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7500000025

第25章 整治同僚——顺我者昌,逆我者亡(4)

乾隆帝在世时,纪晓岚因受到乾隆帝的限制,从来没做过大学士。和珅倒台后,纪晓岚仍然保住原有的官职。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嘉庆帝派员祝贺,并恩赐礼物祝贺。嘉庆十年正月,纪晓岚终于得到了他早就该得到的荣誉,成为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荣誉头衔。然而上苍妒贤,仅仅一个月后纪晓岚就去世了,但无论如何,他得到了应该得到的官职和荣誉,应该没有遗憾了。

纪晓岚死后,嘉庆帝特派官员到其墓前临穴致祭,嘉庆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内有“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所以他的谥号为文达,乡里世称文达公。

翰林自有翰林节

和珅掌管翰林院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威风,让翰林给他行跪拜大礼。刘定逌坚持只行拱手礼,和珅竟然将他除名。刘定逌“载书五车”归乡里,时年37岁,正是精力旺盛时期,他愤恨地写道:“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和珅权势之大,无法想象。

敢对和珅不敬的人,都非同寻常。刘定逌是壮族人,字叙臣,又字叔达,号灵溪,因为对抗和珅,成了广西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刘定逌康熙五十九年(1720)出生在广西武缘(今武鸣县)太平乡葛阳村一个书香人家。他小时候就是个“神童”,他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清雍正二十年(1734年)应县试,考取案首(第一名),进入学宫,继续攻读。 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乾隆九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乾隆十三年上京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因得罪和珅而回乡。回乡后,他先在隆安县驮厚村办私塾,后在家乡葛阳社学授徒糊口,不久被思恩府聘为阳明书院长。嘉庆六年(1801年)主讲宾州(今宾阳)书院。从事教学数十年,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嘉庆九年,广西举行乡试后,特别邀请84岁高龄的刘定逌重赴鹿鸣宴。由于他以乾隆九年乡试第一名举人的身份参加这个宴会,时人对他极为尊重。时任广西巡抚张百龄,“手书‘玉清尊宿’四字表其门”。广西学政帅承瀛也即席赋诗二首表彰他“育才养士”的功绩。

刘定逌主张以四书五经,三纲五常为做人之本。他尊孔崇儒,极力传播封建文化,对于壮族文化的进步和思想意识的开化,是有一定的历史影响的。他鄙视权贵,刚直不阿,同情平民百姓,至今有关他这一思想的民间故事仍广为流传。著有《论语讲义》、《四书讲义》、《三难通解训言》、《读书六字诀》、《刘氏族谱》、《刘灵溪诗稿》等,在当时影响颇大。其《论语讲义》,“学者莫不诵习”、读后“神怡意畅”,其指点口诀,“最足开悟”,被称为“粤西第一流人物”,“以盖世之才,崛起尘寰,利甲文章,伟然当世”。他还著有《重修灵水庙碑记》、《移建葛圩隘碑记》、《重修武缘县忠义祠碑记》、《罗衣古寺碑记》等几篇短 文及数十首诗歌。嘉庆十一年(1806年)刘定逌病逝,终年86岁。大学士蒋攸铦在《刘定逌墓志铭》中,称赞他的德行如“漓江之水,清且涟兮”,学问如“独秀之峰,高不蹇兮”,是德高望重的教育家、才华出众的诗人。

少年时期的刘定逌参加县试,考取第一名,进入当地学官。徐学官怀疑他是否有真才实学,曾经出上联考他:“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让他对下联,他马上对:“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徐学官惊奇万分。

乾隆十三年的时候,意气风发的刘定逌离家远赴京城,准备参加乾隆帝主持的殿试。刘定逌身材矮小,其貌不扬。路过山东,恰好遇到一群山东的举子,也要上京赶考。山东是圣人孔夫子的家乡,自古人才辈出。这几个山东学子觉得自己出自圣人故乡,不把这个千里之外的广西举人放在眼里。

有一个年轻人自恃才高,想捉弄一下来自广西蛮荒之地的刘定逌,于是出了一个上联讥讽道:

小马无知嫌路窄,

刘定逌立即不亢不卑地对道:

大鹏展翅恨天低。

那位山东学子见刘定逌不可小觑,就略一思索,又拟了一个难度高一些的上联:

