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31

第31章 钩心斗角,“朝廷大树”与“商业大厦”的依附和对弈(3)

怡和洋行在华贸易发展得很快。本来,胡雪岩做生意是以怡和为客户的,但怡和认为通过胡雪岩来买丝,价格上太吃亏,不如自己派人下乡收购,出价比胡雪岩高,养蚕人家自然乐意卖。而在怡和,仍旧比向胡雪岩买丝来得划算。

这一点胡雪岩倒不大在乎,因为他讲究公平交易,而且口头上常挂一句话:“有饭大家吃。”养蚕人家的新丝能卖得好价钱,于他有益无损。青黄不接,或者急景凋年辰光放出去的账能够借此顺利收回,倒是一件好事。只是有三家缫丝厂正在筹备之中,一部机器抵得上三十个人。一旦开工,浙西农村中不知有多少丝户的生计有断绝之虑。

因此,丝业公所发起抵制,实际上是由胡雪岩发起抵制。丝业公所的管事,皆唯他马首是瞻。

左宗棠赴任两江,胡雪岩打算说动他加蚕捐。要叫他们成本上涨,无利可图,那怡和洋行就一定会关门。

古应春觉得用这一招对付洋商确实很厉害,但须防洋商策动总税务司赫德,经由李鸿章的关系,向总理衙门提出交涉。

果然,胡老太太生日那天,赫德亲自上门来了。怡和洋行提出的条件很好,所谓“市价以外,另送佣金”,便有两笔收入。坐享厚利,在他人求之不得,而胡雪岩却决意放弃。

赫德的情面不能不顾,至少要想个虽拒而不伤赫德面子,让他能向怡和洋行交代的说法。办法总会有的,要不起风潮,不坏市面,还要养蚕人家有生路。

赫德是有名的老奸巨猾,情知要避免这三点的妥当办法,花十年工夫也未见得能筹划出来。不过,胡雪岩的苦心,他还是体谅到了。

左宗棠主陆防,李鸿章主海防,这是已经争论了十几年的老话题。先是西北告急,陆防论占了上风。及至曾纪泽使俄,解决了中俄纠纷,陆防论不再有人提起。李鸿章旧事重提,海防的计划朝廷完全同意。哪知正干得如火如荼之时,李太夫人病殁汉口,李鸿章无奈回籍,朝廷命左宗棠代为监管。

左宗棠自感得意,海防,北洋可管,南洋又何尝不可管,而且经费大部分出在两江,来管南洋,更觉名正言顺。所以,左宗棠一到上海,便要胡雪岩陪同去看江南制造局。

左宗棠的巡视,实是一个乱子。本来,江南制造局是李鸿章的禁脔,左宗棠却硬要交代胡雪岩去代理购买军火,分发江南各防营使用。这便有“抢生意”的意味在内,实际上已等于短兵相接。胡雪岩连说“怕不见得好”,把这生意让给了制造局的买办。

洋商却非要认老主顾,把价目表事先开给胡雪岩,并为他保留了一个折扣。这样一来,制造局便有了上当受骗的感觉,去和上海道邵友濂商量。邵友濂答应找个机会,好好打胡雪岩一顿闷棍,叫他爬不起来。

4. 胡雪岩的生意出了漏洞

生意出现危机,也有胡雪岩自身的原因。典当行生意,分布在各地的共有二十六家。当铺的资本总算有四百五十万银子,按一分息算,一年就是五十四万。

经人提醒,胡雪岩发现了漏洞。在他记忆中,每年年底结总账,典当部分的盈余,从未超过二十万。照此说来,每年有三十多万银子被吞掉了。

古应春给他出了个主意,整顿典当行。不必一家一家来查,只需把二十三家的“总管”、“管包”通通调动。调动要办移交,接手的有责任,自然不敢马虎。于是,账目、架货的虚实也就盘查清楚了。

口风一漏出去,杭州典当行的总管心里便七上八下。原来,此人舞弊已历多年。思前想后,唯一的挽救之道,便是打消这个计划。万不得已,串通了自己的姨太太,使出美人计。胡雪岩既已中计,只好让大家不动了。

另一个是上海的钱庄档手宓本常,和古应春较起了劲。

上海的银根,紧到了极点。市面上只有一百万现银,全靠同业互相协助,在汇划上耍把戏。情势到了这种地步,非得赶快另寻进账不可。为了维持阜康的信用,只好抛售茧子,这是胡雪岩十分不情愿的。还有一个办法,由古应春出面,购买缫丝厂,把手头三百多万两的丝茧变成现银。

收买缫丝厂的生意谈成了,宓本常却不肯划款。宓本常放了风声出去,说胡雪岩并无意办新式缫丝厂,是古应春在做房地产的生意上扯了个大窟窿,所以买空卖空,企图无中生有,来弥补他的亏空。如果有缫丝厂想出让,最好另找主顾。否则,到头来一场空,白误时机。

