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靠收藏获利
收藏可以获利,这已是收藏界公开的秘密,但具体到某一位藏友,且一年能获利多少,决定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能否找到货源,另一个是能否找到合适的买主。
对于摆地摊的藏友,只要手里有好货,哪怕你所处的位置差点,也能卖掉;如果手中没有好的收藏品,你就是在市场上占了个好位置,也是枉然。寻找好的货源,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把货源搞到,钱就等于赚了一半。
有了货源,怎样找合适的买主,这是赚钱多少的关键。因为同一件收藏品,卖给张三可能只卖到500元,卖给李四可能就是1000元,而卖给王五可能就是2000元或更多。找买主分为三种,一是主动找买主,根据收藏报刊上的地址与买主取得联系;二是被动找买主,如在收藏报刊上打广告,注明姓名、地址和电话,写明有何收藏品,让需要的买主与你联系;三是从收藏市场上留心别人买什么东西,然后如果自己有此种收藏品就介绍给他,并记下他的联系方式,有货后直接与其联系。有买主的好处是,有货能及时出手,还能卖个好价钱,收藏品快速循环,资金灵活周转,就实现了良性循环。
一种藏品找到了买家,他还会让你找其他的藏品,还会告诉你他用多少钱去买。如果你不懂,碰到类似的收藏品,你介绍给他,不用你下本,就能赚一笔不菲的中介费。收藏这池深水是能养得起大鱼的。只要你有能力,能找到货源,能找到合适的买主,你就能发大财,获暴利,这毫不夸张。有的买主还会教给你一些鉴定方法,与此同时你又可以免费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两全齐美,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说,搞收藏要动脑筋,寻找货源是基础,找好买主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靠收藏发大财、获大利。
藏品并非越老越值钱
很多收藏爱好者认为,年代越久的收藏品就越值钱。这其实是个误解。藏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稀罕程度和工艺水平上。一些高古陶器,尽管有数千年的历史,但因其存世量大、制作粗劣,其价值远远低于后世的一些精稀藏品。汉代、唐代一些存世量很大的铜钱,今天在市面上不过几毛钱一枚。而一些现代工艺的翡翠器物,却能卖到数十万元。
收藏界有这样一个说法,当时就很值钱的东西,现在仍会很值钱;当时不值钱的东西,现在还是不值钱。
明清时期,皇帝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制瓷人才到景德镇,专为皇家烧制瓷器。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不计成本,极为精良,在当时就身价不菲。在近年的一些拍卖会上,明清官窑瓷器的精品动辄拍出数千万元的惊人价位。而一些民用陶器、瓷器,因做工较为粗糙、没有什么工艺价值,当时也只卖几文钱一个,直至数百年后的今天,其收藏价值仍然不高,只有三五十元一件。
收藏品的价格弹性很大,即使是同一件收藏品,其价格也会因人、因地、因时而异。有的藏品可能收藏价值并不高,但有人为了寄托某种特别的感情,有人为了配齐系列藏品中的缺品,却视其为珍宝,不惜以大价钱购得。
由于各地的收藏氛围、购买能力不尽相同,一件藏品在不同场合的“身价”可能会有很大悬殊。“地区差”因此便成为精明商人的生财之道。例如:某国画大师的一件作品,多年前在一般小城市的拍卖会上成交价仅1万元,在大城市则拍出了6万元,再拿到北京,成交价变成了几十万元。
收藏是件很奇妙的事,既被人称为花钱的“无底洞”,有多少钱都能投进去;但同时也有人说,钱少照样能搞收藏。其中诀窍就在于要学会以藏养藏,即以有限的资金投资于有升值潜力的藏品,在适当的时候兑现收益,再进行下一次投资。
日积月累,收藏的资金投入才会逐步减少,但藏品却会逐步增多。
收藏古玩要三戒
最近发生在京城的一则趣闻:一位外地“大款”在某艺术品市场一次买下价格7位数人民币的“清代”文房用品。几天后要求退货,卖家自知货“潮”,按照规矩收了几万元“手续费”后答应退货。这位卖家与笔者虽不是朋友,但也是“熟脸儿”,因此可谓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由此可引申一戒:戒冲动。投资,是理性行为,是建立在对投资领域丰富经验和对投资项目充分论证基础上的。自己本身就外行,又没有冷静研究和咨询的过程,风险可想而知。
艺术品投资也是同样道理。而且,艺术品还有它的特殊性。可以说,它基本上“拒绝”外行投资。如果你不真心热爱艺术品,不以孜孜追求美的情感去接近她,不多年浸润其间,把辨析其艺术价值和真伪优劣变成一种近乎本能的感觉,而只以买彩票的心理想一夜之间靠她发财,这是不现实的。而冲动,恰来自这种无知。据说那位“大款”在从银行打款的过程中,曾有人不止一次提醒他当心,他却一点也听不进去,一直处在极度兴奋中。
