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03100000032

第32章 分分合合 合合分分——三国两晋南北朝(6)

公元427年,柔然乘拓跋焘亲征夏国、国内空虚的时机,再次出兵进犯云中。公元429年,拓跋焘亲率数万骑兵,渡过戈壁大沙漠,攻打柔然可汗庭,以报前仇。柔然受此深重打击,力量从此开始削弱,逐渐走向衰落,并于6世纪中叶被突厥和西魏共同剿灭。

檀道济是怎样保全宋军的?

檀道济是东晋大将,曾在晋安帝末年随刘裕平定桓玄之乱,并且在刘裕攻灭南燕和后秦的北伐战争中立了大功。刘裕建立宋朝后,檀道济以军功被封为吴兴县五等侯。与此同时,北魏的太武帝拓跋焘灭了十六国中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宋文帝时,北魏大举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在黄河以南占领了大片土地。宋文帝派檀道济率领大军抵抗。

檀道济亲自率领将士到济水边,在二十多天里跟魏军打了三十多仗。宋军节节胜利,一直追到历城(今山东济南)。魏军趁宋军不备,用两支轻骑兵向宋军的前后两翼发起突然袭击,放火烧了宋军的辎重粮草。宋军劳师远征,后方粮草一时难以供应,粮食一尽,军心就开始动摇,檀道济只好准备从历城退兵。宋军中有士兵逃到魏营投降,把宋军缺粮的情况告诉了北魏的将领。北魏立即派出大军追赶檀道济,想把宋军围困起来。宋军将士看到大批魏军围上来,都有点害怕。檀道济却不慌不忙地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

当晚,宋军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兵士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一些兵士手里拿着竹筹大声计数,另一些兵士用斗在量米。魏军的探子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只只米袋里面都是雪白的大米,马上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北魏的将领。魏将得到情报,以为前面来告密的宋兵是假投降,来诱骗他们上当的,就把投降的宋兵杀了。其实魏将中了檀道济的计策。檀道济在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一层白米。

到了早上,檀道济命令将士戴盔披甲,自己穿着便服,乘着一辆马车,大模大样地沿着大路向南转移,退出了包围圈。魏将本来就对檀道济颇为忌惮,又看到宋军从容不迫地撤退,以为他们一定埋伏了人马,不仅不敢再靠上去,反而向后退了几十里。檀道济靠他的镇定和智谋,保全了宋军,使宋军安全地回师。以后,北魏再也没敢轻易进攻宋朝。

大夏是怎样亡于北魏的?

夏赫连氏本为匈奴的一支,与汉通婚,很长一段时间从刘姓。传至赫连勃勃时,他有点不甘心只当一个匈奴贵族,野心很大,要立国建邦。公元407年,赫连勃勃自称天王、大单于,建元龙升,设置百官。他认为匈奴是夏后氏的后代,故国号大夏,又觉得匈奴从母姓姓刘不合理,遂改姓赫连氏。

赫连勃勃称王后,为了扩大控制范围,连年攻伐,并于公元418年进据长安。公元426年,赫连勃勃第五子赫连定于平凉继位称帝。公元431年,赫连定侵入西秦,西秦向魏求援。魏还没来得及出兵,西秦王乞伏暮末就被赫连定斩杀。赫连定灭西秦后,害怕北魏逼侵,便驱使俘获的西秦民众十余万人,准备渡过黄河袭击沮渠蒙逊,夺取北凉土地。吐谷浑王慕璝派慕利延、拾虔率3万骑兵半途埋伏,当赫连定渡到河中央时,北魏发兵袭击,大败夏军,生擒夏王赫连定,并将其押送北魏,大夏灭亡。夏自公元407年建国,至公元431年灭亡,立国25年。

北魏是怎样一统北中国的?

北魏建立政权之后,多次对外战争。拓跋珪在称帝前后,平定了内部分裂势力的叛乱,又征服了匈奴别部刘库仁、刘卫辰两部。同时在盛乐息众课田,在五原到稒阳一带(今河套地区)进行屯田,封建经济迅速发展。拓跋珪对西方和北方所进行的征服,每次都掠夺到大量人口和数以十万、百万计的牛、羊、马等牲畜,拓跋部在对外掠夺中迅速强盛起来。

公元395年的参合之战,魏打败后燕慕容宝,获“器甲辎重军资杂财十余万计”。拓跋珪乘胜长驱直下,尽有山西、河北之地,接着占领整个关东地区。到拓跋焘(太武帝)时,北方仅存的政权只有西秦、北燕、夏和北凉。公元431年,夏灭西秦,魏灭夏;公元436年,魏灭北燕;公元439年,魏灭北凉,完全统一北方,与南方的刘宋政权形成南北对峙局面。

佛教在北魏时期经历了什么变化?

