代骈文,一时响应者云集,古文写作形成了不小的声势和规模,文学史上称之为古文运动。韩愈、柳宗元,就是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为古文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整个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一、韩愈:用古文阐儒道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三岁的时候就死了父亲,由长兄韩会夫妇把他抚养长大。韩会同权臣元载的关系很好,元载做宰相,因为贪污被赐死,韩会也受了牵连,大历十二年(777)被贬到韶州(今广东韶关)做刺史,两年之后,韩会就死在那里,当时只有四十二岁。那时候韩愈十二岁,随着嫂子郑氏回到河阳老家。德宗建中二年(781),为了躲避中原战乱,韩愈一家又迁居宣城(今安徽宣州),韩会在那里有一处田产,就是后来韩愈在文章中经常提到的宣城别业。这时,韩愈的家境虽然已经破败,但还可以勉强维持,韩愈还能在这种环境下读书学习。德宗贞元二年(786),韩愈十九岁,开始离家到长安求官。

韩愈的仕途很不顺利,连考三次进士,都榜上无名,直到贞元八年(792)才考上,接着又连考三次博学鸿词科,又连续名落孙山。这对韩愈的打击很大。从到长安的第二年起,韩愈失去了家里的经济支持,当时的长安同今天的北京、上海一样,消费水准比较高,韩愈一度陷入极为困顿的境地。他曾经想过放弃仕途,归隐山林著书自娱,但是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还是决心留下来拼搏一把。他为了求得一官半职,在两个月里三次给宰相上书,把自己的经历和心态和盘托出,今天让人读起来也不免心酸。他说自己频繁奔波于权贵的门前,连羞耻都顾不得了,这些话还是很坦诚的。韩愈没有什么钱,单凭文章去跑官、要官当然起不了作用,当时的宰相贾耽、卢迈、赵憬等人根本没有理会他。韩愈走投无路,无奈卖掉了马,怀着郁闷的心情,于贞元十一年(795)五月离开长安,赶奔东都洛阳。后来在宰相董晋的提拔之下,韩愈终于正式步入仕途,景况比在长安时好了很多。

韩愈求官的经历很让后来人看不起。宋代大思想家朱熹就嘲笑韩愈是个官迷。其实韩愈的做法虽然有些不光彩,也并非完全不值得理解和同情。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读了十几年的书,最终目的就是做官,做不上官,他们心里的人生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再说当时做官的人真正通过正常途径飞黄腾达的又有几个?韩愈只不过把他的做法坦率地写了出来,敢于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为难和不堪,这总比那些道貌岸然之辈要强得多吧?而且韩愈为官是比较正直的,往往从大局出发,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考虑,很少顾及到自己的安危,这也是值得肯定的。

韩愈以儒家正统继承人自居,因此提倡儒道,数他最卖力。这是他倡导古文创作的思想基础。他别出心裁地构设了一个一脉单传的儒家道统:创始人当然是孔子,孔子之后是孟子,孟子之后则非他莫属了。至于孔、孟和他本人之间那些传播儒学思想的人,都算不上纯正的嫡传。比如荀子和扬雄,韩愈认为他们对孔、孟思想“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分不清精粗好坏,当然也就说不清孔、孟思想的本质。韩愈说他们的学术是“大醇而小疵”,大方向没问题,小毛病还是不少,意思就是说只有他自己才称得上是醇儒。韩愈的自信是超乎寻常的,他说他常常心里想,如果世上没有出现过孔子,他就不该在弟子之列。这个说法很婉转,也很自负,实际上就是说他在思想上堪称一代宗师。这种自信在孟子以后确实是不多见的。也像孟子一样,他的自信心,甚至自负感在他的散文里面也表现得很明显,我们看《原道》里面那种排斥佛、道,维护儒家思想独尊地位的大义凛然的姿态,的确不乏排山倒海的气势。韩愈主张写文章要做到“气盛言宜”,就像是水大了就能把任何东西浮起来一样,文章内在的气势充沛了,组织语言就容易左右逢源,无往不利。明代人说韩愈的散文就像是波涛汹涌的长江大河,这个比喻相当贴切。

