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5200000024

第24章 生与死:人类无法摆脱的一对矛盾(3)

是什么动机驱使弗洛伊德后期提出和研究死的本能的呢?

从客观上说,第一次世界大战起了重要作用。弗洛伊德生活的年代,是一个动荡变革的年代。在那个年代,他和其他同龄人一样,总是乞盼安宁,对未来充满希望,思想上时时表现出欧洲中产阶级那种典型的乐观幻想。但1914年突然爆发的世界大战,使他简直不能相信,人类还有如此的疯狂、仇恨和破坏。这迫使他根据精神分析学的其他原理,提出了与生的本能相对立的死的本能的学说。

从个人主观因素上说,死的本能的提出与弗洛伊德曾患“恐死症”有关系。据琼斯在弗洛伊德传记中的分析,弗洛伊德是一个早已被死亡缠身的人。40岁以后,他几乎天天想到死,有时在和别人分别时常常加上一句:“你也许会再也见不到我了。”这种对死亡的敏感及其强烈反应,也可以从他的童年找到根源。

在弗洛伊德6岁时,有一次他妈妈告诉他:人是由泥土做成的,所以,人还必须再回到泥土中去。弗洛伊德感到吃惊,此后,他似乎在自己的脑海里经常听到这样的回音:“你必定会死!”可见,母亲所说的“人必定要回到泥土中去”,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可以推测,由于弗洛伊德从小就对死亡感到吃惊,成年后又患了恐惧死亡心理症,这势必促使他去研究死亡,并提出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但埃里希·弗洛姆又认为,这个推测从事实看,又好像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弗洛伊德被诊断出患癌症是在1923年,那已是他提出死的本能概念的几年以后。

如果假定他早期已有的死亡感觉在得病以后更加强烈,并由此产生了生死间的冲突是人类体验的中心这一思想,则是合情合理的。如果假定他逐步认识到人必然要死去,因为死是人生中的隐蔽目的,这或许在当时对他是一种安慰,能减轻他对死亡的惧怕。

从理论上说,促使弗洛伊德提出死的本能的另一动机,是他的二元论思维方式。他认为相对的力量总是相互斗争的,而生命过程就是这种斗争的结果。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在后期理论中被修正,统归于生的本能,而自恋理论又把所有的本能都看作是里比多的一元论,这又和荣格把里比多看作是所有心理能量的观点混为一谈。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他必须找到一个新的本能,来与里比多相对立,作为新的二元论的基础。而死的本能的提出,正好满足了这个要求。这样,在现实存在中,又可以以二元论的观点,把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看作相互对立的本能的战场。

2. 生命的目标就是回复到最原始的状态

弗洛伊德死亡本能的理论,深受科学和哲学的影响,并力图把科学和哲学作为理论依据。

根据生物学观点,弗洛伊德提出了人具有回复到无机界去的“强迫重复原则”。这一原则表明,人具有要求重新回复到无机界去的这样一种不以意志为转移的趋向。一切有机体的本能都是保守的,它们都有恢复事物早先状态的本性。生命的目标就是循着曲折的道路,挣扎着回复到最古老、最原始的状态。

这就是说,人的死亡是自然过程,而不像原始人说的那样,是某个敌人和魔鬼造成的。弗洛伊德引用几位生物学家的观点来说明这个问题。戈特在1883年把死亡看作是生殖的一种直接后果,认为,在原生动物中,死亡始终是与生殖同时发生的。在生物进化的早期,由于原始生命的化学结构极其简单,一个有生命的物体的死是非常容易的,生命是十分短暂的。直到后来,生物进化得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人有了自我保存的本能以后,通向死的路才变得迂回曲折了。

哈特曼1906年提出,死亡是个体发展的终结。在这个意义上,原生生物也是必死的。莫帕对此进行了生物实验。以前有位美国生物学家名叫伍德拉夫,他在实验室做了纤毛虫实验。这个实验一直进行到第3029代纤毛虫,他发现第一代游动微生物的遥远后代与它的远祖一样生命旺盛,而且毫无衰老退化的迹象。

由此,伍德拉夫得出结论:单细胞生物是不死的。为了反驳他的观点,莫帕等人也做了纤毛虫实验,结果发现,经过一定次数分裂以后,纤毛虫逐渐变弱,体形萎缩,直至衰竭死亡。这就证明了原生动物和高级动物一样,最终也会自然衰老死亡。

