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8400000027

第27章 与魔鬼的较量(3)

最近的一段时间,英国政府的部分人也不好过。默多克突袭培生的消息,给他们带来了小小的恐慌,甚至引起了他们的厌恶。工党负责贸易和工业的发言人布莱恩·古尔德向政府提议说,如果默多克提出要收购《金融时报》,无论开出的价钱多少,都必须提交给政府的“垄断与兼并委员会”进行审核。

默多克收购培生公司和《金融时报》的举措,同样也受到了一些对手的抨击。美国著名评论人、《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安东尼·刘易斯在报纸上发表评论宣称,《金融时报》是一份独立的报纸,而默多克的名字则与“无耻的新闻界”是同义词。另外,他还引用了著名专栏作家彼得·詹金斯的话,说他看到了“多么好的报纸,一种独立的精神”。詹金斯此前刚刚从《星期日泰晤士报》辞职,他曾发表文章支持撒切尔夫人。刘易斯呼吁,那些相信新闻自由的人应当支持培生公司。

对此,新闻集团旗下的报纸进行了反击。其中,《星期日泰晤士报》的主编安德鲁·尼尔指出,彼得·詹金斯曾经被允许刊登反对撒切尔夫人的观点,而且在过去两年的时间里,从来没有人遇到过被干预的情况。

所以,这些多事的人所谓的评论都是无中生有。

收购培生和《金融时报》的进展并没有实现快速的突破,直到1988年年底,双方仍然在僵持。此时的默多克曾经一度计划把《泰晤士报》卖给马克斯韦尔,以使他自己能够自由地、无所顾忌地购买《金融时报》。不过,这也许只是默多克一时冲动的想法、也成了收购培生的过程中一个小小的插曲。随后,新闻国际公司就拒绝了这种说法,新闻集团公司是不会出卖《泰晤士报》的。

为了应对默多克的出击,在1988年年初,培生公司宣布准备购买法国著名的《金融日报》。同时,还计划并购康拉德·布莱克公司以及其旗下的《电讯报》并持有加拿大的报纸《金融邮报》25%的股份。培生希望通过这些购买行动,最大限度地冲淡默多克在培生公司中的股份含量。不过,在收购法国《金融日报》时,培生遭到了法国政府的反对,理由是默多克会在该报持有股份。看来,目前的培生还无法撼动默多克与法国政府的良好关系。

看到培生频频动作,默多克也忍不住提出了警告。他再一次重申自己无意收买《金融时报》,如果培生仍然对他持有敌意的话,也有可能把他变成一个真正的对手。4月份的某一天,默多克与洛德·布莱肯再次面谈。

在这次会议上,默多克说他期望建立一种各持一半股份的伙伴关系。为了给布莱肯更多压力,默多克提供了一些详细的数据。他说,《金融时报》应当在美国每天出售20万份,而现在只有可怜巴巴的1.7万份,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业绩。而它在亚洲的销售量更惨,只有4500份。

事实上,新闻公司集团所持有的培生公司的股票中,除了一部分控制在新闻出版公司的手中外,大部分是掌握在其子公司新闻国际公司之手。

新闻国际公司是在百慕大注册的一家公司,其百分之百的股份是被新闻公司集团内部的公司所拥有的。为了实现用最小的代价迎接培生的反击,默多克在1988年2月减少了国际公司的股份。他通过发行价值1.47亿美元的优先股份,筹集了一批新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默多克将自己的股份降到了20.5%,但却大大增加了自己控制的股权比重。这样,默多克随时都可以将培生公司的股票兑换掉,从而减轻了压力和风险。

为了《金融时报》,默多克可谓费尽心思。他计划买下澳大利亚联合出版社,这家出版社持有路透社的13.5%的股份。正是这些路透社的股份,让默多克有了更多的想法。如果控制了该出版社,就可以把这些股份加到新闻公司的账上。这样,默多克就成了路透社最大的股东。最主要的是,如果该计划能够成功,默多克就可以将《金融时报》的内容放在路透社的全球网络上。到那时,全球的人们就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在计算机屏幕上看报纸。这是一个非常振奋人心的计划,它描绘了一幅美妙的蓝图,但默多克却没能将其最终实现。经过两年多的僵持,双方依然没有分出胜负。不得已,主动出击的默多克决定放弃这场战争,卖掉了他所持有的培生股份。

《太阳报》得罪了利物浦球迷

在20世纪的70年代,默多克买下《太阳报》,历经长达将近一年的时间,战胜了强劲的对手,得到了这份日报。而《太阳报》从此就把裸体女郎、过激言论、体育报道当做自己的招牌。短短一年时间,发行量就从80万份猛增至200万份180年代末期,这份报纸超过《每日镜报》,成为英国最畅销的日报之一,成了默多克的“聚宝盆”!

