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4500000025

第25章 先舍后得,倚靠大树就先培养小树(5)

当时,上海的局势很不稳定。上海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小刀会”起事。当时,上海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上海县城;另一个是外滩的外国人租界,也称“夷场”或“洋场”。洋人曾经接济过“小刀会”,租界因此并未受战火影响,但“小刀会”起事以后占领县城,终成租界的掣肘之患。二是由于洋人资助“小刀会”,与太平军从事军火交易,惹恼了清政府。于是,清政府决定限制洋人在上海的生意,颁布了禁止丝茶运往上海的政令,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增加关税。而洋人似乎也在与清政府较劲,关系变得很僵。受这两种因素影响,上海的进一步繁荣就受到很大的制约。

不过,这也不是说没有回转的余地。能够调停的关键,是洋人与清政府都不想长久僵持下去。对于洋人来说,如果一定要与清政府僵持,他们在上海的生意必将全面受到影响。比如,现在洋人急需的茶与丝,由于贸易禁令,货源断绝,就只能在上海高价购进。而清政府主要也只是恼恨洋人资助“小刀会”和卖军火给太平军才发出禁令的。从实际利益来说,如果真正断了洋商的生路,清政府也断了一条财路,起码关税就要少收许多。

胡雪岩要在上海设立阜康分号,要在上海做房地产生意,要在上海开米行,甚至还想在上海开戏院、茶楼。而所有这些生意,必须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上海一定要保持繁荣的势头,而要保持上海的繁荣,首先必须设法使上海稳定。

因此,胡雪岩想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他认为,朝廷与洋人的争端绝不会长久。如果僵持下去,洋人固然要受损,但上海市面也会萧条,最终会两败俱伤。他要做的是,在朝廷与洋人之间调解,把彼此发生争端的原因消除,叫朝廷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朝廷,这样才能使上海市面热闹起来。那时,开戏院、茶楼也好,办房地产也好,才会无往不利。

于是,胡雪岩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自己囤积的生丝尽快脱手。这些丝本来是他准备在销洋庄的过程中用来控制市场、垄断价格的一批丝。胡雪岩在这个时候脱手的目的,是要向洋人做出一种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在中国做生意比较重视中国商人的态度。二是去苏州拜见江苏学政何桂清,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出面调停的人。在胡雪岩看来,如果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与洋人之间的争端,事情并不是办不到的。

结果,他真说动了何桂清。何桂清借进京捐巡抚之职的机会说动朝廷,朝廷便取消了贸易禁令,使上海市面重新热闹起来。

对于生意人要不要自觉去帮助维持市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也许会觉得生意人只管做生意,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帮助维持什么市面。只要自己有手腕,能够把握住机会,市面平静有市面平静的钱可赚,乱世有乱世的钱可赚。这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胡雪岩也说过,乱世之中,生意很难做。不过,越是难做就越是有机会做好。

但是,无论如何,做生意总与市面的环境相关,与时局的安定与否相关。乱世之中,也许确实能够给人提供许多崛起的机会。但从根本上说,事业的发展还是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平静的市面。就社会的总体购买力而言,治世比乱世要大得多。只想在乱世之中找机会,甚至惟恐天下不乱,这只是一种投机者的想法,这样的人不会有大出息。

五 中西贯通,培植“洋场”势力

海禁初开之时,懂得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没有几个。胡雪岩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古应春等人的帮助,与外国人周旋斗智,在与外国人进行的丝、茶以及军火交易中大发其财。

胡雪岩借重的另一个势力就是洋人。按照胡雪岩的说法,他的成功得力于两个局势的大转变:第一个是太平天国运动,第二个是海禁大开。两者共同促成一个纷纷攘攘的乱世,而胡雪岩是典型的乱世英豪,善于应对乱世,把握方向,整顿秩序。

胡雪岩对洋场的利用,也正得力于他这种能力。

胡雪岩在洋场势力的确立,首先是做丝茧生意时,就遇到了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其次是他主管了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

