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91300000026

第26章 壮志未酬,泪洒官场(2)

尽管王安石又重登了相位的宝座,可摆在他面前的路并非像之前那么好走。辞相之后朝政被吕惠卿搞得乌烟瘴气,留下的这个烂摊子还要王安石来收拾。这次他遇到的就不仅仅是变法的问题,还有如何改善黑暗的朝政状况。王安石的复出使得变法派重拾信心,而对反对派来说,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已白费。但他们仍不甘心,因为他们明白,只要出现类似上次的流民事件,再次罢黜王安石也不是没有可能。的确,尽管王安石的复出使得当时朝廷的风气好了很多,可是摆在他面前不争的事实是,他和神宗之间已经出现了裂痕,关系变得很微妙,无论他再怎么努力,只要神宗的一句话,王安石的变法就有可能付之一炬。所以这也是他所一直担心的。

他在自己的相位上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出一丝错误会影响到变法。尽管如此,反对派还是抓住变法带来的不良影响不放,只要一有机会,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扳倒王安石。反对派的人不停地上书给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诉说着百姓们的生活是如何的凄惨,乡间田野是如何在议论变法,如何议论王安石。原本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经过反对派的添油加醋以后就歪曲了事情的真实面目,为了扳倒王安石,反对派无中生有,硬说王安石变法违背了列祖列宗的遗愿,若继续实行,江山最终将毁于一旦。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在经受了反对派群臣的苦谏后,也为大宋的社稷的着想,不断地劝说神宗皇帝废除新法,贬斥王安石。

太皇太后是仁宗皇帝的皇后,今已是七八十岁高龄的老人了。尽管是一届女流之辈,但她无时无刻不关心着朝政。直到有一天,神宗和母亲高太后,弟弟岐王赵颢一起去看望她。聊了几句家常之后,太皇太后立即切入了正题:“听说百姓苦于新法,确有其事吗?”已经为此事焦头烂额的神宗听到这话很恼火,他只好悻悻地说道:“行此法非害民,而是利民。”太皇太后接着道:“王安石固有才学,然百姓苦于新法已久,若不对此作出交代,何以对得起天下百姓?”在一旁的弟弟赵颢也按捺不住说道:“还请陛下三思。”

神宗忍无可忍,大发雷霆说道:“你的意思是说朕无能,败坏了宗族法制吗?那朕不干了,这个皇位你来坐吧。”听了这话,赵颢气的失声痛哭。场面十分的尴尬,大家都不再说什么了,一场家庭会见就这样不欢而散了。

神宗虽然没说什么,可太皇太后的话还是给他敲响了鸣钟。他也知道,太皇太后平常说话很有节制,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有此举的。神宗亦明白,如果不对此事作一交代,他有何颜面对得起列祖列宗,有何颜面对的起天下百姓呢?即使再怎么不舍,可他也不能为了一个王安石而得罪天下人。他必须做出抉择,纵使有千般万般理由……

§§§第二节辞相成功,告老金陵

就在王安石罢相、复相的这段时间,王安石的儿子王雱因背疽早逝,死时才三十三岁。王雱是王安石的长子,自小聪慧过人,深得王安石的宠爱。进士及第后,他与父亲同朝为官,共同修撰三经。王雱的死无疑又在王安石的伤口上撒了一把盐,伤痛自不待言。此时的王安石对儿子王雱的死深感痛惜,这不仅使他视富贵如浮云的观念更加强烈,且对人生如梦,转瞬即逝的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更加坚定了王安石辞相归去的决心。

王安石第一次罢相虽说是出于自愿,但不免有怨恨之情,但第二次罢相却只有无限的遗憾与轻松。他是解脱了,可这代价也太大了,为了变法,他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甚至也牺牲掉了爱子,可换回的却是无尽的伤痛和天下人的谩骂,没有人能理解他。

其实,自从王安石登上相位的那一天,就注定了他要以悲剧收场,在这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变法中,皇帝是帅,他是将,按照人们传统的思维,皇帝是天之骄子,圣明如神,是完美的化身。在这场变法中,如果取得了什么成就,首要功劳肯定要归功于皇帝,而如果出现了错误,王安石理所当然的就成了替罪羔羊。

在王安石离开京城之前,他最后一次去面见神宗皇帝。当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两人都心知肚明,他们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君臣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而王安石作为臣子,要永远地为大宋王朝做替罪羊,来承担来自全社会的巨大压力。

神宗皇帝充满了内疚,两人迟迟默不作声,大殿里的空气都凝固了。最后还是皇帝先开了口,说道:“爱卿这次虽离职,但变法还要继续,等到风平浪静之时,朕还要请爱卿回来主持朝政。”

王安石强挤出了一丝苦笑:“臣真的累了,这些年来为了变法确实耗尽了心力,真的撑不下去了。如今老臣终于可以安心地休息了,说真的,臣期待这一天也很久了,唯一让臣不放心的就是变法大业全部要靠陛下了,今后陛下一定要多多注意身体。”

神宗恋恋不舍地对王安石说道:“爱卿走后,朕就好比失去了左膀右臂,没有了爱卿,今后谁还能与朕彻夜长谈国家大事呢?”