佛教从东汉后期传入中国,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大发展。佛教的畸形发展给国家的经济带来了巨大危害,所以,有见识的君主便开始禁佛和毁佛,并展开了广泛的斗争。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北战,统一了中国长江以北的大片国土后,决定限制佛教的发展,他规定:50岁以下的和尚必须离开寺庙,回家种田、服兵役、缴纳租税。这道命令下达后,对佛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公元450年,北魏发生了盖吴领导的大起义,拓跋焘亲自领兵镇压。平定了盖吴的起义之后,拓跋焘回到长安,看到长安佛寺中藏有兵器,还有造酒的工具,佛寺的内部还收藏着大量的财物,甚至关着许多年轻的妇女。拓跋焘十分震怒,他说:“和尚不是修行、做善事,不吃荤腥、不结婚吗?这佛寺中要刀枪干什么?造酒干什么?有女人干什么?”拓跋焘的大臣崔浩建议:“佛教坑民,造佛像浪费钱财,应该把佛像毁掉,禁止人民信佛、出家当和尚!”

公元446年,太武帝拓跋焘下令:“把天下所有的佛寺全部捣毁,把所有的佛经、佛像全部烧掉,把僧民全部杀光,永远禁绝佛教的流传。”

拓跋焘的禁佛运动,在当时起了很好的效果,可是他死后,北魏的皇帝和王公大臣们仍然照样信佛,再一次掀起信佛、崇佛的运动。

为何圆周率又被称为“祖率”?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过注释,又编写过一本《缀术》。他最杰出的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为了纪念祖冲之的杰出贡献,人们把圆周率称为“祖率”。

云冈石窟是怎样建成的?

位于北魏故都平城(今大同)附近的云冈石窟是北魏皇室修功德、做佛事的场所,开凿于公元453年。负责监造石窟的是名僧昙曜,文成帝即位不久,就把昙曜请到皇宫,尊称他为法师,请他负责云岗石窟的营建工程。昙曜经过精心筹划,叫工匠先开凿了一个七丈多宽、六丈来深的大佛洞,然后在洞口筑了四层高的大楼阁,楼阁中心雕刻了一尊五丈多高的巨型佛像。佛像的脚有一丈四尺长,脚的中指长七尺,比一个普通的人还要大。大佛的脸上和脚上都嵌有黑石。这些黑石是按照文成帝身上黑痣部位镶嵌的。昙曜造这样一个大佛,是为了说明文成帝是佛的化身,把皇帝的统治地位加以神化。

按照昙曜的设计,在大佛的周围,工匠们又雕刻了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佛像。这些佛像一个比一个矮,紧紧地围绕着大佛,是群臣的象征。另外,还配有许多更矮小的人像,象征民众和奴隶。洞顶上刻着姿态不同、凌空飞舞的仙女,把大佛衬托得更加雄伟庄严。昙曜总共开凿了五个石窟,被人称为“昙曜五窟”。

宋文帝元嘉北伐战况如何?

公元422年,北魏乘刘裕刚死,攻取滑台、虎牢、洛阳三镇及周围一些郡县,把统治势力扩张到黄河以南。从此,该地区成为双方争夺的目标。公元430年,宋文帝向北魏提出归还被占领土的要求,被北魏太武帝严辞拒绝。于是,宋文帝派兵5万北伐。魏军主动撤出所占土地,宋军占领所失三镇。但是,由于洛阳无城可守,又无粮食,最后宋军又不得不弃城而走,魏军乘胜再夺虎牢、滑台,宋军损失惨重。

经过元嘉之治的休养生息,刘宋国力增强。公元450年,魏太武帝率10万大军南下,围攻悬瓠(在今河南)。文帝正式下诏北伐,命宁朔将军王玄谟等各率部进攻北魏,以太尉刘义恭驻彭城(今江苏徐州)指挥全局。不久,王玄谟进围滑台,但久攻不下。北魏太武帝号称领军百万赶来解围。王玄谟仓皇逃走,死者万人,丢弃的武器、辎重如山。年底,魏太武帝引军南下,宋将皆弃城邑,望风奔溃,魏军直抵长江北岸的瓜步(今江苏六合),声言渡江。后来双方激战30多天,魏军因难于突破宋军防线而退兵。北退途经盱眙时,魏军猛攻了近一个月,最后损失惨重撤回北方。盱眙之战是宋军唯一大获全胜的战役,但这场战争不仅给南北各族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而且成为北强南弱的转折点。

中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什么?