上海采运局可管的事情甚多。牵涉和洋人打交道的,第一是筹借洋款,前后合计在一千六百万两以上;第二是购买轮船机器,用于由左宗棠一手建成的福州船政局;第三是购买各色最新的西式枪支弹药和炮械。

由于左宗棠平叛心坚,对胡雪岩的作用看得很重,洋务方面均由胡雪岩出面接洽。这样一来,便逐渐促成了胡雪岩的买办垄断地位。

洋人看到胡雪岩是大清疆臣左宗棠面前的红人,生意一做就是二十几年,也就格外巴结。这也促成了胡雪岩在洋场势力的形成。

1. 与洋人打交道,选定中间人

在胡雪岩首次做丝茧生意时,就遇到了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然而,自己与洋人不熟悉,想做成买卖,最关键的是要有一个懂洋事务的朋友。不久,尤五托人找到一个在上海滩响当当的人物古应春,约好在酒楼见面。尤五告诉胡雪岩说,古应春是个很“外场”的人物,不难对付。

双方一见面,胡雪岩就用请教的口气说:“应春兄,我总算运气不错,夷场上得有识途老马指点,以后要请你多多指教。”

“不敢当。”古应春答道,“我对老兄你也已慕名很久了,这么多的人推崇老兄你,可见老兄你必是个好朋友,我们以后要多亲近。”

“是,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况且海禁已开,我们自己不亲近,更难对付洋人了。”

“着!”古应春说,“雪岩兄,你这话真通达。说实在的,我们中国人,就是自己人弄死自己人,白白便宜洋人。”

“现在新兴出来‘洋务’这两个字,官场上凡是漂亮人物,都会‘谈洋务’,最吃香的也是‘办洋务’。这些漂亮人物我见过不少,像应春兄你刚才这两句话,我却还是第一次听见。”

“哼!”古应春冷笑着,对胡雪岩口中的“漂亮人物”做了个鄙夷不屑的表情,“那些人是闭门造车谈洋务。一种是开口就是‘夷人’,把人家看做茹毛饮血的野人;再一种是听见洋人二字,就恨不得先跪下来叫声‘洋大人’。这样子谈洋务、办洋务,无非自取其辱。恨洋人的,事事掣肘,怕洋人的,一味讨好,自己互相倾轧排挤,洋人脑筋转得快,有机可乘,绝不会放过。”

“应春兄!”胡雪岩矍然而起,“我有点不大服气!我们自己人弄死自己人,叫洋人占了便宜,难道就不能自己人齐心协力,从洋人手里再把便宜占回来?我们自己现在就可以先做起来。”

“好!”古应春也一仰身坐了起来,“就从我们开始做起。只要能够成功,我可以不必在意利益。我洋行里那个‘康白度’也不要了。”

“应春兄,”胡雪岩首先声明,“自己人说话,不妨老实。你洋行里的职位,仍然要维持,不然跟洋人打交道不方便,而且那样一来,洋人那里的消息也就隔膜了。”

古应春原是不假思索想到就说的一句话,即使胡雪岩不点明,他回想一下,也会改变主意。现在,听胡雪岩一说,觉得胡雪岩实在是一个替人想得周到的人。

“雪岩兄,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做它一番市面出来。”

此意一定,胡雪岩就提出了与古应春合伙同洋人做生意的要求。惺惺相惜,古应春自然也十分乐意。此后,胡雪岩与洋人做军火交易,比如同英商哈德逊谈判,以合适的价格及时地买到两百支枪、一万发子弹,生丝销洋庄,比如在上海第一笔包丝卖给洋人,一举赚得十几万两银子,古应春都功不可没。

2. 了解洋人,有的放矢

以往,中国人对洋人极端鄙视,最初原因来自于对西方人相貌的不解。在没有见到真正的洋人之前,中国人曾经强烈地认为,除了中华本土之外,外面的世界即使有人,也是一群类似人的动物,中国人称之为“蛮夷”——地处文明边缘、愚昧野蛮的人。这些蛮夷要不就是大脑袋,小身子,三个耳朵,一只眼睛;要不就是根本没有五官,脸部一片模糊;要不就是看上去仿佛是人,却不会说“人话”,只会牛一样地吼或鸟一样地叫。

