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9500000012

第12章 动若脱兔(1)

“自己觉得可笑吗?”刚走过来的项目总负责人杜晓林接过范因强的话茬儿,平静地对梁玉刚说道,“睡醒了就干活吧。”

干活也不能让梁玉刚那张碎嘴闲下来。别人都不理他,他只好教育来实习的研究生刘万里。

“其实这影响爆破地震动的主要因素并不多。”梁玉刚紧挨在刘万里身边填埋爆破材料,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科幻创作研究会副主任委员。现为北京作家协会合同制专业作家。星河主要从事科幻小说及科普作品的创作,“首先是爆破能量大小,咱都用装药量表示;其次是爆破类型,比如咱这是瞬时爆破但还有延时爆破,咱这是埋入填塞爆破但还有裸露爆破。再有呢……再有你来说说。”

“应该是爆破的几何参数吧。”刘万里知道“梁大嘴”说不下去了,笑着接过腔来,“比如炮孔间排距、孔径、抵抗线大小、临空面状况什么的,另外岩石性质和地质状况也会有影响。”

“小伙子行,没白和杜老师学。

“本来是打算整更大的城市,可那年头技术到底不过关啊,结果落到了唐山人民脚底下。”

“还真就是核弹!当年他们让一颗特殊的核弹从地球中心穿过,直奔东北半球的中国!”梁玉刚瞪着眼睛继续鼓吹,“这颗特制核弹一爆炸,破坏效果和地震一模一样,一般仪器根本区别不出来。”梁玉刚拍拍刘万里的肩膀。

爆破实施的时候,全体都进了掩体。杜晓林没像那几个实习的年轻女孩一样戴上耳罩,他自信自己那身经百战的耳朵已近麻木。硝烟几乎是与那声巨响一起以弹射式的方式散开的,那些还戴了口罩的女孩开始查验仪器记录的各项指标。今天的实验就算大体完成了,范因强草草地看了一遍原始数据,进一步的结论要等回去才能做出。

范因强那个跳蚤的笑话给齐思远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后来他总是在心里回想:把跳蚤换成老鼠就差不多了。总之这个故事深深地驻留进齐思远的脑海,以至于当晚他就做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梦。其时他与一名动物演员同台演出,不过他只是以旁观者身份居于次要角色,而主演则是那位凶残的爬行动物。它远比跳蚤为大,如同一只放大了百倍的鳄鱼。每次这个匍匐的怪物都要从地下藏匿处摇头摆尾地爬出来;它已经沉睡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现在,它打算动上几动了。

所以当整个实验愈来愈接近尾声时,每天晚上齐思远都觉得自己在身后的地下留下了什么,总在一鼓一鼓地提醒他注意。可每当他凝神回眸认真察看时,却发现大地仍如古人所形容的那样:静若处子。

于是每次齐思远都放弃胡思乱想,调头离去。而在这一系列实验结束后的日子里,随着时间推移,他也就慢慢忘记了这一无稽之谈。

可齐思远不知道的是,就在他最后一次转头离开之际,他身后的地面还真的鼓翘了几下。

接着就真的震了!

大地仿佛被通上电一般剧烈震颤起来,男,附近的山麓丘陵也随之迈开沉重的舞步。高矮树木纷纷晃动不止,如同风中难以立足的人群。个别公路夸张地扭曲了几格,就像是被一只巨手重新摆放成其他几何形状。

在都市街衢之间,首先参与运动的是高耸的楼宇,它们左摇右摆,让人想起“春风杨柳万千条”的诗句。其次是一群群中型建筑,从边角处落下一堆堆砖块瓦砾,扬起一阵阵建筑尘土。最后,那如同兵营的低层楼房像多米诺骨牌般齐刷刷地倒塌下去,宛若微风刮过麦浪,又仿佛石子落入池塘,推开圈圈涟漪。

贯穿城市的大河掀起了真正的怒潮,一浪高过一浪。飞架南北的悬拉桥有节奏地振动着,幅度之大令人难以置信。数千吨钢铁材料突然变得柔情似水,像缎带一样起伏飘荡。高达数米的波浪在主体结构上缓慢爬行,好似一条发怒的巨蟒。就在一瞬之间,承重的钢索猝然而断,从天而降的桥体落入万丈深渊。各种构件像巨人手中的玩具一样飞旋而去,桥面上失去依托的汽车陡然颠起,失重让车内的人们惊恐万分。

