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300000037

第37章 做官处事思想——荆公之思想(3)

有人指责“汉恩自浅胡恩深,人生乐在相知心”一联:“今之背君父之恩投拜而为盗贼者皆合乎王安石之意”,还有人自作高明,想从逻辑上推翻王安石:“苟心不相知,臣可叛其君,妻可弃其夫乎?”

更有甚者,是与司马光同编《资治通鉴》的范祖禹之孙范冲,有一天一脸紧张地跑去对高宗赵构说:“我可算看透王安石这个人了,但我一般不敢对人讲。”

高宗也迷糊,就问:“什么事,说来听听。”

范冲说:“以前诗人写《明妃曲》,都以失身胡虏为无穷之恨,读之者至于悲怨感伤。王安石为《明妃曲》,却坏天下人心术。”接着就上纲上线,抬出孟子来压王安石,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以胡虏有恩而逆忘君父,非禽兽而何?”

有识之人还是能读懂王安石的,黄庭坚看了此诗,掩卷长叹,“以为辞意深尽,无遗恨矣!”“可与李白、王维并驱争先”。

欧阳修一读此诗,坐立不安,对门人道:“此诗一出,一时无两也。”

但欧阳修还是忍不住技痒,也写了两首,以和王安石。

《和王介甫明妃曲》其一:

泉甘草美无常处,鸟惊兽骇争驰逐。

谁将汉女嫁胡儿,风沙无情面如玉。

身行不遇中国人,马上自作思归曲。

推手为琵却手琶,胡人共听亦咨嗟。

玉颜流落死天涯,琵琶却传来汉家。

汉宫争按新声谱,遗恨已深声更苦。

纤纤女手生洞房,学得琵琶不下堂。

不识黄云出塞路,岂知此声能断肠?

此诗是对王安石第一首诗的翻写,开头巧妙化用了李白的诗句,格调悲伤低沉,有断肠之感。

《和王介甫明妃曲》其二:

汉宫有佳人,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远嫁单于国。

绝色天下无,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女色难自夸。

明妃去时泪,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

欧阳修在这首诗里大胆对皇权提出了非议,超越了时代的局限,紧步王安石的后尘。

“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一联,几乎是直问汉王室无能。

“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也成为一时之绝唱。

如果排王安石《明妃曲》为第一的话,欧阳修此诗可为第二,杜甫李白紧随其后,白居易只能站在门边向里看看,至于司马光,只好罚他在学校门口马路边上站着了。

当时司马光一听王安石《明妃曲》在京城引起哄动,也作出了一首和诗,《和王介甫明妃曲》:

胡雏上马唱胡歌,锦车已驾折橐驼。

明妃挥泪辞汉主,汉主伤心知奈何。

宫门铜环双兽面,回首何时复来见。

自嗟不若往巫山,布袖蒿簪嫁乡县。

万里寒沙草木稀,居延塞外使人归。

旧来相识更无物,只有云边秋雁飞。

愁坐泠泠调四弦,曲终掩面向胡天。

侍儿不解汉家语,指下哀声犹可传。

传遍胡人到中土,万一佗年流乐府。

妾身生死知不归,妾意终期寤人主。

目前美丑良易知,咫尺掖庭犹可欺。

君不见白头萧太傅,被谗仰药更无疑。

司马光写诗的目的,在诗里一览无遗,主要是为了讨好皇上。

公元1056年,正是大宋王朝大比之年,当扬州那些所谓的高官终日忙于搜刮民脂民膏,无所不用其极之时,王安石这个刚二十多岁的青年才俊,已经开始着手撰写自己第一步学术著作《淮南杂说》了。

《淮南杂说》本名为《王氏杂说》,“计十卷,数万言”,据传是韩琦亲自为王安石题名为《淮南杂说》。

《淮南杂说》的问世,标志着王安石已经由一个读书人,成功转型,变成了一个思想者,而且在一开始,就站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线上,足以让后来者发出“可望而不可及”之叹。

这种思辩的成果,与司马光改编史书相比,自然在原创性和思想性方面,要高出一大截。

可叹的是,《淮南杂说》到南宋时,在一片否定王安石的声浪中,悄然失传了,内容今已不可考,但在当时名声很大:“世谓其言与孟柯相上下”,“于是天下之士,始原道德之意,规性命之端”。可见当时人们对王安石这部书的评价之高,认为杂说中的议论足可以与孟子的言论一较高低。

