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700000009

第9章 理论篇——哲学其实很有趣(8)

而恩格斯本不想从事商业活动。他曾不止一次地把它称做是“该死的生意经”,并且不止一次地下决心永远摆脱这些事,去干自己喜爱的政治活动和科学研究。然而,当恩格斯想到,被迫流亡英国伦敦的马克思一家经常以面包和土豆充饥,过着贫困的生活时,他就毅然抛开弃商念头,咬紧牙关,坚持下去,并取得了成功。这样做,为的是能在物质上帮助马克思,从而使朋友,也使共产主义运动最优秀的思想家得到生活保障,使《资本论》早日写成并得以出版。1848年大革命失败后,恩格斯不得不回到曼彻斯特营业所,从事商务活动。这使恩格斯十分懊恼。但懊恼归懊恼,该做的事情还必须去做。他似乎没有别的选择。

古希腊的那些贵族哲学家,关注天上的事情,是因为他们不需要关注地上的事情。他们不屑于挣钱,是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缺钱。但对于像马克思这样的哲学家而言,自身的生存都成问题,为什么还会如此固执地关注天上的事情而忽视地下的事情呢?这个问题,也许只有一个答案:他们的灵魂已经完全驾驭了自己的肉体,以至于物质欲望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压制,从而实现了人性最崇高的升华。对他们来说,肉身也许仅仅是灵魂的载体,只要能维持各个部件的基本运转就可以了,而不需要片面地夸大和关注。

在哲学史上,有一个与马克思的境遇非常相似的哲学家。他就是斯宾诺莎。斯宾诺莎本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母亲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生,生活颇为宽裕。可是他,放着优厚的物质生活不去享受,硬是把自己变成了异教徒。1656年,他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最后不得不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职,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面对如此诱人的职业,斯宾诺莎还是毅然拒绝了。因为他知道,思想绝不能被当做交换的筹码。由于长期劳累,斯宾诺莎最终积劳成疾,年仅45岁就去世了。

斯宾诺莎虽然死了,但他的哲学思想和人格精神却永远留在了世间。正如他在谈论永恒时所说的:“人类的心灵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完全消亡,它的某一部分仍将永存。”这正是用永恒的形式看待瞬间事物那一部分所得出的令人安宁的结论,也是斯宾诺莎本人的精神支柱。斯宾诺莎的一生既有着犹太民族漂泊流浪的投影,更是人类智慧纯度极高的结晶。他也因此成为了在精神上最接近永恒的人。正如后来黑格尔所说的那样:“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但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境界几乎是不可能的。”尼采也说:“最后一个基督徒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可是他忘记了斯宾诺莎!”

估计还是斯宾诺莎自己的那句话更适合他:“幸福不只是美德的报酬,还是美德本身。”

四、落水狗般的孔子

春秋楚昭王时,有一位隐士姓陆名通,字接舆。他看到楚政昏喑,便佯装狂人而不出来做官,所以人称“楚狂”。

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国想游说楚昭王,楚狂接舆便作《凤歌》在孔子的车旁唱给孔子听,意在讽劝孔子不要从政做官,以免得祸。孔子听到接舆唱的歌便下车想找他交谈,接舆赶紧避开,孔子没法和他说。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但是,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而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精神。

“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抓住未来。“来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一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仍然是犯傻,不可取。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意思是说,现在从政的人都非常危险了,你又还“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国干什么呢?

但是,孔子无法像接舆那样洒脱,因为他舍不得这个世界。尽管不见用于当时的各路诸侯,累累如丧家之犬,惶惶如漏网之鱼,窘态百出,但他还是要“知其不可而为之”,从而忍受着不为人所理解的孤独。有一次,孔子困于蔡,没有吃的,甚至“七日不伙食”。此时的他,只能用“遇不遇者,时也;死生者,命也”这样的话来进行自我安慰。而他的后学,被后世称之为“亚圣”的孟子,其一生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四处游说,又四处碰壁,一生都怀才不遇。他甚至还不如孔子,孔子还在鲁国当过几天官,而他却是四处奔波,背井离乡,为卿于齐,出吊于腾,最后只能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信念进行自我鼓励。

同孔孟一样,历史上很多哲学家在享受生命愉悦的同时,也在忍受着心灵的孤独。生命的愉悦,来自于境界的提升和心性的修炼;而心灵的孤寂,则是不为世人理解的无奈。快乐和孤独,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在哲学家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哲学家是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更是能够忍受孤独的人。对他们而言,孤独不仅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使命。因为他们不是在迎合时代,而是在反思时代。他们的眼光都已经超越了所处的时空,而看到了更远的地方。因此,他们必然就表现为“超凡脱俗”。而另一方面,他们又是如此地不被人们理解,如此地孤独寂寞着。所以,哲学之路必定是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一条吊影孤行的荒芜英雄路。

