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看过一个报道,专家说,老人心中存事任何药都治疗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老人说出来,让老人多倾诉倾诉。老人心情好时,身为子女的,如果能适时给父母一个唠叨、诉苦的机会,更能使其身心快乐。唠叨、诉苦能排解寂寞,能化解心结,能释放孤独。专家们还认为,送父母最好的礼物,就是听他们的唠叨,倾听父母倾诉也是孝顺。因为倾听是一种状态。当我们在认真倾听的时候,意味着你已经溶入到与父母的对话中去了,这时候,不管身外电闪雷鸣,不管情绪之前有多么的低落,只要是在倾听,那么你的脑海里就只剩下交流本身了。在这种状态下,双方的情素是最真诚的。
学会倾听是子女与父母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但倾听并不是让你放弃发言权,倾听的微妙之处更在于“此时无声胜有声”。倾听是一种手段。擅长倾听的子女,能从倾听中捕捉到许多父母不愿告诉自己的信息和想实现的愿望,它可以让你掌握一些来自父母的信息,以便你找时间去为父母圆梦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身为子女,学会倾听父母的心声,是一种明智的选择,是一种孝心必备。要想一家人其乐融融,就让我们从学会倾听亲情开始吧。浓浓的亲情能使家庭更幸福,心理更安定。
1.重述父母的话
在人类的语言发展上,不论孩子和大人,都会有些不完整的地方,有时夸大,有时自己所说的自己都不了解。所以重述父母的话,可以使父母再次听听自己所说的内容,而有机会加以修整。比如,“儿子啊,妈妈最近感觉身体很不舒服,腰酸背痛的。”“哦!妈,你哪里不舒服?我给您按摩按摩!”“右肩胛骨疼得厉害。”
2.将父母的话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
以自己所听、所理解的意思,将父母所说的话换用另外一种方式表达出来。举个例子,“丫头啊,最近在文体中心一起健身的人好像对我很冷淡。”“真的吗?您想想跟谁吵架了?还是意见不合?”即便你猜得不对,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引导父母继续往下说,并让父母获得一种心灵满足感和愉悦感。难道还有什么事情能够比子女孝顺更令人开心的吗?
3.举例子法
“儿子啊,我感觉老年人活动中心的人都不喜欢我!”身为子女,不妨这样接话:“何出此言呢?什么事情让您产生了这样的感觉?您可不可以举个例子。”
4.摘要
通常情况下,子女打断父母的话,并不值得鼓励。然而,如果当父母说得太长又混乱时,子女可以趁机将内容作摘要重述给父母听,帮助父母整理思路。
5.对父母进行非语言及语言两方面的引导
非语言引导,即身体语言。当和父母说话时,一定要做出认真倾听的姿势。倾听的身体表现能够给父母很大的鼓舞。不妨眼睛平视、点头微笑,身体微微向前,这些姿势通常给倾诉者以专心和诚挚的感受,使其倍感愉悦,并进一步敞开心扉。
语言引导,即当倾诉者在发泄的时候,只需要简短的一些话:“嗯!我明白了。”“然后呢?”这样能引导对方继续说。很多时候说话在心理学上起一种“净化作用”,其实很多问题和苦恼,只要说出来,心情就会舒畅很多。
6.随时随地的同理心
除了上述5个技巧之外,一个最重要的精神是“同理心”,没有同理心,任何技巧都白谈。
举个例子,如果生病的父亲从医院回来,向身在异地的你打电话抱怨说:“医生建议我连续输3天液。”很多子女的典型反应是“为什么?”殊不知,“为什么”在学术研究上非常值得一提,然而在情感、情绪方面,就应该尽可能地少用“为什么”。不妨关心地说:“爸,那你今天输液后感觉好点了吗?”这便是一种同理心的表现方式。
大体说来,同理心有以下3个步骤:
(1)反应情绪和想法:“今天输液后是不是感觉好一点了啊!”替他把情绪感受说出来。
(2)接纳:“要是输液后感觉好点了,咱就继续输液。我过两天回去看您。”
(3)讨论、探求解决的方法:“爸!通过这件事,咱以后要吸取教训,天气凉的时候,一定得多穿衣。”
值得一提的是,同理心的表现不是按照上述3个步骤循序做下去,而是需在反应情绪和接纳中反复多次,等对方情绪较稳定之后,才可进入讨论。
▲面对娇生惯养的孩子,你需要放下溺爱
◎溺爱不成才
老狐狸暗自发誓,绝不让小狐狸吃一点苦头。它每次外出捕食时,都会把小狐狸严严实实地关在山洞里,然后拼尽全力去捕捉小动物,喂食小狐狸。一天,小狐狸哭着喊着要求爸爸带它出去玩。在路上走着,迎面突然跑来一只受伤的兔子,小狐狸正准备跑上去把它捉住,结果老狐狸早已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小兔子咬死,送到小狐狸面前。第二天,小狐狸趁着老狐狸外出时,准备偷偷溜出山洞自己捉一只小兔子。没想到小狐狸刚露出头,就看到一只大灰狼。小狐狸顿时被吓昏了头,没朝洞内躲藏,反而冲出了洞口。由于小狐狸每天呆在洞里,所以跑起来实在太慢了,不一会儿就被凶恶的大灰狼给抓住吃了。
现在,很多家长都过于溺爱孩子。他们尽其所能,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他们尽力给孩子铺平生活道路,似乎这样就能保证孩子幸福、健康地成长。殊不知,这种幸福观很容易导致孩子的灾难。如果孩子长期处在过度保护中,当孩子独自面对挫折和打击时,会感觉手足无措,一筹莫展,缺乏挑战困难的勇气与毅力,甚至因缺乏自我保护的技能而像故事中的小狐狸那样陷入绝境。
心理学家指出,人如果长期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二是特别害怕困难,不愿接触人世间的艰难困苦、甚至会将一些平常的事也误认为是痛苦而神经过敏。然而,艰难困苦是生活中客观存在的,回避它是不太现实的。眼下,家长也许有能力帮孩子克服一些,那么将来呢?能让羽毛已丰的孩子永远不离开自己的翼护吗?显然不能。此外,一个人的习惯行为往往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一个从小就惧怕困难的人,很难设想他能克服生活中的什么磨难。