皇帝叹了口气:“爱卿这一走,不知何时才能相见,愿爱卿回金陵后好好调养,朕也不知道该送什么给你,就赐你黄金百两,你就不要在推辞了。朕知道你为官清廉,积蓄不多,这点钱全当是朕的一份心意。这次回去又要不少开销,这点钱你可以拿着用,千万不要苦了自己。”

王安石眼圈一红,两行老泪顿时流了下来。归根到底,还是皇帝了解他啊,像这样亦臣亦友的君臣之情,世间能有几人?即使他们再惺惺相惜,最终还是免不了要分离。王安石深深地叩下头去:“老臣谢皇上。”

王安石去意已决,待他离开京城之时,他望着那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墙,内心苦楚而疲惫。他本有着干一番大事业拯救大宋王朝的雄心壮志,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初衷,有着“士为知己者死”的感恩戴德之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他拼尽了所有,甚至是死亡。可是,他对此无半句怨言,依旧忠心耿耿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然而,当新法激起群臣的攻击,当对自己不利的一切涌向他时,皇帝的动摇、眼中的疑惑、勉强的言语,深深地刺伤了王安石的心,他的灵魂空了。

王安石并不是一个世外高人,他不可能把这一切当做过眼云烟。他骨子里有着文人的脆弱,哲人的敏感。他自尊,自爱,多少还带着淡淡的哀伤忧愁。他向往自由安宁,可又放不下国家大事,这一切都在王安石心中进行着激烈的冲突。他为之奋斗终身的事业,不过是一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这就注定了他的一生是个悲剧。

还在王安石被任命为宰相的时候,众人觉得他正是一展宏图备受宠信之时。有一天,文武百官都登门向他庆贺,但王安石却没有一丝兴奋,甚至连出房门都没有,而是独自与朋友来到西庑之小阁,徘徊许久,取笔在窗上写了这样一行字: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欤寄此生。

此后,王安石罢相后曾与这位友人同游钟山,在小憩之时,说起书窗题诗之事,王安石叹息道:“你看是不是?”说完淡淡一笑,这笑中饱含了王安石多少的辛酸与无奈啊!

至此,原先那个“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士消失了。王安石叱咤风云的时代彻底画上了一个句号,只是这个句号不是那么的圆满。

王安石携着所有的家当与老妻静静地乘船回金陵。从东京回金陵,有水路相通,王安石并没有乘坐官船,却穿了便服去乘民船。在即将开船的时候,他对家仆吩咐道:“我虽然是当朝宰相,今已告老还乡,凡一路停船之处,有问到我官职的,你们莫说实话,只说是过往游客就行了。不然,惊动了当地官府和百姓,前来迎送,就太不方便了。谁若是有意走漏风声,那他一定是想敲地方上的竹杠或者想诈取民财。我知道了,决不轻饶!”众仆听了,大声说:“晓得了!”

这时,一个名唤江居的家仆拱手说:“相公如此隐姓埋名,假若途中听到了有人毁谤相公,该怎么对待呢?”王安石回答道:“常言说,‘宰相肚里能撑船。’说我好的,不足为喜;说我坏的,不足为怒。千万不要去招惹是非。”

他们沿水路走了二十多天,后来王安石因患病不适,只得同夫人等暂时分手,去走陆路,临别前约定到金陵江口相会。

原来走水路时一切还好,自打走陆上走,王安石真是受尽了窝囊气,处处不顺心。

一次在一个小镇上,他们主仆四人想找脚力,到一个经纪人家去雇。他们刚说明来意,主人便摆手说:“自从拗相公当权,创立新法,百姓四处逃散,连饭都吃不饱,谁家还养得起骡马?”江居问:“你说的那位拗相公是谁?”主人道:“他叫王安石。听说长着一双白眼睛,真是恶人有恶相。”王安石听了低头不语,转身拉了江居朝外走去。

王安石心中烦闷,到茶坊去转悠,只见茶坊壁间题着一首绝句:

祖宗制度至详明,百载余黎乐太平。

白眼无端偏固执,纷纷变乱拂人情。

王安石一看是骂自己的,沉吟半响,又掉头走开了。他踱步走进附近一所道院,一抬头便发现红墙上面贴着一幅黄纸,上前仔细一看,纸上写的也是骂他的诗,说他“尽为新法误苍生”。王安石无可奈何地长叹了一口气,决定哪儿也不再去了,便疾步回到主人家,闷闷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午饭后,王安石去茅房解溲,只见茅厕土墙上,有人用白石灰水写诗八句,内容是攻击他的。说他排斥贤正,独断专行,倡言“三不足”,到头来将落得“千年流毒臭声遗”。王安石看着实在气不过,便抬脚用鞋底给使劲蹭掉了。回店后,他吩咐仆役赶快收拾行装,提前赶路。

一路上,主仆几人很少搭话,行色匆匆,只顾往前走。眼看天色渐渐黑下来了,江居上前向王安石禀告到:“相公,天已晚了,我们到哪歇息?”王安石沉思了一下,回问江居:“依你之见呢?”江居答道:“要我看,今宵不必再宿村镇,还是借驿亭歇息好一些,省得生闲气。”王安石听了,点头称是。

这天晚上,他们便在附近的一处驿站住下了。夜间,王安石睡的很踏实,连日来的疲劳好像一下子都消散了。第二天一大早,江居等人忙着安排早饭,王安石独自在亭子间散步。忽然,他看到对面墙壁上题着两首绝句,其中一首这样写道:

高谈道德口悬河,变法谁知有许多!

他日命衰时败后,人非鬼责奈愁何?

王安石心想:一路来,茶坊道院,村镇人家,处处题诗讥诮,人人咒骂新法,真是咄咄怪事!如今连这驿亭也有题诗诋毁,真太不像话了!想到这里,他不禁勃然大怒,决定亲自去问个究竟。他唤来几名驿卒问道:“哪个狂夫,敢题诗壁间,毁谤朝政如此?!”一位老卒应道:“官人息怒。我等实在不知此诗为何人所写,也是在一个早晨突然出现的。后来一打听,才知道不只我们驿站有题诗,其他各处也都有留题。”王安石又问:“此诗为何而作?”老卒说:“据说这都是上面布置下来的,说王安石罢相还乡,要各处题诗相送。于是,就有一些人出来到处题写这样的歪诗,毁坏他的名声。这可真是罪孽啊!”

王安石听罢,心中立刻明白了:原来这竟是顽固派们有意搞的鬼!他想,顽固派对自己和新法的攻击,从来都是不择手段的,这无关紧要,也不值得忧虑。只要新法能有益于黎明百姓,自己受些屈辱,又算得了上面呢!想到此,他便微笑着对驿卒说道:“既然这样,那就让他们去到处题写好了,总有一天会被人们抹掉的!”打这以后,一路上王安石就再也没有去理会上面题诗的事了。

等他回到金陵后,昔日的老宅已变得破败不堪,墙头爬满了野草与枯藤,这衰败的景象与他此刻的心情一样,凋敝凄凉。王安石实在太累了。多年的朝廷纷争,已经让他耗尽心力,筋疲力尽。坐在这熟悉的地方,呼吸着江南特有的温润,他的心情渐渐地平静了。

§§§第三节苏轼风波,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可以说是苏轼政治生涯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宋元丰二年(公元1080年),苏轼44岁,正值壮年,因故入狱,后脱险,却被贬黄州。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他五十九岁,霉运再一次光顾了他,于是被贬往惠州。紧接着,绍圣四年(公元1098年),六十二岁的他又被谪往海南,在那里一住四年。后遇赦再次回到中原。此时他已是六十六岁高龄了。有生之年还能踏上中原的故土,苏轼感触良多,可惜却于返程中病逝于常州。东坡先生,可以说是一辈子波折不断,一辈子都生活在别人的压抑之中,一辈子在他们的折磨下求生。

在元朝人脱脱所著的《宋史·苏轼传》里,有这样一句话:“苏轼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立于朝廷之上。”

当时的朝廷被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大臣们搞得乌烟瘴气,他们利用一切机会接近皇帝,谋求权利与富贵。而苏轼的正直清廉却与大臣们格格不入,自然的就成了他们批判打压的对象。对权利的争夺,对富贵的渴求,对苏轼声名的嫉妒,使得苏轼饱受排斥。宋朝朋九万编的《乌台诗案》,是苏东坡第一次受挫的真实记录,再现了当时朝廷的真实面貌。