韩愈文章的气势,来自他对儒家思想信仰的虔诚,还有对国家统一的向往。他对儒学信得深、信得实,才会对其他威胁到儒学独尊地位的思想不遗余力地打击和排斥,甚至不惜同皇帝对着干。元和十四年(819),长安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让韩愈出了大名,也差点要了他的命。

凤翔(今陕西凤翔)法门寺有一座护国真身塔,塔内藏有释迦牟尼的一节小指骨舍利,就是焚化之后剩下来的真骨,称为“佛骨”,每三十年拿出塔外展示一次。据说展示之时将风调雨顺、政治清明、五谷丰登。此时当政的宪宗皇帝虽然颇有作为,但是已经被几次同藩镇战争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极端佞佛,一心追求长生不老,对佛骨之事极为重视,派宦官杜英奇率领宫女三十人,手持香花,到法门寺将佛骨迎入皇宫供奉了三天。韩愈一贯反佛,深感皇帝做法不妥,会蛊惑民心,影响到儒学的崇高地位,不利于思想的统一和政治的集权,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写了一篇洋洋洒洒的《论佛骨表》,呈给宪宗皇帝。表中说,中国原来本不知有佛,但当时的统治者如周文王都活得很长;梁武帝信佛,三次亲自到同泰寺做和尚,还给寺庙捐钱无数,对佛教虔诚到了极点,可是最后却被乱军围困而死。他说宪宗迎佛骨的举动会“伤风败俗,传笑四方”,呼吁宪宗将佛骨投入水火,令天下人永远不要被迷惑。宪宗看了这封措辞极不“客气”的表之后,勃然大怒,气得要杀了韩愈,幸亏当时的宰相裴度、崔群竭力营救,韩愈才算捡回了一条命,结果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

韩愈的思想在大关节上都是站在儒家立场的,在某些问题上又有他自己独特的看法。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大致有两个:首先是韩愈读书的范围非常广博,诸子百家的学说都吸收了不少,他不可能只抱着孔孟的原话不放;再一点,唐代的历史情形毕竟同孔孟时代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试想今天的状况同二十年前相比,这中间该发生了多么惊人的变化!古代社会的发展速度虽然没有那么快,但从孔孟到韩愈,毕竟已经越过了一千多年的时间,韩愈又是个十分关注现实的思想家和作家,他当然在思想上会瞄准当时的现实而有所变通,他如果没有这种变通,恐怕也算不上什么醇儒,而只能沦落为一介腐儒了!从这个思想背景出发,韩愈的散文主张也比较通达。

韩愈的古文,变幻莫测,风格多样。或分析事理,或抒发愤懑,或滔滔雄辩、浑浩流转,或叨叨絮语、婉转达意,笔调上或矜庄严肃,或幽默诙谐,都能达到别人难以企及的艺术高度,的确是大家风范。他强调“词必己出”,反对机械地因循模拟,一篇写成,自有一篇的特色,信手挥洒,都大有可观。比如《与崔群书》这封给朋友的书信,借着叙旧谈心的机会对世态人情发表了一番精彩的议论:

自古贤者少,不肖者多。自省事以来,又见贤者恒不遇,不贤者比肩青紫。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贤者虽得卑位则旋而死,不贤者或至眉寿:不知造物者意竟如何,无乃所好恶与人异心哉!又不知无乃都不省记,任其死生寿夭耶?未可知也。

这段文字很容易让人想起司马迁在《史记·伯夷列传》中的那段愤慨之词: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批判现实的不公,抒发内心的愤懑,韩愈同司马迁的精神何其一致,笔调又各有千秋。韩愈的古文大概也可以称作是唐代的“无韵之《离骚》”了吧!

