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迈克尔·乔丹是一位超级篮球精英,但他却对别人说队友皮彭在投三分球方面比他更有天赋,还说皮彭扣篮方面也比自己胜出一筹。皮彭显然是最有希望超越乔丹的新秀,而乔丹却处处对其加以赞扬。一方面,反映了他自我挑战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是乔丹自信心的体现。
因此在生活中,如果棋逢对手,不妨采取“吴越同舟”的策略,同对手友好相处,对其优点成绩大大方方的表示祝贺,送上一束鲜花。另一方面,奋力追赶。
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要数一些日本人了。日本对于其经济在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的解释是:“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地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赞美别人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20世纪中叶日本从战争的废墟堆里站起来,抓起“赞美”这杆新式武器,开始了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发展民族产业的进程。今天,日本已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经济大国。
日本国民将“赞美”这种武器更广泛运用在了经济领域,如日本的推销之神原一平,他在阐述他的推销秘诀时说:“推销的秘诀在于研究人性,研究人性的关键在于了解人的需要,我发现对赞美的渴望是每个人最持久、最深层的需要。”而要慷慨地赞美别人的优点和成绩,就必须坦然接受别人的优点和长处。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良好的态度对于事业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机油对机器一样重要。”
因此如果你是一位品格高尚的人,不妨试着去发自内心地赞美一位与你正相互竞争的同学或者是同事,甚至举荐一位有可能位居你之上的职员给老板,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赞美。
即使奉承也要坦诚得体
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一个人受到别人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讨人喜欢,而且有利于达成你的既定目标。
方明有件棘手的工作,无法独立完成。他想找李春帮忙,因为李春在这方面颇有研究。可是怎么开口呢?
方明找到李春说:“小李,我这有个计划,自己实在搞定不了,帮个忙吧?”
李春面露难色,“我这段时间也挺忙,你还是看看别人有空没有,比如老郑?”
方明说:“小李,这个计划没你帮助,确实是不行啊。”李春见方明态度诚恳,为了不负自己的好名声,就答应了方明的请求,帮他完成了工作计划。
我们在求人办事时,要把对方抬高一点,再高一点。办完事之后,千万不要忘记答谢,否则以后就不会再有人愿意帮你的忙了。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奉承别人时也不可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表情呆滞的孩子,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子好像很健康。”效果就会好些。
所以,奉承别人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对方听在耳中,感受自然和听一般奉承话不同。
赞美要有一定的高度
赞美别人不光要慷慨大方,而且要有远见卓识。赞美要符合实际情况,称赞他人时如老用一些过激的形容词,就会因为言过其实而让人扫兴,要深入了解对方的能力、性格、经历、成果等,赞美起来才不至于空洞无物。另外,要善于称赞别人没有注意到的部分,因为经常称赞的事让人感到厌烦。总之,要使自己的赞美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而且要赞美得具体、贴切、与众不同。赞美要有一定高度。
古时候,一个叫彭玉麟的官员,有一次路过一条狭窄的小巷。一个女子正在用竹竿晾晒衣服,一不小心竹竿掉下,正好打在彭的头上。彭勃然大怒,指着女子大骂起来。
那女子一看,正是官员彭玉麟,不禁冷汗冒了出来。但她猛然间急中生智,便正色地说:“你这副腔调,像行武的人,所以这样蛮横无理。你可知彭官员在我们此地!他清廉正直,假使我去告诉他老人家,怕要砍了你的脑袋呢!”
