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5900000026

第26章 让你拥有抽茧剥丝的逻辑思维(11)

听了凤妹子的描述,武行德心里明白了,这一定是仙女寺的尼姑和守城人互相勾结设下的圈套,企图得到奖赏。于是喊了声“来人,随她去仙女寺和城门口,把那两个恶人给我抓来!”

当天,凤妹子就领人去把尼姑和大胡子抓到了官府。经过审问,尼姑和大胡子把如何陷害凤妹子,想得到重赏的经过交待了。

从此,那些想栽赃陷害别人,企图得到奖赏的人,再也不敢进行欺骗了。

武行德怎样不经审问就肯定了这是一起栽赃陷害案的呢?

逻辑断案——

因为从衣着上看,风妹子是穷苦农民的孩子,不可能有香手帕。只有仙女寺尼姑的手帕才有这种薰香味,一问凤妹子,在路上果然遇见了一个尼姑,便由此破了案。

自杀的鸟王

元朝的时候,江南有个小镇,叫灵鸟镇,那里的人们靠养鸟为生,他们饲养和训练鸟儿,卖到全国各地,小镇因此出了名。

灵鸟镇上,有一个老人,他没有子女,却把鸟儿当子女一样,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买最好的食物,精心喂养鸟儿。他的家里,屋梁上挂着鸟笼,窗台上、床头边到处是鸟。有趣的是,鸟儿唧唧喳喳叫的时候,他能听懂鸟儿在说些什么。他培育出来的鸟儿,都是最优秀的,人们都把老人叫做“鸟王”。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鸟王就要去遛鸟,也就是陪小鸟去“散步”。这一天早上,人们发现遛鸟的时间过了,鸟王还没有来。鸟王的朋友林大海说:“是不是鸟王病了?他无儿无女的,我上门去看看他。”

林大海来到鸟王家门口,敲门敲了很久,里面没有回应,只听见唧唧喳喳的鸟叫声。他感到有些不妙,用力把门撞开,看到鸟王躺在床上,已经死了。屋子里的鸟儿,有很多也已经饿死了。

县官来到现场,发现鸟王的枕头边,有一份遗书,上面写着:“我年纪大了,没有子女给我养老,只好选择了自杀。”那县官是个昏官,他凭着这份遗书,就肯定地说:“案情已经很清楚了,鸟王是自杀的。”

林大海悲伤地看着鸟王,又疼惜地看着饿死的小鸟,肯定地说:“这不可能,根据我对鸟王的了解,鸟王肯定不是自杀,一定是有人害死了鸟王,伪造了遗书,造成自杀的假象!”

林大海根据什么,肯定鸟王不是自杀的呢?

逻辑断案——

因为鸟王爱鸟,如果鸟王要自杀,一定会先把心爱的鸟儿放走,或者送给别人,决不会不顾鸟儿死活,而自己先自杀,这不符合鸟王的逻辑。

赵家娘子

明朝的时候,广东揭阳县境内发生了—起人命案。县官朱一明询问了前来报案的两男一女,其中一个长得眉清目秀的青年男子首先开口说到:

“小人姓周名义,以贩布为生。三天前,我与好友赵信商定去外地买布,订了艄公张潮的船,约好第二天清晨在船上会齐,可是那天早上,我来到船上左等右等,就是不见赵信的影子。我急忙让张潮去唤他。张潮去到赵家,谁知赵信清早就离家出走,不知去那里了。我们怕出意外,便在附近找寻了三天,但至今不见人影。”

周义刚说完,另一男子接着说道:“小人叫张潮,是个船夫,靠摆渡为生。三天前,赵信和周义来雇我的船,说是次日要去外地买布,第二天一早,周义来到船上不见赵信,便让我去找他。我在赵家门口连叫三声赵家娘子,赵氏才磨磨蹭蹭地打开门。她对我说,赵信天不亮就走了。”

朱一明听完了两个男人的述说,又打量了那个女子一眼,问道:“你可是赵信的妻子?”