对于古应春,宓本常自有一番说辞。虽说胡雪岩指明给古应春购厂留一笔款子,钱是阜康的,受人之禄,忠人之事,银根这么紧,如果把这笔钱死死守住,不拿来活用,着实没有道理。

宓本常敌视古应春,是因为自己做了亏心事,怕古应春知道了会告诉胡雪岩,不愿他与阜康过于接近。

宓本常原本看胡雪岩一片如花似锦的事业,激起了一番雄心壮志,打定主意,利用阜康的地位,调度他人的资本,去做自己的生意。

生意是和自己的表弟合伙做的。由宓本常拨付五万银子,在海上运送货物,南货销北,北货销南,一趟船做两笔生意,宓本常得两份,表弟得一份。

邵友濂的闷棍早想出手。江海关的税收归邵友濂管,前次各省关票解沪,邵友濂就已经动了手脚。只是时机不凑巧,胡雪岩得到左宗棠的支持,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又逢李鸿章抵沪,胡雪岩借了商谈鸦片捐税的机会,请求李鸿章出面催收。李鸿章一诺无辞,税款才顺利移交。

等到法国进攻越南,朝中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左宗棠主战,邀胡雪岩去总督府面谈,由转运局想办法,购买四千支洋枪。另外,加拨二十五万款子,作为开拨费用。

到了上海,胡雪岩才发现,不巧的事情凑到一起了。

第一是市面不景气,银根极紧。第二是屯丝屯茧这件事,明知早成困局,力求摆脱,但阴差阳错,他收买新式缫丝厂,为存货找出路的计划,始终未能成功。目前,天津、上海都有存丝,虽削价求售,亦无买主。第三是左宗棠先为协赈借了二十万两银子,如今又要拨付二十五万两,虽说是转运局的官款,但总是少了一笔可调度的头寸。第四是胡雪岩女儿嫁期在即,依胡雪岩的脾性,面子上的事总要摆得越大越好。场面大,开销多,至少还要预备二十万两银子。最后就是宓本常私下借客户的名义,提取存款去做南北货生意,照古应春的估计,大概是十万两银子。

急也没用,如今只有按部就班,一面催上海道,一面想法子调头寸。

李鸿章这一面,早已打定了议和的主意,只是慑于清流的力量,不敢公然表示。

李鸿章门下却已经心领神会了,想要议和有结果,须先救火。谁是“纵火”者呢?第一个就是左宗棠,第二个是彭至麟。擒贼先擒王,只要将左宗棠压制住,李鸿章就能掌握整个局势,与法国交涉化干戈为玉帛。

结论是要使得左宗棠“纵火”不成,非除去胡雪岩不可。

不久,市面忽然谣言大盛,说胡雪岩摇摇欲坠。一说他跟洋人在丝茧上斗法,已经处于下风。又一说便是应付的洋债,到期无法清偿。

到胡雪岩启程回杭时,上海阜康开始挤兑。不到一天,只好关门大吉。

杭州这边,情势尚好。一则没有李鸿章那一派人的煽动,二则藩司德馨和胡雪岩亲若兄弟,亲自到阜康维持秩序。所以,等胡雪岩上岸,照旧摆出排场,以稳定“军心”。

德馨深夜造访,和胡雪岩、古应春一起斟酌发往军机处密友的电报,托他在都老爷面前烧烧香。快过年了,节敬从丰从速,请他们在家纳福,不必多管闲事。只要大家体谅胡雪岩情非得已,相信他会负责到底,办事情就有了缓和的余地。

算一算总账,人欠欠人,通扯来算,连官款在内,还完欠款后,还多下三百五十万两银子。

但这只是如意算盘。积款最多的是在丝茧上,照市价是九百万两银子。但自上海阜康的风潮一起,丝茧上免不了也要受人挤兑。九百万两银子的货色,说不定只能打个倒八折,只值一百八十万,洋商等的就是这一天。

5. 关键时刻,朝廷落井下石

胡雪岩的帝国大厦岌岌可危,假定有朝廷出面维持,只要便宜不落外方,也都认了。只是风潮之起本属有因,要想朝廷在此时伸出援手,绝无可能。

事情很快传到了朝廷。据奏,阜康银号关闭,查刑部尚书文煜在该号存银七十多万两,朝廷要求“查明确数,究所从来”。恐怕很快就有严旨。

文煜的回奏很坦白,说他这二十多年来,曾获多次税差,廉俸所积,加上平日节俭,在阜康存银三十六万两,其余为亲朋托文煜经手代存。

上谕认为他“所称尚属实情”,不过“为数稍多”,责成他捐出十万两,以充公用。

上谕又责成左宗棠严行追究,勒令将亏欠多处公私等款,赶紧逐一清理。胡雪岩首先被革职。又命左宗棠给各省督抚公文,把胡雪岩在各地的典当行,并茧丝若干包值银数百万两,一一查明办理。