从这个意义上讲,哲学家,正是以浓缩的方式承担了人类所有的痛苦。苏格拉底自称“牛虻”,一天到晚都在人们耳边发出令人生厌的声音。岂不知,他是在拯救人类的心灵。马克思自嘲说,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货币还在研究货币的人。还是尼采说得好:“更高级的哲人总是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他在自己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五、知行合一的墨子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哲学学派非常特别。它不仅宣扬自己的学说,而且还把自己的学说看做安身立命之本,身体力行。这个学派就是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

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墨子不像孔孟、老庄等其他思想家那样或四处游说,让各诸侯接受自己的观点和学说,或隐居遁世,而是通过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学说。

墨子一生胸怀天下,到处奔走,宣讲行义。经过实践,他深感靠一个人的力量很是淡薄,必须要有更多的人为此献身。于是,约在三十岁左右的时候,墨子创办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设有文、理、军、工等科的团体组织,即墨家学派。这一学派的成员始终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做座右铭,奉行吃苦耐劳、严于律己的宗旨,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做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种将政治主张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举动,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在中国历史上传为佳话。

墨家始终将天下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只要为了正义和真理,皆可赴汤蹈火。只要能够“利天下”,哪怕是“摩顶放踵”(头顶到脚跟都磨伤),也会亲历亲为。墨者中从事诡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都以各自的方式践行墨家的这一宗旨。“墨辩”四处推行墨家的主张,采取的是“文战”。墨子就非常强调辩论的实用目的,而拒绝为辩论而辩论。“墨侠”则是学习各种实际技能,反对侵略战争,协助正义的战争,提倡积极防御,采取的是“武战”。

据说,墨子曾经派管黔到卫国推荐弟子高石子从政。卫君山赐给高石子非常优厚的俸禄,安排在卿的爵位上。高石子三次朝见卫君,每次都详细讲述墨子的治国方略,卫君只是点头称好,却不采纳实行。见此状,高石子毅然辞官,回去向墨子汇报说:“以前先生讲过,天下无道,仁义之士不该处在厚禄之位。现在卫君无道,我不愿在那里贪图俸禄和爵位。”墨子听了很高兴,称赞高石子说:“听听高石子的话吧!背义而向往俸禄的人很多,拒绝俸禄而向往义的人很少。高石子就是为义背禄之人。”

中国文化向来主张知行合一、轻知重行,强调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中国哲学中的“知”不是今天所谓的科学认知,而是王阳明所说的“致良知”。这是对内心中“大体”的体认,从而上升为一种道德实践上的自觉。古人的实践,也不是今天所谓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主要是指道德实践。因此,在中国哲学中,从来就没有把“知”和“行”分开,而是强调知行合一。也就是说,知道一件事情,就是为了把这件事情做好。只“知”不“行”,就是伪君子,就是假道学。这在中国文化中是不能容忍的。

知行合一,西方的苏格拉底也是强调的。他说,一个人之所以作恶,只是不知道什么是善,一旦知道了什么是善,恶行自然就会停止。知道什么是善而不去行善,简直就是不可思议的。王阳明也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先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知之所发处,便是行,一念不善,便是恶行。”

同类推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趣味哲学

    趣味哲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

    “人究竟为什么活着”这一问题是亘古难题。乍一看本书的名称,专门研究人生哲学的人,可能会不屑一顾或嗤之以鼻,以为又遇上了一位现实版的唐·吉诃德;一般世人,则可能感觉到这一问题好像是不难回答的。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国学十八篇

    国学十八篇

    《国学公共课:国学十八篇》收录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数次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内容通俗易懂、简略概括,对中国传统经学、哲学、文学进行精到而系统的简述,深入浅出,行文典丽古雅,是热爱本国传统文化的读者的最佳入门读物,也是了解章氏思想及国学进阶的最佳指引之书。
热门推荐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大全集(超值金版)

    他们一官一商,在清朝的历史舞台上 演绎了一幕大剧。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财富。现代人流行一种说法。,一个人若只知道曾国藩、胡雪岩做了什么,那只是皮毛之见,只有读懂 了曾国藩、胡雪岩为什么“这么做”,继而知道自己该“怎么做”,那才算 读活了他们,也读活了自己。曾国藩与胡雪岩是同一时代的人
  • 心理减压健康书

    心理减压健康书

    本书的内容是建立在近年来国内外压力的的本质、来源与影响,并指导读者如何预防与疏解。本书不仅帮助读者了解何为压力,更重要的是为读者提供了缓解压力及预防压力的方法。并且,书中还附有许多简明的“压力提示”,为读者提供关键性的信息,帮助读者迅速掌握要点,让读者自己就可以开一帖适合自己的压力处方,成功对抗压力。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可操作性强,是一本人人必备的心理自助书。
  • 王妃真丑