女子低声答道:“是。那日晨起,我家官人带了五百两银子便匆匆走出家门。等到张潮来找寻他时,我才得知他去向不明。我们连续寻找了三天,都毫无踪影。想必官人是遭人暗害了,盼望大人替小妇做主。”说完,她抹了把挂在腮边的泪珠。

朱一明急速地暗自思考着:赵信老态龙钟,很难讨得比他年少许多的赵氏的欢心,周义少年英俊,倜傥风流,怎能不寻花问柳,爱慕佳人?一定是周义与赵氏有了隐情,暗自合谋杀害了赵信。于是,朱一明令差役对周义和赵氏施用重刑。周赵二人受刑不过,只得招供,被投入死牢等待行刑。

刚巧,这时朝廷大臣张居正巡察来到了揭阳县。他读罢案卷,感到此案蹊跷,决定亲自重审案犯。大堂之上,周义口喊冤枉,说自己是清白布商,从未有过不轨的行为,更不敢夺妻杀人,赵氏也连声喊冤,恳望青天大人明察事实真相,抓获真凶为夫报仇。张居正看他们的样子不象有假,便又差人叫来船夫张潮。

“张潮,你把那天的经过再细说一遍。要如实讲来!”张居正盯视着张潮。

“是,大人。”张潮并不惊慌,又把那天讲给朱一明的话对张居正复述了一遍。

张居正听后“嘿嘿”冷笑道:“好你个大胆贼人,还不从实招供!”

张潮顿时心慌意乱,语无伦次,只得交代了杀人夺财的经过。原来,那天清晨,赵信带着五百两银子先于周义来到船上。张潮见财顿起歹意,趁赵信不备,用石头将他砸死,夺了银子藏好,随后又把尸体绑上重石沉入河底。周义来后,他谎称没见过赵信,还假意上门寻找。他自以为无尸可查,就可以免罪了。谁知张居正断案认真,发现了破绽。

张居正发现了什么破绽,进而断明张潮就是杀人凶手的呢?

逻辑断案——

因为周义是让张潮去叫赵信,而张潮来到赵家敲门时却直唤“赵家娘子”。张居正推断,此时,张潮一定已经知道赵信被人杀死了,不然,他是不会不唤赵信开门的,因为这不合常理。

被冤枉的菜农

有一个种菜的农民,起早贪黑,辛勤劳动,等到田里的菜长出来,就挑到城里去卖。生活虽然很艰苦,可是他总是乐呵呵地说:“靠自己的双手过日子,虽然辛苦,心里却很舒坦。”

一天早上,他挑着菜到城里去卖。他脚步轻快,扁担在他肩头“吱呀吱呀”歌唱。忽然,他被一包东西绊了一下,拾起来打开一看,竟然是白花花的银子,点了点,足足有三百两!他想:这些钱够我花好几年啦,可这是人家的钱,我不能拿。他放下钱包,打算继续赶路,可是又一想,万一被坏人看到,就会拿走的,丢钱的人一定很着急,我就守在这儿,等丢钱的人来吧。他就坐在路边等,太阳升得很高了,筐里的菜被晒干了,不能卖钱了,可是好心的菜农还是等着。

忽然,有一个商人跑过来,焦急地问:“我丢了一包钱,你看见吗?”“菜农马上拿出钱,交给商人。商人接过钱,点了点数,一两也没有少。可是他太贪心了,不但不谢菜农,反而想:这个人有钱不拿,真是个大傻瓜,我要乘机骗他一笔钱!于是,他惊叫起来:“哎呀,少了两百两银子,一定是被你拿了!”菜农气愤极了,和他争吵了起来,最后闹到了县衙门。

县官问清了情况,马上知道商人在撒谎。他决定要教训一下商人,就判决说:“商人丢的包里是五百两银子,可是菜农捡到的包里,是三百两银子,说明菜农捡到的包不是商人丢的包。为了表彰菜农,三百两银子就奖给他了。”商人急了,问:“那么我的银子呢?”县官说:“等到谁捡到五百两银子的包,再还给你吧!”

县官为什么知道商人在撒谎骗钱呢?