第二戒:戒侥幸。收藏圈子里有个人人都说的话题:“捡漏儿”。所谓“漏儿”,是指某件艺术品价格严重背离价值。这是社会环境影响和买卖双方心理与能力错位造成的。而“漏儿”只可能发生在内行之间,它实质是买卖双方艺术鉴赏力和市场洞察力的角斗,而赢家一定是“道行”更深的买主。因此,在艺术品市场,“漏儿”永远有,但却永远不属于外行,因为连真假高下尚难分辨,根本不可能看出什么是“漏儿”。
于是悟出第三戒:戒轻信。对古代艺术品的选购,“过来人”有一句箴言:“谁的话也不能全信。”意思是如果你没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要买的东西能拿七成主意,就算专家在旁,也照样会有风险。因为专家也有局限性,走眼的事就难免发生。而那些卖主的话,就更要大打折扣,应遵循的原则是:只看货,不听话。越是信誓旦旦的说词,越要提高警惕。某拍卖公司收货的职员对某古董店老板说:“给找点货呀,新的都没关系,只要到位。”这个“到位”当然是指仿品乱真的程度要“到位”。总之,艺术品市场的水很深,喜欢游泳的人可以从“浅水区”练起,逐渐游向“深水区”,经年冲浪,乐此不疲,在艺术欣赏中受陶冶,练悟性,在学习与研究中逐渐丰富藏品,如此十年二十年过去,就会发现,投资在不经意间就实现了,而且回报甚丰。
古玩收藏攻略
收藏古玩“五有”
有识——刚入门的收藏者要多听行家的评价,多研究相关资讯,对古玩年代、材质、工艺、流派、真假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鉴赏和识别。
有闲——收藏古玩是靠日积月累、积少成多,最终形成个人的藏品风格,因此收藏者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并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有胆——俗话说,“古玩无价”,保值增值的古玩大多都是珍品,价位偏高。这就要求购藏者有超前意识,有足够的胆量。若遇珍宝,一定要有魄力。
有缘——一件让人爱不释手的古玩珍品,往往可遇不可求。这就要求购藏者必须善于把握时机,多与古玩市场的摊主交朋友,及时了解市场行情。
有钱——工薪阶层的收藏爱好者大多资金有限,不妨每月固定拨出一笔经费,日积月累,不断提高收藏的档次和成功率,并采取以收藏养收藏的方式,随时纳精汰次,变没钱为“有钱”。
收藏:定位和心态最重要
收藏爱好者应该对自己的收藏有一个定位,收藏自己喜欢的,价位能够承受的。而且在收藏初期要多去故宫、博物馆去学习,有一个逐步学习、提高的过程,慢慢进入实战阶段。不要抱着投机的心理听别人说,要有自己的鉴赏力。
目前市面上的假古玩比较多,市民应该把收藏当成一个提高自己文化修养、增长知识的事情,要选择自己能够承受的价位。不能因为自己买到真的就过度兴奋,买到假的就过度伤心,把身体都搞垮了。
收藏古玩要系列化、专业化
钱少有钱少的玩法,钱多有钱多的玩法;收藏不只限于古玩,“今玩”同样可纳入收藏视野,关键在于“用心”。如“文革”瓷、酒瓶、钥匙扣、烟灰缸、糖纸……只要走系列化道路,便大有文章可做。某古玩城曾展出一位玩家的藏品,他没有雄厚的资金,于是,专门收藏各式各样的绣花针,从古到今,已成系列。即使有一定经济实力的玩家,也不要见什么买什么。可以投资一些大件,但无论字画、铜器、瓷器等,都得钻研透,努力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艺术品小拍收益多
如今,许多大中城市都开设了小拍,上海有数十家拍卖行加入了小拍阵容,几乎每个月都有公司举槌开拍。
1.小拍不小
艺术品市场价位太高,脱离老百姓实际承受能力,会阻滞艺术品收藏群体的发展。低价起拍就是针对画廊等中介机构虚开高价的现象而采取的一种培育艺术市场的举措。当然,一些真正的好作品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尽管起拍价低,但最后的成交价还是比较高的。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质量问题,拍品最重要的是有质量保证。
小拍较小,但不见得就没有好货,它推出的品种同样齐全,书画、瓷器、书刊、邮品、钱币……各类收藏品可谓无所不包。尽管拍品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具有诱惑力的上品,如瓷器中可见古代皇家官窑小品,书画也有各种流派,不少为名家之作。这能使收藏者花费较少的资金,得到与大拍同等声誉的艺术作品。
对普通收入者而言,价格便宜是小拍最突出的优点。由于实力雄厚的大买家将注意力集中在“尖儿”上,很多价位偏低或尚未被炒热的拍品反被忽视,中小买家从中亦可得到有升值潜力的佳品,回家偷着乐。
一位竞拍者说,每月一次的小拍他几乎场场必到,而且像他这样的民间收藏爱好者不在少数。一藏友以3300元拍进原在文物商店里标价1万元的清乾隆粉彩小笔筒,令很多朋友羡慕不已。但也有人认为这个价格偏高。其实,我们可以这样算:多数藏家几乎每周都要光顾古玩市场,在仅含10%左右真品的货物中淘金。但随着人们对收藏认识的不断加深,地摊市场中宝贝越来越少,往往搜罗大半年也没有什么成绩。与其如此,不妨把淘地摊的钱积累起来参与门槛较低的小拍,只需交2000元保证金,不仅有机会以底价或低价竞得满意的藏品,而且一些二三千元的精致小品还可作为人们装饰家居、馈赠亲友的首选。