西鸟东飞,遍地凤凰难下足,

这明显是把山东举子比作遍地的凤凰,把西来的刘定逌比作普通的鸟,暗喻这只鸟在一群“凤凰”面前没有立足之地。

见孔圣人故乡的人也不过如此,刘定逌淡然一笑,想也不想,就随声应对:

南麟北走,群山虎豹尽低头。

刘定逌在下联中把山东举人比作虎豹,把自己比作麒麟,寓意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可妄自尊大。山东学子一听,觉得碰到了高手,对刘定逌刮目相看,心生敬意,连忙行礼。刘定逌连忙回礼,二人互通了姓名,讨论学问。

刘定逌果然一举成功,当年就考上了进士。殿试后,乾隆帝随口问道:天下第一味是什么?刘定逌回答说:“盐”,立刻博得满堂彩,乾隆帝也非常高兴国家出了栋梁之才。从此,刘定逌的大名也在群臣中传播开来。

过了几天,乾隆帝带着新科进士外出郊游,想考考他们的学问。乾隆见一水塘下干涸的水沟中有块石碑,便令人往水塘放水,令随行的进士记碑文,看谁记得最快最多。因为水涨的速度极快,许多进士仅能背出碑文的上半部分。轮到刘定逌时,他顺利背出了所有内容,一字不差。乾隆帝非常惊讶,问他是怎么做到的。刘定逌说,水从下往上涨,石碑下部首先被淹没,于是他便从下往上记碑文,待水漫过石碑时,他已把碑文全记住了。众人十分佩服他的机智。

随后,乾隆赐刘定逌人翰林院进修了三年,又命他担任翰林院编修。刘定逌学问深厚,性格直爽,为人也随和,所以在翰林院过得倒也很顺利。

谁料,没过几年,和珅的地位日益高升,很快控制了翰林院。和珅处处透着强势,后来终于与刘定逌发生了矛盾。

和珅没有掌控翰林院时,翰林见到掌院学士,只行弟子(学生)礼。学生见先生,行个拱手礼就可以了。行礼时,双腿站直,上身直立或微俯,双手互握合于胸前,表示尊敬即可。到了和珅兼掌翰林院,为了抖威风,他竟然要求翰林给他行跪拜大礼。

翰林中那些希望巴结和珅的,每次见了都行跪拜大礼,甚至那些有求于和珅的主动上前跪拜;有些虽然不情愿,但碍于和珅的地位,不得不行礼。刘定逌算是翰林院的“老人”了,对和珅的贪污行径也早有耳闻,对和珅的为人非常不屑。

自从和珅入主翰林院,别的翰林见了和珅,都要跪拜;刘定逌依然坚持只行拱手礼,真可谓特立独行。和珅虽然掌管翰林院,却连乡试都没中,是没有功名的,有大学问的刘定逌对此更加鄙视。刘定逌的种种行为终于得罪了权大势重的和珅,被和珅视为眼中钉。

和珅家中有很多藏书,时不时就要搬出一部分进行晾晒,免得发霉,另外也有向世人说明他是个饱读诗书之人的意思。刘定逌觉得和珅这是在故作姿态,十分滑稽。有一天,刘定逌故意躺在一条板凳上,露出肚子来。和珅见了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刘定逌不紧不慢地回答:“我要把肚子里的书晾一晾,免得发霉。”和珅立刻明白这是在讽刺自己,甩袖走了。

这种违逆和珅的事情多了,和珅终于恼羞成怒,随便找了个“大考论事不如式”的理由,参奏了刘定逌一本,略施手段,就把刘定逌逐出了翰林院。

和珅把刘定逌赶出翰林院后,刘定逌空有翰林的名头,一时之间却生活无着落,于是到京城里的同僚好友罗源汉家中暂时居住。罗源汉是翰林院的编修,湖南长沙人,也算是京城名宦,佩服刘定逌的才学,对刘定逌很客气。

刘定逌虽然被罢了官,却不太在意,生活依然悠然自得。京城有一家当铺养了一条恶狗,不加管束,经常追咬路人,百姓告官多次,却因他后台硬而难以成功。刘定逌决定为百姓出一口气。