逻辑断案——

如果菜农要拿商人的钱,当时就可以把钱全部拿走,没有必要等着商人来。

不识字的狗

明朝的宁王年轻时是个花花公子,经常牵着只脖子挂着块“御赐”两字牌子的丹顶鹤,在南昌满街闲逛。

有一天,那只白鹤自个儿踱出门来,被一条狗咬死了。宁王暴跳如雷:“我这白鹤是皇上赏的,脖子上挂着御赐金牌,谁家野狗竟敢欺君犯上。”当即命令家奴把狗的主人捆起来,送交南昌知府,要给他的白鹤抵命。

当时的南昌知府名叫祝瀚,对宁王的胡作非为很是不满。听说宁王府的管家前来转达宁王的“旨意”,又好气又好笑,对管家说:“你写个诉状来,本府自当审理。”

宁王府管家递上诉状,祝瀚看过,从签筒中拔出令签,命令衙役捉拿凶犯到案。管家忙说:“不劳贵差,人已抓到堂下。”

祝瀚故作惊讶,说:“这诉状上明明写着肇事凶犯乃是一条狗,本府今日要大堂审狗,抓人来干什么?”

宁王府管家气急败坏地说:“那狗不通人言,岂能大堂审问?”

祝瀚见管家既狗仗人势,又说的有点道理,便想了个办法,就把这个案子轻松地判了。请问,祝瀚是如何断案的?

逻辑断案——

祝瀚道:“贵管家不必生气,本府自有主张。我想,只要把贵府诉状放在它面前,它看后低头认罪,也就可以定案了。”

管家大叫道:“你这昏官,走遍天下,可有一条认识字的狗?”

祝瀚神情严肃地说:“既然狗不识字,那金牌上的‘御赐’二字它岂能认得?既然它不认识,这欺君犯上的罪名又从何说起?狗本不通情理,咬死白鹤乃是禽兽之争,凭什么要处治无辜百姓?”几句话把那宁王府管家问得哑口无言。

贪财的瞎子

有一个瞎子,靠给人算命骗钱。他戴着一副墨镜,扛着招揽生意的幌子,上面写着“替人算命,为你免灾”,然后走街穿巷,到处骗钱。那时候的人都很讲迷信,碰到考状元啦,生孩子啦,造房子啦,都来求他算命。那个瞎子可贪心啦,他故意装神弄鬼吓唬人,骗了很多的钱。

有一天,算命瞎子要到一个小镇去。那小镇隔着一条河,去那里要经过一座独木桥。他摸索着走上了独木桥,那桥很陡很窄,又有些年月了,走上去摇摇晃晃的,瞎子害怕得脚都抖了。正在这时候,有个农夫赶集回来,肩上搭了一块新买的红布,也走到了桥上。他看到前面有个盲人,就好心地说:“你眼睛不方便,我背你过去吧。”算命瞎子一听,可开心啦,赶紧伏在农夫的背上。

农夫背着瞎子走着,瞎子摸到了那匹布,心中马上起了坏念头。他偷偷地把布撕了一个口子,等到过了桥,农夫放下瞎子,瞎子竟然拿了布就要走。农夫责问他:“我好心背你过河,你怎么能拿我的布呢?”瞎子却一口咬定,说布是他新买的。

县官审理了这个案子,他问农夫和算命瞎子:“你们都说布是自己的,有什么证据呢?”算命瞎子赶紧抢着说:“我有证据,我在拿布的时候,不小心撕了一个口子,请老爷明察!”县官一看,布上面果然有个口子,便说:“这么漂亮的一块白布,撕坏了真是可惜啊!”算命的马上说:“是呀。为了买这块白布,花了我很多银子呢!”他的话音刚落,县官便知道,算命瞎子就是骗子。

为什么听了算命瞎子的话,县官就知道他是骗子呢?

逻辑断案——

这块布明明是红布,县官故意说是白布,算命的看不见,也跟着说是白布,终于露馅了。

井中的丈夫

清朝的时候,南阳有个县官,名字叫吴兴极。他在破案的时候,善于动脑子,一些很细微的地方,别人往往不注意,他却能经过分析,巧妙地查出真相,人们都叫他“吴神探”。

有一天,一个妇人来到县府,双腿“扑通”跪下,大哭着说:“三天前,我的丈夫到城里去卖西瓜,说好当天就回来的,可是一直等到天黑了,也没有回家。我到处去找,跑断了腿,哭干了眼泪,还是没有找到。今天一早,听人说在村口的水井里面,浮着一具尸体,我赶过去一看,正是我的丈夫!请老爷帮我做主,抓住凶手啊!”