后来,西方的洋人们真的来了。虽然他们的各种器官与中国人没什么两样,都是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两条腿和一只鼻子,但这些看上去像人的家伙们实在是丑陋不堪:苍白和带有红斑的皮肤,红色或者黄色甚至是白色的头发,蓝色、褐色或者杂色的眼球,深深陷入眉骨的眼窝,高高耸立的如同某种鼠类的鼻子。洋人们的所有特征无不证实着中国人的猜想:洋人和野兽很接近。

别说普通人,连大清的官员对洋人也不是很待见。只是后来,洋人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人们才开始对洋人卑躬屈膝。

但是,胡雪岩在洋场上始终抱着一种正确的态度。他一向认为,同洋人做生意,两种态度完全要不得:一则以洋人为野蛮人,认为其茹毛饮血,未经开化;二则见洋人则腿软骨酥,称之为父母大人。拿这两种态度来办洋务,岂有不丧权辱国的道理?

而他自己,始终抱着在商言商的态度,平和地对待洋人,不卑不亢,保持了民族的自尊心。

胡雪岩自幼在钱庄长大,没读过多少书,却能够看得清世界发展的变化趋势,从而随潮流而变。他无疑属于那个时代极有远见的人,不像那些死读四书五经的士大夫,盲目崇古,拘泥于礼法,不知变通。

胡雪岩曾说:“生意的气度源于一个人的眼光,小零售商的老伯,只能看得见一村一庄、一条街的生意。而做大生意的人却能看得见一省乃至全国的生意。”他自己则把眼光放得更远,他看到了国外,知道同洋人做生意才是大有前途的事业。

胡雪岩虽说是个商人,但他对形势看得很准。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人的船坚炮利已使清政府无力抵抗。然而,外国人却也没有能力来吞并中国。中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有自己喜爱的生活方式,人口、疆域的庞大使一切吞并的阴谋终将落空,更何况西方诸国远离中国疆土。外国人在中国的目的不外乎是想从中国捞取钱财,在经济上获得实惠。所以,洋人如果生意上受到损失,总是叫嚷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但实际上,真正动用武力,无论对哪一国的商人,损失都是巨大的。这种睿智的眼光,在当时是极为难得的。也正是这种正确认识使胡雪岩得以正确对待与洋人的生意,从而为自己积累更强的经济实力。

与洋人打交道,胡雪岩很有感触:“洋人做生意,官商一体,他们的官是保护商人的,有困难,官出来挡,有麻烦,官出来料理。他们的商人见了官,有什么话可以实说。我们的情形就不同了,官不恤商艰,商人也不敢期望官会替我们出面去争斤论两。这样子的话,我们跟洋人做生意就没有把握了。你看这条路子走得通,突然官场中另出一个花样,你就会前功尽弃……人家外国人,特别是英国,做生意是第一等人。我们这里呢,士农工商,做生意的,叫啥‘四民之末’,现在更好了,叫‘无商不奸’。”

正因为有了这种对比,胡雪岩对封建官僚体制压制商业活动,就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能看出来,自己的商人费了好大的劲,要创造一个好的经营氛围。因为整个体制所限,商人还只能单个地为自己一个人开拓商业领域。稍有不慎,这种经营特权就会被收回,一夜之间会重新处处受阻。因此,他对封建官僚体制提出了尖锐而中肯的批评。

至于洋人自身,在胡雪岩看来,也有他们的好处。他们的好处就是讲道理、讲信用。你认认真真去和他做生意,他也就认认真真和你谈,不会想到生意之外的歪点子。中国的商人就不同,他在商业上赢不了你,逮着机会,他就会在其他方面坑你,比如利用地方流氓势力,比如利用官府。所以,胡雪岩觉得,很多时候,和中国自己的商人打交道很吃力,和洋人打交道,就很省劲。洋人的整个体制已经大大减少了商人从事商业活动的成本。这样来看,胡雪岩的成功就更显得来之不易。中国的商人办成同样的一件事,付出的心血往往更多。

