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9100000004

第4章 《新闻联播》里的经济学(2)

最后,美元贬值推高了全球能源与初级产品价格,这将通过PPI的上涨(我国的PPI从2007年10月份开始上升,到2008年2月份达6.6%,创3年新高),最终传递到中国的CPI(2008年2月份达到峰值8.7%)。

中国房价:有房才有家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是杜甫的千古绝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公元759年暮冬,为避安史之乱,杜甫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天,在友人的帮助下,于风景秀丽的浣花溪畔盖起了一座茅屋。诗人十分喜悦,在这里先后居住四年,留下诗作240余首。公元761年的一个深秋,风雨大作,屋破雨漏,杜甫长夜难眠,遂写下了这一名作。诗人潦倒至极,然而在诗中,依然表现出身处窘困却心念天下黎民的胸怀。让杜甫更没有想到的是,他自伤贫困的一句诗仍是一千多年之后的我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民以食为天,家以居为先。”住房,是一项基本的生活需求。时至今日,住房问题依然是中国百姓普遍关心的一个严峻话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于房产的改革,越来越关注,到了街头巷尾无不议论的程度。

1978年9月,城市住宅建设会议在北京召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私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这方面潜力不小。”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针对住房问题,邓小平同志再一次说:“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对低工资的职工要给予补贴。”

1997年,中国的住房改革正式上路。国务院提出建立“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由此终结了推行几十年的福利分房。紧接着,众多工厂职工掏钱购买自己租住的单位房屋。中国由此飞速进入了“住宅私有化”的时代。大致在2000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进入“市场化、民营化”的阶段,而房价也踏上了飞速上涨的历程。然而此时,保障性住房并未按照国务院当年的要求,成为城镇住房市场的主体。这导致低收入和高房价的矛盾越来越深,太多的普通百姓陷入到只能看,不能买的境地。

有一种观点讲房价的上涨归结为住房的刚性需求。从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到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以及中国权威学者所编的经济学教科书,都找不到“刚性需求”这一术语。很显然,这是中国“经济学家”对现代经济学的独特贡献。刚性需求是什么,简单举个例子,中国未来有2亿多农民要成为城里人,他们需要房子,这是刚性需求。因为刚性需求的存在,中国的房价长期肯定就看涨。稍微有点经济学基本常识的人都知道,经济学里所讲的需求,不仅是有效需求、真实需求,而且是在“预算约束下”在一定时间内的需求。而我们的这些经济学家,在谈刚性需求的时候,却把经济学里关于需求的概念忘得一干二净,只讲需求,不讲居民的收入,不讲在什么时间内的需求。

高昂的房价,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最简单、最直观的一个现象就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可是,有多少爱情死于房价?虽然两者之间没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不管什么时候,结婚总得有住的地方。中国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老百姓都讲“盖房子娶媳妇”,在现代化的城市里,这演变成“想买房子结婚”。然而,一套房子的价格对大多数年轻人来说,称得上一个天文数字。再者,人们的生活除住房之外,还有孩子的上学和老人的健康,这两者都需要做很大的储备,人们不可能把钱全都存到房子里。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保障性住房的渴求就不难理解了。

“社会保障性住房”,是指由政府投资兴建或收购的,限定建设标准、供应对象和销售价格或者租金标准,具有保障性质和特定用途的住房。保障性住房与市场上的商品房相比,一个为了公益,一个为了赢利,有着本质不同。对于老百姓而言,保障性住房的最大特点当然就是便宜、实惠。

实际上,在十多年前的住房改革中,保障性住房就已经被钦定为主角,但由于各种原因,它一直站在中国房地产这个大舞台的边缘。现在,在中国楼市甘当了十多年配角的保障性住房,终于等来了“变换角色”的时刻。

2006年5月,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出六条房产调控纲要,明确重点发展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2007年8月8日,国务院下达《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建立健全城市廉租住房制度”、“改进和规范经济适用住房制度”以及“逐步改善其他住房困难群体的居住条件”。进入2008年,各地政府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力度进一步加大。这表明,买不起商品房的老百姓,有望借助保障性住房满足自己基本的生活需求,实现并不奢华的住宅梦想。相信随着保障性住房的推广,“广厦千万间,百姓俱欢颜”的梦想,离我们的距离将越来越近。

扩大内需:消费就是作贡献吗

王叔是一家外企的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丰厚,家庭生活富足。可是,他却常常因两个人的花钱而生气,一个是他的父亲王大爷,另一个是他的儿子王小宝。这生气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父亲的过分节俭和儿子的过度消费。