在论述死的本能时,弗洛伊德特别重视同时代的生物学家魏斯曼的观点。魏斯曼把生物机体区分为必死的和不死的两部分,必死的部分就是血肉躯体,它最终会自然死亡。不死的部分是生殖细胞,它能够用一个新的躯体来包裹自己,在适当条件下又发展成—个新的个体。这种观点对弗洛伊德启发很大。他认为,我们从这项研究成果中可区分出两种本能:第一就是引导与性和遗传无关的那部分躯体走向死亡的本能;第二就是性本能,它能使生命获得更新。

死亡学说也是历代哲学家们曾着力探讨过的问题。弗洛伊德也认真研究了相关观点,从中受到不少启示。

柏拉图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鼻祖。在柏拉图看来,宇宙中有一个绝对理念,当灵魂在坠入人的肉体之前,就已经存在于理念世界之中了。但灵魂在离开理念世界进入肉体之后,由于受到肉体的玷污、禁锢,原先在理念世界获得的知识被埋没遗忘了。由此可见,灵魂是独立于肉体而存在的,它支配着肉体,给肉体以思想和智慧。肉体会死,灵魂是不会死的。因此,死亡就是灵魂离开肉体的监狱而获得释放。

柏拉图认为,人们渴望死亡,以便脱掉这个身体,去认识它向来所爱恋的真理。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是一种死亡的前奏,一种被灵魂还原的努力。对于哲学家来说,研究哲学就是“死亡的练习”,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怕死的,是经常在练习死亡的人。

3. 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

弗洛伊德说:“让我们进入叔本华的哲学领地。叔本华看来,死亡是生命的真正结果,并且因此可以说是生命的最终目的。”

叔本华是近代欧洲哲学史上对死亡进行过系统、深入研究的一位哲学家,他在《爱与生的苦恼》一书的有关部分,专门探讨了死亡问题。他认为,由于死是生的必然结果,所以当人生中常常遇到死亡事件时,总会引起一种联想:哀悼别人的死,想的是自己的死。死亡就像草木最后结出的果实一样,果实成熟,死亡来到。

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专门写了“死亡的沉思”一章。他多次提醒人们要深切关注死亡,因为死亡存在于生活的每时每刻,它就像“黯淡的旅伴”,总是站在人的身后,就像孤独沉默的大海,在嘈杂喧闹的人声中,已经等得不耐烦了,随时都准备吞噬它的俘虏。

以上科学和哲学中有关死亡的研究成果,对弗洛伊德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产生了很重要的作用。哲学家们不仅确认死亡是生命的最终目标,而且把死亡看作哲学的最重要的问题;在近代欧洲,由于实验科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新兴科学的发展,对死亡问题的研究更加具体化、社会化。但是,把死亡问题引向哲学最顶峰的,还要首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

弗洛伊德不仅把死作为与生相对立的两大本能之一,而且把死的本能和精神分析学的其他主要内容融合在一起,揭示了死的本能的种种表现。关于死的本能与无意识心理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是一个含有否定内容的抽象概念,我们不能发现任何与这概念相关的无意识”,但不能就此否认无意识中死本能的存在。

人的死亡,只不过是自我意识中的一个概念。由于“自我”大部分要放弃它的“自恋里比多”精神能量,因而才使人们产生对死亡的恐惧。弗洛伊德还说:“差不多在每一个对某个人过分亲爱的例子中,我们都可以在他的无意识里发现敌意存在。”这种对所爱人的敌意,全部或大部分存在于无意识层,因而无法消除。

所以,人们一般都有一种期待亲人死亡的心理。原始民族在丧失亲人的痛苦中,往往将无意识的敌意作了防卫性的反向投射。因为认为死者的灵魂在丧葬期间会伤害活着的人,所以活着的人为了推卸自己,往往把怨恨投射到死人身上。但不管这种防卫和投射有多么大的作用,意识中对亲人死亡的自责痛苦和无意识中对亲人死亡的满足这一尖锐矛盾始终存在。这也就是活着的人惧怕已故亲人亡灵的道理。

4.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

关于死的本能与梦的问题,弗洛伊德认为,有关死亡的梦也是死亡本能的虚幻的表现。弗洛伊德说他父亲病逝后,他曾做过一个梦,梦见父亲又被掘出,他面有病容,继续活着。弗洛伊德对这个梦进行分析后确信,梦者对病父的态度是双重的,一方面对父亲尽孝道,一方面又不免希望病父早死。后一种愿望是深藏在无意识中的。