胡雪岩成为中国洋务第一人,有着深远的意义。于整个国家,他借来了左宗棠平定西北的军款,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培养了大批海事人才。于他自己,洋场生意巩固了他的商场地位,为他积聚了大批财富。胡雪岩的这种眼光,令我们不得不佩服。

眼光决定气度,眼光决定成败。有了深远的眼光,就敢开一代风气之先,站在时代的潮头,成为领军的人物。

3. 做大生意,培植“洋场”势力

胡雪岩自从与洋人打交道以来,凭借个人魅力,逐渐开拓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洋场势力范围,别人想涉入是不大可能的,因为洋人认准胡雪岩,不大相信别人。

江南制造总局曾有一位买办,满心欢喜中接了胡雪岩手中的一笔军火生意,却被洋人告知,枪支的底价早已开给了胡雪岩,不管谁来做都需要给胡雪岩留折扣。

胡雪岩与法国人日意格、德克碑都有很深的“交情”。胡雪岩通过他们两人建起中法联合的“常捷军”以对抗太平军。后来,这两人还与胡雪岩一道协助左宗棠办福州船政局,并出任该船政局的正、副监督。

胡雪岩虽在杭州发迹,但兴盛后以上海为其商业活动的中心,因为当时的上海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得风气之先,已具备金融、法律、城市设施、近代外贸、航运和其他外贸工业等一系列近代商业所必需的条件,而成为全国外贸中心。在这里,胡雪岩不失时机地同法商洋行、德商泰来洋行、英商汇丰和丽如洋行、怡和洋行等机构进行商务上的合作,上述洋行是外国资本控制中国金融市场的大本营。其中丽如洋行,前身是英国设于孟买的西印度银行,1845年始改此名,迁总行到伦敦,并在香港和广州设分行,这是出现在中国土地上的第一家外国银行。这些洋行来头大、资本大,它们通过经营外国在华洋行的汇兑、进出口押汇、放款、信用透支、吸储华人存款、向清政府发放贷款等业务,来左右中国的政治、经济局势。

胡雪岩虽然不是固定地充当某个洋行的买办,但他与这些洋行保持密切的关系,后来采办船政局机器、西征武器、筹借西征洋款,无一不是借重于洋行。“唯利是图”的洋人知道胡雪岩是左宗棠的红人,做生意又出手阔绰、讲求信誉,因而也将他推为“中国第一人”,信其一诺千金,遇借款总是提出“券中必得胡某画押方可”。其见重于外洋,由此可见一斑。

综合胡雪岩经商生涯看,其突出特点就在他的取势理论。官场势力、商场势力、洋场势力和江湖势力他都要,他知道势和利是不分家的。有势就有利,因为势之所至,人们唯其马首是瞻,他就没有不获利的道理。另一方面,有势才有利,社会上各种资源散置着,就像水白白流走一样。假若没有蓄积、没有成势,就无法形成一种力量、一种走向。蓄势的过程,就是积聚力量、形成规模、安排秩序、形成走向的过程。

官场和江湖有嫌,洋人和官府有隙,胡雪岩却非要他们前嫌尽释,沟壑尽平,大家携手来做生意、求利益。这种作为,一般人想不到,胡雪岩想到了,一般人做不到,胡雪岩做到了。所以,人们称赞他神,称赞他奇。这种神奇,在胡雪岩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与众不同之想。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我的价值观