北魏时期,出现了一部总结黄河中下游地区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它的作者名叫贾思勰。贾思勰是益都(今山东青州)人,从小一边读书,一边跟着父亲务农,学习了大量农业科技。后来,贾思勰在北魏朝廷任官。当时政局相对稳定,生产得到发展。贾思勰不辞辛苦地深入民间,向农牧民学习,了解农业生产知识。贾思勰利用各种与农民接触的机会,或自己观察,或虚心请教,不断丰富自己在农业方面的学问。他想,如果能把自己掌握的这些先进的农业技术、工具、经验编撰成书,向全国推广,不就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吗?于是,他毅然辞官回乡,一边观察、收集信息,一边撰写农书,终于用十数年的心血写成了他的传世著作《齐民要术》。《齐民要术》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经验的杰出著作,全书共分10卷、92篇、11万字,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农业百科全书。

拓跋宏为何要迁都洛阳?

公元490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亲自执掌朝政大权。拓跋宏在祖母的教育下,念了不少书,对汉族文化有较深的了解。他认识到,鲜卑人要想在中原站稳脚跟,就必须抛弃民族偏见,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当时北魏的都城在平城,这里气候恶劣,地理位置上也太偏北,不利于北魏统治中原地区,更不利于向南发展,统一中国。拓跋宏决定迁都洛阳。

迁都洛阳是件大事,关系到许多鲜卑贵族的切身利益。守旧派贵族留恋旧都的田地财产和奢侈的生活,害怕迁都会改变生活方式,强烈反对。为了迁都,拓跋宏定下了一条妙计。

公元493年的秋天,拓跋宏率领步兵、骑兵30万,宣称南下征伐齐朝。队伍到达洛阳,正是秋雨绵绵的季节,跟随的文武大臣们对太武帝拓跋焘南征刘宋战败逃回的情景,还记忆犹新。他们害怕这次出征的结果又跟过去一样,劳民伤财,毫无所获。

正当大臣们忧心忡忡的时候,拓跋宏突然下令立刻向南进发。文武大臣们见拓跋宏真的要南进,一齐跪下,俯首在地,请求停止南进。

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王爷代表大家向拓跋宏诉说了南进的危害,拓跋宏见目的即将达到,便说:“我们这次南征,兴师动众,无论成败,决不能空手而归。既然你们不愿打仗,那就得听我的话,把国都从平城迁到这儿来。等将来有机会再灭亡南朝,统一全国。”大臣们一听,喜出望外,齐声说:“只要陛下停止南进,我们一定赞成迁都。”一时间,停止南进的消息传遍全军,大家都高呼“万岁”。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被孝文帝轻易搞定了。

龙门石窟是怎样建成的?

龙门石窟分布在龙门山东西两岸的崖壁上,共有佛像97306尊,主要是北魏时期开凿的。后来的东魏、北齐时期,继续开了不少的石窟。一直到唐代,又总共凿了几千个佛龛。最大的石窟是古阳洞和宾阳洞,宾阳洞又分为北、中、南三个大窟。

这些大大小小的佛像,造型优美,呈现出千姿百态。有的雍容大方,有的慈祥和蔼,有的眉目凝神,有的面带微笑。宾阳中洞那尊主要佛像,清癯的脸上含着微笑,仿佛想要人和他亲近。龙门石窟的佛像和云岗石窟的佛像在造型上有所不同。云岗石窟的佛像,一般都显得气势磅礴,姿态雄健,凛然可畏。这种佛像造型上的变化,反映了北魏统治力量从强到弱的变化。

宾阳中洞洞口内壁两侧,有两幅大型浮雕,表现魏孝文帝和皇后礼拜佛祖的场面,叫“帝后礼佛图”,刻得异常精美。

古阳洞左边的洞壁上,有一个房屋形状的佛龛,它反映出北魏时期房屋建筑的特点。佛座前的一头石狮子,显得威武雄壮,肌肉强韧,野性毕露,表现了北朝石刻艺术粗犷的风格。

在龙门的许多石窟里,还刻有大量的文字,说明立佛像的原因,无非都是些迷信的道理。然而这些文字的字体,都苍劲挺拔、端庄凝重,是珍贵的书法艺术遗产。后来有人把它们拓下来,编辑成碑帖,题名《龙门十二品》,作为学习书法的范本。

孝文帝迁都洛阳进行了哪些改革?