要知道,王安石当时可是还不到二十五岁,而且当中还请假回家置办了婚礼,如此高的学术成就,不岂是几句小人之言就能彻底否定得掉呢?。

后来到了神宗年间,司马光为了全面否定王安石,阻止王安石入相,曾专门写文章抨击《淮南杂说》,妄图彻底否定他的功绩。

§§§第三节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一向有两条道路,一是入仕为官,二是退隐山田,因而也就构成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两种心态。王安石早年入仕,胸怀天下,希望能有一番作为,然而后期,却因为变法的失败,爱子的英年早逝,触发了他隐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想法。但无论是入仕还是归隐的王安石,从未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徘徊矛盾的心境在《两马齿俱壮》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两马齿俱壮,自骄千里材。生姿何轩轩,或是龙之媒。

一马立长衢,顾影方徘徊;一马裂衔辔,奔嘶逸风雷。

立岂饱刍豆,恋栈常思回?奔岂欲野龁,久羁羡驽骀?

两马不同调,各为世所猜。问之不能言,使我心悠哉。

这两种马其实代表了贤士的两种生活方式。一是入朝为官,恪尽职守,忠心耿耿;一是归隐田园,自由自在,如天马行空。在王安石的心目中,他主张有所作为,有兼济天下之志,因此他对传统的重隐逸而轻入仕的做法表示反对。孔子曰:“高饿显而下禄隐”,因而将伯夷、叔齐排在柳下惠的前面,认为伯夷叔齐不降其志,不辱其身,柳下惠则降志辱身。王安石大胆地推翻了孔子的观点,他指出,隐与显都不过是外在的迹,并无上下高低之分,迹的不同不会影响内在的道的统一性。他在维护统一与稳定的同时,也允许个性与变化的存在,这是一个伟大的突破。他认为越是圣人,就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固守陈旧观念是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而,他心中的圣人绝不是一个迂腐的儒生,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有识之士。

早期王安石主张人应该有所作为,对佛教的认识非相对浅显些,作为一个儒者,他基本上坚持儒家的传统思想,恪守儒家典制。

王安石坚持维护正常的社会关系,反对离群索居、独善其身。他认为“同朝叙朋友,异姓结婚姻”是正常的伦理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正常的社会关系与人类长久根本的利益。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当时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即使是在晚年醉心佛教之时,王安石仍然坚持这一观点,他并没有因为信佛而完全放弃自己的人生观,毕竟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不会随波逐流。

作为一个以天下为己任的有为之士,王安石不可能一味地推崇老子的无为思想。司马光曾批评王安石不能行老子之志,推行无为而治之道,偏要搞什么变法,弄的天下人心惶惶,局势不稳。保守派恪守祖宗成法,认为今不如古,他们认为只要沿着祖宗留下的章法走下去,国家就能太平。对这一观点,王安石嗤之以鼻。他在《彼狂》一诗中指出:

上古杳默无人声,日月不忒山川平,

人与鸟兽相随行。祖孙一死十百生,

万物不给乃相兵,伏羲画法作后程,

渔虫猎兽宽群争,势不得已当经营,

非以示世为聪明,方分类别物有名,

夸贤尙功列耻辱,蛊伪日巧雕元精,

至言一出众皆惊,上智闭匿不敢成,

因时就俗救刖黥,惜哉彼狂以文鸣。

强取色乐要聋盲,震荡沉浊终无清。

诙诡徒乱圣人氓,岂若泯默死蠢耕。

这首诗有感而发,充分地表达了王安石的社会观。他认为,人类经过对大自然的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并且遵守道德,懂得廉耻,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人类社会,使人类从自然界中独立出来。尽管这本身是一种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也附带了一些消极的东西。人类距离先天的淳朴越来越远,为物欲所蒙蔽。而那些不明历史发展规律、恪守尊古思想的保守者,大放厥词,扰乱民心,和那些老死蠢耕,不问世事的俗人相比,他们又会高尚到哪里去呢?

