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200000003

第3章 都是性欲惹的祸(1)

性欲乃一切人类成就之源泉,以及性欲观念的扩展——自始便是精神分析学所遭阻抗里最强烈的动机。若非我们早已深知情感的因素能使人们混淆和遗忘,我们必将对此惊异不止。

自从哲学家叔本华阐明人类活动之如何受制于性冲动,迄今也有许多岁月了。至于说到性欲观念的扩展,任何自以为高明,不屑地鄙视精神分析学的人都应回想一下,精神分析学所扩充了的性欲的含义,和神圣非凡的柏拉图所说的“爱欲”,是多么地相近。

——《性学三论》

一、性本能是天生的

性本能是人类的两大自然本能之一,它对于社会具有好的一面,同时也有不好的一面。作为种族繁衍的原动力,它是社会得以生存和绵延的前提之一;而作为生物性的原始冲动,它又包含着对人伦秩序和社会结构的一种破坏力量。

因此,人类自从走出原始时代以来,都在运用形形色色的观念形态调集社会的力量对人的性作了很大的限制。性本能于是成了一团神秘的迷雾,一块蒙昧的禁地,人们时时刻刻想得到它,但却又讳莫如深,从来没有以科学的态度去分析和对待它。

19世纪中叶,欧洲进入科学主义时代,达尔文石破天惊地在他的生物进化论中指出,自然选择对人类的起源起了主导作用,其中性选择具有特殊的意义。继达尔文之后,对“性”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并做出重大贡献的有两位杰出人物,其中一位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艾力士,另一位便是弗洛伊德。而无论是学术造诣或者是对人类认识史发展的影响,弗洛伊德都明显地超过了艾力士。

但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奥匈帝国相对落后,社会理性滞后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弗洛伊德是长期在不绝于耳的抗议声中坚持他的研究的,并不像艾力士那样,虽也曾遭受冤狱却较早地荣膺了“当代最文明的英国人”的桂冠。还有,也不像艾力士那样,自从投身科学研究就把性本能确定为主攻目标,弗洛伊德是经由长达10年之久的精神分析实践而逐渐接近这个目标的,或者说,他是在研究其他问题的过程中自觉地把注意力聚集到性本能上来的。

1. 从神经症开始说起

在和医生布罗伊尔联手研究癔病的诊治方法并著述《癔病研究》(一译《歇斯底里研究》)时,弗洛伊德就已经发现了性是癔病的病因之一。而此后他跟布罗伊尔之所以断交,就在于他们对待性欲态度的不同。接着,他在独立研究癔病诊治方法中摸索出一条有效途径,也就是在创立精神分析法的同时,他越来越明显地觉察到性本能在癔病病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他不顾社会舆论的巨大压力,执意地对癔病患者的性生活进行广泛调查,搜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在进一步的研究中,他终于得出了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神经症的症候是性的满足的代替物。”

后来,弗洛伊德在《自传》里回忆这段经历时说:

在我给《癔病研究》提供的一些病例中,性的因素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过正如其他情感刺激没有引起注意一样,性的因素也没有得到重视。随着经验的日益积累,我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情感都会引起神经症病象,引起这一病象的,通常只是性的情感刺激,即眼下经历的性冲突,或者早年性经验的结果。

我在自己惊人发现的激励下,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我走出了癔病的圈子,着手探讨所称的神经衰弱症患者的性生活,这一实验委实砸了我的牌子,但它却给我以信心,可以看到所有这些病人在性功能方面都存在着种种恶习。由于一方面这类恶习相当普遍,另一方面神经衰弱也是一种极为平常的疾病,所以它们常常同时出现,由此,我把神经症统统看成是性功能失调的结果。

弗洛伊德在将精神分析用于癔病诊治的实践中,逐渐深入到了无意识领域,从而发现了“心理历程是性本能的一种表示”。这种发现在紧接着对梦的解析中,以及稍晚一些的时候对日常过失行为的研究中,又得到了不同形式的延伸。

