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6100000010

第10章 北山经(1)

《北山经》主要记述了三个山系,沿途二万三千多里,有草木的山脉并不多,可以说《北山经》是一片蛮荒之地。《北山经》的记述很平实,较少有神话传奇色彩。尽管也记录了不少奇珍异兽,但是神话资源总体有限。这是的《北山经》的一个重要特点。

北山一经中记录了像雁门等这样地名,对于研究《山海经》的成书年代提供了很有力的资料。《北山经》还有一些关于流砂的描述,这说明北方的气候环境曾经有过复杂的变迁。值得一提的是,基中多得记载某些兽类是可以用来防凶避邪的,比如寓鸟会预报兵情,可以防止兵戈之灾;吃了耳鼠的肉就不会患大肚病,还可以防止百毒感染;吃了鵁鸟肉,就可以医治中风等等,这具有超现实的色彩,反映了先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北次二经中提到的三桑无枝可以和后文《海外北经》、《大荒北经》相印证,众多的桑树描述展现了当时丰富的桑树资源,这为我国成为世界丝绸发源地提供了有力的文字佐证。桑树在《山海经》中被赋予多种名称,或简洁,或含蓄,或神秘,呈现出桑树斑斓神异的身世风采,这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历史和神话是同步发展的。

北山经

导读

《北山经》主要介绍单狐山、求如山、带山、谯明山、涿光山、虢山、虢山尾、丹熏山、石者山、边春山、蔓联山、单张山、灌题山、潘侯山、小咸山、大咸山、敦薨山、少咸山、狱法山、北岳山、浑夕山、北单山、罴差山、北鲜山、隄山的相对位置、相关河流、物产和有关山神祭祀等情况。

单狐山

北山经之首,曰单狐之山①。多机木②,其上多华草,漨水③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水,其中多芘石④、文石⑤。

注释

①单狐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单狐之山即三经所云发丸之山,在教山北并中条枝阜,教水出其阳,西南流,沙渠水出其阴,西北会涑水,亦西南流,并注栎泽。合两水视之,象弹者摄丸之形,故曰发丸。北受栎水象狐首,此水象狐鸣,故曰单狐。单,鸣也。”

②机木,也就是桤(qī)树,类似榆树的一种树木。

③漨(féng)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三:“涑水诸源自东北来象蜂形,著于狐首之上,故曰漨水。逢者人与蜂遇也。”

④芘石,紫色的石头。

⑤文石,有纹理又丰常漂亮的石头。

译文

《北山经》所描述的北部山系的第一组山脉的第一座山叫单狐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机木,还有茂盛的花草丛。漨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泑水,漨水中有很多紫石和文石。

求如山

又北二百五十里,曰求如之山①。其上多铜,其下多玉,无草木。滑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诸■之水。其中多滑鱼,其状如鱓 ②,赤背,其音如梧③,食之已疣④。其中多水马,其状如马,文臂⑤牛尾,其音如呼⑥。

注释

①求如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浍水自翼城南六源合北流屈而西,东二源西流经翼城南北来会,象枕取者曲其掌,故山曰求如。”

②鱓(shàn),即鳝鱼,俗称黄鳝,形状像蛇。

③梧,郭璞云:“如人相枝梧。”枝梧,也作支吾。

④疣(yóu),一种皮肤病。症状是皮肤上异常,有的会呈黄褐色,突起一个或多个,表面干燥且粗糙,经常出现在面部和手背。

⑤臂,这里是指前肢。郭璞注:“前脚也。”

⑥呼,郝懿行注:“谓马叱吒也。”

译文

从单狐山再往北二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求如山。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山下有丰富的玉石,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滑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诸■水。滑水中有很多滑鱼,这种鱼的形状像一般的鳝鱼,但是它的脊背是红色的,它的叫声如人的支吾声,吃了这种鱼肉,就能治好人的赘疣病。滑水中还有一种水马,体形像马,但是前肢长有花纹,有一条牛一样的尾巴,它的发音像人的呼唤声。

带 山

又北三百里,曰带山①。其上多玉,其下多青碧。有兽焉,其状如马,一角有错②,其名曰■疏③,可以辟火。有鸟焉,其状如乌,五采而赤文,名曰■■,是自为牝牡,食之不疽④。彭水出焉,而西流注于芘湖⑤之水。其中多■鱼⑥,其状如鸡而赤毛,三尾、六足、四首,其音如鹊,食之可以已忧。

注释

①带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带山,王屋北山也。黑水河西南流,环曲西北,南受二水,象彭腹缓带之形,故曰带山。”

②错,通“厝”,指磨刀石。

③■(huān)疏,古兽名。

④疽(jū),一种毒疮,症状是局部皮肤肿胀而且坚硬。

⑤芘(bì)湖,《五藏山经传》卷三:“重匕曰比,叶相比曰芘。芘湖之水盖即百金泊,在平阳府东十里,与府西之平湖两两相比也。”

