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200000024

第24章 三国鼎立(2)

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的记录十分简单,仅“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这么一句话而已。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将这句话演绎成了“三顾茅庐”的著名故事,说是第一次诸葛亮不在家,刘备遇到了崔州平;第二次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冒雪前往,诸葛亮又不在家,在途中遇到了石广元与孟公威,到了诸葛家,见到了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离开诸葛家,遇到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第三次诸葛亮倒是在家,只是在午睡,刘备便在堂下静候,等到诸葛亮醒了以后,二人才得以相见,纵论天下大势。作为文学作品,《三国演义》自然是描写得引人入胜、精彩至极,但历史事实是否如此,却又不得而知。也有学者猜测说刘备拜访诸葛亮三次,可能三次都见了,至于为什么要连去三次,大概是前两次谈得不够尽兴的缘故。根据《三国志》的记载,“凡三往,乃见”,“乃”者“才”也,即三次前往,才得见诸葛亮。因此,这种说法似乎不妥。顺便提一句,《三国演义》于三国历史,篡改谬录者甚多,而许多读者对三国历史的了解又以《三国演义》为据,真是叫人慨叹。

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二人纵论天下大势,诸葛亮更为刘备定下三分天下的计策。在刘备的真诚请求下,诸葛亮答应了刘备,于是出山辅佐,使得一部三国历史,更是平添了几分热闹气象。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平定北方以后,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刘表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

这时候,刘备在樊城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曹操闻讯,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在当阳长坂坡,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乱。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

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便派鲁肃来找刘备,劝说他联合抵抗曹军。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去见孙权。

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早日同曹操断绝关系;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同时又为孙权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孙权听过之后,心里挺满意,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操的办法。

正在这时候,曹操派人下战书来了。那信上说:“我奉大汉皇帝的命令,领兵南征。现在准备了水军80万,愿意和将军较量一番。”

孙权把这封信递给部下看,大伙儿看了都变了脸色,说不出话来。

张昭是东吴官员中资格最老的。他说:“曹操用天子的名义来征讨,我们要抵抗他,从道义上说不通。而且,我们本来想靠长江天险,现在也靠不住了。曹军占领了荆州,又有上千艘战船,他们水陆并进,我们怎么也抵挡不了,我看只好投降。”

张昭这一说,马上有不少人附和。

孙权听着听着,觉得不是滋味,就走出屋子,鲁肃也跟着出来。孙权问鲁肃:“你有什么高见?”

鲁肃说:“要说投降,我可以投降,将军就不可以。我投降了还可以当个州郡官员。将军如果投降,那么江东六郡全都落在曹操手里,您上哪儿去?”

孙权叹了口气说:“刚刚大家说的,真叫我失望。只有你说的正合我意啊!”

于是孙权任命周瑜为都督,拨给他3万水军,叫他同刘备协力抵抗曹操。

周瑜领兵进军,在赤壁和曹军前哨碰上了。曹军兵士很多人不服水土,已经得了疫病。双方一交锋,曹军就打了败仗,被迫撤退到长江的北岸。周瑜率领水军进驻南岸,和曹军隔江遥遥相对。曹操的北方来的兵士不会水战,他们在战船上,遇到风浪颠簸就受不了。后来,他们把战船用铁索拴在一起,船果然平稳不少。

周瑜的部将黄盖看到这个情况,向周瑜献个计策,说:“敌人兵多,我们兵少,拖下去对我们不利。现在曹军把战船都连接在一起,我看可以用火攻办法来打败他们。”两人商量好,让黄盖送了一封信给曹操,表示要脱离东吴,投降曹操。曹操以为东吴将领害怕他,对黄盖的假投降一点也没怀疑。

黄盖叫兵士偷偷地准备好十艘大船,每艘船上都装着枯枝,浇足了油,外面裹着布幕,插着旗帜;另外又准备一批轻快的小船,拴在大船船尾上,准备在大船起火时转移。

隆冬的十一月,天气突然回暖,刮起了东南风。当天晚上,黄盖带领一批兵士分乘10条大船,驶在前面,后面跟随着一批船只。船队到了江心,扯满了风帆,像箭一样驶向江北。

曹军水寨的将士听说东吴的大将来投降,正纷纷挤到船头看热闹。没想到东吴船队离开北岸约摸2里光景,前面10条大船突然同时起火。火借风势,风助火威。10条火船,一起闯进曹军水寨。那里的船舰,都挤在一起,又躲不开,很快地都延烧起来。一眨眼工夫,已经烧成一片火海。水寨烧了不算,岸上的营寨也着了火,曹军一大批兵士被烧死了;还有不少人被挤在江里,不会泅水,马上淹死了。