在《梦的解析》里,弗洛伊德一方面断言“梦是愿望的满足”,另一方面则指出:

我们愈是寻求梦的解答,就愈会发现成人大多数的梦都是和性的资料以及表达情欲愿望有关。我现在要说这个事实一点都不令人惊奇,而且和我解释梦的原则完全符合。因为从孩童时期开始,没有一个本能有像性本能和其他各种成分遭受那样大的潜抑,因此也没有其他的本能会留下那么多以及那么强烈的潜意识愿望,能够在睡眠状态中产生出梦。我已经在别的地方指出一些看来是无邪的梦可能涵藏着情欲的愿望。我能用许多的例子来证实这点。

而许多表面看似淡泊无奇、不为人注意的梦,在分析后却是与性有关,并且是出人意料之外的。

不仅如此,他又在探索梦的工作历程的时候,大为吃惊于一种新的发现:“梦中大多数的象征都是性的象征。和性有关的事物很少,而其用以象征的数目多得不可胜数,二者相比很不相称,所以每一事物都各有许多意义相同的象征。”

在《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里,弗洛伊德在阐明了过失行为的心理机制之后指出:

表现在这些失误中的思想和冲动的根源是什么?我们敢说,在很多情况下你都会很容易地发现,这些干扰的思想来源于心理生活中压抑的冲动。在这些冲动中,我们似乎没有发现性冲动的作用,在分析的例子中,很少发现这方面的动机实属偶然。原因可能是这样的,这些例子绝大多数源于我们自己的心理生活,这些材料首先是经过选择的,选择的过程删除了与性有关的材料。同时,这也可能是自己内心的反对干扰了这些思想的出现。

我们只要关注一下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形成过程,就可以看出,他对过失行为所做的研究应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因为正是这种研究,使弗洛伊德完成了对无意识理论的适应范围的拓展,使之成为一般的常人都能接受的观念,性本能已被弗洛伊德确证为无意识领域中最强烈、最活跃的因素。性本能的满足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2. 性欲:人类一切成就之源

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冲动对人类有着重要的而且是不可代替的作用,性欲甚至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

精神分析的创见之一,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是神经病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做出了最大的贡献。

在我看来,精神分析法所以引起大家的敌视,这个结论是主要的原因。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冲动的满足,将文化创造起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最为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弃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

但是由此而造成的组织是不大稳固的,因为性的冲动不易控制;而参与文化事业的各个人都不免有受到性力反抗的危险。性力如果一旦放肆,回复到它原始的目标,社会文化就将遭受到最大的危机。所以社会不愿意承认性本能的势力,或讨论各人性生活的需要;为了训练克制,关于性的问题,就完全避而不谈了。因此,精神分析的理论是要受到非难的,是要被视为丑恶的,不道德的,或是危险的。

弗洛伊德明确提出了精神分析学的一条理论纲领:“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并且身体力行地对性本能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弗洛伊德始终把性本能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上加以阐述。

弗洛伊德的性学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学说,从心理学的角度证实了生物进化论的观点。这种性学理论的中心命题是性本能的压抑,反复论证性本能受压抑不仅是精神神经症的症结所在,而且还是促使人格形成、艺术创造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就由此构成。这种理论赋予性本能最广泛的意义,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无不与之有所涉及,所以,在它随着精神分析学说而广泛流传的过程中,世人又众口一词地称它为“泛性论”。

但是,弗洛伊德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泛性主义者,相反,他认为自己的性本能理论,更接近于叔本华、柏拉图的理论。他指出:

喜欢寻找刺耳口号的人们,常提到精神分析学的“泛性主义”,无聊地攻讦它以“性”来解释一切。……

自从哲学家叔本华阐明人类活动之如何受制于性冲动,迄今也有许多岁月了。至于说到性欲观念的扩展,任何自以为高明,不屑地鄙视精神分析学的人都应回想一下,精神分析学所扩充了的性欲的含义,和神圣非凡的柏拉图所说的“爱欲”,是多么地相近。