⑥■(tiáo)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译文

从求如山再往北三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带山。山上盛产精美的白玉,山下盛产青碧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马,头上长着一只角,角上有叉,这种野兽名叫■疏,饲养这种野兽,可以避免火灾。山上有一种鸟,形状像乌鸦,身披五彩羽毛,还有红色的花纹,名字叫■■,这种鸟雌雄同体。吃了这种鸟肉就不会生疽病。彭水是从带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芘湖。彭水中有很多■鱼,它的形状像鸡,红色的羽毛,三只尾巴,六只脚,四个脑袋,它的叫声同喜鹊的叫声一样,吃了这种鱼肉,人们就可以乐而忘忧。

谯明山

又北四百里,曰谯明之山①。谯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②。有兽焉,其状如■ ③而赤豪,其音如榴榴,名曰孟槐,可以御凶。是山也,无草木,多青雄黄。

注释

①谯(qiáo)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南川河导源西北,流至永宁州西南,北川东川两水合而南流来会,名三川河。又西至上平关,北注于河,即焦水也。”

②痈,肿疡。一种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化脓性炎症,常出现颈、背等部位,常伴有寒热,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病。

③■(huán),豪猪。

译文

从带山再往北四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谯明山。谯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黄河。谯水中有很多何罗鱼,长着一个头,却有十个身子。它发出的声音像狗叫,吃了这种鱼肉,就可以医治痈疽病。山中还有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但毛刺是红色的,发出的声音像猫叫,这种野兽叫孟槐,带着这种兽,可以防止出现凶事。这座山,没有任何花草树木,有很多石青和雄黄。

涿光山

又北三百五十里,曰涿光之山①。嚣水②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中多鰼鰼③之鱼,其状如鹊而十翼,鳞皆在羽端,其音如鹊,可以御火,食之不瘅④。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棕檀。其兽多麢羊,其鸟多蕃。

注释

①涿光之山,古山名。吕调阳校作“逐犬之山”。

②嚣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其水又西南受象谷水,西会汾水注河。汾水自此以下名嚣水也。”

③鰼鰼(zhě)鱼,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④瘅(dàn),黄疸病。

译文

从谯明山再往北三百五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涿光山。嚣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黄河。嚣水中有许许多多的鰼鰼鱼,它的形状很像喜鹊,长着十只翅膀,鱼鳞都长在羽毛的尾端,它的叫声像喜鹊叫,可以用来防火,吃了这种鱼肉还可以医治黄疸病。山上有许多松树和柏树,山下生长着很多棕树和檀树。生长在山中的野兽,以羚羊为最多,生长在山中的鸟,以蕃鸟为最多。

虢山〓虢山尾

又北三百八十里,曰虢山①。其上多漆,其下多桐椐②。其阳多玉,其阴多铁。伊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兽多橐驼③,其鸟多寓④,状如鼠而鸟翼,其音如羊,可以御兵。

又北四百里,至于虢山之尾,其上多玉而无石。鱼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其中多文贝。

注释

①虢(guó)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虢,虎食兽遗其皮也。山在方山镇西临县东,曰连枝山,有水三源合西北流折而西而西南,北合数水,西南入河,象委皮爪足狼籍之形,又象道殣之状,故曰虢山、曰伊水。伊,死人也。”

②椐(jū),古树名,木质坚韧,可以用来制作拐杖。

③橐(tuó)驼,即骆驼。郭璞曰:“有肉鞍,善行流沙中,日行三百里,其负千斤,知水泉所在也。”

④寓,一种小飞禽,属蝙蝠类。

译文

从涿光山再往北三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虢山。山上生长着许多漆树,山下生长着繁茂的桐树和椐树。山的南面盛产玉石,山的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矿。伊水是从这座山流出,向西流入黄河。山中生长的野兽,大多是骆驼,山林里的鸟主要是寓鸟,形状像老鼠,但长着鸟的翅膀,发出的声音像羊叫。这种鸟会预报兵情,可以防止兵戈之灾。

从虢山再往北四百里就到了虢山的尾端。这山上有很多精美的玉石,但没有普通的石头。鱼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黄河,鱼水中有五彩斑斓的贝壳。

丹熏山

又北二百里,曰丹熏之山①。其上多樗柏,其草多韭■②,多丹雘。熏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棠水③。有兽焉,其状如鼠,而菟④首麋身,其音如■犬,以其尾飞,名曰耳鼠,食之不■ ⑤,又可以御百毒。

注释

①丹熏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丹熏盖即赤红山,在兴县南,其水今亦名南川河,西北流注蔚。”

