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虽然不同,但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窗外有土也有星,有快乐也有痛苦,就看你能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心往好处想。
希望和梦都来自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谢尔·西尔弗斯坦在《丢失的那块儿》里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圆环被切掉了一块,圆环想使自己重新完整起来,于是就到处去寻找丢失的那块儿。可是由于它不完整,因此滚得很慢,它欣赏路边的花儿,它与虫儿聊天,它享受阳光。它发现了许多不同的小块儿,可没有一块适合它。于是它继续寻找着。
终于有一天,圆环找到了非常适合的小块,它高兴极了,将那小块装上,然后就滚了起来,它终于成为完美的圆环了。它能够滚得很快,以致无暇欣赏花儿或和虫儿聊天。当它发现飞快的滚动使得它的世界再也不像以前那样时,它停住了,把那一小块又放到路边,缓慢地向前滚去。
人生确有许多不完美之处,每个人都会有或这或那的缺陷。其实,没有缺憾我们便无法去衡量完美。仔细想想,缺憾其实不也是一种完美吗?
人生就是充满缺陷的旅程。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人类永远不满足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生存环境、自己的生活水准。这就决定了人类不断创造、追求。从简单的发明到航天飞机,从简单的词汇到庞大的思想体系。没有缺陷,产品便不会一代代更新。没有缺陷就意味着圆满,绝对的圆满便意味着没有希望,没有追求,便意味着停滞。
生活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也正因为有了问题,我们才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我们的努力时,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一个完整的自我。生活不是一场必须拿满分的考试,生活更像一个足球赛季,最好的队也可能会输掉其中的几场比赛,而最差的队也有自己闪亮的时刻。我们的所有努力就是为了赢得更多的比赛。当我们能继续在比赛中前进并珍惜每场比赛时,我们就赢得了自己的完整。
童年时,我们都玩过积木。在不同的孩子手中,可以拼出不同的造型,可以说是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不管怎样去拼积木,总是有缺陷,设计好一种造型后,觉得不完善,于是又重新去拼,结果,还是有不满意之处,于是有可能继续下去……做人就像拼积木一样,到达一个目标,实现一个想法之后,总觉得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于是又去找想象中的那种圆满。一生总是不停地在寻找,但总是未能如愿,最后,许多人都是带着一丝遗憾离开了世界。
其实,十全十美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这种完美之事只存在于人的想象当中。而且人的美好并不完全取决于完美无缺,而恰恰是因为有缺憾之处才会有追求和拼搏,才会使自己的生命分外多彩起来。
大多数人都知道断臂的维纳斯塑像,她的断臂当然不是雕塑家的初衷,可是人们却惊讶地发现她是如此之美。也许这种美恰恰就在于她的残缺——失去双臂,这就是残缺美。失去也是得到,有缺憾的地方正好给人们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志者总是在这样的信念下追求着。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打开两扇心灵窗户,只开一扇窗户,就会视野狭隘,使自己变得孤陋寡闻,只能看到比自己逊色的人;多打开一扇窗,眼前就会变得豁然开朗,不仅会欣赏到自然美景,而且还会接触到智慧和才能比自己更优秀的人。
有这么一个故事:
一个人去看心理医生,医生问他说:“你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
“祖父两个月前去世,留给我7.5万元;上个月一个表亲死去,留下10万元给我。”
“那你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呢?”
“这个月我一毛钱也没得到?”
有些人面对自己的不如意,或是面对不是自己设想的事情,就失去了控制力,放弃了一切。有时是因为他们太过于追求完美。
其实,“完美”只是一个目标,唯有透过每一次的“完成”才能使工作更趋于“完美”,不要让“完美主义”阻碍了事情的“完成”。如果一个人为了追求完美,而不敢去完成第一个作品,他便永远品尝不到完美的果实。
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建议你也变成“完成主义”者,我们不必在乎成果如何,也不要管别人的批评,只要开始行动,完成三分成果,必定能够为下一个行动做好准备,完成五分的成果。
其实,世间的一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呈现在不完美不完整与不精确里头,而人们的头脑却要求一切是完美的完整的精确的,显然,头脑是在对抗这既存的事实,不是吗?一切的一切都是不完美不完整不精确的,可是我们不是也依然如此活着?也因此很多人变得很不安,有很多的烦恼,就是因为放不开完美完整与精确的心理需求,这也会使人变得没有弹性,失去人际关系,变得不随和,变得不快乐?