二、人人都有“性变态”倾向

我们要理解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就必须了解他的“里比多”这一概念。“里比多”是指人体内源于性本能的一种驱动自身去寻求满足的力量或者能量,它是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弗洛伊德又常常称它为“性力”。“里比多”贯穿于他的整个理论体系,其内涵也随着他思想的发展而不断地更新。

1. 性兴奋源于身体的所有器官

弗洛伊德关于里比多的概念是在《性学三论》中首先提出的,他在该书中曾经明确地写道:

生物学通常用“性本能”表达存在于人类及动物身上的性需要,并将它比喻为营养需求本能,相当于饥饿感。然而,日常用语中却找不到在性方面与“饥饿”相对应的词,故科学采用“里比多”与此对应。

然后,他在探讨一系列性学问题的篇章里使用了这一概念,并从性欲入手对这一概念作了深入的探讨:

为理解性生活的心理表现,我们已建立了基本的概念。这与性兴奋具有化学基础的假设是极吻合的。我们已将里比多的概念,界定为一种量化力量,可对性兴奋的过程与变化进行测量。里比多作为精神过程的背后能量,由于其起源有别,当然也就有量的差异,但我们同时认为也有质的不同。之所以对里比多与其他的心理能量进行区分,无非是要提出这样的假设:由于特殊的化学因素,有机体的性过程与营养过程是有区别的。……性兴奋不仅源于所谓的性部位,而且源于身体的所有器官。这样我们就有了里比多的量化概念,将心理表征称为“自我里比多”,它的产生、增强或减少、分配与转移,无疑有助于我们对所观察到的性心理现象的理解。

但是,只有当“自我里比多”用于对性对象的关注,即变成“对象里比多”时,才适用于精神分析的研究。此时我们看到,它聚集、固守于对象之上,或将对象放弃,游动于对象之间,由此导引着性活动趋向满足,即里比多实现了部分和暂时的消解。……我们可以对对象里比多的变化进行追踪性的研究。当它从对象撤回之后,便进入了一种特定紧张的悬浮状态,再次成为自我里比多。与对象里比多相对应,我们亦可称自我里比多为“自恋”里比多。以精神分析之见,我们只能在无法超越的边界的另一侧观望自恋里比多的活动,并在它与对象里比多之间建立某种观念性的联系。自恋或者自我里比多如同一个大仓库,将对象贯注送出又收回。对自恋里比多的贯注,是在童年早期就形成的原始形态,虽为里比多的扩散所掩蔽,但仍在幕后保持原色。

在神经症和心理障碍中,里比多理论应用“里比多”这一简单明了的概念去表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所推断的过程。不难设想,里比多的各种变化在解释疾病尤其是深层的心理障碍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所面临的困难在于,我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即精神分析,只可为我们提供对象里比多转换的确切知识,却不能对自我里比多与在自我中起着动力作用的其他形式做出即刻的区分。

弗洛伊德认为,性功能具有特殊的化学基础,这一设想把性本能冲动与其他本能冲动区别开来,并为里比多概念保持在原来的有限范围内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随着对性本能理论的进一步研究,弗洛伊德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自己的里比多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由于一个特殊气质的优势,里比多靠着一开始就升华为好奇心、作为增援的力量,附属于强有力的科学研究本能来逃避受压抑的命运。在这里,科学研究也变成某种程度的强迫和性活动的代替物;但是,由于基础的心理过程完全不同,本能在为智力服务时可以自由活动。性压抑通过把升华的里比多增加给本能而使本能特别强壮,这个性压抑仍旧是受本能的驱使,它避免与性主题有任何联系。

里比多和饥饿相同,是一种力量、本能——这里是性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本能——即借助这个力量以完成其目的。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里比多概念的内涵,它们是与生俱来的,以实现性的需求满足为特定目的的一种能力和力量。