杜晓林注意到,有一个人正在艰难地朝向桥头行进,想要尽快离开这一是非之地;但他步履维艰,每移一步都要付出极大的力气。”

“唐山既不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又没什么重量级的军事设施。

令人奇怪的是,杜晓林在观看这些景象时,并不置身其中任何一处,而像是在空中俯瞰。这让他不得不寻找身下的支撑,才发现自己并非完全悬空,而是趴在一张大床上面,也不能挽救所有的生命。

——题记

引子

“我这儿有个刚解密的内幕嘿——”梁玉刚突然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双手托腮撑起脑袋。当他意识到这一点时,本与地面毫无接触的床体猛然摇晃起来,就好像地震波不是通过固体而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一样。

床摇动得越来越厉害,这让杜晓林陷入一段恐惧的回忆。但他顾不上回想,因为床体一旦散架,自己就会跌落空中,然后重重地摔向地面!

杜晓林最后一个还算清醒的念头是:这不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没有悬拉桥,只有一座小小的石板桥。

杜晓林不是突然惊醒,他从不相信电影里那种冲出噩梦抱头坐起的镜头。每当骇人的噩梦侵袭杜晓林沉睡的意识时,他一般都会敏感地知道自己在做梦,更进一步的做法是干脆人为篡改梦境,促使它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刚才有关悬拉桥和石板桥的判断,就是他开始清醒的一个标志。

尽管如此,杜晓林还是被那梦给吓醒的。他大汗淋漓,床单如同水浸一般。

杜晓林起身拉开冰箱,打开一罐可乐一饮而尽,先把嘴里因宿醉未醒产生的苦味清掉。然后他坐回床上发呆,不知该做什么。墙上挂钟的时针刚刚偏过五点。

这个梦与昨晚的视听资料不无关系。

类似的场景已很久不曾入梦,甚至在记忆中都鲜少出现。每当他无意想起往事,总是摇头甩开。但昨晚的资料又把他拉回记忆深处,尽管后来他跟着大家一起使劲喝酒唱歌,但那些画面已深深印进他的脑海。

直到杜晓林把汽车发动起来,他的思路仍在梦乡回旋。他知道这很危险,几次猛烈甩头想要挣脱出来。好在这条国道地广人稀,没有多少车辆。

与杜晓林不同,李可鲁不是从梦里而是从现实中获得了今早的不快经历。

从一清早李可鲁就开始不顺。昨晚休息得不是很好,早早地醒来,却发现从儿子房间透出灯光——他居然打了一宿游戏!儿子还争辩说自己是在学习,星河

星河,这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他分明看到了电脑屏幕上那只粗糙的怪兽。

“一颗如此当量级的核弹像幽灵一样悄没声地穿过地球?”闲坐在一边的范因强不屑地把头扭向一边,他是这个项目总负责人的“总助手”。“就算是只跳蚤,钻进地毯底下还要拱起个包来呢!”

幸亏妻子夏菲菲进来才让他归于心平气和,他注意到怪兽身后的背景,越看越像那款地震模拟软件。上次夏菲菲在家招待客人,他借口检查孩子作业,躲进儿子房间继续工作,于是留下了这一软件。

“你到底在干什么?”不管怎么说,儿子确实不是在游戏——虽说这也不是什么正事。与其说他是来“参加”实验还不如说是来“出席”实验,以示市政府对这一项目的有限关心。

“修改了一下您的软件。”儿子兴奋起来,“您原来设的阈值区间太窄。”

“要那么宽干什么?”李可鲁不屑道,“爆破的破坏力不能太低,否则根本起不到作用。”

“那上限呢?”儿子的语气很正常,但李可鲁仿佛听出了其中的嘲弄,“您考虑过上限没有?”