    王妃真丑

    好消息!好消息!《王妃真丑》现在开始半价促销了!大家抓紧时间哦!迎娶了她,没有仪式,没有婚礼,她被几个下人扔到了王府最后面的一个破院子,她欣然接受。管家小妾来到她面前,对她讽刺嘲笑,严重警告,她低头沉默。只因她的心里,有着另外一片天空,穿越女不是那么好欺负的,她总是会比别人强。每天听着侍卫的禀告,禀告她并没有像以前的那些女人一样寻死吵闹,居然还把那个破院子修理得有模有样,他的眼里充满了精光。突然有一天,命人把她接到了前院,对她百般宠爱,看着其他侍妾们嫉妒的目光,他笑得格外得意.正在她想着这一切是不是他转性了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让她更加意外的惊天秘密......热烈推荐无边玄幻新文:风行天下风傲清,现代特工杀手,一朝被害穿越,居然到了古代幻界,成为了风家被下人都嫌弃的痴傻三小姐!再次醒来,以前痴傻的眼神,突然间变得冷漠,莫名的让人有一丝丝寒意,让人不敢直视!为保护妹妹,上山学艺,却无意惹来众人追随:温和如风的大师兄云舒展:“傲清,我知道你是男子,可是为什么,我会对你生出期盼?”俊逸潇洒的二师兄云舒畅:“傲清小师弟,今晚我要去山顶的云湖洗澡,听说那边景色特别好?一起去啊?!”俊眉一挑,脑中却在寻思,不知道傲清的身材如何?!奇怪!自己干嘛对一个男人的身材那么感兴趣?!沉稳精明的三师兄李云龙:“傲清,为什么你冷峻的脸庞,总会在我的梦中出现?为何看到你和你的师兄们在一起,我就会特别难受?难道我是得了传闻中的断袖之癖?!”活泼可爱的小师妹龙飞燕:“四师兄,这是我绣的长生荷包,送给你!”小小的脸上,已经满是红色的晕!落紫,一双冷魅的紫色眼睛,看着渐渐飞远了的风傲清,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闯进我的眼中?众人迷惑了双眼,却不知道他原来就是她!云开雾散以后,这一切,又会惹来怎样的风云变幻呢?男猪不断增加中~傲风男女通吃,不是她自己想吃,是别人送上门来让她吃,不是她不好意思吃,只是她........嗯,突然之间看到各位嫌弃偶烦的脸孔,只得逃走!新文:田家有媳很是精彩,希望大家收藏支持哦!“小姐,你不能答应啊!那田家虽然是有名的大户人家,可是这次来提亲的可是他们家的大公子啊!据说这个大公子自从小时候生病以后就成了活死人了,不再醒过来,小姐嫁过去,是要守活寡的啊!”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木讷相公别捉急

    木讷相公别捉急

    一朝穿越,大咖们——,是外界传闻俊美如玉却身有隐疾的木纳男人。商行门派战争天下江湖!小三小四如雨后春笋,摘了一个又冒一锅!乖乖隆滴个咚,他是萧氏木行新上任的大当家,她这是跑错剧组了吧!她是云郡王天生痴傻的三女儿,老鼠也敢把猫骑么!尼玛让人好端端地做个傻媳妇就有这么难?***顶多受受婆婆气,杀人换夜行。商海纵浮沉。美男在眼,常被姑嫂欺,魂附傻女,小妾把人挤!用得着连番赶阵地聚齐家斗宅斗宫斗权斗商斗还有特么的江湖争斗都有?那么,相公腹黑,接招吧,是打发无聊的消遣。女人于他,不讨相公喜,是世人眼里家世优越却神智不清的可怜傻子。靠,婆婆精明相公小叔教主剑客杀手,当姐不发威,是掩人耳目的棋子。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赖上豪门总裁

    赖上豪门总裁

    “四喜小姐,您请节哀!”身后冰冷的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四喜转过身看着眼前这个三十左右的青年男子,长得高大精悍,一身黑色西装,神情漠然。陈四喜很难相信刚刚这慰问之语是从这位叫高寒的人口中说出来,活了二十二年,也就这位高寒先生能尊称自己为“四喜小姐”。陈四喜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真的很悲催,除去这个俗气又难听,一听便让人觉得是爹不疼娘不爱的名字外她还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奶奶……
  • 掌天握地

    掌天握地

    一个少年修炼了绝迹8000年的云魔法以及土系魔法,天地魔法的修炼开始了。它能够修炼到掌天握地的地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