2.差价获利
与许多交易市场一样,在拍卖中,买方与卖方的角色也可随时互换或同时“兼职”。当你处在买与卖双重身份的时候,你会体验到“买的没有卖的精”此话之精辟,并可以充分利用拍卖差价这一方式买进卖出,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朱先生几年前迷上了拍卖,常去观看小拍专场,他曾数次从拍卖图录中看到面值壹元的民国三年“袁大头”,当时市场价为60多元一枚,而拍卖成交价往往在700元至1500元之间。于是,朱先生动了通过小拍赚钱的念头。他在邮币卡市场讨价还价后以90元的价格买人1枚“袁大头”,几个月后,他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将钱币送到拍卖公司,并要求底价为150元。出乎意料的是,该拍品经过竞价,竟以l000元成交,在支付了佣金和保险费等相关费用后,还净赚了800元,这一利润几乎是成本价的9倍。他说自己要是单纯通过地摊市场买进卖出,绝不会得到这样一个好价。
一般来讲,拍卖公司常年接收拍品委托,小拍接收的标准是价值在100元以上的物品,只需双方商定底价并签一个委托拍卖协议即可。拍卖公司收取的佣金一般是成交价的10%左右,另加1%的保险金,即一件以500元成交的物品,扣去佣金和保险金,委托人可拿到445元。而对小拍中未拍出的物品,拍卖公司一般不收取任何费用。
3.竞拍时需掌握策略
近年来,由于诸多媒体纷纷报道投资字画的保值增值潜力远远超过其他投资,从而掀起了一股抢购热潮,许多人更是将原先委托金融机构投资的资金转移过来,欲寻求更大的收益。
但可供挑选的余地多了,难免会鱼目混珠,对众多买家来说,还得多长一个心眼。在入市时,尤其在参加这些低价拍卖时,应选择一些名气响、品牌好、口碑佳的大型拍卖公司。此外,还应懂得一些选择策略。据一位拍卖行的鉴定师介绍,近年来,中青年画家的作品受到藏家的追捧,尤其是低价位的中青年作品更是走俏市场。一些字画爱好者比较注重他们的绘画风格,购进后便于自己临摹研究和学习。还有一些投资者购进后,目的非常明确,就是等待时机出手获利。
品牌货成为新潮收藏概念
现在的消费者已越来越注重品牌效应,品牌经济已为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品牌收藏,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1.“古董”可乐标价5000美元
美国乔治亚州药剂师彭伯顿在自家后院里用断了一半的船桨和一个大铜锅创制可乐时,恐怕怎么也想不到,会在全球掀起一股收藏可乐瓶的风潮。而且,在台湾地区台中的一家可乐收藏店里,一个纪念英国查尔斯王子与戴安娜王妃结婚的可乐瓶,叫价达18万新台币(约5000美元)。因为,在众多可乐收藏迷眼里,可口可乐永恒的红白标志和无数设计独特的产品,已成为经典摆设和藏品。
据了解,目前国外的品牌收藏已是很稀松平常的事,大到汽车,小到纽扣,远至葡萄酒收藏,近至现代软件光碟,许多品牌都有一群忠实的收藏爱好者。而且,许多网站都专门设有一个进行品牌收藏的网页,网友不计其数。
2.收藏可带动品牌发展
目前我国的收藏门类有很多,譬如字画、奇石、玉器、古旧家具等,并且随着收藏活动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又涌现出大量的专题收藏,如文革文物收藏、**专题收藏等,但专门对一个品牌的产品进行收藏的还不多见。
例如,在上海的几家大商场里,陈列着风靡全世界的芭比娃娃。在美国,几乎每个女孩都藏有数款,但国内来买芭比的人大多是小孩,他们只是将其当作普通的洋娃娃,并不用来收藏。
其实,每一个知名品牌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是一种品牌文化。我国的品牌收藏才刚刚起步,国人的品牌意识还停留在注重产品质量的层次上,一个品牌的喜好,仅局限于这个东西的使用价值上。其实,一个品牌它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就像都彭打火机,质量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的品牌中还包含了文化价值。这是一个收藏观念的问题。
3.大众参与意识逐渐形成
尽管多数人对品牌收藏的概念还很模糊,但只要稍微留意一下周边,就会发现这方面的“苗头”还真不少,而且有些人已参与其中,只是没有意识到。
如色彩丰富、充满时尚气息的斯沃琪手表,每年都会推出数款限量发行的珍藏版,刚一推出便告售罄;快餐业的两大巨头肯德基和麦当劳,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推出一批同一品种多种款式的促销玩偶,像HelloKitty、史努比等,不仅受到许多孩子们的喜爱,还成为了众多年轻人追捧的藏品。就连世界名牌化妆品ChristianDior,也挤上了品牌收藏的“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