弗洛伊德还说,梦境和平日想的恰好相反,做怕死的梦,正好是盼死亡。他在《精神分析引论》中,列举并分析了许多梦中有关死亡象征的例子。一个人梦到正跨过一个又高又陡的铁桥,接着又看见一个形状如鬼的男子,他在梦中感到非常恐怖,以至惊醒后还追忆铁桥断裂,自己坠入深渊。一个不相识的先生送给梦者一张黑边卡,一个人又梦见乘车出发旅行。这些都是死亡的象征。陡峭的铁桥,很可能象征生命是一座吊桥,铁桥断裂,隐喻生命结束,黑边、黑框意味着遗像,而“乘车出发”“旅行”“走了”“去了”等都暗喻死亡。

弗洛伊德还说,一个妇人梦中希望自己17岁的独女死亡,一位男士在梦里表示,他有要他的第一个爱子死去的愿望。弗洛伊德分析说,希望亲人死亡的愿望确实存在,而且残存在无意识中。又说,希望亲人死亡的观念,有时在实际生活中可以毫无基础,成人们决不承认在清醒时会怀有这种愿望,但这的确是“尽人皆知而无人敢言的事实”。

死亡是一种自我毁灭的本能冲动,它有时也会以自杀的形式表现出来。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决定了自杀者如果不自杀就很可能成为一个受虐狂,一个遭受身心痛苦的人。这些人有时也可能把自毁方向转向世界,成为谋杀者、虐待狂或侵略者。战争等现象就是这种本能的表现。

1915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第二年,弗洛伊德写了《目前对战争与死亡的看法》一文,对战争与死的本能进行了集中论述。弗洛伊德指出,战争是人的仇恨、破坏本能的表现,战争的爆发就是具有强烈的破坏本能的人头脑发胀、感情冲动的结果。这种冲动不仅个人有,整个团体、民族、国家也有。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白话全译)

    菜根谭(白话全译)

    《时光文库:菜根谭(白话全译)》分为修身篇、劝学篇、处世篇、经世篇、治家篇、出世篇、养生篇七部分,近400余则。每一则格言都添加标题,配有注释、译文、解读,方便阅读。在解读部分,我们用中华古典人物故事来解读原文,力求广大读者对每一条名言加深理解,加强读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君主论·论李维

    君主论·论李维

    书中有关领袖之道以及治国原则的观点无比深刻又惊世骇俗,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国家元首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精辟的解剖。
  •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

    《中国思想论集》收录了《穿衣之道:诸子争鸣的一个话题》、《周敦颐思想在儒家道德形上学中的地位》、《朱子“中和说”略论》、《儒宗别传:方以智的庄学史观》、《以庄继易:钱澄之的庄学观》、《近代墨学的复兴及其原因《经、子之别与“国故”问题--章太炎、胡适关于治学方法的论争》等论文。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想问就问吧大全集

    本书汇集古今中外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知识,内容涵盖了历史、文化 、教育、语言典故、哲学、艺术、人体生物、医学卫生、地球科学、地理 、天文、自然科学、人口政治、军事法律、工农环保科学、交通运输旅游 、体育邮政、经济贸易、金融财政等各个方面。这些内容系我们必备知识的浓缩和精华,它将是我们一生中不可多得的财富。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力求摈弃枯燥乏味的传统词条说教形式,以新颖有趣的全新问答形式活泼地呈现出来,突出全面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 李军红说新妇科千金方

    李军红说新妇科千金方

    1条轴决定女人体质:肾—天癸—冲任—胞宫,掌握轴心,身体不虚;2大液体判断女人健康:月经、白带……
  • 脏地密码

    脏地密码

    启动人体养生密码。吸收中医养生精华,汲取智者养生之道。五脏六腑被昵称为人体的“五个福娃,六个灵童”,本书顺时温养五脏六腑,健康的身体就掌握在你我手中。全面解读五脏六腑的奥秘,深入挖掘藏在五脏六腑中的养生秘诀。
  • 你家老婆有点凶

    你家老婆有点凶

    他是神秘的黑暗人物,残酷腹黑,人命如草芥,却视她如命。她重活一世,只为讨回当年的债务。他如恶霸,抵死纠缠。“大哥,大嫂正在和别的男人在结婚。”教堂中,男人紧捏钻戒,阴鸷的眸光带着嗜血的愤怒,一声低吼:“把她绑过来。”“林小姐,你是否愿意嫁青阳先生为妻?你是否愿意无论是顺境或逆境,富裕或……”“不愿意。”她心脏狂跳,却直接掐断牧师的爱情宣誓。他眯起危险的眸,看向牧师,慢条斯理:“没关系,你继续问,问到她愿意为止。”
  • 你是我的,唯一

    你是我的,唯一

    被富有的前男友家庭踢出局,女主患上嫌富爱贫症。偏偏,跟着有财俊哥哥勾搭在前,倜傥弟弟凑热闹随后。轰隆隆继续上演现代灰姑娘童话大剧……
  •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康熙后宫Ⅱ、Ⅲ:岁月如流、晚秋离歌