彭玉麟一听这女子夸赞自己,不禁喜气上升,而且又意识到自己的失态,马上心平气和地走了。
并非“当面”夸赞,却胜过当面夸赞,说得彭玉麟心里美滋滋的:自己在民间居然有这么好的吏治声誉,决不应该为这些小事而损害形象。幡然醒悟之后,只好转怒为笑,心平气和地离开了。
要用长远的眼光去审视你所要赞美的人和事,使自己的赞美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不要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因为在日常生活中,“话音未落”式的尴尬状况并不少见,你刚夸他做事小心谨慎,他却冷不防捅个大漏子让你看。事情还没有完成之前,一定不要轻下赞词。因为说不定就在最后关头,事情却宣告失败了。有些人见到事情成功在望,便禁不住大加赞叹,甚至夸下海口:“这回肯定赢定了。”结果却失败了,岂不让人笑掉大牙。
因此在赞美人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三思而后赞”。对于一些相对稳定的东西,如一个人的性格、习惯、容貌等等称赞起来较容易,而一个人的行为态度等,往往不容易琢磨,因此称赞时一定要小心。俗话说:“一辈子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做一辈子的好事就难了。”因为人迫于某种压力和需求,有时难免会做错事。因此,赞美一个人千万不要就事论事,否则一不小心,你就成了一位目光短浅的人了。
赞美别人要善于从小事着手,于细微之处见高下。注意赞美对方较不易为人知的优点。
一个人无论他怎么差劲,也会有一两个值得赞美的优点。例如一个年轻的女孩子或许长相难看,但牙齿长得很漂亮,或者皮肤很白等等。要善于抓住这些地方对其加以赞美。也许有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小优点,但无论如何,你的赞美一定会使她心情愉快。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位美貌绝伦的女子,如果你老调重弹,夸其美得如何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往往引不起她多大的兴趣,如果能找出她较不易为人所知的优点,则往往可以使对方感到意外的惊喜。
赞美别人需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充分发掘别人成绩的意义,并推测它将带来的影响,因为赞美一个人的行为和贡献比赞美他本人好,但一定要说中要害,这样你的赞美才会上品位、上档次。
赞美一个人的行为或他的贡献时,你的赞美不但要显得具体而贴切,而且要让人觉得特殊而真诚。赞美一个人的行为或成绩,还可以避免偏见或功利主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与其对一个人说:“你真了不起。”不如仔细阐述他所做的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巨大的社会效应或经济效益。赞美一个人的工作,会促使他工作时更加卖力;赞美一个人的行为,他的行为则会因此大有改善。但赞美的话必须一语中的,就像射箭一定要射中靶心。赞美别人的首要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和认真的态度。因此,赞美别人时,千万不要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千万不要对年老的母亲说:“你看起来比我姐还年轻。”这样你只会招来一顿狂骂。
赞美也要因时而异
即使是因为相同的事由,我们也不应该用同样的方式来称赞所有的人。不要去找任何时间、场合下对任何人都适用的“赞美万金油”,它不存在。避免给对方留下“这个人对谁都讲那么一套”的坏印象。
在聚会中,你千万不要搬出不久前刚称赞过其中某一位的话,再次恭维其他人。还是仔细想一想,每位同伴与其他人相比,到底有什么突出之处,这样就能因人制宜,恰到好处地赞美别人。
一位姑娘在周末闲得无聊,便去参加一个舞会以排遣寂寞,但由于当时她脸上长了许多“青春痘”,有点自卑,不敢与人接触,便躲在一个角落里,以致舞会过半也没人来邀请她。
这一切都被一位细心的男士看在眼里,便走过来以一个礼貌的邀请动作请这位姑娘“赏光”,姑娘自然是又惊又喜。
更令她感动的是,当一曲终了,男士又夸了她一句:
“你的舞跳得不错嘛,干嘛躲在一边让人不敢请?”
片言只语,两人熟了起来。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利用这样的场合认识别人、开创友谊,只要你有意与别人交往,善于打开别人的心扉,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时而异的赞美不仅可以使人与人更融洽地相处,而且可以使原本意志消沉的人重新振作,更有一番作为。
楚汉战争的结果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心里自然很骄傲,常常问他的大臣们自己为什么能打败项羽之类的问题。大臣们都非常了解刘邦“胜者为王”的心理,于是都对他的才能赞叹不已。刘邦逐渐产生了自满情绪,执政的积极性慢慢懈怠下来。
一次,刘邦生病后整日躺在宫中,下令不见任何人,不理朝政。许多跟随他征战多年的元勋也都找不到劝说的办法。
大将樊哙想出了个办法,闯进宫中进谏,他掷地有声地先对刘邦的过去进行了一番赞美:“想当初,陛下和我们起兵沛县定天下之时,何等英雄?选上下团结,同甘共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社稷大业。”
几句话激起了刘邦对自己辉煌历史的自豪之情,然后樊哙话锋一转:“现在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竟这般精神颓废,大臣们都为陛下生病惶恐不安,陛下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而独与太监亲近,难道就不记得赵高祸国的教训吗?芽”
樊哙一席肺腑之言终于震醒了刘邦。以后,刘邦专心朝政,休养生息,汉朝一片兴旺发达景象。
在这里,樊哙先是称赞了刘邦征战时的辉煌战绩和勤政作风,而后又巧妙批评了现在刘邦的颓废和懈怠,赞扬与批评相结合。他正是通过称赞刘邦引以为荣的历史进行劝谏,终于达到了说服刘邦勤政的目的。
可见适时恰当地赞美胜过其他一切优美的语言。
赞美也要因人而异
赞美别人,不单单就是花言巧语、甜言蜜语,重要的是根据对方的文化修养、个性性格、心理需求、所处背景、角色关系、语言习惯乃至职业特点、性别年龄、个人经历等不同因素,恰如其分地赞美对方。
1889年,清廷任命张之洞为湖北总督。新任伊始,适逢新春佳节,抚军谭继洵为了讨好张之洞,设宴招待张之洞,不料席间谭继洵与张之洞因长江的宽度争论不休。谭继洵说五里三,张之洞认为是七里三,两人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眼见气氛紧张,席间谁也不敢出来相劝。这时列末座的江夏知事陈树屏说:“水涨七里三,水落五里三,制台、中丞说得都对。”这句话给两人解了围,都抚掌大笑,并赏了陈树屏20锭大银。
陈树屏巧妙且得体的言词,既解了围,又使双方都有面子。这种赞赏就充分考虑了听者的心理和当时的境况。
因人而异地赞美不仅适用于官场,同样也适用于现在的商海。
某市文化公司要建造一座影剧院。这一天,公司王经理正在办公,家具公司的李经理找上门来推销座椅。
“哟!好气派。我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办公室,如果我有这一间这样的办公室,我这一生的心愿就满足了。”李经理这样开始了他的谈话。他用手摸了摸办公椅的扶手:“这不是香山红木吗?难得一寻的上等木料哇!”