王叔的父亲王大爷是一个十分节俭的人,虽年已七旬,但勤俭的习惯却一直未改。为了节省一点电费,王大爷看电视时从来都不开灯,空调从装上到现在,如果不是王叔去他那里开上一会儿的话,他自己是舍不得开的。当王叔因此而说几句时,王大爷总是说:“咱住在二楼这么阴凉,如果再开空调,浪费电不说,凉得也实在让人受不了。”为了防止蚊子咬他,王叔专门给父亲买了一盒蚊香让他记着晚上睡觉前点上。可王大爷总是说:“不点也罢。过去在农村,有谁点蚊香。人瞌睡了自然就会睡着,这么大个人还在乎蚊子咬两口?”为了免费理发,王大爷能从城西步行到城东找义务理发摊儿。为了省钱,王大爷不仅坚持自己蒸馒头,而且也很少买菜,常常是逛菜市场时顺便就拣上一些菜回来。王大爷过生日时,王叔说到饭店里去吃顿饭,可王大爷却说:“还是在自己家吃实惠,割斤肉,擀点儿面,比饭店吃强多了。”

与王大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叔的儿子王小宝。为了玩游戏,硬是让他妈给他买了一台好电脑,游戏光盘一买就是好几盘儿。想弹吉他,就让他妈给买了一把吉他,还专门请了老师教他。到了夏天,王小宝是进门就开空调,冰箱里好点的冰糕都是为他准备的。早上他动不动就要去喝10块钱一碗的羊肉汤。中午和晚上,饭桌上没有肉他是不会动筷子的。就这还不算,双休日王小宝还总要王叔带他去饭店里撮一顿。对此,王叔没有少说儿子,可是王小宝却振振有词:“现在提倡消费,国家领导人都说要扩大内需,我们应该响应党的号召,为社会多作贡献。而且,您和我妈的收入也不应该在乎这点支出。”

王叔非常矛盾,常因父亲过分的节俭而心疼地责怪他,但对儿子的过度消费虽然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其实,王叔在这里就遇到了一个经济学问题——节俭悖论。

18世纪,荷兰的曼德维尔博士在《蜜蜂的寓言》一书中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一群蜜蜂为了追求豪华的生活,大肆挥霍,结果这个蜂群很快兴旺发达起来。而后来,由于这群蜜蜂改变了习惯,放弃了奢侈的生活,崇尚节俭,结果却导致了整个蜜蜂群体的衰败。

蜜蜂的故事说的就是“节俭的逻辑”,在经济学上叫“节俭悖论”。在西方经济学说史上,节俭悖论曾经使许多经济学家备感困惑,但经济学家凯恩斯从故事中却看到了刺激消费和增加总需求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受此启发,他进一步论证了节俭悖论。

凯恩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一生对西方经济学做出了极大贡献,一度被誉为资本主义的“救星”、“战后繁荣之父”。节俭悖论就是他最早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节约反论”、“节约的矛盾”。

如何解读这个悖论呢?我们都知道,节俭是一种美德,是个人积累财富最常用的方式。如果某个家庭能勤俭持家,减少浪费,增加储蓄,那么这个家庭往往可以致富。但是,根据凯恩斯的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的理论,节俭对于经济增长并没有什么好处。实际上,这里蕴涵着一个矛盾:公众越节俭,降低消费,增加储蓄,往往会导致社会收入的减少。因为,人们的收入通常有两种用途——消费和储蓄,而消费与储蓄成反方向变动,即消费增加储蓄就会减少,消费减少储蓄就会增加。所以,储蓄与国民收入呈现反方向变动,储蓄增加国民收入就减少,储蓄减少国民收入就增加。根据这种看法,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增加,就会促进经济繁荣;反之,就会导致经济萧条。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蕴涵逻辑矛盾的推论: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好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却是件坏事。

节俭悖论告诉我们:节俭减少了支出,迫使厂家削减产量,解雇工人,从而减少了收入,最终减少了储蓄。储蓄为个人致富铺平了道路,然而如果整个国家加大储蓄,将使整个社会陷入萧条和贫困。也就是说,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运用、经济没有达到潜在产出的情况下,只有社会每个成员都尽可能多地消费,整个经济才能走出低谷,迈向更加充分就业、经济繁荣的阶段。

凯恩斯还说明了,需求增加所引起的GDP的增加一定高于原来需求的增加。这被称为“乘数效应”。比如说,需求增加了1亿,但最后GDP的增加一定大于1亿。这是因为各种物品有互补性,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是相关的。比如,富人买别墅花了1亿,GDP增加了1亿。住在别墅里一定要有汽车,买车又用了1000万。买汽车要买汽油、买保险,购买各种服务(使用高速公路、维修等)又要用1000万。仅就这些支出已达1.2亿元。用于买别墅的l亿元带动了建筑、装修等行业,这些部门的人收入增加,消费增加。用于买汽车和相关物品与劳务支出的1000万元也带动了这些行业的人收入和消费增加。住房和汽车又带动了钢材、水泥、机械等行业。这样一轮一轮带动之下,整个经济GDP的增加肯定不止原来买别墅的1个亿。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发展了,所有的人——无论是作为股东和高管的富人,还是作为管理和技术人员的中等收入者,以及低收入者工人——都会受益。