周瑜一看北岸起火,马上带领精兵渡江进攻。他们把战鼓擂得震天响。北岸的曹军不知道后面有多少人马进攻,吓得全线崩溃。曹操拖着残兵败将向华容的小路上逃跑。刘备和周瑜一起,分水陆两路紧紧追赶,一直追到南郡,曹操的几十万大军战死的加上得病死的,损失了一大半。曹操只好派部将曹仁、徐晃、乐进留守江陵和襄阳,自己带兵回到北方去了。

赤壁之战之后,三国鼎立的局面基本形成。

孙权退曹兵

建安十六年(211年),孙权做了徐州牧,把治所设在秣陵,后又改为建业。

为了防备曹操军队的侵占,孙权在濡须河口修筑成一座军港,因地处濡须城,就叫濡须坞。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果然派兵大举进攻濡须坞。孙权的水兵擅长水上作战,而曹操的北方步兵军队却很不适应水战。两军水上激战,曹军死伤惨重,被俘3000多人,落水丧命的兵士也多达几千人。曹军只好马上退回营地,坚守不出。孙权指挥着手下将士包围了曹军营地。但曹操军营防守严密,曹操军队在陆上战斗力又比孙权的水军强,不过曹军也不敢轻易出营攻击孙权的水军,两军谁也不能奈何对方,就这样僵持了一个多月。

两军相持期间,孙权企图逼迫曹军离城撤退,几次进行挑战。但曹操坚守不动,毫无动摇撤退之意。孙权深知曹操不会甘心弃城而退,自己也不能立即取胜。于是有一天,孙权亲自乘坐轻便的指挥艇,舰上都配备最精良的武器,率领一队最精锐的水兵,从濡须港口徐徐开进曹军阵地。

曹军将领发现孙权的兵船,以为孙权带兵又来进攻,就立即报告曹操,并请求出击擒杀孙权。曹操忙出帐观看。只见孙权的船队行了五六里地,就来往回旋。

曹操对手下将领说:“我看,孙权一定是来察看我们的军队情况来了。我们做好准备,不要随便放箭,严阵以待就行了。”其实,孙权只是佯装看曹营,实则是让曹操看自己,让曹操明白自己的水军阵容多么强大,实力多么雄厚!以便让曹操死心,带领部队退走。

孙权来回察看曹操的阵地。曹操也在仔细地观察孙权的船队。曹操见那些队列整齐威严的水军士兵和船上配备的精良武器,不由得钦佩万分。

孙权察看曹军后,第二天就派人给曹操送去一封书信。信上说:“春汛很快就要到了,发大水之前,你还是早点回去的好!”信中另外还附有一张小纸条,上面写了八个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读了孙权的信,觉得孙权对自己很有点畏惧,心中十分得意。曹操对身旁的将领说:“我看孙权说的倒是老实话啊?春汛一到真的要发大水,这可不是骗人的。”

本来曹操也觉得自己没有取胜的希望,借孙权的来信,就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于是便命令部队撤退了。

曹丕废汉建魏

220年,曹操去世。魏王太子曹丕当时正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噩耗传到邺城,曹丕放声痛哭,不能自已。中庶子司马孚劝他说:“先王驾崩,天下大事都依赖殿下做主。您应当上为宗庙祭祀的延续着想,下为天下百姓的生计考虑,怎么能像普通人行孝一样,只知道哭呢?”曹丕又哭了很久,才勉强止住,说:“你说得对。”这时群臣刚刚听到曹操的死讯,聚在一起痛哭,连上朝的行列也无法保持了。司马孚在朝中大喊:“现在君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尽早拜立新君,以稳定全国局势。你们难道就只知道哭吗?”于是,曹丕下令让群臣退朝,设置宫廷的警卫,料理丧事。

群臣认为太子即位应该等待皇帝的诏令,尚书陈矫却说:“先王在外地去世,全国上下惶恐不安,太子应当节哀,继承王位,以维持天下人的期待。况且还有先王宠爱的其他儿子在一边等待拥立的机会,万一来去之间发生变故,那么国家就会有危机了。”于是,曹丕立即安排官员备办礼仪,一天之内全部准备齐全。第二天早晨,曹丕借用王后的名义传命令:太子即位为魏王。汉献帝还授予曹丕丞相官印和魏王玺绶,并让他兼任冀州牧。