这一天,刘定逌带着仆人来到当铺转悠,无意间翻看了桌上的账本,东家看他是文人,不是做生意的,也不在意。突然,刘定逌将账本撕得粉碎,扔到火堆里了。东家大惊,急忙灭火取书,可惜早已化为灰烬。

东家气的要前来打他,刘定逌的仆人对当铺东家说:“东家不必担心,我家主人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是来开个玩笑。你所有的账目,主人看了一遍就能记在心上。我家主人喜欢吃狗肉,只要你杀狗请他吃一顿,自然会把账本写出来给你。”老板见没了账本,只好死马当作活马医,杀了恶狗,请刘定逌大吃一顿。刘定逌果然把把账本写好了,账目数字分毫不差,一时间传为佳话。

有一天,和珅有事到了罗源汉家。和珅办完事后,顺便给罗源汉做了个人情,对他说:“听说刘定逌在你这里,你们是朋友吧?他也没犯什么大错,你让他出来见我吧。”

罗源汉也想趁机让二人和解,连忙说:“和大人有大量,我这就去叫他,有什么得罪之处,让他给你认个错也就是了。”

罗源汉知道,虽然和珅除了他的名,但还是翰林院的“编制”,只要刘定逌能跟和珅和好,很快就会回翰林院上班。

不料刘定逌听说是和珅来了,竟然拒不相见。和珅很没面子,心里十分恼火,恨恨地出了罗源汉家。罗源汉好人没做成,十分尴尬。他对刘定逌说:“刘兄何必如此固执?常言道,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和珅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你何必跟他过不去呢?”

刘定逌淡淡一笑,道:“我是当今皇上钦点的进士,御赐的翰林,他能把我怎么样?京城里哪个不知道和珅那点儿墨水,居然掌管翰林院,这是对读书人的侮辱,我偏偏不买他这个账,让他知道知道,我大清读书士人的骨气。”

罗源汉连忙劝他道:“如今和珅权倾朝野,人人都怕他三分,就连皇上有时候都听他的,何况你我这些小小的翰林?如今皇上对翰林院并不了解,日常事务都是和珅一手把持。你不要太过执拗,要不和珅不会放过你的。”

刘定逌不以为然:“随他去吧。我早已看淡了官场风云,在和珅这样的人手下做官,我不做也罢。”

果然不出所料。几天后,和珅就到翰林院,找个借口直接把刘定逌的名字从翰林名单中抹去了。刘定逌知道和珅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于是索性离开了生活多年的京城,返回广西老家,结束了仕宦生涯。临行前,刘定逌写下“千年成此恨,耿耿不能磨”的诗句,并预言:和珅如此妄为,终究有覆灭的一天。

回到广西后,刘定逌潜心教学事业。由于他学问渊博,所以他的影响在当地非常大,经常到各地的学院讲学。他还为桂林秀峰书院撰了一联:

于三纲五常内力尽一分,就算一分真事业;

向六经四书中尚论千古,才识千古大文章。

这副对联融合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终生理解,一直流传下来。

他还制定了《秀峰书院学规》,写《“三难”通解训言》悬于书院讲堂,作为学生行为准则,此后长达百年之久,无人敢改动一字。直到道光年间,著名学者吕璜主持桂林秀峰书院,依然对前辈刘定逌的《三难通解训言》推崇备至,说它“其言应不朽,于道亦玄尊”。

刘定逌治学十分严谨,著有《灵溪时文》等书稿,还有不少诗作。一直到了嘉庆六年(1801),年过八旬的刘定逌还受邀主讲宾州书院(在今宾阳县),任书院山长。

几十年来,刘定逌在广西教书育人,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刘定逌的一整套教学育人理论,让当时的广西士子无不折服,在此影响下,当地学风为之一变。刘定逌被公认为广西第一流人物,他的思想对广西学界的影响相当深远,他的学生韦丰华在《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中说:“欲知先生之全量,当于理学中求之乃可。”

时任两广巡抚张百龄感慨于此,为表彰刘定迪对广西教书育人作出的贡献,亲书“玉清尊宿”四个字,制成牌匾赠送给他。

刘定逌注定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就连他的平反也很有戏剧性。嘉庆九年,广西会考,巡抚张百龄遨请曾经的翰林刘定逌到桂林。巡抚宴请京城来的主考时,特意请刘定逌作陪。当时和珅早已被嘉庆处死,京城来的主考是新上任不久的,也听说过当面顶撞和珅的刘定逌,这才知道他还活在世上。主考觉得奇怪:刘定逌曾经是翰林,为什么京城翰林院的名单中,居然没有刘定逌的名字?