吴神探安慰了妇人几句,然后和妇人乘上马车,一起来到村口现场。他探头往井里看了看,只看见一具尸体,已经高度腐烂,散发出恶心的臭味。他掩着鼻子,皱了皱眉头,然后回头对妇人说:“你也别哭了,先回家休息吧,本官自有办法,明天早上之前,一定查出凶手!”等到妇人走了以后,吴神探立刻下令,让手下人到村里,通知妇人和她丈夫的兄弟姐妹,还有他们的街坊邻居,明天一早到井边集中。

第二天一早,村里的人都来了,他们都很奇怪,不知道大清早的,叫他们来有什么事?吴神探让他们排好队,一个一个分别来到井边,辨认井底的尸体。可是,尸体已经高度腐烂,他们当然都看不清楚是谁了。于是,吴神探马上判断出,谁才是真正的凶手。

你能猜出谁是真正的凶手吗?

逻辑断案——

凶手就是那个妇人。既然死者的亲人和熟人都看不清楚尸体是谁,妇人却肯定地说是她的丈夫,反而说明是她害死了丈夫,再把尸体抛进井里的。

床底下的小偷

吉安州有个富豪家娶媳妇,一个小偷趁人多杂乱时,悄悄混进新房,钻到床底下藏起来,想等到夜深人静时出来偷东西。没想到这家办喜事,接连三天都人来人往,通宵点着灯,小偷一直没敢出来。到第三天,他饿急了,突然跑了出来,一下被人抓住,送到了官府。

小偷受审时辩白说:“我不是小偷,是医生。新媳妇有种特别的病症,所以让我跟随在她身边,经常为她用药。”并且说了新媳妇这种病症的发作情况,还说了许多新媳妇家的事情,都很详细。主审官听他说得头头是道。便相信了他,并且要传新媳妇到府来对证,以便结案。

富豪家感到这样做有失体面,就恳求官府别让新媳妇上公堂,官府不允许。富豪就去找衙门里一老吏商量,请他帮忙。老吏对主审官员说:“那个媳妇刚刚过门,她家这场官司不论是输是赢,让她出堂,对她来说都是莫大的耻辱。也许他说的新媳妇家的事,是在床底下听新婚夫妇枕席间谈话才知道的,他突然跑出来,就被捉住了。要对证也不难……”于是老吏附耳对主审官员出了一个主意。

第二天,一个穿着体面的新媳妇乘车来到衙门上堂对质,那小偷一见,就嚷着说:“你邀请我治病,为什么把我当小偷抓来呀?”主审官一听,不禁大笑起来。当场说破小偷的伎俩,小偷见被戳穿了,只好认罪。那老吏对主审官出的是什么主意呢?

逻辑断案——

小偷是给新媳妇治病的医生,那么,他必然认识新媳妇;如果他是小偷,偷偷摸摸钻到床底下,只是偷听了些新媳妇的话,那么他肯定不认识新媳妇。老吏对主审官员建议换一个妇女和他对证,小偷果然不认识,就证明了他是小偷。

两个争夺遗产的儿子

清朝雍正年间,广东普宁县县城西边的李家庄里,住着一位手艺高超的李木匠。十里八村几乎家家都有他做的活计,连城里的富豪们盖大宅也总要把他请去。

李木匠有两个儿子,他本想让他们继承自己的手艺,可谁知他们好吃懒做,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又过了一些年,李木匠年纪大了,两个儿子也都成了家。可是,那两个不争气的儿子还是一点儿本事不学,眼睛只盯着老父亲的那点遗产。李木匠看见儿子如此不争气,忧愁成病,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一天,老大来到老木匠的床前说道:“爹,我是您的大儿子,您想好了没有,什么时候把那些银子交给我啊?”

老木匠听见大儿子连句问候的话也没有,张口就要钱,生气地说:“想好了,都给你,滚吧!”

老大听了这话,乐得直蹦高,忙叫过请来的老塾师说道:“快写上,我爹说了,银子都给我!”

于是,老塾师取出纸笔,代人写下了一张遗嘱。

第二天,老二也来到老木匠的床前说道:“爹,我是您的二儿子,您都是要死的人了,留那些银子也没有用,还是都给我吧!”