古老的美德何以成为现代的罪恶?有两点我们必须考虑,它们有助于我们对于问题的理解:一是我们必须永远记住:在经济学中一加一不一定等于二。也就是说,对单独个人有益的事情不一定就对全体有益,在有些情况下,社会成员个人的精明可能是整个社会的愚笨。二是节俭悖论是否成立与经济是否处于萧条的水平相关。在一个古老的社会中,我们总是处在充分就业状态,因此,我们把国民产品越多地用于当前消费,可用于资本形成的产品就越少。如果产出可以确定总是处在其潜在水平,那么传统的节俭理论就是绝对正确的,即从个人和从社会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节俭悖论的存在,是有它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定条件的,并不是说任何时候都如此。

市场经济:消费者与商家的双赢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日益进步,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几乎所有行业的所有产品都在降价,从彩电、冰箱到服装、手机、电脑等。降价对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好消息,因为消费者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优质的商品。对生产者而言,降价迫使生产者改善管理,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强,使其得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经济学角度讲,上述双赢的经济现象体现的正是“市场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这一重要的经济学原理,此原理其实解释的就是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活动的组织中的重要性。市场经济与人们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了解这一经济学原理都是至关重要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市场经济的影子,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更是离不开市场这一经济组织形式。

那么,市场究竟在经济活动中有什么样的神奇魔力呢?

市场通过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等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指引个体决策者作出正确的经济决策,从而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是一只调节经济的“无形的手”;另外,市场还会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增加社会整体利益。而市场经济则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和基础作用的经济模式,是一种经济制度。了解市场经济这一重要概念,有利于人们在经济生活中做出更利于自己也更利于社会的选择。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这一重要的经济概念,让我们先看一个平价眼镜超市的例子。

随着眼镜零售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曾经被媒体列为十大暴利行业之一的眼镜行业,其发展面临着重重阻碍。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眼镜生产企业不得不改变传统的高价经营模式,开始想尽一切办法降低生产成本,通过“超市”销售的模式来减少销售渠道,同时更加注重眼镜的加工和服务质量。眼镜生产企业的这一策略使顾客得到了更多的实惠,同时也成功地实现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平价眼镜超市的低价经营策略,正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和促进的结果,那么市场为什么能够对经济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呢?这是因为市场是依据经济人理性原则而运行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中,消费者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自主选择购买何种商品,而生产者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自主选择生产和销售何种商品。市场根据价格的变动,促使生产者展开激烈的竞争,优胜劣汰,从而实现引导资源向最具效率的方面配置。

市场经济原理告诉人们,物美价廉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作为消费者,人们不能片面地认为“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选择最实惠的商品,这样才不会错过市场经济带给自己的好处,合理分配自己的每一分钱。作为生产者,明白市场经济的原理之后,应该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进而不断降低产品价格,向消费者提供最物美价廉的产品,在不断让利于消费者的同时,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在市场经济的指导下,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产品生产者,只要对各自的利益作出理性的考虑和选择,都会带来满意的市场结果,实现社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和国家的经济繁荣。

同类推荐
  •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身边的经济学

    老百姓的住房梦为何难以实现?为什么生活成本越来越高?涨工资为何总是那么难?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钱?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一个个老百姓身边的问题,一个个关乎生计的百姓事,却蕴含着不同的经济原理。本书从小处着手,以经济学的角度剖析老百姓身边的事儿。
  • 大繁荣

    大繁荣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就业与增长理论全球权威学者;数十年磨一剑,中英文同步出版;经济如何增长?经济繁荣又来自何处?繁荣的源泉在今天为什么受到威胁?在本书中,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尔普斯根据毕生的思考对此提出了革命性的观点。为什么经济繁荣能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在某些国家爆发?它不但生产了规模空前的物质财富,还带来了人们的兴盛生活——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有意义的职业、自我实现和个人成长。
  •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在北大听的12堂经济课

    爱尔兰的哲学家埃德蒙·伯克曾说过:“骑士时代已经过去,随之而来的是智者、经济学家和计算机专家的时代。”或许很多人对经济学概念还很陌生,觉得这是一门遥远而专业的学问。但是,经济学与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等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生的每个阶段。即使你头脑中并没有“经济”的意识,经济学也会在你身边体现和发生。
  •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

    《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共分为管理实务与工作规范、管理制度、管理表格三部分内容。具体以管理实务、工作规范、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与管理表格等实用工具的形式,全面而具体的呈现了餐饮企业进行规范化操作管理的要点。《新编餐饮企业管理工具箱:最新餐饮管理人员实用操作手册》的突出特点是:内容详实、具体、易于操作、实用性强。该书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与参考价值,是餐饮从业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必不可少的案头参考工具。
热门推荐
  • 那些给我勇气的句子(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给我勇气的句子(每天读一点英文)