刘定逌于是缓缓讲出了当年得罪和珅,不得不离开京城的缘由。主考回京后,立刻将情况向嘉庆帝禀报。嘉庆下令追查,原来是和珅当年公报私仇,并未禀报皇上知道,就私自抹去了刘定逌的名字。嘉庆立即诏令,恢复刘定逌的翰林名誉,表彰他当年不畏权贵的气节,任命他为都察院道御史,代天子巡狩,可以监察任何地方、任何级别的官员,大事奏裁,小事立断,以正风俗、振纲纪。

刘定逌接到圣旨,对自己能够平反当然非常高兴,但是对做官却非常清醒,他回禀皇帝说:“感谢皇上的圣德。我现在八十多岁了,很想为国出力,可惜力不从心,还是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嘉庆帝对他忠心和清醒的头脑感慨不已。这一年,嘉庆帝设鹿鸣宴,特别下旨,请刘定逌以乾隆九年乡试第一名的身份参加宴会。

鹿鸣宴,一般是科举时代乡试放榜的第二天,由州县长官邀请考官、学正和中举的人参加的宴会。宴会上,要唱诗经中的《小雅·鹿鸣》篇,故称鹿鸣宴。除此之外,就是殿试文武状元设宴,邀同年团拜,也叫鹿鸣宴。

刘定逌少年时曾中乡试第一,如今六十年过去了,重赴鹿鸣宴,而且由皇帝亲自主持宴会,待遇可谓非同一般,也是其他人不敢奢求的荣耀,一时传为佳话。嘉庆帝尊他为德高望重的学界前辈。

两广和两江总督蒋攸锸来广西巡察,与刘定逌交谈,对刘定逌的才学深为佩服,与他结为忘年交,从此书信不断。蒋攸锸还许诺:待刘定逌终老后,他要亲自为他写墓志。

1806年,刘定逌因病去世,享年八十六岁。刘定逌的孙子不远千里徒步走到云南,找到调任云南布政司的蒋攸锸。蒋攸锸果真不食言,为刘定逌撰写了长达一千多字的墓志。同时,省内外还有许多知名文人撰文悼念他,被引为佳话。

刘定逌死后,当地的乡亲父老十分怀念他。清光绪年间(1874年),武缘县(今武鸣)官府因刘定逌为壮族的教育、文化作出了很大贡献,其事迹在百姓中流传不衰,报请朝廷将刘定逌封为乡贤,在县城的孔子庙乡贤祠里设了牌位,祭祀不断。

刘定逌虽然因为和珅的故意刁难而结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却在教育事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也算令人欣慰。

冷静周旋化危机

和珅对于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足见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和珅非常狡猾,就算有大祸降临时,他也会迅速做出反应,在对手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它已经采取行动,安然度过难关了。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多年在乾隆帝身边,使和珅练就了一身“随机应变”的本领,屡屡使他化险为夷。

有一次,和家总管呼什图在众兵护送下返回京城。他望着京城四处飘扬着的旗帜,满墙挂着的大红灯笼,心里不觉惊讶:“有什么天大的喜事?这京城今儿个怎么跟往日不一样啊?”。

其实这不能怪他,呼什图是在乾隆六十年夏天接受其主子和珅的旨意离开京城,前往云南、贵州的,转眼之间,已经过了半年多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月里,京城发生了重大变故,太上皇乾隆训政,嗣皇嘉庆登基。这在中国历史上是难得一见的大事。

同类推荐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冯国璋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描写了北洋直系军阀领袖冯国璋复杂的人生经历,文笔生动,人物众多,刻画细腻,可读性强,再现了晚清至民国初年军阀斗争、风云变幻的真实情景。
  •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科学巨人:牛顿(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富豪(下)

    文学简史主要指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这跟各国历史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历史的发展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时代背景,而文学的发展也形象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 总之,学习世界文学,就必须研究世界著名文学大师、著名文学作品和文学发展历史,才能掌握世界文学概貌。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古墓之冷酷血王子