    心系江山,开创伟业,满清帝王,坐稳中原——他是满清的帝王,他守候着满清的江山,他的心装的是天下,装的是江山社稷;他的心中也有儿女情长,也有夫情父责,他——是清朝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爱新觉罗玄烨!绵情如丝,岁月如流,默守君王,无怨无悔——她是康熙的后妃,她知道大清的君王心系江山,岁月的痕迹妆点在她的面庞、她的身体、她的心里,但有一份守候却永远流存,她——是康熙帝白发相守的女人:荣妃!本文在历史时间上,与第一部是接叙的关系,第一部讲述康熙五年到康熙二十年的故事,第二部是从康熙二十年康熙大封后宫后开始;第三部则讲述康熙最后的二十年,全书以与康熙白头到老的“荣妃”为女主,以她的视角,走过康熙后宫五十年的风雨历程,讲述一代英明帝王的后宫生活,帝王亦是凡人,亦有七情六欲,人之情感,亦有心中天平最重的那颗砝码;本文写作手法以写实为主,不追求文章的华丽,追求与史实的尽量贴尽,重新解读历史,平淡中见知真……
  • 至尊斗神

    至尊斗神

    穿越的穆清云为了承诺毅然踏上逆天之路,寻找逆天的重生之法。传承上古五大主宰第一人。杀神的衣钵平风华,踏次元,闯古灵,杀妖界,下冥界。如果要我成为至尊斗神才能救她们,那我会的!
  • 丑女无敌:追捕丑颜逃妻

    丑女无敌:追捕丑颜逃妻

    生为丑女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让她被娘嫌弃。被娘嫌弃也就罢了,可是竟然让她饱受虐待。饱受虐待也就罢了,竟然,竟然让她嫁给命带煞星的男人……据说那个男人虽然貌若桃花,可是足足克死了七个老婆,神啊,她还是赶紧逃吧……
  • 纨绔嫡女

    纨绔嫡女

    【穿越前】她是秦家最不得宠的嫡女丫鬟仆人不把她放在眼里姨娘、姐姐欺负她奶奶视她为不吉利的“天煞孤星”父亲觉得她是秦家的耻辱没有人疼爱的她受尽委屈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每日周旋在男人中间卖笑言欢【重生后】星眸璀璨,闪烁坚毅、狠辣的光芒嘴角张扬自信的笑让人望而生畏洗刷清白、翻身作主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只要她愿意,天下都可以成为囊中之物你会玩心计,我自有我的谋略,就看谁笑到最后了!身为庶女的姐姐还真是不安分,忘记自己的身份了么?想抢走我的未婚夫,好啊,那我便成全你,只是你永远不会幸福!贵妃要斗狠,那我就奉陪到底;皇帝你敢杀我哥哥,我就让你死无葬身之地。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推荐偶自己的新文:《黑道尤物》一杯加了料的酒水,一夜噬骨销魂的缠绵;一场精心策划的出卖让她从此成了他的奴.那一晚,他傲慢的如一个帝王,居高临下的看着她承欢在他霸道的温柔下。他眷恋她的身体,她需要他的钱。她明知道他们之间永远只是这般互利的关系却还是控制不住自己沉沦的心当一切真相大白的时候,猛然清醒,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是在报复,为的就是让她为七年前的逃离付出代价。一场哗然过后,最终谁又刺痛了谁?…………………………“别对我说爱,你不配!”那一夜,他疯狂的在她身上发泄着他愤怒。无言的承受着他的怒气,手指覆上自己的小腹,这里有了他们的孩子……★★★★★★★★★★★★★★★★★★★★★推荐好友文《盗种妈咪》结婚五周年纪念日,他怀抱美女大大咧咧的走进家门两人手牵手,中间带着一个粉妆玉琢的小男孩“这是我儿子,三岁了。”他面无表情的宣布穿的珠光宝气的婆婆一把抱起了小男孩,尖酸刻薄的脸上一脸的慈爱“奶奶,那个阿姨是谁?”“一个外人。”她冷笑,一个外人!结婚五年,她反而成了这个家里的外人!五年来,她为了生孩子吃尽苦头,到头来,他却带着小三光明正大的登堂入室!三年后,她完美蜕变,光芒万丈的归来复仇的火焰已经点燃,她失去的,誓要他们千百倍的还来…推荐好友的文:《第一谋妃》《三个王爷一个妃》《头牌王妃》《二品嫡女》《嫡亲风流》
  • 诸葛亮的智慧

    诸葛亮的智慧

    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诸葛亮,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