乌台是北宋首都开封的御史衙门所在地,因为那里有些树木,聚来不少乌鸦,叫声不断,故而得名。这件在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间发生一桩文字狱案,是由御史们发起的,故而称之为“乌台诗案”。

中国的文字狱,通常是由皇帝发难,这一次比较独特,是由王安石所提拔安排的御史,出于帮派的阴暗目的,把反对新政的苏轼,当作目标,进行一次精心策划的政治陷害,实际是王安石对政敌大清洗的一个部分。

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为了能顺利推行新法,进行改革,于是对反对新法的官员进行了一次大清洗。当时,一些反对新法的御史,都被王安石逐出乌台。凡是支持新法的官员,都得到了提拔重用。为了能够顺利进行改革,王安石可谓排除了万难。但支持变法的人中不乏那些怀有奸险目的的小人,这在无形中也就注定了新法必然失败。其中有一个叫舒亶的官员,此人心计很深,因为支持变法,得到王安石的重用,此人会写几首小令。为了能够登极权利顶峰,为了唾手可得的荣华富贵,舒亶极尽可能地打击反对新法的官员。当时苏轼的名望颇高,因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成了对敌。为了讨好王安石,舒亶给皇帝上了一份参奏,告苏轼罪状如下:

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谤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论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其它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他的结论是:“按轼怀怨天之心,造讪上之语,情理深害,事至暴白,虽万死不足以谢圣时,伏望陛下用治世的重典,付轼有司,论如大不恭,以戒天下之为人臣子者。

同类推荐
  • 华盛顿传

    华盛顿传

    乔治·华盛顿的重要地位在美国历史上是任何人都无法超越的。他是第一位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连任两届之后,他自行引退,并两次谢绝连任,开创了总统任期不超过两届的典范,弥补了美国宪法的严重缺陷,为人类结束终身制、消除个人独裁的隐患提供了一个弥足珍贵的惯例,以及表现出的伟大政治家的典范性品格;美国今日的强大和富庶,端赖于此。在美国独立战争中,他被委任为大陆军总司令。为美国独立和统一立下了赫赫战功,是美国的开国元勋。回顾两百多年的美国总统史,我们也会发现,没有一位总统在位期间拥有的个人威望能够超过华盛顿。
  •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曹禺的青少年时代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一海河的儿子、二一颗苦闷的种子、三圆光的故事、四在宣化的日子里、五年少才气不可当、六“戏原来是这样美妙迷人的东西”、七对新文学的迷恋、八“今宵酒醒何处”、九“向一切因袭的心营攻击”、十诗的精神探索、十一恩师张彭春、十二在南开新剧团、十三表演的天才、十四大学生活、十五探索人生、十六水木清华、十七虎虎生气、十八《雷雨》的诞生和后记。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秦汉三国皇帝传

    秦汉三国皇帝传

    本书主要撰写了秦朝从秦始皇(公元前247年)嗣秦王位起至三国吴灭亡(公元280年)止,共500多年的历史故事。以单列皇帝(正统)写其全传的形式,全方位介绍了自秦始皇至三国的37位皇帝的生平事迹,采取了相对按时间顺序又进行了分门别类的写法,《秦汉三国皇帝传》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情等方面的故事。以正史为依据,既全面具体又通俗易懂,是一本详细叙史的好书。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沉沦:郁达夫作品精选

    诗集。收诗一百十九首。分上中两卷。上卷大多反映旧中国的社会现实,揭露豪富对劳苦大众的压迫和剥削;中卷主要表现国外的社会生活,揭露西方世界的腐朽、黑暗和战后欧洲经济的凋敝。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职场中50个第一次

    什么时候,所有人会把目光聚焦到你身上?一定是你“第一次”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第一件见大客户,第一次与同事竞争,第一次被同事排挤,第一次给领导送礼……“第一次”最能暴露你处理问题的能力。职场的冷酷在于,做错事,周围人可能向你传递“你错了”的信号,却不告诉你错在哪里。
  • 白发魅王爷

    白发魅王爷

    一朝穿越,大龄女商人竟成了五岁的‘皇子’!浴火重生的她,白发凤目,女扮男装魅惑天下……师父被她骗的团团转!邪教教主被她魅来当奴隶!神医追着她到处跑!云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天诛地灭!是龙,你就给我盘着!是虎,你就给我趴着!◆白怡月——他是她的师父,毫无感情的冰山,却不知何时冰山融化,想为她的夫。◆冷烈风——洁癖的邪教教主,嗜血残酷,却心甘情愿做她的奴。◆冥俊熙——古怪神医,执着专一,不论她是男是女,他都要定了。◆云傲方——与现代的他面容一摸一样。异世的她是否会找到那个不管她是男是女,是白发是黑发,亦能爱她,护她,守她,疼她,惜她如命的人?本文一对一,师徒恋经典之作。喜欢文文的亲们,收藏、留言、支持一下,亲们的支持才是晨晨的动力!熊抱!~么么o(∩_∩)o-------------------------------------------------------------------------------晨晨完结文:《风家七小姐》《极品男仆缠不休》《乞丐公主》----------------------------------------------------------------------------------推荐好友的文文:《糜欢》《傻女掠夫》《弃妃采夫》《娘子太冷》《狂少霸情》
  • 被迫逃学