孝文帝把国都迁到洛阳以后,决定进一步改革旧的风俗习惯。有一次,他跟大臣们一起议论朝政。他说:“你们看是移风易俗好,还是因循守旧好?”咸阳王拓跋禧说:“当然是移风易俗好。”孝文帝说:“那么我要宣布改革,大家可不能违背。”接着,孝文帝就宣布几条法令,开始改革,改革的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内迁者原有的生活习俗,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易鲜卑服装为汉服。公元495年,孝文帝在光极堂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这是易鲜卑官服为汉官服的具体执行措施。第二,规定官员在朝廷上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并称鲜卑语为“北语”,汉语为“正音”。孝文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30岁以上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要逐步改说汉语;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在朝廷上则要立即改说汉语。如有故意说鲜卑语者,降爵罢官。第三,迁往洛阳的鲜卑人,要以洛阳为籍贯,死后不得归葬平城。第四,改鲜卑贵族原有的姓氏为汉姓,并定门第等级。所改之汉姓,以音近于原鲜卑姓者为准。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是最高的门第等级;另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为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这八姓贵族的社会地位,相等同于北方最高门第崔、卢、郑、王四姓。其他等级稍低一些的鲜卑贵族姓氏亦改为汉姓,其等第与汉族一般士族相当。此外,孝文帝还积极鼓励鲜卑的皇族和贵族与汉族士族通婚,藉以建立政治联姻,加强汉族与鲜卑族的民族融合。

少林寺经历过怎样的变迁?

少林寺始建于公元495年。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公元495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皇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少皇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

公元527年,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九年,后传法给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

公元574年,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隋代又恢复旧名,日渐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

花木兰为何被称为女中豪杰?

同类推荐
  •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历史的拐点:改变中国历史的偶然事件

    曾经的历史,包含了无数的可能,某一历史事实,只是在众多可能中实现了的一种可能。而在实现与未实现之间,有一个拐点,它充当着很有可能改写历史的重任。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拐点:或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或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影响了后来的历史。历史已潜藏的必然变化,终于因为一些偶然因素的介入而赫然凸现出来了。就让我们在这些拐点之处,体会历史变化的魅力吧!
  • 世界史纲

    世界史纲

    这本《史纲》不过是对过去百年内地质学者、古生物学者、胚胎学者和任何一类博物学者、心理学者、民族学者、考古学者、语言学者和历史研究者的大量活动所揭示的现实的初始图景加以通俗的叙述。如果认为它在任何意义上超过了这一点,那就是荒唐的。
  • 大汉王朝

    大汉王朝

    本书内容里的所有事件皆严格依照史书所载,不敢编造,间或有我自己的一些观点。历史就是一个一个的故事,每个时代都有色彩斑斓的故事,每个故事又蕴涵着不一样的历史。汉朝四百年的历史,有着无数的故事,承载着大汉王朝的沧桑和辉煌。回首汉朝,历史的故事和人让我们感动和惊奇,仿佛遥远,其实很近。因为历史是活的。《大汉王朝·汉武挥鞭与大汉中兴》从汉武帝登基开始写起,到汉武帝时代的结束止,将武帝登基——长门锁阿娇——卫青与霍去病横空出世——通西域——北击匈奴——大汉中兴等大事件以时间为轴线,加以全方位叙述,各色风云人物穿插其间,充分再现那段波澜壮阔、惊心动魄的历史时代。见解独特,高潮不断!
  • 盛唐风月

    盛唐风月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开元四年,大唐帝国如日中天,京兆长安恰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都市,没有之一。姚崇、宋璟、李白、王维、张旭、吴道子、颜真卿、公孙大娘、裴旻、郭子仪……当此一时,盛唐的天空群星璀璨。生逢盛世,作为一介江郎才尽泯然众人矣的神童,杜士仪担心的不是天下大势,而是如何在这第二次人生中活得更精彩。盛唐风月,有的是雄风傲骨,有的是自信从容,有的是出将入相,有的是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八年笔耕,九部作品,继《朱门风流》、《奸臣》、《冠盖满京华》、《富贵荣华》之后,2013府天新作《盛唐风月》,带你领略一个真正的盛世大唐!
  • 革命烈士书信