②■(xiè),通“薤”,一种可以食用的野菜,现在也可以人工种植。

③棠水,古水名。《五藏山经传》卷三:“汾水即棠水。”

④菟,通“兔”。

⑤■(cǎi),大腹。

译文

从虢山尾再往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丹熏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樗树和柏树,生长的草以韭■最多,还有许多可制作涂料的丹雘。熏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棠水。山中有种野兽,形状像老鼠,但长着兔子的头,麋的身子,它的声音像狗叫,用它的尾巴当翅膀可以起飞,它的名字叫耳鼠。吃了它的肉就不会患大肚病,还可以防止百毒感染。

石者山

又北二百八十里,曰石者之山①。其上无草木,多瑶碧。泚水②出焉,而西流注于河。有兽焉,其状如豹,而文题③白身,名曰孟极。是善伏,其鸣自呼。

注释

①石者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山在岢岚州东南,漪水源也。”

②泚水,《五藏山经传》卷三:“又西经岢岚州南,西注于河,亦象足此戾,故曰泚水。”

③文题,有花纹的额头。题,即额头。

译文

从丹熏山再往北二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石者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遍地都是瑶、碧之类的美玉。泚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黄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豹,额头上有花纹,身上的毛是白色的,它的名字叫孟极。这种兽善于卧伏隐藏,它的叫声就像是呼喊自己的名字。

边春山

又北百一十里,曰边春之山①,多葱②、葵、韭、桃③、李。杠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文身,善笑,见人则卧,名曰幽鴳 ④,其鸣自呼。

注释

①边春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涑水源也。”

②葱,一种野菜,俗称山葱。

③桃,俗称毛桃,一种野山桃。

④幽鴳(è),古鸟名。

译文

从石者山再往北一百一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边春山,山上生长着茂盛的葱、葵草、韭菜、桃树、李树。杠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泑泽。边春山上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全身皮毛长满花纹,喜欢发出笑声,一见到有人就假装睡卧,它的名字叫幽鴳,它的叫声就像是呼喊自己的名字。

蔓联山

又北二百里,曰蔓联之山①。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禺而有鬣,牛尾、文臂、马蹄,见人则呼,名曰足訾②,其鸣自呼。有鸟焉,群居而朋飞③,其毛如雌雉,名曰■④,其鸣自呼,食之已风。

注释

①蔓(wàn)联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蔓联,■水,形如联蔓也,在浮山县南。”

②足訾(z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生动物。

③朋飞,群飞,结伴而飞。朋,同,一起的意思。

④■(jiāo),古鸟名。有的说是属鸬鹚一类。

译文

从边春山再往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蔓联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马一样的鬣毛,长着牛尾巴,臂上有花纹,足像马蹄。一见到人就大声呼喊,这种野兽名叫足訾,它的叫声像是呼喊自己的名字。山中有一种鸟,这种鸟喜欢群居在一起,结伴飞行,羽毛与雌野鸡毛相似,这种鸟名叫■,它的叫声就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一样,吃了这种鸟肉,就可以医治中风。

单张山

又北百八十里,曰单张之山①。其上无草木。有兽焉,其状如豹而长尾,人首而牛耳,一目,名曰诸犍,善吒②,行则衔其尾,居则蟠其尾③。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④,食之已嗌⑤痛,可以已痸⑥。栎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杠水。

注释

①单张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张义同长。张者,弦弓也。长,木工垂墨举左掌也。野狐泉三水合南流象之,故山得名。”

②吒(zhà),吆喝。这里指大声吼叫。

③蟠,盘起来,盘曲。

④■(yè),古鸟名。

⑤嗌(ài),咽喉窒塞。

⑥痸(chì),痴呆,癫狂病。

译文

从蔓联山再往北一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单张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豹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长着人一样的脑袋,牛一样的耳朵,只有一只眼睛,它的名字叫诸犍,喜欢大声嚎叫,走路的时候,用嘴巴衔着尾巴。卧睡的时候,就把尾巴盘蜷起来。山上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野鸡,头上的羽毛呈现各种花纹,翅膀上的羽毛是白色的,脚是黄色的,它的名字叫白■。人们吃了这种鸟肉,就可以医治好咽喉疼痛,还可以医治痴呆症。栎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杠水。

灌题山

又北三百二十里,曰灌题之山①。其上多樗柘,其下多流沙,多砥。有兽焉,其状如牛而白尾,其音如訆②,名曰那父。有鸟焉,其状如雌雉而人面。见人则跃,名曰竦斯,其鸣自呼也。匠韩之水④出焉,而西流注于泑泽,其中多磁石③。

注释

①灌题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浍水北流西屈象题,东源出翼城东三十馀里中卫镇北高山,西流注之当其屈处,故曰题灌,因以名山也。”