“是吗?”王经理的自豪油然而生。他说:“整个办公室是请深圳的装潢厂家装修的。”说罢,不无炫耀地带着李经理参观了整个办公室,兴致勃勃地介绍设计比例、装修材料、色彩调配,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用说,李经理顺利地拿到了王经理签字的座椅子订购合同。他得到了满足,他也给了王经理一种满足。
世人都喜恭维,但恭维应根据每个人的特点,用不同的方式,讲不同内容的恭维话。对于商人,如果你说他才能出众,头脑聪明,手腕灵活,生财有道,现在满脸红光,必定马上要发大财,他听了一定高兴。李经理就是抓住了这商人的这种心理才顺利地签订了合同。
话要因人而异,必须考虑几点因素:
★听者的文化知识水平。
文化知识水平不同,对说话的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比如要表述对社会嫉贤妒能现象的认识,听者为知识分子,可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高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非之”。但这话就不能再照搬讲给文化水平不高的听众,而可以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这样的俗语,对方会更容易接受,讲话才会有效果,赞美人同样如此。
★听话者的个性性格。
对方性格外向,透明度高,可以多赞美他,他会很自然地接受;如果对方比较内向、敏感、较严肃,你过多地赞美他,会使其认为你很轻浮、浅薄。因此,在赞扬对方时要注意这一点。
★听话者的心理特点和情感需求。
交谈双方各有欲望,要迎合对方的需求讲赞美的话。一个不喜欢淑女型,个性鲜明,男孩子气十足的女子,你夸她如果长发披肩,长裙摇曳,定会娜婀多姿,美丽迷人,她也许不会感激你,还有可能骂你多管闲事。如果了解她的心理,夸她短发看起来又精神又有活力,她一定会开心。
19世纪的维也纳,上层妇女喜欢戴一种筒高檐宽的帽子。她们进剧院看戏,仍然戴着帽子,挡住了后排人的视线,对剧院要求女客脱帽的规定她们不予理睬。剧院经理一日灵机一动,在台上说:“女士们请注意,本剧院要求观众一般都要脱帽看戏,但是,年老一些的女士——请听清楚——年老一些的女士,可以不必脱帽。”此话一出,全场的女性全部自觉把帽子脱了下来:谁愿意承认自己年老呀?
这位聪明的经理正是利用了妇女们爱美爱年轻的心理特点和感情需求,使原先头痛的问题迎刃而解。
★听话音的性别特征。
与不同性别的人讲话,应选择不同的方式。对体胖的女子,你说她又矮又胖,一定会令人反感;但你夸她一点不胖,只是丰满,她会得到几分心理安慰,不会因为自己胖而自卑。对同样体型的男子,你说他矮胖子,他也许会置之一笑。
★听话者的年龄特征。
你若想打听对方的年龄,不同年龄要采取不同问法。对小孩子可以直接问:“今年几岁了?”对老年人则要说:“今年高寿?”对年龄相近的异性不可直接问,要试探着说:“你好像没我大?”对年纪稍大的女性,年龄更是个“雷区”,问得不好讨人厌。一个40岁的中年女子,你开口道“快50了吧”,对方一定气愤不已,你小心地问“30出头了吧”,她一定会心花怒放,笑逐颜开。
★听话者的心境特征。
俗话说:入门休问枯荣事,观看容颜便得知。在夸赞别人时,要学会察言观色。一个为事业废寝忘食的年轻人,便可以称他“以事业为重,有上进心”;一个因为债务焦头烂额,心绪不宁的企业家,你夸他“事业有成,春风得意”,对方也许会认为你是在讲“风凉话”,这种赞美便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