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10000000004

第4章 从孤独中走来(2)

1930年,应马克斯·霍克海默的邀请,弗洛姆加入了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弗洛姆主要负责精神分析和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就在这一年,他完成了精神分析训练,并自主开业,成为了一个精神分析医生。不久法兰克福学派形成了,在德国初步展示了它的辉煌。该所大多数成员如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弗洛姆等等都是有着犹太人血统,因此,**上台后他们遭到了迫害。

从1930年开始,弗洛姆在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有关心理分析和社会的文章,他希望通过对马克思、弗洛伊德和马克斯·韦伯的理论进行综合,寻求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这个时期他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宗教、社会心理学、权威性格、母权制理论,以及经济状况对“集体心理”的影响等等。他1931年在《精神分析运动》上发表的文章《心理分析和政治学》,在心理分析界引起了很大的争论,更多地显示了他利用马克思主义来丰富弗洛伊德的思想的愿望。

1.资本主义精神与肛门恋

弗洛姆指出,早期基督教对一个变成上帝的受苦的人(耶稣)的信仰,体现了人们心中不太明确的愿望,就是想要赶走父亲——神及其在人世间的代表,让自己做主。受苦的耶稣的形象首先产生于受苦的群众的认同需要,是受苦的群众的心声,补偿攻击父亲的罪恶,只是出于次要的地位。相信这个信条的人,大都是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穷人,由于其苦难的生活境遇,对统治者充满了愤恨,同时又对幸福美满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基督教社团的经济状况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变了信仰者的心理态度,教条发展了,观念也变了,受难的耶稣的形象不合适宜了,被赶走的上帝重新被拥立、膜拜。父亲不应当再被推翻了,反抗父亲就是大逆不道;有罪过的不是统治者而是赶走父亲的受苦群众。弗洛姆继续分析说,人们的不满和愤恨不再指向统治当局了,反而指向受苦的人们本身。满足就在于父亲为他听话的儿子提供了宽恕和爱恋,同时也在于受苦的耶稣继续作为受苦群众的代表的同时,所具有的庄严的、父亲般的地位。最后,耶稣伪装的面纱被揭开了,原来他不是别人,正是那个不可推翻的上帝。

为了给这一时期发表的文章提供一般性的基础,弗洛姆随后改变了研究的重点,开始转向了性格类型问题的研究。尽管在别的一些文章中,弗洛姆批评了弗洛伊德,但总体上他还没有背离弗洛伊德,采取的方法仍然是弗洛伊德式的;在他所接受的心理分析的性格观念中,有好多都是借鉴卡尔·亚伯拉罕和欧内斯特·琼斯的研究成果,如里比多冲动的升华和反作用的形成等等。

在性格类型的分类上,弗洛姆沿用了弗洛伊德以不同的性欲形式来分析人格的方法,弗洛伊德曾提出把人的性欲的不同形式作为人们性格和人格发展的不同阶段,即口腔期、肛门期和生殖器期,他大致勾勒了口腔的、肛门的、生殖的等三种性格类型。其中他更钟爱生殖型的性格类型,并把它与独立、自由、友谊联系起来,认为这才是正常的人拥有的健全的性格。

在确立了性格类型在人的性欲冲动中有根源后,弗洛姆继续强调家庭的社会代理人角色。人们永远摆脱不了社会的目光,作为一个例证,他指出过分的性压抑习俗可能影响生殖欲的发展,滋生前生殖型的性格类型。有爱洁癖倾向的人就属于这一类型。作为一个资本主义的反对者,弗洛姆时刻不忘对资本主义进行一番敲打,在这篇分析性格类型的文章的结尾,弗洛姆还集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精神”与肛门恋之间的关系,他所持的观点后来都成为了常识,但在当时却是闻所未闻的观点,人们备感新鲜。