最新的研究结果也支持了上述观点,那些太多太快得到物质需求满足的孩子,长大成人后难以应对人生的挫折。他们有一种扭曲的权力感,阻碍他们在工作单位和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对孩子过于疼爱的家长,实际上可能会使孩子们将来更易于焦虑和沮丧。斯坦福大学青少年中心主任威廉·戴蒙则认为,溺爱的结果造成了以自我为中心和只顾个人利益,而那只能危害精神健康。
一言以蔽之,家长的溺爱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劲敌。做家长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孩子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和能力,远比亲自为他(她)解决一些困难意义重大得多。溺爱会让自己不能给孩子以适当的批评,教孩子明白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哪些能干,哪些不能干;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为了给孩子一个阳光的性格和辉煌的未来,家长应该放下溺爱,引导孩子自觉学会正确对待困难并战胜困难,而不是消极地摆脱与回避困难。
接下来,我们结合溺爱的表现,为家长们介绍一些关于放下溺爱的切实可行的建议。
溺爱表现之一:给孩子特殊的待遇。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好吃的食品归他一人享用;过生日一定要过得“红红火火”;玩具、衣服要什么买什么等。这样的孩子往往会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缺乏同情心,不会关心和体贴他人。
放下溺爱的Tip 1:把孩子视为家庭的普通一员,教育孩子照顾和尊敬老人,鼓励孩子“克己利人”“爱人为乐”“助人为乐”。
溺爱表现之二:轻易满足孩子物质要求。孩子要什么就给买什么,总是习惯用物质来表达或弥补对孩子的爱。这样会使孩子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放下溺爱的Tip 2:对孩子的物质要求不应当满足的决不给予满足;应当满足的一般也不要马上满足,让孩子有所等待和忍耐。要告诉孩子,人生的追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目标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积极的人生中,需要等待、忍耐、克服困难和努力争取。
溺爱表现之三:生活懒散。纵容孩子饮食起居无秩序,睡懒觉,不吃饭,看电视或上网到深夜等等。这样长大的孩子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放下溺爱的Tip 3:家长应严格要求孩子规律生活。具体做到:培养孩子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帮助孩子养成恰到好处地看电视、上网和按时睡眠的习惯。
溺爱表现之四:对孩子不做家务劳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放下溺爱的Tip 4:教育鼓励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后家长应及时肯定和表扬,创造劳动的愉快气氛,并常与孩子一起心情愉快地做事。
溺爱表现之五:溺爱表现是一切包办代替。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导致孩子缺乏爱心,丧失自信,形成依赖、懒散和懦弱的不良个性。
放下溺爱的Tip 5:父母应鼓励和安排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方面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和自立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增强孩子的责任感和自信心。
溺爱表现之六:袒护孩子。有时爸爸管教孩子,妈妈袒护:“你这么严格,会吓着孩子的。”有时父母管教孩子,爷爷奶奶袒护:“你们不要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做既容易使孩子的性格遭到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
放下溺爱的Tip 6:当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家中成人都应流露支持的态度,要配合默契,这才是真正的疼爱孩子。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在孩子的生活,还是学习中,做家长的都不要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需求。而应鼓励孩子自己克服困难,以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事,并有意识地给他们“制造”一些困难,“设置”一些障碍,让孩子碰碰钉子,尝尝苦头,经受一下艰难的磨炼与痛苦的洗礼,然后享受成功的欢乐。在孩子早期的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并在孩子成年后帮助他们尽快独立,在思想和生活技能上都成熟起来,这些将有助于孩子将来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面对关系密切的朋友,你需要放下计较