时人这样描述胡雪岩倒闭带来的冲击:“前日之晡,忽天津电报言其南中有亏折,都人闻之,竟往取所寄者,一时无以应,夜半遂溃,劫攘一空……今日闻内城钱铺曰四大恒者,京师货殖之总会也,以阜康故,亦被挤危甚……使诸肆尽闭,京师无富商大贾,内外货币不通,劫压将起,司农仰屋之筹益无可为矣。”

同类推荐
  •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人间四月天

    她是一个女人,一个母亲,一个作家,一个建筑学者。她是林徽因,一个传奇。作者笔下生花,将一代才女林徽因刻画得淋漓尽致。品读本书,我们将在享受文字中读懂林徽因。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上)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着人类历史的崭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那历史巅峰发出的宏音,应该让他们永垂青史,英名长存,永远记念他们的丰功伟绩,永远作为我们的楷模,以使我们未来的时代拥有更多的出类拔萃者。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热门推荐
  • 嗜血娃娃

    嗜血娃娃

    全天下每个女孩子童年都无法抗拒的小娃娃,没想到竟然成了嗜血恶魔,他们以他那无辜的眼神和纯良的面庞做伪装,扼杀了多少无辜的人……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秤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天秤座

    过去两年在土星的笼罩下,天秤遭遇许多无妄之灾,只能用倒霉二字形容,遭遇各种莫名的不顺,不能说什么,只能挽起袖子、努力拼了。 2013年是好消息频频的一年,相对于2012年的倒霉运来说,真实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有利的局面会持续到2015年,对天秤来说,是值得把握的事业黄金期。
  • 霸道老公

    霸道老公

    “你是我的,永远都是我的!”他霸道,小气,甚至连他亲生的孩子,他也不允许和他争她世界上有这种让人窒息的爱吗?让人的心痛的窒息的爱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薛定谔之猫

    薛定谔之猫

    据资料显示,中日战争中是没有关中国战俘的战俘营的,中国战俘都是直接杀了或者送去做苦力。唯一的战俘营在沈阳,只关押欧美战俘。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抗战爆发三年以后,正是中日抗战拉锯期,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成功逃出日军战俘营,进入了战俘营旁巨大的原始森林山脉。战俘怀着喜悦和对未知前途的忐忑,在森林中不断深入,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系列诡异的遭遇:没有活物的环境;异常漫长的白昼与黑夜;沉满腐尸的水潭;潜伏在身边的吸血怪物;以及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原始森林中,却又确实存在的神秘机构……战俘营伪军军官邵德带领几个日军士官和一个排的伪军紧随其后进入这片森林,所遭遇到的各种奇怪现象也接踵而来:与外界离奇地没了联系;士兵接二连三死亡并消失。而紧跟着战俘逃亡路线,越来越多不可以解释的疑团出现。在这追捕过程中,邵德发现整个战俘逃亡事件与三年前同样发生在战俘营的另一起事件竟惊人般的雷同!并近乎绝望地察觉到自己和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自己与正被追捕的战俘雷子,和三年前同样逃出战俘营的战俘曹正等人正在慢慢重合……
  •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轮椅总统:罗斯福(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一等俏农女

    一等俏农女

    【读者群,狐狸部落,296620430】杨千千不解,她想骂爹,她的人生怎么会这样悲剧?她是商场女强人,虽不是翻手为云,却也覆手为雨,终于时髦一把,风骚一回,本以为可以幸运地玩次开心的穿越。可家有悍妇,穿来三天每天被骂醒,家徒四壁,一群年幼兄弟姐妹,穿衣吃饭都是问题!但有杨子千在,担心什么?有手有脚有大脑,钱会有,地会有,大米也会有,可突然来门口哀嚎的大妈从哪儿来?“三姐,那是咱二婶娘。”什么?极品亲戚还敢上门?小六,关门放狗!
  •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人生心理健康大讲堂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绝大部分的疾病都与心理因素有关,其中大部分的病因与精神压力过大有着直接关系。本书围绕着人生心理健康这一主题,揭示了现代人生活中最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分析了现代人最常见的心理障碍与疾病的表现,介绍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的各种方法。它试图用最恰当的方式,点亮人们的心灯;用最有效的办法,为人们的心海导航;试图通过心灵的呵护,减轻人的精神压力,构筑人的心灵乐园。
  •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一生的忠告:外交官爸爸写给儿子的信(超值金版)

    书信中涉及到的学习、礼仪、处世等话题,对年轻人仍大有裨益。说到底,这是一本教人如何获得渊博的学识,是当下年轻人关注的焦点,如何掌握处世必需的礼仪,如何获得他人信任,也是他们步入社会、走向成功必须掌握的人生哲理。查斯特菲尔德所处的时代与今天虽相距甚远,如何获得成功的书。但这些书信所持有的观点与道理,本书是一本父亲写给儿子的书信集。它反映了查斯特菲尔德在政治方面的圆熟技巧、对良好礼节的呵护以及对儿子在礼仪和处世方面的悉心指导,充满了查斯特菲尔德对社会、人性、人际关系和领导能力的深刻洞察
  •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必学古文名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