弗洛姆指出,“具有肛门恋性格的人爱财如命,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非常吝啬;而且还是占有狂,热衷于对无用的物质的占有,他们具有天生的虐待倾向和破坏倾向,通过对他人的虐待来寻求快感。他们迷恋所有无生命的东西,如粪便、垃圾、金钱等,一看见金子他们就会两眼放光,整日看守着自己的财宝,宁愿把它们藏在密室里,也不愿拿去投入生产和消费之用,有时还会不停地唠叨着抓紧,抓紧了,别让别人偷走我的东西”。当他们数点着密室里的金银财宝时还会欢欣地笑着说:“这东西暖我的心窝。”

弗洛姆毫不留情地说,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其实就是守财奴式的肛门恋性格,资产阶级的理性、所有权及清教主义与肛门欲的压抑和守序有关。资产阶级信奉物的价值高于生命的价值,他们宁肯失去生命也不愿失去财产,并通过对财产的占有来建立同世界的关系。

关于资本主义精神和肛门恋之间的关系,他在后来的作品《逃避自由》中又重新加以论述。但到那时,他对肛门欲和弗洛伊德的里比多理论的态度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虽然肛门性格类型临床描述上没有变化,但他对此的解释却有显著的改变。

令他发生变化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他的临床观察的积累,另一方面在于有一个人深深地影响着他,这个人就是约翰·雅可布·巴赫芬,一个瑞士19世纪的人类学家,他是最早发现母权社会的思想家。巴赫芬属于那种生不逢时的思想家,在世时默默无闻,他的第一部著作发表于1860年,不过很少有人问津;后来老天有眼,在他逝世20年后,人们终于发现了他的思想宝库,这算是对他的贡献迟到的补偿吧!

巴赫芬发现,在父权社会存在之前,母权社会早就存在了,他不只作了一般的陈述,而且还指出了母权观与父权观的不同。简而言之,母权观就是无条件的人类之爱。母亲对孩子的爱从不以他们的优点为出发点,也不会以孩子有缺点而抛弃他们,她爱孩子是因为他们是她的孩子。如果母亲只爱乖巧可爱、举止端庄的孩子,那么就会有许多孩子因为被抛弃而饿死。父亲爱孩子是因为他们顺从他,长得像他。

在此,弗洛姆指出它所指的并不是某一单个的父亲或母亲,而是从整体来讲的贯穿于母爱和父爱的历史。如果要拿单个的人来说,这种爱在人们身上可以是混合着的,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具有母爱的父亲和具有父爱的母亲。这种差异原因多样,它涉及到社会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涉及到是父权社会还是母权社会。在弗洛姆看来,父权和母权的对立没有比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的描述更生动的了,安提戈涅是母权的象征,“我在这里不是要恨而是要爱”;而克瑞翁则是父权的化身,代表着服从原则,***主义其实就是克瑞翁的化身。

另外,在巴赫芬思想中有着浪漫主义的一面,他把自然浪漫化,认为自然就是人类永远的母亲,人们应该像婴儿投入母亲的怀抱一样投入自然的怀抱,去除那所谓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对此弗洛姆特别倾心,母权社会强调人们的互爱、团结和幸福,它不断给人们爱和怜悯,而非恐惧和屈从,财产共有,人们生活在欢乐的伊甸园中,鸟儿也为他们歌唱。随着父权社会的到来,人们与自然分了家,开始出现了恐惧和仇恨,以及对不服从的惩罚,绝对服从和责任超越于爱和满足之上。

弗洛姆通过对母权制的分析,否定了俄狄浦斯情结的普遍性,恋母情结是人们对母权社会的爱和安全的怀念。俄狄浦斯情结在父系社会得到不断的强化,其中原因之一是由于儿子作为父亲财产与地位的继承人赡养者而造成的。儿子必须承担责任,维系家族的生存,这样儿子的早期教育中,经济的因素被置在了更高的地位,于是幸福和爱就靠边站了。儿子生活在压力中,他害怕失败,厌恶父亲强加给他的责任,对父亲的爱开始转化为怨恨。