韩愈认为,写作文章是为了阐明儒家之道,但也不能忽视文章自身的形式美,“文”和“道”要统一起来。他从先秦诸子、两汉文章中广泛吸收艺术营养,甚至也向骈文学习表现技法,因此他学习古人但不为古人所束缚,他的文章虽然自称“古文”,却是博采众家之长,同时极富时代气息的新型散文。继承和创新的完美统一,造就了不朽的韩愈散文,造就了韩愈在文体变革运动中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

二、柳宗元:以古文抒情怀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生在长安。他既是韩愈的朋友,从倡导古文方面说,两人又是“战友”。柳宗元去世以后,韩愈饱含深情,亲自撰写了《柳子厚墓志铭》,对柳宗元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柳宗元同韩愈堪称唐代散文星空上的双子星座。

河东柳氏是北朝著名的士族,隋代后期支持李渊取得政权,因此在唐朝建立之后颇得重用。柳宗元的高伯祖柳奭在太宗贞观(627—649)年间曾任中书舍人,高宗朝又做到宰相,其外甥女王氏是高宗李治的皇后。当时,柳氏在朝廷中势力显赫,同时在尚书省任职的就有二十多人。不过,柳奭在高宗后期的政治态度却彻底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高宗做太子的时候,曾经迷恋他父亲的才人武媚娘,当时两个人大概感情很好,但这段感情毕竟属于乱伦,见不得人,所以当时没有几个人知道。太宗死后,按照宫廷的规矩,武氏在长安感业寺落发做了尼姑,李治不忘旧情,又不便于藕断丝连、频频出宫会面,故而干脆把武氏接回皇宫,当做自己的老婆养起来,自然就方便多了。后来武氏给高宗生了几个儿女,被册封为贵妃。皇后王氏和淑妃萧氏对武媚娘的迅速“成长”颇为警觉,也很嫉恨,所以联合起来想方设法予以打压。武氏绝非平庸之辈,自己本来就有政治野心,而且宫廷斗争,你死我活,本没有什么对错可言,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遂一不做,二不休,主动采取手段向皇后和淑妃发起进攻。有一次王皇后到武贵妃的宫里,武氏不在,皇后抱着武氏襁褓中的女儿逗了一会儿就离开了。武氏回来之后,宫女将皇后来访之事报告武氏,武氏灵机一动,心生毒计。她狠心地把自己的女儿弄死,然后恶人先告状,跑到高宗那里哭诉,诬陷说皇后杀了高宗的女儿。高宗大怒,把皇后废为庶人,打入冷宫。武氏由此领先一招,扫除了自己向皇后宝座进军途中最大的障碍。皇后的舅舅柳奭为了家族的利益,心里当然大为不甘,他和高宗的舅舅长孙无忌、太宗的顾命大臣褚遂良等人站在一条战线,坚决反对立武氏为皇后,并且谋立王皇后所生的李忠为太子。此时武氏羽翼已经丰满,党羽遍布朝野,力量极大,加上高宗的偏袒,柳奭等人的谋划终于破产,最后以朋党谋逆罪被处死,株连治罪,柳氏家族“子孙亡没并尽”,遭到致命的打击。

在柳宗元出生之前不到二十年,安禄山、史思明借着玄宗皇帝耽于酒色、荒于政事的时机,发动叛乱,几年之内便攻下了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玄宗在皇族和部分朝官的簇拥之下仓皇跑到成都避难。叛乱刚刚爆发的时候,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刚刚明经及第,乱军进入长安之后,他先是携家到王屋山避乱,后来又流落到南方。这期间有些时候柳家的生活极为困窘,尽管节衣缩食,仍然不免要靠借贷来维持生活。柳宗元的幼年就在这种困顿和流离中度过,他后来在政治上踊跃参与革新运动,极力谋求大唐帝国的中兴,并对自己祖先的功业无限向往,这同他的家族背景及自身早年的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柳宗元幼年受到良好的教育,很早就展示出过人的才华,自幼被看做“奇童”。德宗贞元初年,他入京参加科举,在文坛上崭露头角。贞元十四年(798),经过吏部选拔,任集贤殿正字,正式进入仕途。柳宗元早年的经历,使他对现实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在政治上也怀有远大的抱负。他说,“始仆之志学也,甚自尊大,颇慕古之大有为者”,希望放开手脚做一番事业。但在当时,德宗朝廷比较正直的宰相陆贽已经下台,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和权奸裴延龄、李实等把持政权,政治极为黑暗腐败,柳宗元这样的青年人是没有出路的。这时太子李诵身边有个人叫王叔文,本来出身寒微,能下一手好棋,得到太子喜爱,进入东宫并得到一定的权力。王叔文对朝政颇为不满,自己在政治上也很有野心,到处结纳才俊,培植羽翼,预谋在李诵即位之后,就要呼风唤雨,对政局来一番彻底的改革。柳宗元及其好友刘禹锡等人,都是才华横溢、学识渊博的杰出青年,颇有名声,遂被王叔文看重,不知不觉间进入了这个政治集团。