1989年,新闻集团下属的《太阳报》因为报道一场发生在足球场上的惨案而得罪了利物浦众多球迷。

这场足球惨案发生在1989年4月15日下午,利物浦队和诺丁汉森林队在谢菲尔德的希尔斯堡球场展开了第108届英国足球杯的一场半决赛。整个球场座无虚席,连球门后面的看台上也挤满了观众。

然而,就在比赛开始不久,有四千余名没有买到球票的球迷和一些迟到者在场外引起了骚乱。他们不顾警察的劝阻,势如潮涌般地向一个16英尺宽的大铁门人口挤去。铁门被撞开了,数千球迷如洪水般冲向球门后面的站席看台。本来就非常拥挤的看台怎么挤得下这么多人,正在欣赏球赛的观众毫无准备,许多人都被撞倒在看台上,后边人的也不由自主地从他们身上踩过去。还有更多的人被挤到场边的防护网上,整个看台上顿时乱作一团,观众们惨叫着逃离看台,一些绝望的观众拼命地推翻围栏。但是,能逃出来的幸运者毕竟是少数的,大量的球迷则被活生生压死或者踩死。

不过,当惨剧发生之后,《太阳报》却在报道中将全部责任推到利物浦球迷身上。该报道宣称:“利物浦球迷应对灾难负全责”、“喝醉酒的利物浦球迷因为无票推翻大门,偷死去球迷的东西,在死去球迷身上撒尿,攻击警察和应急人员,从记者手中强抢照相机和其他设备。”另外,这篇报道的题目更值得一提,《太阳报》在出版这篇报道之前,最终决定用“真相”作为标题。

《太阳报》的这篇有失公正的报道马上在球迷中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这无疑在本已处于痛苦之中的球迷伤口上撒了一把盐。被激怒的球迷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抗议和澄清事实的工作,他们专门成立了希尔斯堡公正运动组织,为死难的球迷讨回公道。一个月后,《太阳报》终于承认一切报道都是不真实的,并向广大球迷和读者道歉。

《太阳报》假新闻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因此传遍全世界,很多人都对其产生了不良印象。但是,经过这次风波之后,报纸的销量和知名度却变得非常高。目前,《太阳报》已经是全英国销量最高的报纸。2004年后,该报的每日发行量达320万份,读者也比《泰晤士报》高出了一倍。

现在,《太阳报》位于瓦平工厂,它是默多克在1969年收购后迁到这里的。《太阳报》主要采用大量的低俗、煽情的内容和不专业的编写手法,曾多次把英国内外的国家元首和国家大事拿来开玩笑。默多克因为收购《太阳报》并且继续容忍他们的传统做法,也引来了不少的批评。

他们说默多克极具野心,并说他至少要向他父亲学习,成为一个伟大的报人,办出色的报纸,当出色的记者。

在20世纪80年代,《太阳报》的主编是加尔文·麦克肯兹,他的出色工作和对老板的依顺得到了默多克的赏识。默多克非常满意《太阳报》的经营状况,他常把《太阳报》和《澳大利亚人报》相提并论,这足见默多克对《太阳报》和加尔文·麦克肯兹的厚爱。

长久以来,人们对《太阳报》的这位主编褒贬不一。有人认为他是一个蠢才,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一个绝对的天才,因为他与默多克一样,对“读者”的理解超乎常人。作为主编,麦克肯兹的做法极大地迎合了读者的口味和需求,也能彻头彻尾地满足读者的期望和担忧。难怪默多克这样赞赏他的这位主编,并称他和美国尼克松总统对读者的理解一样,是“沉默的多数”。