弗洛姆继续说,母爱是无条件的,她解脱着儿子身上的社会重负和责任,给他以温暖和安全。然而在当代社会,真正的母亲的力量已被工业文明所侵蚀,她的保护神的地位已慢慢地被剥夺,她也被无情地暴露在强大的工业机器面前,变得软弱无力,成为了过河的泥菩萨,甚至连自身也需要保护。

如果要用文学语言来描述,那么戏剧家易卜生的《玩偶之家》中的女主人公的经历应该是最真实的写照。女主人公娜拉出身中等家庭,美丽活泼,天真热情。她热烈而真诚地爱着自己的丈夫。为替丈夫治病,她曾冒名举债,甚至准备牺牲自己的名誉;如果需要,她甚至表示可以为丈夫而死。但她的丈夫,却是个虚伪自私的人,他平时管她叫“小鸟儿”、“小松鼠儿”,可一旦知道娜拉曾冒名举债,危及自己的社会名声和地位时,便一反常态,大骂她是“犯罪女人”,还扬言要剥夺她教育子女的权利,要对她进行法律、宗教制裁。后来,真相大白之后,最需要丈夫和她同舟共济、承担危局的时刻,她却发现自己为之作出牺牲的丈夫竟是一个虚伪而卑劣的市侩。娜拉终于看清了自己的“泥娃娃”处境,认识到自己婚前不过是父亲的玩偶,婚后不过是丈夫的玩偶,从来就没有独立的人格。于是,她毅然决然抛弃丈夫和孩子,从囚笼似的家庭出走了。

娜拉对社会的背叛和弃家出走,曾被誉为妇女解放的“独立宣言”。然而,在素把妇女当作玩偶的社会里,娜拉真能求得独立解放吗?茫茫黑夜,她又能走向何处?从事理上推想起来,娜拉其实也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来。这确实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弗洛姆认为母权的衰落,母亲地位的边缘化,同样适合于母亲的替代物,诸如国家或种族。原来母亲式的信任和温暖被父亲式的压抑、服从和独裁道德所取代,结果背叛父亲就是有罪的。

不幸的是,新教的发展又加强了父亲的影响,中世纪拥有的子宫式的教堂和圣母崇拜的天主教给人们带来的安全和温暖,在资本主义强力面前隐去了。显而易见,资本主义的精神基础是父权的,尽管资本主义自相矛盾地创造了回到母权文化的条件,然而在无限扩大的物欲的冲击下再也没有了回头路。弗洛姆深情地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给出了回转的出路,它承诺着未来社会的美好。

2.弗洛伊德——一个隐秘的权威

当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弗洛姆没有想到,病魔正一步一步地向他袭来,1931年夏天,31岁的弗洛姆遭遇了猝然的打击,他因咯血而被诊断为肺结核。通过一年多的休养和治疗,弗洛姆总算战胜了死神,逃离了死亡的地狱。这归功于他有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不过,当他刚摆脱病魔的威胁,另一个比病魔更凶狠的妖怪降临在德国的上空,它就是**和它的头目希特勒。

作为一个拥有大多数犹太裔成员的、公开的马克思主义组织,按照**的标准,他们的存在就是一个荒谬,于是刺刀开始对准了这些所谓的“对国家的敌意”的人们,研究所的成员们不得不逃离法兰克福,远赴美国。

考虑到德国形势的险恶,弗洛姆决定在美国定居下来,不久他加入了美国籍。与此同时,社会研究所在纽约重新开张,弗洛姆也很快恢复了他的成员资格。在纽约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其中有克拉拉·汤普森、哈里·斯塔克·沙利文和威廉·西沃伯格等,后来他们又和弗洛姆结为同事关系,在弗洛姆困难的时候,能一如既往地支持他的研究。