②訆(jiào),大声呼喊。

③磁石,一种天然矿石。俗称吸铁石,现在通称磁铁。

④匠韩之水,《五藏山经传》卷三:“浍交象斫木之柿,故曰匠。东源象桔槔之摇,故曰韩。”

译文

从单张山再往北三百二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灌题山。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樗树和柘树,山下沉积着很多的流沙,还有很多砥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长着一条白色的尾巴,它的叫声好像人在呼唤,这种野兽名叫那父。山上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雌野鸡,却长着一幅人的面孔。一看见人就会活蹦乱跳,这种鸟名字叫竦斯,它的叫声就像是呼喊自己的名字。匠韩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西流入泑泽,匠韩水中有很多磁石。

潘侯山

又北二百里,曰潘侯之山。其上多松柏,其下多榛楛,其阳多玉,其阴多铁。有兽焉,其状如牛,而四节生毛,名曰旄牛①。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栎泽。

注释

①旄(máo)牛,即牦牛。

译文

从灌题山再往北二百里的地方,有座山叫潘侯山。山上生长着繁茂的松树和柏树,山下生长着茂密的榛树和楛树,山的南面盛产玉石,山的北面蕴藏着丰富的铁矿。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牛,但是四肢骨节上都有长长的毛,这种野兽名字叫牦牛。边水是从这座山流出,然后向南流入栎泽。

小咸山〓大咸山

又北二百三十里,曰小咸之山①。无草木,冬夏有雪。

北二百八十里,曰大咸之山②。无草木,其下多玉。是山也,四方,不可以上。有蛇名曰长蛇③,其毛如彘豪,其音如鼓柝④。

注释

①小咸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山盖葫芦泉所出,在岚县西北。”

②大咸之山,古山名。《五藏山经传》卷三:“今岚县南七十馀里有石楼山,山之西曰方山镇,盖即大咸之山。“

③长蛇,古代传说中一种巨大的蛇,据说长达几十丈。

④柝(tuò),古代巡夜人用来击打以报时的木梆子。

译文

从潘侯山再往北二百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小咸山。山上没有任何花草树木,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会大雪纷飞。

从小咸山往北二百八十里的地方,有座山叫大咸山。山上光秃,没有花草树木,山下遍布各色美玉。这座山,呈四方形,人不能随便上去。山中长有一种蛇叫长蛇,它身上的毛像猪毛,它的声音像更夫敲击木梆发出的声音一样。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世界最具神奇性的探险故事(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

    李怡、毛迅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第10辑)》汇编了当代文学研究名家的精辟论述,系统地对这个命题进行了阐述。栏目有“现代文学与现代文化”、“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中国文学档案”等。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

    明朝晋王府,自洪武三年(1370)朱棡始封晋王计起,至崇祯十七年(1644),开府太原长达274年,几与明朝存亡相始终。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吾家有妻初养成

    吾家有妻初养成

    百年以前,名为“妖怪”的存在,作为前任魔王的陪葬品堕入人界,通灵人由此而生。结合了妖怪与人类血液的少女,为了在迷雾中寻找自己的目妖之眼,结束了维持了几十年的高岭之花的生活,步入人界。然后戏剧性的,认识了具有强大灵力而不自知的吴秋墨,堕入了人类躲不过的爱情轮回。啊,原来我的身份竟然跟八点档电视剧一样啊。啊,原来蛰伏在我身体中的目妖灵魂,叫凉狸啊。啊,原来我已经爱上那个叫做吴秋墨的男人了啊。——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就算是目妖也不例外!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个效能定律

    百余年来有层出不穷的企业管理理论。尽管纷繁,最终却只围绕一个问题:效能!“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做最多最好的事情?”本书告诉你最终答案。精心选取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50条效能定律,结合理论,详细地介绍运用效能定律的成功亮点,举一反三,不断总结创新,收获。
  •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感受亲情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品读人生的故事,便走进了有故事的人生。在现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似乎忘记了那曾经的宁静、真情与虔诚,更忘记了品味生活的苦涩与甘甜,只是无奈地慨叹时光的匆匆流逝、生活的平淡乏味。为我们的心灵找一个安静的角落吧!翻开本书,于每一则小故事中感受生命的真谛,于优美的文字中倾听世界美的旋律。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掌上帝国之三国鼎立

    风云变幻时,更需耳听其音,脑思其意,但着小人道,必死无疑。三国的故事恐怕是中国人民最熟悉的一段历史故事了,原因自然是罗贯中老先生出版的发行量无与伦比的巨作《三国演义》。不过《三国演义》这部书,归根到底还是七分真三分假,有一些人物被演绎过了,有一些事件被夸大过了,现在咱们来还原他的本来面目!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龙凤再生缘

    龙凤再生缘

    ,叙述孟丽君女扮男装高中状元与夫婿皇甫少华团圆的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