当年十月,曹丕又制造了群臣上书请他称帝的事件。汉献帝做了30多年的挂名皇帝,接到大臣上书后,被迫将帝位“禅让”给了曹丕。曹丕假意推辞再三后,接受了玉玺,正式称帝,建国号为魏,即魏文帝,定都洛阳,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将汉献帝贬为山阳公。东汉灭亡了。

刘阿斗乐不思蜀

蜀后主刘禅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蜀汉灭亡后,刘禅还留在蜀地。司马昭觉得让他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随同刘禅一起到洛阳去的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郤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郤正指点。

到了洛阳后,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刘禅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50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特色的舞蹈,让您回味回味啊!”这场舞蹈让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只有刘禅看得挺起劲,依然谈笑自若,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宴会后,司马昭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又过了几天,司马昭问刘禅:“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喝,我怎么舍得回西蜀呢!”这就是“乐不思蜀”的由来。

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身边也没有什么大危险,所以并没有杀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

同类推荐
  •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全集)

    《吕著中国通史》以传统国史为据分上下两编,分门别类地、有系统地叙述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学术的发展情况、政治历史的变革。在叙述理乱兴亡的过程中,夹叙典章制度、个人点评,倾注了吕思勉先生一生的真知灼见,能够给读者提供中国历代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以及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历史知识,是最权威、最经典、最完整的中国通史著作。
  • 康乾御警

    康乾御警

    康熙大帝,迟暮之年威犹在。九王夺嫡,雍亲王虎视眈眈。雍正王朝,内忧外患十三年。皇室无情,铁腕帝君肃朝纲。多情弘历,侠骨柔情正年少。穿越刑警,断尽奇案历三朝。在一次没有几个人相信的穿越事件中,主角来到了清朝,他利用自己前世刑警队长的经验,在清朝侦办起了案件,依仗铜鼎赋予他的“时间暂停”能力,并且凭借对历史先知先觉的优势,主角由一个从九品的不入流小捕快,升至龙椅之下第一人,戏权贵、斗奸臣、断谜案、步青云、结红颜、交豪侠,倚靠破案崛起,纵横康乾盛世。
  • 大宋王朝3

    大宋王朝3

    本丛书立足大宋,介绍了五代战乱的终结、中央集权的强化、右文抑武的家法、首内虚外的战略、穷则思变的改革以及皇帝的荒唐、官僚的争斗等重大事件或现象;同时,从经济、文化、科技等不同的层面重新审视两宋,试图全方位地向读者展示大宋历史的始末。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

    《图解卡耐基成功学大全集》囊括了卡耐基励志著作中最经典的《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和《语言的突破》五部分内容,浓缩了卡耐基成功哲学中所有的的思想精华,旨在帮助读者解决生活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社会交往、商务活动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大敌——忧虑,创造幸福美好的人生;如何在公共场合表现突出,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赢得听众的赞赏和尊重。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神决

    尸神决

    在一个神秘的小村庄中,一具神秘的尸体是怎么样突破桎梏?神秘老人又是谁?频频出现。神秘玉壁又是何物?它的主人又将是谁?少年,不拼血劲,何为少年。尸神决,斗天?斗地?
  • 星际呆萌传

    星际呆萌传

    再见了,我亲爱的伙伴们。就算是我走到生命的尽头,你们还是没有归来。愿你们还记住相隔几亿光年的友谊。——罗锦阑现在重生是个趋势,诀别什么的不靠谱啊!论:天然属性少女如何带领小伙伴们独领风骚,冲破地球,祸害至星际!我宣布:以我为名,以地球为名,以新世纪为名,地球在今天加入星际联盟。此文有点热血有点小白有点吐槽有点强强联手,不喜勿入!本书书友群:298269642敲门砖书名或任意主角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纯情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

    本书是根据各种希腊神话文献加以整理编著,最终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故事优美,语言动人,故事主线包括神的故事和人与神之间的关系和冲突的故事,即英雄传说两个方面。神的故事突出反映了古代人类把自然现象形象化的丰富想象力,英雄传说则主要是对某些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及相关事件的崇拜和理想化。本书反映了远古人类的生存活动和与自然进行的顽强斗争。
  • 拖延心理学

    拖延心理学

    从学生到科学家,从秘书到总裁,从家庭主妇到销售员,拖延的问题几乎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我们每个人都对自己是最了解的,你是否拖拉,你可以瞒过你的上司,瞒过你的同事,瞒过你的朋友或者家人,但是,你自己知道,你是否正在拖延的泥沼里挣扎,如果有,那么是时候解决这个问题了,打开这本书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问题进行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从科学里汲取力量,摆脱拖延,享受生活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