“上限怎么了?”李可鲁反问,“以不伤人为限就行了。”

“您看啊。”儿子半个屁股坐回到电脑前,“咱不管那么具体,就看这个最后综合出来的总系数,我把原来的上限系数增加了百分之五十。”

“没问题啊。”看了儿子的演示后李可鲁说,但马上又很没底气地补充了一句,“上限是根据人家要求设的。”

李可鲁夫妇携手建立起一家小型电脑辅助设计公司,依靠模拟软件来描述各种工程问题,由于近来城建工程数量不菲,公司大有蒸蒸日上之感。这款地震模拟软件是应市规划局之约定制的,为了考察它的功效,李可鲁今天准备出一次现场。

“那咱们再试着放大一倍。”儿子在一旁说道。

一根细丝般的绿线悄悄朝着目的地挺进,沿途出现一些“小虫子”的阻挡,但这次的“小虫子”比上次多了许多。绿线如同一只条状生物,一路上遇佛杀佛遇祖杀祖地吃掉了不少“小虫子”。可接下来,这条表征地震走向的条状生物非但没有按照软件预想的那样变细,已发作品数百万字,反而随着胃口大开身躯也日渐庞大……

最后的效果显然是儿子的创意:那只不规则的条状生物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浅绿色怪兽跳向屏幕之外,把李可鲁吓了一跳!

——遗憾的是李可鲁没有窥视过齐思远的梦境,否则他会一眼认出这名动物演员的!

“我不懂您的专业,但我试着解释一下——”儿子的口气相当谦逊,但李可鲁怎么听怎么觉得他是在讽刺,“过度的爆破会激发地震带波,起到一定的放大作用,就像传统的三极管一样。”

李可鲁浑身一震。

“您总不是在做诱发地震实验吧?”

从背后传来的儿子的话,一字一句都在敲打在李可鲁心上。

就这样,由于杜晓林昨夜的噩梦,以及他心不在焉地开车的缘故;由于李可鲁今晨的震惊,以及他心不在焉地开车的缘故,两辆车终于相撞在了距项目场地两公里的地方。

前方的项目场地已聚满人群,虽说不上是人山人海,但也可谓盛况空前。

每次新闻发布会之前,星河都需要在心里演练那些有可能提到的问题。这里没有自己的专用办公室,只好把演练场所安排在洗手间。还不能长时间霸占洗手池前的镜子,那样无声地注视自己会让人觉得奇怪。星河只能站在隔间里在心中默诵。

“目前我国的地震预报工作到底进展如何?据说地震台预测到地震也不能随便发布,那要他们干什么?只是为了在震后测测震级吗?好多国外网站又快又准呢。”——问题相当尖刻。

“不能这么说。预报是一回事,向社会公布预报结果又是一回事,这是有相关政策的。”星河息事宁人,十分低调,“而在一连串小震或有感地震之后,是否会演变成强震,也是群众非常关心的问题,所以无强震发生的预报也很重要,有利于社会稳定。但就这么蜻蜓点水地来上几次,也让他风闻了“梁大嘴”的外号。再说不要他们,以后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地震的准确预报。”

“我把问题具体化一些吧:据说在上次地震之前两天,曾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冰心奖、科幻文艺奖等多种奖项。

即使你能准确地预测每一次地震,前兆地震台曾观测到明显异常的地震信息,但没有上报。”——这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智的记者的提问。

“你的消息没错。是没受到重视。”相信这时台下会飘过一阵低语。但面对大家惊讶的眼神,星河会解释得很慢,“当时地震台正在改造,施工人员进出频繁,结果有关人员误认为这些异常信息是人为干扰所致,从而错失了预报良机。”

星河知道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前兆地震台以前用的是老式测震仪,无法准确捕捉地震前兆信息。为了提高预报水平,该站进行数字化改造;地震前两天,刚改造好的部分数字地震仪偏巧观测到了异常信息——但到底没能发布地震预报。

“会有这么巧的事情?”——可能会有记者穷追猛打。

”那名参与实验的硕士研究生刘万里忍不住插嘴。

“也不算太巧吧。改造地震台也不是无的放矢,就是因为产生了警戒之心了才有此举措。”

“……”

“……”

星河在把事先想到的题目演练了两次半之后,在镜子前稍事整理才开门出去。大厅里已经三五成群地聚了不少人,打着招呼,交流着彼此的信息。一群小学生围在候风地动仪的仿真模型前,手里拿着不同型号的音影录制设备。

“这是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我国古代用来预报地震的。”一个小男生给一个小女生解释。

星河虽然走得匆忙,但还是回头拉住那名小学生。“小伙子,这可不是预报用的。”

“那是干什么用的?”

“测量。”星河告诉他,“地震发生时它会有反应的。”

“事先不知道,事后才知道?那有什么用?”小学生狐疑地看着星河,“再说你是谁?”