    革命烈士书信

    本书中收录了大量革命烈士的书信。其中有这样一段,1921年高君宇与石评梅相识,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他们从相知到相恋,感情甚笃。在他们交往的过程中,经常鸿雁传书,表达自己的理想和人生的追求。此信是高君宇写给石评梅的一封回信。作者以改造世界的志向和积极奋斗的人生观,勉励女友和青年们勇敢地追求光明。书中除了这篇《给石评梅的信》,还收录了《给佩卿贤甥婿爱弟的信》、《给鸣时的信(一九二七年)》、《就义前给熊竹生的信》等共计七十三封信。
热门推荐
  • 九道婴仙

    九道婴仙

    【道破天下,唯我独尊】张小天,一个初生九天断脉的武学废才,却是千年不遇的修真奇才!得五行道,化五婴仙,又悟阴阳空三道!但本可逍遥为神,却得罪了神祖,被迫无法飞升,后经历万难,一一奇遇化险,终破飘渺九道,骑在神祖那个王八蛋头上。
  • 网游之盘古

    网游之盘古

    人生虚如梦,飘渺逝百年。陈罗迷幻象,剑指天地间。一款惊天动地神话网游,一幕幕虚拟真实的传奇,游戏、现实、修仙、魔法、斗气、内功、玄幻的完美结合,这里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都市生活,游戏中令人沉醉的神话任务,千军万马浴血沸腾的战争,梦幻神奇的创造空间。
  • 名门毒夫人

    名门毒夫人

    重复播放了好几遍,也没有看清楚女人的脸,只能看到她一丁点儿的发梢在画面中不停地闪动,她的脸孔都被方宇绰强健的体魄遮去了。她是谁?她一定要弄清楚,一定要。她拿起手机,拔通了一串熟悉的数字。“你拔打的电话不在服务区,请稍后再拔。”她抖着手指,连续了拔了好几遍,秘书台小姐都是回答着她同样的答案。这男人去了哪里?她要等他回来,等他回来问个清楚,她抖着一颗潇瑟的心,久久才明……
  •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让孩子成为“富一代”的教子圣经

    要想让孩子成为富有的人,并不需要给他留下一大笔财产,而是应把他培养成一个可以创造财富的人!本书汇聚了多位成功父母的经验,讲述了如何让孩子拥有比金钱更重要的学习能力,如何与命运抗争。用乐观向上的心态面对世界,以诚实的态度与人交往,如何对孩子的财商进行开发。有了这些,让孩子成为“富一代”将不再是梦想!
  • 女强:独宠特工妃

    女强:独宠特工妃

    海桐,一代特种兵,不幸穿越天圣朝大将军之女龙馨毓身上,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佟洛炀,本是冷心之人,却被一个成天打打杀杀的女人迷了心魂,从此欲罢不能。烘云,沙漠枭雄遇上女中豪杰“花木兰”,从此各种爱恨情仇牵扯不尽。面对睿智多谋的佟洛炀,肆意洒脱的烘云,海桐该何从选择,究竟哪一个才是她最终的良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倾城郡主

    倾城郡主

    ~~~~~~一次重生,一场穿越;现代的财阀公主,古代的王府郡主;她,从来都不是受制于人的人。数年的谋划,只为了守护温暖的亲情;数年的经营,只为了得到纯粹的自由。王妃、皇后?她不稀罕!若她愿意,她便是这天下之主!白君澈,温雅如玉的神医门二公子:颜儿,既然我动心了,那么我也要你为我心动!颜无尘,冷漠如冰的侍卫:主子,遇见你是我今生最大的幸福!莫靖寒,皇朝第一美男子:颖儿,你是我的王妃,是我的妻,不准离开我!百里傲天,邪魅不羁的魔教教主:霏儿,什么时候做本座的教主夫人?呼延诚,俊挺的黑禹国太子:颖儿,只有在心里才能这么唤你,就这样默默爱着就好。司马文彬,儒雅的相国公子:颖儿,为何我们才相遇,你就要成为别人的妻?~~~~~~清的爱情观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本文已入半价书库!本文可能更新较慢,但绝不会弃坑!清刚建立了一个群(67960707),大家有兴趣可以加入,还没人呢~敲门砖:文中任意一人的名字~~~~~~~推荐好友文:《三千俊男爱上我》《废后翻身》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房地产的繁荣与萧条

    任何灾难——经济领域的或其他方面的,余波中不可避免的互相谴责、推诿已经滋生出许多政治性的修辞和政治性的导向宣传,其中许多反反复复见诸媒体,并有一部分现身学术界。因此,要想穿越政治迷雾,理解究竟是什么将我们带到了何处,关键在于将事实与辞藻剥离。否则,我们的研究工作将难免成为无益的延伸,甚至是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