不过就是在这一时期,弗洛姆远离了弗洛伊德的思想,不断发表文章批判弗洛伊德,他与社会研究所的同仁们的关系也因理论上的分歧而逐渐疏远了。

随着对巴赫芬思想的兴趣的增长,弗洛姆与弗洛伊德的分歧也就越来越大,对正统弗洛伊德主义的热情不断地减少。1935年他在《社会研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开说明他对正统的弗洛伊德学说的不满和失望。他认为弗洛伊德作为一个资产阶级学者,没有跳出资产阶级的社会文化背景,在他的思想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资产阶级的道德教化和独裁父权价值原则的束缚,因此其社会的批判力就显得苍白无力。

在心理分析过程中,一个分析者如果过多地注重病人童年经验给他带来的负面影响,那就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心理分析人员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如果心理分析人员没有对社会因素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就会不加批判地接受已有的社会价值,而这恰恰是病人致病的原因,分析者好心没有办成好事,反而在病人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另一方面,当病人的心理需要和欲望与已有的社会道德价值原则相冲突时,作为一个社会的顺从者的分析者,他不是对病人因势利导,反而往往是倾向于激起病人的反抗心理。

话又说回来了,当然在理论上,分析人员也倾向于赞成价值中立的原则,对病人采取道义上的宽容态度,然而在弗洛姆看来,所谓的价值中立、道德容忍的理想,在历史上它本身就有着摆脱不了的两面性,在实践上,它结果都屈从了社会的要求。

随后弗洛姆把精力主要都投在了揭示弗洛伊德父权主义的其他方面。弗洛姆认为,正统的弗洛伊德主义进行精神分析的目标就是工作、生殖生育以及进行享受的能力。在弗洛伊德看来,前面两个比后一个更重要,他在文明和满足之间发现了不可调和的尖锐矛盾,他认为个人和社会的冲突是必然的,人类历史就是在欲望中受折磨的历史,并且人类本身无法改变这种命运。他并不主张通过激烈的方式变革社会现有秩序,对于重建新型社会的希望嗤之以鼻,甚至对为使人类的满足得以更好的实现而奋斗的政治激进派,他都抱着强烈的敌意,并冠以他所生造的概念。对于激进派的所作所为,他给出了一个所谓的美妙的解释,认为他们是对父亲所做的恋母性的侵犯,是童年经验的缺陷导致的结果。

我们可以发现,在弗洛伊德的理论框架中,精神病是一个不吉利的东西,它无法适应资产阶级的道德价值规范,有悖于现有的社会秩序。弗洛姆继续分析道,弗洛伊德不能也不愿意改变他所处的社会背景,因为他按照资产阶级的方式,在金钱上斤斤计较,坚持要求他治疗的所有病人必须以金钱来支付。另外,弗洛姆认为,弗洛伊德的缺陷有着其自身的原因,因为他的人格是属于古典独裁父权制类型的,在他的学生和病人面前,他以绝对权威的形式出现,扮演着神一样的角色,没有违背只有服从。

通过对别的心理分析家的研究,弗洛姆认为格罗代克和桑多·弗伦茨齐优越于弗洛伊德,他们的优越之处就在于治疗学上的改革,通过和病人面对面的交谈来进行分析,分析者和病人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让病人感觉到他和医生处于平等的关系上。

同类推荐
  •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这本书,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
  •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博爱:胡适人生讲演集

    《读点大师:胡适人生讲演集·博爱》收录胡适先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关于人生 问题的讲演实录,内容详尽充实,原汁原味地再现一代大师的讲演风采,还原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起云涌,让我们领略特定时代风口浪尖上催生的伟大思想和智慧结晶。 胡适先生主张修己以安天下:“为己而后可以为人,求学而后可以救国”,这种圆融的态度在当时曾引起轩然大波,但在今天看来,这种通达的思想未尝不是饱含着热情和希望,将民族的气节和精神有力地传承下去。他给读者带来的不一样的声音,足可以引起我们对人生更深层的思考。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曾国藩冰鉴(第六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半壁史书:历史上的那些姐儿们第1卷