天赐食于鸟,而非投食于巢
一个很简短的故事:
一位已经毕业两年的大学生写信给他的父亲要钱的时候,他睿智的父亲只回了两句话:“天赐食于鸟,而非投食于巢”。
社会的竞争使得很多人面临更巨大的压力,很多年轻人选择了逃避或者将责任推给父母,据媒体称,“三十难立”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在美国、加拿大,他们被称为“归巢小孩”;在英国,他们是“口袋小孩”;在法国,他们被称为“赖巢族”;在意大利,他们是“妈妈的小孩”;在中国,他们被称为“啃老族”。一个社会问题总会有其典型的个案,下面的这个故事应该具有代表性。
路瑶是在父母过度的保护下长大的,从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工作,父母告诉她该怎么样学习、该与什么样的同学交往、考什么学校、选什么专业、做什么工作……到了该买房成家的时候,父母将毕生的积蓄给了她。当父母老了,无力照顾她的时候,她突然感到很害怕、惶恐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觉得自己任何事情都处理不了,找不到方法,更找不到方向。
经历了一系列的苦难后,这位在蜜糖般的爱中长大的孩子很有感触地说:“看来,不断索取、太多顺利的生活并不是什么好事,要是早早地由自己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现在我可能会坚强得多。”
是的,学会解决问题是年轻人最不应该拒绝的事情。温暖的鱼缸中的金鱼常会莫名其妙地死去,而野生的鱼虾不管潮起潮落总能保持旺盛的活力;家中精心种植的花草常会莫名其妙地枯萎,而野生的植被不管旱涝却总能保持郁郁青青的活力。
其实,索取、付出与回报之间总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
有两个人死后来到了阴曹地府,阎王查看过功德簿后说:“你俩前世未作大恶,准许投胎为人。但是现在只有两种人可供选择:付出的人和索取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过不断付出、给予的人生,另一个则必须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甲暗想:索取、接受就是坐享其成,太舒服了!于是他抢先道:“我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
乙见此情景,别无选择,就表示甘愿过不断付出、给予的人生。
结果,甲要过索取、接受的人生,投胎转世后,成了一个乞丐,每天都在索取和接受。而乙呢,因为选择过付出、给予的人生,转世后,变成了一个富人,每天都在给予和付出。
精彩的人生是奉献和付出的人生,只有乞丐才会去不断的索取。世间绝没有无付出的回报,也绝没有无回报的付出。一个人付出的多少,决定了他成就的大小。
不断索取的生活与太过顺利的成长,像一颗裹着巧克力的慢性毒药,消解了人的意志,迷惑了人的心智。当生活丢给我们一个又一个难题的时候,同时也会给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怎样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一剂良药,也许过程固然不好受,但这种经历却能让人沉淀出智慧与力量,让心灵变得强大而宽阔,表现出生命的张力与活力。
我们身处的时代给了所有人无数种可能,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成功路径,但是,最重要的一条:幸运不会主动地向你靠近,而是需要你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去赢得机会。
接受生命赐予我们的一切
正如前面所说,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人们也许在还没有享受到人生的快乐之时便先品尝到它的苦涩,但痛苦并不是全部,生命中会有痛苦,但同时也充满了很多奇迹,像蓝天、阳光、婴儿的甜甜的微笑。痛苦不是全部,我们还要去认识和体验生命中的奇迹,它们就在我们心中、我们周围的每一个角落、每一分钟。苦涩一样可以转换成甜蜜。
过去有这样一个传说,意大利古城庞贝有位卖花女叫做莉迪雅。她自小双目失明,虽然她拥有这样的不幸,但她并不自怨自艾,也没有垂头丧气把自己关在家里,而是像常人一样靠劳动自食其力。
不久,一场灾难发生了,在古城旁边的维苏威大火山爆发,庞贝城大地震,整座城市被笼罩在浓烟和尘埃中,昏暗如无星的午夜,漆黑一片。惊慌失措的居民跌来撞去寻找出路却无法找到。但莉迪雅本来看不见,这些年又走街串巷在城里卖花,她的不幸这时反而成了她的大幸,她靠着自己的触觉和听觉找到了生路,而且她还救了许多人。因为她可以不用眼睛安全如常行走,她的残疾已成为她的财富。
命运很公平,在向莉迪雅关闭一扇窗的同时,又为她打开另一扇窗。人生没有总是不幸的一面,世上的任何事都是多面的,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个侧面,这个侧面让人痛苦,但痛苦却往往可以转化,风雨之后还会有彩虹。
有一个成语叫做“蚌病成珠”,这是对生活的贴切的比喻。蚌因身体上嵌入沙子,伤口的刺激使它不断分泌物质来疗伤,等到伤口复合,旧伤处就出现一颗晶莹的珍珠。哪粒珍珠不是由痛苦孕育而成?任何不幸、失败与损失,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有利的因素。
如果生命给你的是一颗柠檬,你就把它拿来做成一杯柠檬汁吧!
柠檬又苦又酸,一点也不讨人喜欢,根本无法下咽。可是把它榨成汁,加上水,加上糖,倒进蜂蜜,却变成人人爱喝、生津止渴的柠檬汁。
生命给我们酸苦,我们自己制造出甘甜。只有无知的人,才会期望生命赐给我们现成好喝的柠檬汁。
聪明人都知道,生命就像一个处处刁难的老师,他给你一个似乎无可奈何的难题,等你自己想办法,把它剖开、切片、榨干,细细地加工处理,然后静静坐下来,好好享受历经千辛万苦才得到的宝贵成果。
好喝的柠檬汁,是挤压柠檬的结果;好吃的麻薯,是捶打米粒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被挤压、被捶打,也许不是快乐的事,但是曾经痛不欲生的柠檬与米粒,也不知道有一天它们会备受赞赏。被生活压迫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想想柠檬汁吧!每一次挤压,都让我们又流出一滴清凉爽口的柠檬汁。
即使是苦涩的柠檬也可以成为酸酸甜甜的柠檬汁,只要你去榨取。
生命赐予我们每个人的不一样,我们所能做到的就是接受,接受甜蜜,也接受酸苦;接受公正,也接受不平;接受,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