到了后期,弗洛伊德在其重要著作《超越快乐原则》出版后的第二年,又对该书作了以下补充:

要理解“自我的本能”这一概念所经历的转变过程并不太容易,起初,用这个名称表示所有与以对象为目标的性本能相区别的本能的倾向(关于这类本能的倾向,我们当时还没有更深的了解)。而且把自我的本能来同以里比多为表现形式的性本能对立起来之后,对自我作了进一步的深入分析,从而认识到“自我本能”的一部分也具有里比多的特性,并且它以主体本身的自我为对象,因此这些自恋性的自我保存本能也应被包括在里比多的性本能范围内。

这样一来,自我本能和性本能之间的对立被转变成自我本能和对象本能之间的对立。这两种本能都具有里比多的性质。然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对立,它取代了原来的对立,这便是里比多本能和其他一些本能之间的对立,据推测,这后一种本能是存在于自我之中的,实际上或许可以从破坏性本能中观察到。我们的观点是把这种对立转变成生的本能(爱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之间的对立。

由此可见,弗洛伊德在研究“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之时,对里比多的认识又有了新的变化。从中不难看出,他当时的精神分析理论,将性本能延伸成了容纳自我本能在内的生的本能(爱的本能),实际上也同步完成了对里比多概念的延伸。因此,里比多的内涵已不再是单一的性本能的力量,而应该是包括自我和对象双方在内的、生命自身的一种生长和创造的力量或者能量。

2. 同性恋是一种先天的倾向

弗洛伊德在神经病研究中发现了性变态的普遍性,同性恋现象则首当其冲。对同性恋的研究是弗洛伊德性学理论的起点。

同类推荐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本书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沉思录I

    沉思录I

    一个罗马皇帝的人生思考。一本温家宝总理天天都在读的书。本著作以冷静而达观的姿态阐述了灵魂与死亡的关系,解析了个人的德行、个人的解脱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要求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以正当之心观察世间万物。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亲爱的,我们复婚吧

    亲爱的,我们复婚吧

    {这是一部叙写当代都市婚姻成长的小说}如果把人生比喻一场戏,那每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没有爱情的宣言,没有说一句再见,偶像剧里的画面竟然会真实上演,在爱与被爱中激情且又极力的挣扎着。她为了与深爱的男友重逢,草率的与另一个男人走进了婚礼的殿堂,一次次的伤害,一次次的背叛,使原本基本感情不深的婚姻摇摇欲坠,精神上的折磨,让深爱她的丈夫有种撕心裂肺的痛。离婚后他如同一双隐形的翅膀默默守护在那一方,执着的等候是否能让她回心转意?婚姻,最悲惨的婚姻莫过于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却浑然不知。我喜欢读悲情文,但我不希望我笔下的结局亦是悲剧,不管中间情感有多么的复杂,我还是希望付出全部的人,得到属于自己的爱。但对于本文。。。。。。
  • 顶尖管理九工具

    顶尖管理九工具

    探讨的是世界级工商领袖和管理大师们所推崇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顶尖且极具适用性的一些成功经验,以及在今后管理中必须掌握的一些管理技巧。它们都源于世界顶级企业经营管理中所总结出来的实际经验,多数可以被运用到管理实践中。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如《世说新语》《唐元话本》《聊斋志异》等,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 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以微型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体的眼光,重新审视了过去混杂在短篇小说中的微型作品,精心筛选了一个世纪以来的微型小说经典佳作。较之近来出版的一些标榜微型小说经典选集,更具有综合性、经典性和权威性。
  • 绝世独宠:嚣张祸妃很倾城