    这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内文篇目取自世界上最经典、最有影响的寓言故事,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单词注解、实用句型和智慧点津。
  •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失眠(贴心大夫丛书)

    这套丛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俗性:采用大众语言讲解医学术语,患者及家属能看得懂,并以生活“比喻”帮助了解;2实用性:学以致用,用得上。一人读书,全家受益,成为“家庭小医生”、左邻右舍的“健康小顾问”;3科学性:不仅知其然,还要了解其所以然。通过临床病症的表现,讲基础理论,理论与实际结合。贯彻“一分为二”的两点论讲解、诊断和治疗,避免绝对化不会使群众无所适从;4权威性:这套丛书的作者,都是具有丰富的经验的临床医生,其中多数是某一专科的专家,并介绍了他们所在单位、姓名、联系方式、出诊等时间等,便于联系,又成了就医指南。
  • 中国的笑容

    中国的笑容

    我曾在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看五星红旗的威严、庄重我曾在金水桥上望天安门城楼望城楼何处发出巨人之声我是那么深情地仰望国旗啊仰望国旗, 就是仰望共和国的坚定我是这样久久地仰望城楼啊仰望城楼, 就是仰望中国的笑容。
  • 穿越之贤妻守则

    穿越之贤妻守则

    穿越成伯府四奶奶,丈夫不疼婆婆不爱,寄薇很想离开寻找新天地。可是那失而复得的女儿,让她实在狠不下心。为了能在这高门大院里养大女儿,寄薇决定把婆婆和丈夫当成老板,把妻子当成一份职业来做。打造古代最称职的贤妻,相敬如宾,将“不争、不怨、不妒”践行到底。可是,为什么这样,他反而问她要爱了呢?爱与贤妻不可兼得。要爱还是要贤妻,请选一样吧!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谁动了朕的弃后

    谁动了朕的弃后

    她是最不受宠的皇后,大婚之日就被皇帝打入冷宫,受尽欺凌。后来,他动了真情,黑夜里热情地向她索取,“摇光,朕要你,只想要你。”她却冷冷笑道,“谢陛下厚爱,可惜,我不想要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胎教百问百答

    胎教百问百答

    从一个受精卵到一个完整的生命,其中的量变和质变是如此地震撼人心。生命,在不断的孕育与诞生中,在无穷的体验与感受中,从远古洪荒向我们走来,走过了千万年。生命的每一过程,是那样难以捉摸,但每一个阶段,现在却都能被父母所把握。诚然,在了解生命最初阶段时,你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第一个月的胎儿是什么样的?”“胎儿有记忆力吗?”“胎教应从什么时候开始?”“双亲的遗传对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影响?”“音乐对胎儿是有益的吗?”……如果你浏览一下手中的这本书,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回答。 本书为“金阳光新农村丛书”之一,对关于胎教问题进行了全面解答。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极品魔鬼啃小羊

    极品魔鬼啃小羊

    新婚夜,她看到自己那坐在轮椅上,有着一张恐怖的脸的丈夫。“我妈花多少钱,让你愿意嫁给我一个废物?”他说的。“这只是我给你打的烙印,记好了老婆,你自愿为我守活寡,就不要让别的男人碰你一下,要不,我会咬死你的。”也是他说的。脖子上那鲜红的血迹告诉她这不是梦。她想用她的真心去温暖他,可是却总是被他的冰冷挡住。直到她和别的女人吵架,大声喊道:”妈的!谁再说我老公是废物,我就咬死她!”他看着记者拍到的视频笑了,自从出事之后,第一次笑。“老婆,我们试试吧。”他说的。她怀孕了,可是妈妈却给她灌下了流产药,认定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一个野种。“难道我们夫妻之间的事还要向你们做汇报表演吗?”他吼着。可是她还是流产了。看着她在充满阳光的大学校园中笑着,跑着,他第一次觉得,即使他有着身价千亿又如何,他保护不了她,他给不了她幸福。可是,在她选择放弃他,带走他的钱离开的时候,他不再爱她。他要报复这个让他付出爱的女人。一个高大帅气、强悍不羁的他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对她说:“好久不见了。”她道:“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很好,复仇就要开始了。不过却是一场让他和她都痛苦一生的开始。亲们,在这里推荐好友的文:《残酷总裁毁颜妻》复仇之火熊熊燃烧,他如炼狱中归来的魔鬼,将她吞噬。深深的恨,抵不过浓浓的爱,他在爱与恨之中,苦苦煎熬。终于,他决定放下往日仇恨,原谅她,却不想竟招来了她的再次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