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300000031

第31章 钟山隐居,梦归故里(2)

王安石晚年读的最多的是《维摩诘经》和《楞严经》。《维摩诘经》认为,解脱不一定要出家,只要在主观上修养,即使坐拥万贯家财,但只要克制住自己的贪欲,广结善缘,积修功德,则能令六根清净,灵智顿开;即使妻妾成群,但只要一心向佛,则能心地澄明,如同宝月。也许他的这一观点正好符合王安石信奉佛教的需要吧,所以王安石对《维摩诘经》有着特殊的喜爱,表现出特殊的爱好。对于《楞严经》,王安石同样也是十分喜爱。相传王安石在金陵的时候,曾做《楞严经解》十卷。《楞严经》阐述了佛教心性本体论,认为世间一切事物,皆即菩提妙明之心,心情遍圆,含裹十方。众生不明白自己心体性净妙体,所以流转生死。只有视生为梦,视色为幻,才能破除各种偏见。

王安石晚年醉心于佛学,以至于此时的诗句都呈现出了浓厚的佛学色彩。王安石所信奉的主要是禅宗。他以诗言志,引禅入诗,做了大量的禅诗。这些诗词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随处可见禅的气息。有很多诗,本身用的就是禅宗的语言。如《即事二首》云:

云从钟山起,却入钟山去。

借问山中人,云今在何处?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拟寒山拾得十九首》写道: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渠不知此机,故自认愆尤。

此但可哀怜,劝令真正修。

岂可自迷闷,与渠作冤仇。

又其中的《无动》:

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

种种生住灭,念念闻思修。

终不与法缚,亦不着僧裘。

佛法讲究清净寂灭,超越三世,认为诸法变换过程呈现出生、住、灭三相。生即产生,灭即结束。本身包含着自我否定,自我消解的一面。世间如梦如幻,如露如电,镜花水月,不可把握,故无所求。然而,王安石却认为,世间既如梦幻,修行功德又为的是什么呢?其实这一问题显然是十分尖锐的,利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虽笃信佛教,但却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元丰七年春天,王安石生了一场病,非常严重,曾经有两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几乎动弹不得。直到六月,王安石的病情才有所好转。此时,他感到自己已近垂暮之年,这使得他觉得自己多年经营的半山园已成累赘了。于是,就在这年秋天,他两次上疏神宗,请求批准将自己筑于蒋山的半山居的园屋捐献给寺院。以期为父母和儿子置办功德,希望他们在另一个世界也有一个好的去处。接着他又将自己的俸禄与王雱死后的赐银所购置饿田产,也一并捐献给了寺院,最后神宗御题为“报宁禅寺”。“报宁”的含意是微妙的,是荆公报熙宁(神宗)的知遇之恩呢?还是报江宁百姓的哺育之恩呢?此名的意味深远,令人感慨万千。所以,后来又改为“太平兴国寺”。王安石自己在江宁城中租屋而居,当年宰相府的显赫已经是完全看不见了。人生如浮云,人的出生就意味着人的死亡,王安石早已参透了其中的奥秘,只想平平静静、简简单单地过完自己的后半生。如此举动也足以表达了他旷达的胸襟和对佛教的深厚感情。

他在《乞以所居园屋为僧寺并乞赐额札子》中这样写道:

臣幸遭兴运,超拔等夷。知奖眷怜,逮兼父子。戴天负地,感涕难胜。顾迫衰残,糜捐何补?不胜蝼蚁微愿,以臣今所居江宁府上元县园屋为僧寺一所,永远祝延圣寿。如蒙矜许,特赐名额,庶昭希旷,荣与一时。仰凭威神,誓报无已。

在这一札子中,王安石再次表达了对神宗皇帝知遇之恩的无限感激,自叹年老体衰,无以为报,惟愿将屋舍一所,作为僧寺,祝延圣寿。作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直到晚年依然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倾尽所有赠予寺院,一方面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昭显圣君贤相,龙虎风云的千载一时的难得机遇。当然,这也是对佛教所做的一个贡献,因为建寺容易,题名却难,尤其是皇上亲自赐名,无疑给半山园增加了无限的风光和荣耀,然而,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有了皇帝的赐名,又曾经是大丞相的故宅,这一切都成就了报宁禅院。