“相信我,我是今天这个项目的总协调人,也算半个地震专家。”

“专家的话也未必都对。”旁边的女生友情声援。

星河苦笑着摇摇头。在如今这样一个分工细化同时各行业专业性又极强的时代,这种凭想当然普遍质疑专家的观点其实非常有害。“七十多年前河北唐山那场大地震,根本不是什么自然灾害,整个一当时敌对国家搞的捣乱破坏!”

“除了核武,还真没什么别的工具有如此这般的巨大破坏力!”齐思远信口揶揄。但我们的教育总是相对滞后,这一观念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许多人心底,并被灌输给了孩子。

“那你再问问你们老师吧。”星河说罢便匆匆离去。

星河赶在新闻发布会开始前五分钟走进会场,人差不多齐了。星河坐到袁文英身边,和她聊起刚才与小学生的一席话。

“说明里应该强调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们可能没注意。”袁文英告诉星河,“我们有些历史成就确实被过分夸大了。”

“这可不是好事。”星河随口接道。

“就是对它测量地震的本领我都怀疑。”袁文英补充道,“两千里外的地震,就算能感觉到震动,怎么可能正好让铜柱倒向那个方向呢?就算铜柱有‘感觉’,方向也该是随机的才对。”

“不仅是靠地表传播的震动。地动仪中央有根棍子直通地下,在被埋设的部分上也有很多机关。地动仪的地下部分不比地上部分简单,所谓失传的就是这部分。”星河解释说,“现在仿造的只有地上部分。”

“地上结构也太简单了,花哨的像艺术品,地道的形式主义。”袁文英有些不屑,“还要专设一间房子供奉它,当神龛啊?我看那孩子说的没错,事后才知道有什么用?”

“还是有点用的。”星河貌似严肃起来,“考虑到当时没有电报、电话和网络这些先进的通联方式,这玩意能把几千里外出现震情的事态即时报予中央领导知道。等外地信差累死一打快马,几个八百里加急下来,气喘吁吁地报告皇帝陛下:某某地方发生大地震了!这时圣上可以很潇洒地微微一笑:朕早就知道了。”

“你开玩笑啊?”

“开什么玩笑?”星河惊讶道,“事实啊。有助于去除您脑子里的一些谬论。”

没等袁文英反讽星河一句,新闻发布会已经开始,她只得先偃旗息鼓。

主持人齐思远一一介绍主席台上一干官员,念到规划局长的名字时袁文英睁大眼睛,询问星河规划局怎么会掺和进来。

“姓杜的小子玩了个花活儿。”星河不动声色地告诉袁文英,“前一段你在外面跑,不知道这里的内幕。”

主席台不算大,但一举一动下面都会看得十分清楚,所以星河没法给袁文英细述杜晓林的思路

同类推荐
  • 京西胭脂铺

    京西胭脂铺

    晁子轩扑进了院门。他的腿脚有点不方便,拄着拐棍,右手的纸扇忘了扇,身上的短袖绸衫湿透了,额头上的汗如线串着的珍珠一般,直往下淌。他的前脚刚刚迈进门槛,颤抖的声音就喊了出来
  • 钢铁巨人

    钢铁巨人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一九六〇年下半年,我国某地“北方机器厂”的职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先进人物——铸钢车间工段长戴继宏、老工人张自力、青年技术员杨坚等人的带动下,贯彻党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方针,勇敢地承担了制造我国第一台大型轧钢机的艰巨任务……
  • 无人区

    无人区

    以后的岁月里,来寻找丈夫和亲友的男女们在傍晚的寂静中站在峡内聆听了片刻。就发现原来神经的承受能力是极其有限的……,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发生在地球之上、中国西部的一种万众一心走向灾变的悲惨举动。数万淘金汉分别来自青海、甘肃、新疆、四川、宁夏五省区。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此覆灭,尸骨无存,只留下眼望雪峰摇摇欲坠时的惊叫,只留下雪石冰岩掩埋人的一刹那,生命的*后一声哀鸣。这惊叫和哀鸣变作浆汁,渗入冰岩,浸入时间,在不朽的大峡中日复一日地显现着,石破天惊
  • 此文献给少女w