    被迫逃学

    本书描写两个善良与正义的逃学儿。主人公倒霉蛋儿和大馋鬼在去七仙山的路上遇到了白雪女孩,帮助她在蜘蛛妖手里夺回了冰凌花;他们机智勇敢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妖魔。如:大战美女魔兽、千手怪、石头怪兽和绝命大峡谷的小旋风魔王……但是,他们也有过失,如:大馋鬼因贪图金钱变成了骷髅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财道

    财道

    中国首部财道小说,《新京报》、《金陵晚报》、《莽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11家媒体同时推出。本书演绎人生命数奇情,平视当代富豪巨贾,探究中国财道智慧。这是一部关于金融奇人、奇事、奇情的奇书。它演绎了一出出财运和命数的故事,写尽了男女之情在财运和命数之间的彷徨纠葛。作者葛红兵在小说中引进了真实案例,有很强的社会写真、客观纪实的倾向。同时小说中崔钧毅以“义”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老范以“舍”为中心的财道思想,武琼斯以“取”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贯穿书中,读者或许从中能得到深刻的启发。
  • 极品假太监

    极品假太监

    推荐小鱼新书:《帝女煞夫》搞笑穿越文:《龙妻凤夫》因为死要面子被迫跟同学去鬼山上冒险,结果被女鬼推下悬崖华丽丽得穿越了。一醒过来,楚璃奇迹般得发现自己半死不活得躺在横尸遍野的乱葬岗里,然后她又奇迹般的变成了号称是天朝位高权重的宁王头两号杀手之一的云公子。女扮男装也罢,变成杀人机器也罢,可她那野心勃勃的主子居然无视她身受重伤,还要她扮成小太监混在皇帝边上当卧底!据说那个皇帝是个杀人不眨眼的暴君;据说他是个不近女色的断袖;据说在他身边的宫女太监没有一个能活过半年的;据说…可是,那个连残花都不忍拂去,始终带着如沐春风般淡淡微笑的白衣少年,真的是那个残暴又变态的皇帝吗?一个是跟自己并成为风云公子的外冷心热的酷酷杀手,一个是把她当做棋子却总在意外的时刻给她温情的主子王爷,还有一个是神秘又温柔的皇帝,加上未来时不时得飘出一朵两朵烂桃花。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夫也。为什么她就这么纠结呢?楚璃挥一挥手中的浮尘,慢悠悠道:“咱家不管了!”片段一:白天,他阴沉着一张脸,无视楚璃已经身受重伤怒道:“不管怎样,犯了错就犯了错,拖出去重打一百军棍!”夜晚,全身每一处都觉得疼得楚璃趴在床上直哼哼,突然一只大手从她背后钻进她衣服里,在她背上游移着。楚璃一阵哆嗦,刚想大叫非礼,却听她那残暴的王爷主子的声音在她上方温柔得道:“别动,本王在帮你涂药!”楚璃直翻着白眼,白天那么狠晚上来做好人,这人精神分裂啊!片段二:楚璃抖抖拂尘,捏着鸭公嗓道:“皇上,不知唤奴才来所谓何事?”少年回过头来,手里竟拿着一件精致的女裙,“小璃子,你看朕手上这见女裙如何?”“回皇上,甚好。”“后宫中只有皇后一人,你说朕把它赐给皇后可好?”“回皇上,甚好。”“可皇后又好像不喜欢这个颜色,小璃子,不如朕赐给你吧,你穿给朕看看。”“回皇上,这…甚是不好。”****建了一个群,大家有兴趣欢迎进来玩啊!群号:157325538******推荐好友文文:花瑶瑶《财迷王爷败金妃》简介:他是火云国的火王爷,外号“抠门王爷”,只因他在权、名、色、利之中独独对“利”情有独钟!他不喜权,不好名,不近色,却惟独对赚钱有莫大的兴趣!你知道什么叫败金么?你知道该怎么败金么?你清楚败金的精华所在么?所谓败金,重在一个“败”字,她是二十一世纪出了名的败金女,赐号:败金女王!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