晚年的王安石虽然纵情山水,谈诗论佛,生活悠闲,怡然自得,却难以掩盖他内心的痛苦、煎熬和落寞之情。最痛苦的莫过于亲人的离去,先是长子王雱,再是次子王旁与妻子吴氏。亲人的离去更加使得王安石失去了生活的寄托。他就是再洒脱,再豁达,也无法承受这种失去亲人的痛彻心扉的伤痛。

虽然亲人的离去让王安石蒙受了巨大的打击,但他还是坚强的挺了过来,因为他心中还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要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他要亲眼看着他为之付出了毕生心血的变法伟业在神宗的领导下重焕生机,恢复大宋王朝的宏伟基业。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上天依旧不肯垂怜于王安石。不久,他的侄婿叶涛匆匆的从江宁城找到王安石,都没来得及歇息片刻,叶涛就向王安石禀报了永乐兵败,皇上卧病在床的消息。王安石立即怔住了,呆呆地伫立在门前,望着远方,神情悲怆,两行热泪默默地流了下来。

永乐兵败的消息对王安石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尽管他现在远离朝政,不问政事,但现在的时局毕竟是他变法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在某种意义上说,神宗的胜利就是王安石的胜利,神宗的失败就是王安石的失败。这一切犹如千斤巨石压得王安石喘不过气来。他不敢想象,如果政局还向着更坏的方向发展,自己该如何面对天下千万百姓,自己又有何颜面存活于这世界,他担不起千古罪人的责任。

忧愁与痛苦时刻折磨着王安石,本来就已弱不禁风得王安石更加苍老,浑身瘦的也只剩下了皮包骨头,身体日况渐下。王安石病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神宗那里。很快,神宗就派王安石的女婿蔡卞到江宁来探望王安石。

蔡卞的到来,拂去了王安石积压已久的愤懑抑郁,他立刻盛情款待了蔡卞,翁婿两人从政治谈到文学,当然,谈到最后的还是国家大事。蔡卞不经意间说漏了嘴,那就是朝廷已经在讨论立嗣的问题了。此话一出,蔡卞停住了,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个大错,本想避开这个话题,奈何还是说了出来。王安石一听呆住了,整个人木木地坐在饭桌旁,仿佛一具雕塑一般,面无表情,眼睛直直的望着京城的方向,老泪纵横。

原来,神宗和皇后的关系非常好,彼此恩爱。据史料记载,两个人二十年不曾面赤,夫妻相敬如宾,生活的其乐融融。神宗的妃子也很多,先后生有十四子。奈何他的家庭屡遭不幸,到现在为止,已先后有八个皇子去世了,剩下的皇子都是孩子,年纪之小肯定挑不起国家这个大梁,这让神宗颇感苦恼。后来,神宗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之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了。因此朝廷上下都已经开始在讨论立嗣的问题了。

立嗣问题是王安石从未想过的。毕竟神宗才刚刚三十五岁啊,正值壮年,满朝文武百官已经开始讨论起立嗣问题了,可见皇帝的身体确实出现了大问题。虽然他在朝时经常和皇帝闹得不愉快,但神宗终究是王安石的伯乐啊,没有神宗,也许他还是一个山间野夫,纵然满腹经纶,可依旧毫无意义。在他归隐的这几年,他想起来的还是神宗的好,神宗对他的知遇之恩。想到皇帝可能将不久于人世,国家前途依旧未卜,他一句话也没说,有的只是默默的流泪。

元丰八年,神宗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了。宫中上下早已忙成了一片,太医不分昼夜地守在神宗床旁,给他诊脉熬药。宫外的百姓听说皇帝病危的消息,纷纷哗然,那时候,皇帝就是国家的象征,皇帝的龙体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安危与兴盛。忙于为神宗治疗的不仅有太医,还有无数的僧道也做祈福道场为神宗祛病。

元丰八年三月初一,神宗病重无法理朝,经文武百官之请,他的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皇六子立于帘外。

此时,躺在病榻上的神宗皇帝双眼微闭,气若游丝。可是他的神智还是清楚的。依稀之间,他回忆起儿时的快乐,读书的欣喜,第一次登基时接受群臣朝贺的宏伟场面,自己这十几年来兢兢业业为国家操劳的情景,还有许多许多,他断断续续的回忆着…….

殿外,皇太后挽着皇六子静静地走到群臣面前,取出一份谕示,宣告懿旨:

“群臣听旨!”