同类推荐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

    《醒来的森林》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著名散文家约翰·巴勒斯的成名作。在书中畅游,可以倾听森林百鸟的音乐盛会,欣赏鸟类筑巢可谓是鸟类的百科全书;在享受鸟语花香和自然的清新之余,还能增添对原野与丛林的兴趣与知识,明确一种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唤醒我们内心深处柔软、细腻、沉睡的诗意。
  • 奥达的马队

    奥达的马队

    我们的故事不过是唱给一些已经湮灭了踪迹的过客的挽歌。他们曾勒着坐骑在历史的黎明中显出身影。从此君临一个时代。 而当黄昏,山风掀动马鬃与他们身披的黑色毡毯。这时,山峰的幻影再一次凸现,一切景象都已面目全非。粗粝蔓延的莽原已被机械的声响与新的悲欢际遇所笼罩。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所念人,所感事

    所念人,所感事

    我们真的要过很久很久,才能够明白,自己真正怀念的,到底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事。有时候,以为爱情可以填满人生的遗憾。然而,制造更多遗憾的却偏偏是爱情。有时候,回头看看身边的人和事儿,方能彻底理解生活,方能在旅途中长大。一个城市,几个男女,几段爱情故事,落幕!
热门推荐
  • 幽默与口才

    幽默与口才

    灰色的幽默表达内心的苦恼和忧愁,黑色的幽默视荒谬人生为痛苦的玩笑,冷色的幽默揭露生活中的阴暗,蓝色的幽默富有东方温和的诗意,玫瑰色的幽默沾染西方美学传统色彩。本书用精彩的理论和有趣的故事,展示幽默的智慧、揭示幽默的机巧,告诉大家;幽默能使批评和反驳被对方接受,幽默能使长篇大论的演讲富有感染力,幽默能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幽默能使生活充满乐趣。
  • 王爷的罪妃

    王爷的罪妃

    她爹是谋反的帮凶,被骂为千古罪人,无辜的她就因为是罪人的女儿,他定她有罪!她偶遇旧情人,吃顿饭,被骂水性扬花,不安一室,他说罪大恶极!她反抗,偷逃,纵火,下毒,被抓回毒打,关押,他说罪有应得!她认命了!反正,她就是有罪,罪恶滔天,罪该万死!但长的美也是一种罪吗?他用行动告诉她,美貌是一种无形的罪。是啊,她满身都是罪,天生带罪,那就认了,罪妃是吗?可以接受!他指着她冷笑:“你是我救下的罪奴,是我给你苟且偷生的机会,你该感谢我!”是,很感谢,半夜把你踹下床算不算?他斜睨她:“你的一切都属于我,我掌控你的生死!我没答应,你就给我活着!”好,要活着,那我一刀先送你去见佛祖,你死了,我是不是就能自由?他拎着她:“我纵容你的恶习,让你学会了反抗!我会让你生不如死!”生不如死?一直都是,还怕这一次吗?他拉着她:“你敢跟他在一起,我就杀了你们!”又是威胁吗?那就给个痛苦吧!她已经视死如归了!他抱着她:“你的罪,我替你承担,是否愿意留下!”她笑着推开他,以为一句承担,就可以抹灭你曾经的残忍吗?很感谢n523129亲亲为罪妃做的视频,个人感觉非常好,和文非常的贴切,希望各位亲们会喜欢哦!视频地址:推荐一本非常好看的小说哦!痕儿大大的文<将军的色妻>各位亲们,可以去捧捧场!真的很不错,文笔清新!更新非常快哦!推荐好友痕儿的新文,望亲们多来踩踩,《邪魅首席的禁锢妻》
  • 茶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茶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茶源于自然,入口清香芳醇,并且可以调理五脏机能、改善体质,滋补养生。本书结合《茶经》向读者讲述了茶饮的健康元素和作用原理以及茶的冲泡方法,并结合现代人的养生习惯,介绍了200多道健康养生茶饮,让读者根据自身情况,按照一年四季、不同体质、日常保健的需要和所患疾病对症喝出健康来。
  • 邪王宠妻:毒妃逆天归来