    本书作者从汉朝吕后开始,历数西汉时期著名女性的故事。吕后、窦太后、卓文君、赵飞燕……她们的故事在作者笔下幽默诙谐,又不失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历史苍凉的反思。 本书是继当年明月和袁腾飞之后又一论史巨作,那些你不知道的历史故事,那些你一知半解的历史史实,那些你好奇已久的美人的秘密,那些充满争议的女人,都可以在本书中得到答案。你还等什么?赶紧拿起此书,寻找答案吧。
热门推荐
  • 宇山

    宇山

    浩瀚星际之中,太阳不过是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一颗恒星,可是这个直径只有十四万公里的小家伙却即将爆炸,一旦发生就足以令整个人类彻底消亡,淹没在宇宙当中,所幸当时一批伟大的人类独树一帜,利用当初并不完善的技术,将一部分人送进未知的无尽宇宙。技术的缺陷令许多人永远的变成了宇宙尘埃,所幸总还有一部分幸运者活了下来,分散到了宇宙中从未探索的各个角落,艰苦求存,自成体系,发展着各自不同的文明与科技…… 大迁移的千年之后,灾难的阴影似乎已经远去,平静的生活安逸而舒适。可是总有人心怀梦想,希望找回那旧日失落的家园,传承血脉与亲情;希望打破束缚的时空,探索未知的奥秘;希望奔向广袤的星空,攀上宇宙之巅……
  • 兽神战记

    兽神战记

    但是在这浩瀚的宇宙之中也有很多同地球一样可以有生命的星球——那就是美斯星球!一个充满魔法的世界,一个魔兽纵横的星球,征服了整个“猎户空间”!,从异世——到洪荒——到古代——到现在——他,宇宙初开,一个强者争霸的国度。一个最远古最古老的神,经历无数的坎坷,无数的星球也随之诞生,当然地球也在此之中
  • 吾家囧徒初长成

    吾家囧徒初长成

    古代小萝莉养成文!呆萌妞霸气上演艰难追师记!她,出身名门却长在山谷,卖萌撒娇耍无赖,无一不能。他,沉默寡言却文武双全,腹黑毒舌假正经,样样精通。她追随他出了山谷,一路风尘仆仆,进入皇宫,摇身变成小公主。他养育她十六年,受尽折磨痴缠,对天感叹:“女人为何如此麻烦!”阴险太后设迷局,镇国塔中的她九死一生。他救她于危难,却只说:“你怎么这样沉?”楚国皇子求和亲,为换得长治久安,她挥泪出嫁,却险些死在他剑下。她只知他沉默寡言,却不知,他曾为她拱手江山。他想护她一世周全,却不知,她想与他一世长安。
  • 重生之贵女风华

    重生之贵女风华

    每一个狠毒皇后的成长,背后都离不开千刀万剐的皇帝与渣女!她云浅月,苦心竭虑,步步为营,以命相待,为的就是有朝一日扶他登上皇位,凤临天下!然而,废后,死子,一杯毒酒,就这样结束了她云浅月的一生,只因他怀中有了更美的娇妻,还是她曾经最为信赖的嫡姐!幸而自己的命太硬,连阎王都不敢收,一睁眼,却是重生到了自己年幼的时候。这一世,她发誓要让所有曾经对不起过她的人——永不超生!然而这个太监为何处处招惹自己?娶了自己也就罢了,可太监不是不能人道么?为何每日自己起来都会浑身酸疼…….
  •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爱的和谐:避孕节育知识

    避孕是新时代两性关系的产物,旨在更好地为两性关系服务,避孕不仅仅是不生小孩,还在于优生优育以及更好地享受性生活带来的乐趣.本书就是向基层干部和育龄群众介绍避孕优生的知识。
  • 前妻请乖乖就范