百官纷纷下跪。

“皇上谕,立延安郡王傭为皇太子,改名煦……”

突然,殿内外传来了皇后,宫女和太监们的失声痛哭。

大臣们惊恐万状。他们低着头悲哀着,强忍着泪水,小声地抽泣。皇太后听到哭声,神情突变,几乎晕倒,被身边的太监搀扶着。皇太子赵煦,嚎啕大哭,奔向父皇的宫室。

元丰八年三月五日,神宗皇帝驾崩了,年仅38岁。壮志未酬的宋神宗,结束了他那充满传奇的一生。他那轰轰烈烈的一生是那样的匆忙与短暂。他的晚年甚至是凄惨悲凉的。战争的失败深深地刺伤了他的心,最终他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了世间。

同类推荐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斯大林(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从事社会主义宣传,被神学院开除,坐牢、流放,斯大林有一个革命家应该有的典型经历。
  •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中国历史名人之三

    综观三国两晋南北朝近400年的历史,历时虽较两汉为短,但剧烈的社会动荡,频繁的朝代更替,则非两汉可比。此期间不管是从政治、军事以至科学技术、文学等领域,都出现了值得称道的人物,相信读者从本卷中就可以认识这些在历史上光耀一时的名人。
  •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秦始皇的故事》从秦始皇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所建立的千秋大业,再现了这位中国始皇帝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中国封建王朝“首任皇帝”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而学习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种坚韧、顽强、勇敢的精神,同时也对他的是非功过进行辨证的认识。
热门推荐
  • 左耳失聪

    左耳失聪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有个女孩叫夏桐

    有个女孩叫夏桐

    三个青梅竹马的小故事。初恋总是那么青涩又动人,而竹马们也总是从莽撞的愣头青变成了成熟可以依靠的男人。
  • 婚宠,娇妻来袭

    婚宠,娇妻来袭

    她,襁褓之间突遭家庭变故,跟随母亲离开故里;他,才华横溢,却在家长的逼迫下娶了一个母夜叉为妻。在时间的流逝中,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相遇在一起。当她突然发热,隔离治疗的时候,是他,不惧生死,依然守护在她的身边;当他心情低落,颓废丧志的时候,是她,用自己的真心和热情让他重新拾起活下去的希望。就是这样,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共同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但就当这一切都向着美好憧憬发展的时候,一张无形的黑手再次向他们缓缓伸来……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二拍精编(2册)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无论是宋元旧篇,还是明代新作和冯梦龙拟作,都程度不同地经过冯梦龙增删和润饰。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更值得注意的,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二拍”善于组织情节,因此多数篇章有一定的吸引力,语言也较生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独爱至尊皇后

    独爱至尊皇后

    凤熠不为所动,反而伸出右手,紧紧地抓住女人的九节鞭,然后连带鞭子那头的女人一起,往地上狠狠地甩了下去女人显然没想到凤熠会出手,她不敢置信地喃喃道:“为什么?”此时的凤熠如同龙卷风中心,他周围的空气不断扭曲旋转,被亲生姐姐谋杀后。凌厉得像是要把人活活撕裂一般。他的声音寒冷得像是要将人直接冻结。“伤她者,【一对一专情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强强联手】她是现代隐世家族的狠厉家主,百倍还之。”,重生到了未知王朝的温柔富家女身上。无法接受近亲结婚的她,半夜三更从南府逃了出来,却被人盯上了。他是传说中三岁能文,七岁能武,十岁通经天纬地之才的朝凤国皇帝兼战神。无往不利的他,跟踪一个奇奇怪怪的女人却反被对方迷昏,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精彩片段一:“皇帝哥哥你让开!”女人怒火中烧喊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旋转门

    旋转门

    伦敦泰晤士河畔,屹立百年的大本钟毫无预兆地停摆了。此时此刻,留学英国的春雨在人群中与恋人高玄擦肩而过,在发现高玄完全丧失记忆后又目睹他遭遇一场车祸;此时此刻,春雨抱紧高玄躲过飞车,自己却卷入劫案,命丧街头;此时此刻,春雨高玄登上同一节地铁车厢,却因来自不同时间,重逢也终将永别……两人三段完全不同的际遇,在同一个时间发生。当春雨最后一次死里逃生,“旋转门”即将开启,人类面临着危机……爱,改变时间,超越生死,解构并重塑每个人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