    此文献给少女w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张居正(第三卷):金缕曲

    四卷本长篇小说《张居正》,以清醒的历史理性、热烈而灵动的现实主义笔触,有声有色地再现了与“万历新政”相联系的一段广阔繁复的历史场景,塑造了张居正这一复杂的封建社会改革家的形象,并展示出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作者因其丰赡的文史修养、恢弘均衡的艺术架构能力、对特定历史底蕴的富于当代性的揭示。
热门推荐
  • 我的26岁女房客

    我的26岁女房客

    一个三无男人与美丽女房客的纯爱故事。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钓上美人鱼总裁

    钓上美人鱼总裁

    顾若曦,早婚家族中的妙龄剩女,老妈眼中不可雕的朽木,在第N次相亲失败后,避难独自一人在海边垂鱼,美其名曰:顾若曦钓鱼,愿者上钓!结果,她一个用力将人家的泳裤给钓上来了,后面跟着一脸铁青的超级帅哥,浑身散发传说中美人鱼迷惑众生般的魅力。南宫宇,南宫世家的掌门人,女人眼中的超级钻石王老五,南宫老太太口中没人要的人渣,在第N次躲相亲后,被一个架着一副大框眼镜的女人给当鱼钓上了岸。他还没来得及兴师问罪,那女人倒先发起飙来了,说什么他非礼了她的眼睛,要他赔她的洗眼费,嘿嘿,赔就赔,一个好玩的主意涌上心头,既是老太太有令,这随便带个女人回去不就成了。于是,他以鱼钩为胁将她骗回家中。再次相遇,他发誓必将她强留在身边,她发誓永不与他沾边,他暖昧十足地在她耳边轻语:亲爱的,等着接招吧!,她连蹦带跳地逃离:变态的,别靠近我!
  • 追拿爱妻

    追拿爱妻

    Z市,晚上八点半。随着一声“OK”,站在冷风中手持话筒刚才还保持着一脸恬静微笑的田默就开始蹦脚了。“太冷了,收工,收工。”田默一边叫着,一边将话筒丢给一边的助理,自己忙着跑到后面的新闻车上去取自己的大衣和帽子。现在已经进入了十一月,北方已经进入了冬季。刚才是为了解说利索田默才脱下大衣和帽子,此时直播一结束她当然要赶紧武装起来。早过了下班的时间,要不是……
  • 弑魂霸天

    弑魂霸天

    高级功法有木有?一本不够?《凌波微步》、《如来神掌》、《弑神九剑》,只要点数够,都可以手到拿来!神级武器有木有?一件不够?诛仙剑、战神铠、翻天印,只要完成任务,转眼就可以满身神装!极品美女有木有?一个不够?萝莉女武圣、御姐大魂师、惊艳医师、惹火女弓手,只要你吃得消,就可以晚晚来伺候!现实少年张枫穿越到云泽大陆,获得魂令系统,神功美人垂手可得,练就神功,携美人纵横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素华映月

    素华映月

    ”她另有昵称,一一。你只许有我一个。”只有你一个?你便是我的一一。“仲凯,请勿模仿,阿迟,祖父依着孙女辈的排行。--情节虚构,你让爹娘好等。穿越而来,家长里短,给她取名“素华”;父母叫她阿迟,“爹娘早就盼着有个宝贝小闺女了,爱情生活
  • 十七英里

    十七英里

    吴君,女,中国作协会员。曾获首届中国小说双年奖、广东新人新作奖。长篇小说《我们不是一个人类》被媒体评为2004年最值得记忆五部长篇之一。出版多本中篇小说集。根据其中篇小说《亲爱的深圳》改编的电影已在国内及北美地区发行放映。
  • 感动小学生故事(大全集)

    感动小学生故事(大全集)

    本书精选200多个感动心灵的故事,它们涵盖了金色的童年、成长的滋味、父爱母爱、师生情谊、纯洁友情、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等内容。在每则故事后面,都配有平实生动、明白浅近的赏析点评,方便读者领会、启迪和感悟。通过一个个感同身受的故事,让小学生体会“真”的流露,“善”的迸发,“美”的呈现,进而学会感动,懂得感恩!
  • 财富始于野心

    财富始于野心

    本书通过对卡内基生平精彩故事的讲述和经典案例的引用,为正在创业路上的年轻人总结出27条忠告,虽然不是什么秘诀,但绝对是获得成功的有益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