◎放下计较,各自主动让出三尺墙
清朝康熙雍正年间,山西桐城人张廷玉在朝做官入阁拜相,在家乡桐城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为三尺地皮相争,官司打到县衙,张家总管立即写信向张廷玉报告,希望他回信给县衙予以关照。张廷玉看信后,在原信上批诗一首寄回,这首诗说:“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家罢诉,又让出三尺墙根,那个邻居看到张家的退让,不好意思去争,也主动让出三尺墙根,于是留下了六尺空地,成为今天还可以在桐城看到,名叫“六尺巷”的一条通道 ,成为千古佳话。
朋友或许是以这样的方式出现:肝胆相照、两肋插刀、彼此信任、有所担当。如果碰到这样的朋友,那算是自己千年修来的缘分,高山流水遇知音,此生一人足矣。
但我们的大多数朋友却是这样的:关系比较密切,肝胆相照但不一定会两肋插刀,彼此信任但不完全信任,有所担当但得付出相当。这样的朋友也算难得,会说真话,也做真事。
更有一些朋友是为了彼此需要,互相捧应,出于利益的来往,与感情无关,与道德无缘,唯有利益和需要决定彼此来往的密切程度。
所以对朋友不要过于苛求,倘若是第二类朋友,能说真话做真事在如此世间也是很少,这就值得重视和珍惜。在平时少些计量,多些宽容,少些提防,多些真诚,如此则好。
放下才能承担,舍弃才能获得。据说梁武帝四次舍身佛门,但是达摩为什么说他不能成佛?因为他对“成佛”的计较思量没有放下。身为凡尘中的一份子,为了追寻幸福和快乐,为了获取更大的成功,同样需要放下计较思量。
古时候有一个小和尚夹着铺盖卷儿,来到前堂拜别师傅,委屈地说:“拜师三年,每天不是种地,就是吃饭,打坐,学不到佛法,我要转投其他寺院去了。”师傅问:“难道除了种地,吃饭,打坐之外,还有佛法吗?”小和尚似有所悟,追问道:“那为什么世间人人都是饥来吃饭,困来睡眠,却不成佛?”师傅说:“同样是饥餐困眠,有人放下,有人依然是千般计较,百般思量。”看来,成佛得道的关键,是能否放下计较思量。
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朋友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所以,对朋友不要太计较。太计较了,就会对什么人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就会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
事实上,无论是在追求功成名就、成佛得道的过程中,还是与朋友交往的过程中,我们都需要放下计较。格局有多大,成就才会有多大;空才能有,放下才能承担。所以,我们只有以空杯的心态去交流,才能装入更多新的东西;只有放下了,才能承担更重的责任与事业。放下,意在放下思想包裹,放下面子,放下计较,肯吃亏并非痴人!只有放得下,才能承担更多,才能获得更多!问题是,交友过程中如何做才能切实地放下计较呢?
1.与朋友求同存异,并以“难得糊涂”自勉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朋友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胆量,能容人,我们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遂愿;相反,过分挑剔,“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粒沙子,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等等,这样一折腾,朋友也会躲我们远远的,最后,我们只能关起门来当“孤家寡人”,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
2.朋友冒犯自己时,尽量宽大为怀、晓之以理
有时朋友冒犯我们,其中肯定是另有原因,不知哪些烦心事使他此时情绪恶劣,行为失控,正巧让我们赶上了,只要不是恶语伤人、侮辱人格,我们就应宽大为怀、不以为然,或以柔克刚、晓之以理。总之,没有必要与朋友瞪着眼睛折腾。假如折腾过了,大动肝火,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再酿出个什么严重后果来,那就太划不来了。与朋友如此,实在不是聪明人做的事。
3.接受朋友优点时,也要学会包容朋友的缺点
如果认定要做朋友,那么就要像找老婆一样,在接受她美丽容貌的时候,就必须也接受她的性格孤僻;在接受她性情豪爽的时候,就必须同时接受她的粗心大意;在接受她勤俭持家的时候,就必须同时接受她出手不大方的作风。
当然,如果要求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计较、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但是只要我们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需要经常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那么,我们就会多一些宽容、和谐,多一些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