老木匠听了小儿子的混账话,更是气得不得了,赌气地说道:“都给你,都给你这个混蛋!快滚蛋!”

老二听了这话,乐得直拍手,也叫过请来的老塾师说道:“快,写清楚,我爹把银子都给我了!”

于是,老塾师又取出纸笔,又代人写下了一张遗嘱。

几天之后,老木匠去世了。老木匠尸骨未寒,他的两个儿子就为争那几十两银子打了起来。他们都说那些银子是老父亲留给自己的。没有办法,两个人一同来到县衙请县令公断。

县令问明缘由后,命差役把老塾师传来。老塾师证实,这两张遗嘱的确是他代老木匠写的。

同类推荐
  • 巴山寻根

    巴山寻根

    叙述基层干部的忠诚和奉献,他们的困惑和苦恼;农民群众对党的感恩拥戴,他们的忧虑和期盼;巴山自然风光,土家族的人文风情,每一篇都具有赤诚的情味、浓郁的土味和较高的品味。
  • 照世杯

    照世杯

    《照世杯》是清初著名话本小说集,又名《谐道人批评第二种快书》,共四卷四个故事。这四篇小说均以对末世封建社会的批判暴露为共同倾向。在艺术上,此书是话本小说走向衰落时期中的较有特色之作,不仅有生活气息和可取的内容,
  • 李萍啊

    李萍啊

    叶勐,河北省作协会员。作品见于《人民文学》《芙蓉》等期刊。小说《老正是条狗》入选《2005年短篇小说年选》。《亡命之徒》电影改编。《塞车》被译成英文。《为什么要把小说写得这么好》获2008年度河北十佳优秀作品奖。现为河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
  • 不列颠女王布迪卡

    不列颠女王布迪卡

    摩莉甘的乌鸦为何哀鸣?只有向往真正解放的不列颠人才知晓答案!公元43年,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如铁桶般坚固、不容置疑,但是,爱西尼王苏塔古斯遇到了拥有高卢埃杜维部落皇室血统的逃奴布迪卡,这次偶然的相遇永远地改变了不列颠群岛的命运。本书讲述了一个追求解放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就是布迪卡——爱西尼部落的女王。一起来感受历史上最荡气回肠、动人心魄的故事吧!本书取材于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的著作,又吸取了BBC考古发现的内容,是一本老少咸宜的好书。
  • 牧人次洋的夏天

    牧人次洋的夏天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的王子殿下

    复仇公主的王子殿下

    她受不了继母和妹妹的折磨,离家出走。十年后,她拥有了世界上遥不可及的地位,坐上了女王的宝座,还是人人恭谨的公主殿下。为了报仇,她去了灵翼贵族学院,遇到了人人称赞的王子殿下。一开始,他们都看彼此不顺眼,互相使坏对付对方。后来,他们又想在一切。别人想阻碍?没门!
  • 嫡妻

    嫡妻

    宋青葙绝望中嫁了个臭名昭著、轻薄无行的男人,成亲后,她才发现,这个男人并非只是声名狼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穿越之女配

    穿越之女配

    某台言作者表示——虽然时常写傻兮兮不切实际的纯爱文,也不至于就让我重生成自己文里的炮灰女配吧?路人甲都比她这角色好啊!文里男配可以四个字概括:用来虐的。而她重生的这个炮灰女配的作用:有用拉出来溜溜,没用死一边去,最后还可悲地为男配挂在第八章……嗷!作为一个女配炮灰,她表示不服,为了美好生活,奋起改造男配改变杯具人生。
  •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篇)

    孩子一定要知道的50座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篇)

    这些名城中很多是千年古城,就能充分感受它们所敞发出来的历史人文气息,有着不朽的历史积淀,从而充实提高自已的文化素养,历史文化气息浓厚,体味历史文化的美与自然。走近它们,本书是一套亲子旅游图书,分为中国篇和世界篇。,同时又具备现代城市的风情。中国篇从国务院近30年来公布的四批一百多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遴选出50座最具特色的名城
  • 指掌