    邪王宠妻:毒妃逆天归来

    21世纪特工女王宫洛雪,遭未婚夫暗算身亡!魂穿上古大陆,出生时四月飞雪手掌惊现血印!从此冠上煞星头衔!调皮穿山甲,暖男万里出云,翩翩剑仙青云逸,腹黑蛇妖雷凌,谁是敌谁是友?又是谁能与女主看尽风起云涌逆天改命过后的云淡风轻?家族覆灭,亲人死离,爱人背叛,她抹掉泪水,扬起头颅朝天竖中指!扮猪吃虎更是拿手好戏!横扫九洲十国驯服万种男神!淡定是风格,无情是招牌,九头飞虎是坐骑,屠天仙剑是武器,盗尽天下灵丹,誓要歃血斗苍穹,执剑逆九天!
  • 一婚又一婚

    一婚又一婚

    高承爵想跟梁馨求婚,可偏偏每次都张不开口,每次都是被虐后摔门离开,求婚失败。腹黑毒舌,冷漠深沉,别扭傲娇……高承爵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梁馨,你给我等着,我早晚能把你娶回家,让你给我们老高家生一窝孙子!”为此,在想要把梁馨娶回家的路上,他做了很多荒唐事……
  • 人心不古

    人心不古

    做过县重点中学校长的贺世普退休后,被贺家湾丰寸村主任隆重地请回老家,担任矛盾纠纷调解小组组长。贺世普一心想把现代法制观念引入村民心中,让村民懂法、守法并自觉遵法守纪,减少纠纷。可在自己小姨妹因家暴喝农药自尽后,他想依照法律,把小姨妹的丈夫、自己的远房兄弟、邻居贺世国送进监狱,却遭到了来自村庄“就活人不就死人”的习惯法的阻挠,最后弄得自己十分尴尬。然后,他又遇到了一桩涉及自己的建房纠纷。贺世国在建房时,将二层楼房建成三层,并且还要在上面盖人字形的屋顶。这样严重影响了贺世普房屋的采光。贺世普拿起了法律武器维权,将贺世国告上法庭。官司虽然打赢了,贺世普却被村人普遍疏远,最后不得不离开村庄……
  • 妖孽王爷毒上我

    妖孽王爷毒上我

    她是先帝册封的郡主,还嫁给了身份最尊贵的王爷,却阴差阳错的死于非命……她睁开眼看到的是他妖孽的容颜,听到的是他最冰冷的话语……邻国公主的挑衅,太后姑妈的威逼,还有美男皇上的暧昧,又是谁欠下的冤孽……妖孽夫君为救她中毒!他毒发,她做戏,伤了身,掉了心……被占便宜还卖乖,被逼与他同床共枕,还得对他那妖孽的脸免疫……身边美男云集,各色花儿争奇斗艳。某王爷满脸愤然,毒气发作,勾唇嫣笑间妖孽气质表露无疑,“娘子,还不速速与为夫回府研究解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在选辑过程中,着力挑选出其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反映民间疾苦、揭露官场黑暗、抨击科举腐败的愤世之作,也有阐释人伦事理、颇具教育意义的寓意故事,更有讴歌美好人格、纯洁爱情的佳美篇章。
  • 魔教霸世:圣女月菱

    魔教霸世:圣女月菱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她更倒霉的吗?每月十五月圆之夜,要成魔吸纳男子精元救命?这还不算什么?一生不能动情、不能嫁人、不能随便生子?还要孤独终老,这也就算了。偏偏自己还能长生不老的活受罪?老天爷?您老让我穿越来这里,是来受折磨的吗?眼看着无数美男蜂拥而来,挡不住的桃花运呀?却不能享用?这不是比死还难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