    绝世独宠:嚣张祸妃很倾城

    她携带异能,意外穿越,一朝醒来,竟成了亡国巫女。他是北莫皇朝最为尊贵的王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奈何只钟情于她,为了得到她,他不惜一切毁了她的国,将她拐到北莫,对她戏上加戏,他勾唇冷笑:“苏若言,你以为你逃得出本王的手掌心吗?”某女抖了抖,一脸不屑的看着他:“北莫沉,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只能由本王亲自调教!”好吧,某女认命,一把将他扑倒强吻:“竟然如此,那休怪我没手下留情!”…………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帮你揭秘身体奥秘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三分生意七分做人:胡雪岩的24堂处世课

    胡雪岩被鲁迅先生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商人”。胡雪岩胆识过人,才智超群,有着独特的“生意经”,也有其高超的处世智慧,学习胡雪岩的24堂为人处世课,你不仅可以获得经商之道,还会明白做人的智慧,从而在生活中更为游刃有余。
  • 恶女重生

    恶女重生

    人生最奇妙的就是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天之骄女的高干二代,苏诺,骄纵,叛逆,没有什么她不敢做的,一次次失望累积下来让所有疼爱她的人寒了心。以至于锒铛入狱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愿意帮她,甚至她的亲人。在她深刻体会到什么叫人情冷暖,什么叫人不为己,在她心灰意冷的时候,她最厌恶的人帮了她。却不想没有等到法律的制裁,她买醉丢了性命,死之前,她才发现,她欠那个人太多了,如果有来世,他要什么她都赔给他。【重生后】“方之航,你喜欢什么?”苏诺眼睛眨巴眨巴套话。“诺诺。”某只冷面资深腹黑如是说。“方之航,你最想要什么?”苏诺眼睛再眨巴眨巴继续问。“诺诺。”某只答案依旧。“方之航,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永远不变,只要诺诺。”“那好吧,方之航,从今以后,本小姐就交给你了。”某女一秒钟变女王,只剩得意。方之航看着眼前的人只有宠溺,他要的从来只有苏诺而已。宠文,准CP,1V1
  • 尸神

    尸神

    天地初成,一枯一荣,荣树变成八方射日弓,而枯树无人得知。箭神后羿遗族传人墓却同时拥有光明,黑暗终极力量,当枯树现世,天地惊变。神变了,魔变了,人却没变。一场完全不似人类的爱,一场完全不同于任何故事中的战斗,一个惊天的计划。玉肌生白骨,箭啸易水寒,破浪覆烈日,天地从混沌……
  •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之豪门媳妇

    重生在豪门,华衣美食帅老公。可是老公太花心,小三带球找上门。当偶好欺负吗?偶要大爆发!!!本书有群了,群号115191847欢迎大家的加入,敲门砖:书内任何一人物名。新坑《阿杏》,宋劭琳穿越到古代的故事,简介:她本是现代的豪门小姐,真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可却穿越到古代的贫苦人家,她该怎么改变她和家人的生活?~~~~~~她说:这一辈子我都不可能爱上任何人。他说:阿杏,如果能让你在梦中也叫我的名字,我就是死了也甘愿……点开作者信息就可以直接点开。新书求收藏求推荐!谢谢亲的支持!O(∩_∩)O~
  • 痴儿夫君

    痴儿夫君

    她本无意入宫,却在父亲所谓的责任和荣光下,不得不选择承受。宫门似海,她早已有了觉悟,无心争斗,皇后或宫女,对她来说并无太多区别。不曾料到的是,自己也是宫中重重秘密的牺牲者,她竟是嫁给了一个痴儿,然而是痴儿便是不懂了感情了吗?“我叫洛琪,你呢?”她好像显得有点兴奋。然而,面对洛琪的热情,白衣男子却只是怔怔地站在那边,不吭声也不说话,只是嘴角挂着淡淡的弧度。她想,她无法忘记他的笛声,无法忘记他模糊带着笑意的脸庞,无法忘记他的眼神,无法忘记关于这个叫东方遥的少年的故事。是投入了情感,放入了真心,然而事实却残酷地让她发现,一切并不像表面所看到的那般。心痛的背后,更有欺骗和背叛。而最后的事实,竟是谁都不曾预料到的不是结局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