    古墓之冷酷血王子

    她,陈可心,平凡的考古系学生,却是大名鼎鼎的洛阳铲传人,在爷爷的培养下她渐渐成为一个身怀绝技,了解五行八卦的,遇事冷静的女人,虽然有时候会恶搞一下,但在每每遇到生死关头的危险时刻却总是能运用自己的智慧化解。一次,在西藏发现的神秘古墓引发了陈可心一连串的意外,与自己有着相似面庞的墓主。不灭的光,穿过身体的古人,甚至心底涌起的熟悉感都让可心感到莫名的恐惧,就在这么多疑问堆积下的古墓里,可心不小心走失了,莫名其妙的被人口贩子卖到了古代的美索布达米娅,成为巴比伦的侧妃,打败了亚述的勇士,征服了冷酷的亚述血王子。巴比伦王子:汉姆拉比。成功的政治家,巴比伦王位的继承人。脸上始终挂着笑,高深的让人看不清楚想法。“我,汉姆拉比在此发誓,,让安努和贝尔神授予我治理苏尔美和阿尔德之权时,巴比伦的铁骑将扫平整个幼发拉底河,到那个时候,我汉姆拉比的意志便是神的意志,我汉姆拉比的灵魂便是神的灵魂。我要做的便是天理,我爱的女人就是天命。我将像头上悬挂的太阳,永世照耀着我的国度,权利于我,神力于我,永世不修。”……亚述血王子:冷酷,霸道。杀人不眨眼,外号血王子,号称杀光,抢光,烧光的男人,拥有痛苦的过去,却在决定爱人可心的那一刻,毫不犹豫的用自己整个生命去爱她,甚至不惜跳入“天之眼”。“如果你爱我,我会给你我的全部,除了爱。如果你不爱我,我依然会给你全部。除了爱。但是,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忠诚,绝对的忠诚。忠诚的爱我,忠诚的包容我的一切,忠诚的把自己献给我。那么从此刻开始,我尼普克斯的生命便属于你”这是他对可心标志性的告白。神秘女巫预言,梦中不断出现的男女,甚至还有那相似的古墓主人,这些都让纠缠的谜底一步一步的揭开,巴亚大战拉开帷幕,可心被巴比伦王子重新带回巴比伦,亚述尼普克斯发动了政变发誓要扫平美索布达米娅,惩罚她的背叛,血流成河……渐渐的历史的轨迹在三人手里发生了偏移。而她?是带领女性解放的人民英雄??是扫平美索不达米娅的战争神话?甚至还是美索不达米娅的真神阿尔瑟弥斯????水木家族群QQ21804822(满)美美的新浪博客http://m.pgsk.com/u/1082180670(新书安排,古墓随想,生活日志。。。。)还有推荐我一个好姐妹的书,很好看的,《汉武飞仙》大家可以去看看。她最近快写完结局了。大家期待吧。地址哈哈。。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修仙女配逆袭记

    修仙女配逆袭记

    "前世,张容儿被继母毁掉灵根,被继妹连同渣男谋夺修行秘宝玉液瓶,被继母种入邪虫,生生被折磨致死。对天发誓,若有来世,一定要血仇血报,要让她受到的痛苦,让那些人一一承受。重生归来,继母要毁她灵根,她把继母灵根毁掉。继妹虚伪伪善小白花,让大家都来看看她的真面目。简单的讲,这是一个男主以为心爱的女人死掉了,所以想毁灭整个世界一起陪葬的故事。此文是复仇类爽文,为了折磨仇人,用了十八般手段,慎入哦!"
  • 毒妃倾天

    毒妃倾天

    全能佣兵女王魂穿废材花痴,医毒双休,天赋禀异,庶姐、后母统统虐死。杀手王爷百般刁难,某王妃:“不好好表现,照样休了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水往高处流

    水往高处流

    罗伟章, 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
  • 大帝独尊

    大帝独尊

    武道有神通,一枚符文可分海断岳,破碎虚空。神道大陆,种族争锋,万国争霸。更有惊才惊艳的天才,横空出世的大能,俯瞰天地的霸主,遨游星空的绝世强者。帝者,主宰万物,万神共尊,不死不灭。大帝者,万千世界,众生至尊。
  • 龙零

    龙零

    龙零之前无数魔法,龙零之后永无魔法!龙与魔法,《龙零》——永无止境的魔法……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