    指掌

    古小顺,一个普通的少年,然而在偶遇神秘的大猫和老乞丐后,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从一个蝼蚁,渐渐的步入强者之途,蛹变过后的古小顺,将去追寻着身上的谜题!倾城佳人,心系与他,生死兄弟,追随着他,然而在这情与义之间必须做出决择的时候,他又该如何是好?真相的背后,少年郎是否能承受的起?
  •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

    《迷失威尼斯》集合了托马斯·曼早期杰出的关于艺术与艺术家的小说《迷失威尼斯》、《托尼奥·克律格》、《特里斯坦》等四部中篇小说。追寻美,追求爱,期盼逃离现实的藩篱,渴求外在世界与内心的平衡等等都是艺术家们永恒求索的话题,在《迷失威尼斯》中,或许会有一些新的答案。
  • 狼帝溺爱

    狼帝溺爱

    孟浅夕,本是二十一世纪超级女警花,一朝穿越,变成了尼姑庵的光头小尼姑,却还是地位最卑微的,整日受师叔师姐们欺负的小受气包。本是人民公仆,最嫉恶如仇,惩奸扬善的她怎么可以接受这样的安排?她奋力反抗,拼命崛起,却总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幸好在山中捡到的一只幼狼能为她保驾护航,披荆斩棘。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跟她朝夕相处,日夜相对的狼崽会在一夜之间变成了一个一丝不挂的极品美男?********北宫玄琛,本是天汉王朝至高无上的太子殿下,却因为幼时的一场阴谋,变幻成了一只人人喊打的天狼灾星,此后他便一直是狼身人心地活在这个世上。本是万尊之躯,最高洁傲岸,一枝独秀的他怎么可能向命运低头?他百折不挠,越挫越勇,却还是摆脱不了恶狼的身份。幸好在山中遇到的美丽小尼,还能将他重新带回人世间,给他久违的温暖。可是当狼身褪去,他要如何从人生的最低谷,一路往上攀爬,走到权利的最巅峰,夺回本该属于他的一切?********【庵堂篇】“听说她给那只狼崽取了个名字叫阿狂呢!”尼姑甲说。“听说阿狂昨天把法能师叔给咬了!”尼姑乙说。“听说现在没有人再敢给她气受了!”尼姑丙说。某小尼姑傲娇的抱着手中那只名叫阿狂的狼崽,从一众小光头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再也不用担心她会被那些光头尼姑欺负啦!阿狂:嗷呜!我们是美尼与野兽组合!【乡村篇】“听说她家男人叫阿狂!”村民甲说。“听说阿狂很厉害呢!发起狠来把村长儿子都扔进河里了!”村民乙说。“听说她现在的头发是假的,是阿狂剪了自己的头发给她呢!”村民丙说。某小村姑傲娇地甩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假发,从一众无知村民面前走过,自从有了阿狂给的假发,再也不用担心别人说她是尼姑啦!阿狂:我的小美尼,正在长成倾世美人!【将军篇】“将军!孟姑娘把王大人送来的那十名美人儿都绞了头发,送到庵堂里面去做尼姑啦!”管家慌慌张张地跑进来禀告。某将军不慌不忙地看着从前线传回来的急报,说道:“做得好!下次若还有人往府里送美人儿,都让孟姑娘这么处理!”“啊?”管家惊得下巴都要掉到地上去了。某将军无视管家的惊愕,继续说:“那些女人就该好好送去庵堂修身养性,我的浅夕就是从尼姑庵出来的,你看她多完美!”“啊?”管家的下巴彻底掉到地上。【宫廷篇】“陛下!皇后娘娘不肯接受您的册封,撕了宝册,丢了凤印,说要再度做尼姑去!”小太监惊慌失措地跑过来禀报。
  • 神经漫游者

    神经漫游者

    这部小说催生了《黑客帝国》!赛博朋克圣经!史无前例的得奖记录:囊括雨果奖、星云奖、菲利普·迪克奖!一个天才黑客,一个女杀手,一个特种部队军官,一个意识操控专家。他们受雇去做两件事:偷一把钥匙,获得一个密码。他们是职业罪犯,同时也是无可救药的厌世者;他们自我放逐,同时也在下意识寻找一条回家的路。而他们的雇主,则是人类自有文明以来所遇到过的最强大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