    前妻请乖乖就范

    她是人民警察,他是协助破案的“好市民”,一见钟情,两厢情愿,火速热恋,闪电结婚,然而两年后,却发现这个懒散闲适的老公,竟然是他们局子里案底足足有墙高的xx!一纸离婚书,她甩手而去,却不知,要甩掉他,谈何容易。前夫就前夫,谁准他像门神一样天天站在她家门口。黑社会就黑社会,谁让这黑社会往局子里冲嚷着要“自首”。她躲他避他烦他,花样百出。他缠她粘她念他,无所不用其极。那张帅气到到妖孽的脸总会带着被她称之为yin荡的笑在她面前出现:“亲爱的,你斗不过我还是乖乖就范吧。”********习风:第一次见面把她把他当“良民”。第二次见她以为他是“色狼”。第三次见就直接滚床单。一夜情迷之后,习风看着床上的女人就想,这女人不就该是他老婆么?抓过来,恋爱结婚只差没弄出个小娃娃。没想到这个在温顺的时候比小白兔还乖的女人翻脸比翻书还快。刚刚还是你侬我侬鹣鲽情深,下一刻却冷着一张脸。说什么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说什么警察和黑社会不能在一起?去TM的白道黑道,他习风看上的人就一定要抓过来,人,吃掉!心,收掉!魂,勾掉!容卓:真正认识她的那次,她其实一点都不好看,一个人蹲在电梯里哭的要多狼狈有多狼狈。他想自己肯定是鬼迷心窍了,要不然怎么会看上这个丑不拉几的女人!他容卓是谁?是东区的大佬,是江湖上传说那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花花公子,他想不通!自己怎么会栽在这么个丑女人手里呢?“小锦,要不你就嫁给我算了,要钱有钱要名分有名分。习风杜仲亨给不起的东西我通通给的起!”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幅心不在焉的样子,任谁都以为他在开玩笑,天晓得,容卓这一辈子大概就认真了这么一次!一段隐忍的爱情,两个曾经亲密却又背离的人。当爱情发生在黑道老大和小警花之间,它的名字便不叫拥有,而叫不想失去。☆★☆★☆★☆★☆★如果你是我眼中的一滴泪,为了不失去你我将永不哭泣。如果金色的阳光停止了它耀眼的光芒,你的一个微笑将照亮我整个世界。……………………良锦:这个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世界上的男人除了你我都可以爱,可是我偏偏只爱你。【本文题目看似很可爱,内容其实有点虐,亲爱滴们看文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哦,哈哈(∩_∩)】·················O(∩_∩)O·····【习风】由602488926领养【躲躲】由daniel厷紸领养
  • 喜羊羊财商日记(小学版)

    喜羊羊财商日记(小学版)

    阅读本书,能让学生学会怎样赚钱,怎样花钱,怎样致富,让孩子们了解金钱,认识财富等,从而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和投资意识,为他们的未来生活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修身故事大观

    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修身之道。汉代哲学家王修说:“志向高远的人,能够不断地磨炼自己,以成就大业,没有节操的人,懈怠轻忽,只能成为平庸之辈。”老子的《道德经》中虽然重点讲的是哲学观念,但也讲了许多道德修身的问题,他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意思是说,德性浑厚高尚的人,好比初生婴儿一样纯洁。又说:“重修身,则无不克。”再有,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更指明了个人的修养不仅是处世的条件,而且是成就事业的根本。由此可见,人生就是一个通过不断“修道”而达到自我完善的过程。而“为人者必先正其身”这一传统美德,一直被几千年来的有志之士遵循着,也教会无数世人如何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 先睡一觉再说

    先睡一觉再说

    刘浪,生于70年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签约作家,鲁迅文学院第十五期高研班学员。若干诗歌、中短篇小说发表于《飞天》《文学界》《山花》《作品》等数十家期刊,多篇小说被《小说选刊》等报刊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