王安石讽刺那些拜倒在物欲之下的庸俗之辈,他们则指责王安石破坏祖宗之法,扰乱民心,动摇了社会的根基。王安石则反唇相讥,指出保守派震荡沉浊,唯恐天下不乱,他们妖言惑众,试图以此阻止变法,甚至一改儒家卫道士的嘴脸,将佛老也推出来反对新法,鼓吹清静无为,而在新法推行时,保守派自己却又不肯安静,不愿无为,反而千方百计地阻止新法,为变法制造障碍。

早年王安石为了排除万难,倡言有为,颇有点矫枉过正之嫌。他的本意并不是排斥佛老,反对隐逸,只是反对借此碌碌无为、一无所成的庸俗之辈。值得注意的是,王安石晚年的立场是进退各有其利,不分高下,并没有一味地推崇出世隐居,他以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入仕与归隐的关系。

身怀天下的王安石在现实生活中遭受许多的挫折与磨难,非但无法得到世人的理解,反而还饱受诬陷和诽谤,因而这使他不得不用更加清晰地目光来看待世俗世界,意识到胸怀天下与独善其身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下之分。最终,王安石选择了归隐,他并不是为了逃避什么,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立场上看问题,感慨人生,何得何失,何贵何贱,所谓的是非功业又有什么意义呢?反而不如归隐田园,回归自然,追求个体的生命价值。

王安石晚年心境相对于早年确实有所变化,从倾向于改造世俗世界转向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他个人的自由在他心目中变得更加重要,他已经超出了入仕与出仕的分别,进入了更高的境界。

同类推荐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

    《轮台罪己——汉武帝》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扳不倒的李鸿章

    扳不倒的李鸿章

    "从书中你会看到一个别样的李鸿章!他历经四代帝王,纵横官场40载,遭遇800多次弹劾,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暴,他都能从容走过,一生被弹劾,从未被扳倒!禁得起盛赞,也禁得起痛骂!看李鸿章舍小得大的官场智慧,内外逢源的驭人之道。从全新的角度去发现一个真实、智慧、隐忍的李鸿章。领略一代名臣的安身之计、为官之道,处世之法。全景式展现李鸿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楚庄王传

    楚庄王传

    战争本是一件残酷的事情,而且是大胜仗,而他居然以德为上。他好色,但不贪色。可他却闭门不出,反躬自省。夏姬,堪称中国第一美女,四十余岁了,还有人为她弃高官而不做,打了胜仗,置全族人性命而不顾,携之私奔。如此一个女人,庄王岂能不爱?但为了社稷,为了大王的名声,他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心中。他是一个男人,理应举杯庆贺,男人中的男人;他更是一个霸主,霸主中的霸主! 在这本《楚庄王传》中,作者秦俊先生从杂乱繁复的历史资料中搜集、挖掘出众多故事,用通俗平实的语言、饶有趣味的故事把楚庄王的治国理念、为君之道、称霸过程、成霸原因等都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门推荐
  • 浮躁

    浮躁

    浮躁就是心浮气躁,是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是成功、幸福和快乐的绊脚石,是我们人生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做人,都不可浮躁,如果一个企业浮躁,往往会导致无节制地扩展或盲目发展,最终会没落;如果一个人浮躁,容易变得焦虑不安或急功近利,最终会失去自我。
  •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谁是真英雄(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柔情秘书,休想逃!

    柔情秘书,休想逃!

    (新文《替身新娘:总裁,离婚吧》已开更)他是御氏集团的总裁,霸道冷酷,说一不二;她是御家收养的孤女,终日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从走进他的那一刻起,她就被迫发誓,永远不对他动情。四年了,在一次次无情的凌辱之下,她寸寸芳心被烧灼成为寸寸灰烬,终于决定放弃了,离开了。他,却在这时,紧扼她的下巴,厉声道,“御雯,今生今世,除了我,你休想爱上任何人!”面对这样的他,她又该如何抉择……
  • 在北川的日子里

    在北川的日子里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之前,国人中,有人正为温饱生活打拼;有人正为小康生活忙碌;有人正为个人进步奋斗;有人正为股市下跌惆怅……
  • 人间(上)

    人间(上)

    “一部关于人性和命运的传奇体验。超越极限震撼世界的当代悬疑史诗。我,从天机回到人间,却丢失了全部记忆。平庸的现实生活,每天厄运缠身,整个世界都与我为敌。忽然,发现自己拥有神奇的读心术,一个惊人的秘密已近在眼前——兰陵王面具忽隐忽现,蓝衣社大门突然敞开。而我,真的是我自己吗?”
  •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穿越千年爱惊心:此情妖娆

    没想到,像她这样夜总会的“一姐”竟会栽在个黄毛丫头手上;更没想到,意外重生新的身份,居然还是青楼花魁!土豆你个茄子,欺负姐姐是面瓜吗?誓死从良,谁拦谁死……
  • 很纯很暧昧

    很纯很暧昧

    杨明是一名普通的学生,某一天,他收到一份礼物,一只神奇的眼镜,从此生活变得丰富多彩。(鱼宝宝书友1群333702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