    潘石屹亲笔力作!首次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首次系统回顾“万通六君子”创业之路!独家揭秘PM2.5背后不为人所知的内幕!本书内容基于潘石屹“价值观”的理念,从他对房地产市场的认知、商业模式的开发、做人做事的原则、对理想和信仰的感悟、成长中影响价值观的因素、对一些人和事的思考等等众多方面来全方位展现潘石屹的价值观。他在书中首次深谈与张欣的爱情之路和矛盾冲突,畅谈父亲的生存哲学与父子深情,系统回顾了“万通六君子”的创业之路,全面而深入地谈及个人信仰。潘石屹从物质到精神、从生活到事业等众多方面入手,通过真实的讲述展现出自己人生价值观的精华所在,带给大众无穷的榜样力量。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沃伦·巴菲特全传

    沃伦·巴菲特全传

    重点讲述巴菲特怎样成长为一代“股王”的传奇一生;也通过他人眼中的巴菲特,细致阐述他在投资经营中的魅力。阅读《股王之道——沃伦·巴菲特全传》,相信正在股市迷茫的你,本书从“巴菲特的风采”、“巴菲特投资传奇”、“追踪巴菲特投资思维轨迹”、“股神的现在进行时”四个部分着手,会有很大的收获,收获巴菲特的投资股票经,提高自己在股票市场的必胜信心
  •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中国历史名人之四

    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589年灭陈,统一中国;隋的统一,促进了边境同内地、台湾同大陆的联系。然而,隋炀帝奢侈腐化,苛酷无比,弄得民穷财尽,终于爆发了隋末农民大起义。隋唐时期科学技术有很大的发展。唐代的诗歌,在我国古代的诗歌艺术中发展到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唐代的散文也有很大成就,韩愈和柳宗元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唐代的艺术达到了很高的成就,不论在绘画和雕塑方面,都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出现了许多优秀的艺术家。
热门推荐
  • 重生之杀死公主

    重生之杀死公主

    在重生回到过去之前,如果你还有三天的时间留在阳世,都能让人活的更加潇洒,你打算做些什么?安阳公主比较倒霉,第三次等等。安阳公主重生的时候,她在自己的灵堂上,也许你还需要第二次,发现了一个秘密……,不是每一次的重生。发现自己还能够以魂魄的姿态在阳间先逗留三日
  • 巫墓

    巫墓

    二十世纪中的青年,误闯入大巫之墓,学得无数巫族绝技,同时在墓中渡过了五十年。五十年后,林醒白重回世间。
  • 错嫁王爷

    错嫁王爷

    我穿了,我竟然真的穿了,还直接被架着去拜堂,新郎却是一只猪?!老天,我竟然沦为猪的新娘,不要开这样的玩笑吧?半夜醒来,猪相公却摇身一变成为绝世冷美男,这……这是怎么回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亡灵物语之异界之旅

    因车祸而死的赵天赐,在灵魂即将消散的最后一刻,来到了异世,在亡灵法师的召唤下成为一个拥有灵魂的僵尸。经过自己修炼法术后,重生为人。随着他自己能力逐渐加强,在他的灵魂深处,人性,正在不知不觉中复苏。重生后的天赐能否融入人类社会?命运的齿轮又会将他带往何方?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楚歌

    楚歌

    她说,她的世界永远都是这个样子。就好像战火峰飞时的一首楚歌,即便战败。她依然有自己想要爱、想要守护的人。
  • 穿越兰陵古墓

    穿越兰陵古墓

    她们是曾经的闺密,亲密无间。却因为一次偶然的古墓之旅,让她们来到了一个和她们曾经最熟悉的世界完全不一样的时空,让那些曾经最生硬的史书上的文字变成了最真实的触感。在那个不属于她们的时空里,她们邂逅了各自的爱情,但她们的爱情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阴谋,陷阱,斗争一次次接踵而来,她们要如何去面对。在异时空经历的种种,她们仍然是最真实的自己还是最终走向两端?且看穿越兰陵古墓,带你走进一段不一样的旅程。。。
  •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大汉遗梦 :凤仪天下

    穿越成汉朝的一个小女孩也就算了,竟然还会在“母亲”的按排下嫁入皇宫,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这一切,都太疯狂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