90年代,地球上艾滋病患者数量急剧增加,而且在同性恋者之间传播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此时的《太阳报》却大幅报道关于同性恋者的文章,误导大众,对同性恋者没有丝毫同情心,虽然这种做法曾受到“新闻委员会”的指责。

麦克肯兹敏感的直觉告诉他,在这个时代,性、丑闻和皇室内幕才是读者们想要的东西。因此,他时常要求他的编辑们,无须避讳用粗俗的语言来写作。麦克肯兹说他不想也没有刻意地拿什么去“教育”他的读者,他的报纸中没有其他什么特别的东西。除同性恋外,麦克肯兹的另外一个宣传对象是工党和贸易联盟,对于他们的任何负面影响从不留情。在对待皇室方面,麦克肯兹同样没有心慈手软,一些皇室秘闻和丑闻经常出现在《太阳报》的头版。为此,英国女王曾多次有针对性地批评麦克肯兹的做法,但似乎对他没有任何作用。

默多克经常说,他非常喜欢麦克肯兹“嗜赌”的性格。对此,麦克肯兹似乎从不避讳,他也经常说是从默多克那里学到的。事实上,麦克肯兹的本性决定,他有时候甚至会比默多克走得还要远。自从接手主编以来,麦克肯兹不负重托,对《太阳报》苦心经营和悉心指导。现在,《太阳报》已经逐渐赶上了《世界新闻报》,并削弱了它在英国作为首届一指的流行报纸的地位。《太阳报》尽力展示名人的性秘密,这是它发行量很大的“原料”,但同样也冒有很大的风险。在1987年到1988年,《太阳报》总共涉入几十起法律诉讼。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英国流行歌星约翰·伊尔顿指控新闻公司说他是一个同性恋者。此前,《太阳报》曾经以大字标题在头版刊登“伊尔顿的故事”,就是这段插曲引起了这场官司,新闻公司为此支付了150万英镑作为法律赔偿。

由此,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她就是《太阳报》的一个编辑——温迪·亨利。亨利是麦克肯兹手下的一个很有个性的编辑。《太阳报》能够取得如此的轰动,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她。

《太阳报》的良好业绩让默多克非常满意,他私下表示不希望改变目前的这种办报思路。为此,默多克曾经多次奖励了亨利。尽管当时她还只有30岁,默多克还是提拔她担任《世界新闻报》的主编。亨利不只是对明星们的性生活感兴趣,几乎所有的其他各种隐秘的消息也都不会放过。在她担任主编后,《世界新闻报》逐渐改变了往日的风格,在亨利的道路上走得越来越远了。当有人向默多克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默多克本人也让亨利考虑是否将口味多少提高一点儿,但亨利没有做多少改变。在她担任主编的时间里,报纸的发行量增加了40万份。但一年后,默多克还是不得不让她离开了。事后,还是麦克肯兹出面,才多少扭转了《世界新闻报》的这种局面。

150万英镑的赔偿并没有对麦克肯兹产生任何影响。就在与伊尔顿的官司完结后不久,麦克肯兹就将他的手下召集到他自己的办公室里,商议如何庆祝圣诞节,这不得不令人佩服。曾经有一个美国记者向默多克询问有关《太阳报》的专门披露敏感问题的事,默多克的回答却极富有挑战性,他说:“英国这个社会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并开始落伍了,但它的影响还在。”

此后,人们对《太阳报》的攻击越来越多。1989年,当足球场惨剧发生后,默多克在公开场合下对他的报纸有关此次事件的报道表示了“深深的遗憾”,而麦克肯兹则在电台采访中表示,头版的报道只是我个人的决定,是一个严重的错误,但不关默多克的事,他对此并不知情。

进入80年代,默多克大张旗鼓的扩张以及表现出来的姿态和心气让来自各地的银行家们心服口服,+他们纷纷赞扬他在瓦平决战中取得的胜利。当瓦平工厂进入平稳运行之后,他们几乎开始乞求默多克,让他通过他那神奇的机器,周转他们的金钱。现在来看,80年代中期那愚蠢至极的金融气氛中,银行家们似乎都失去了理智。在他们眼中,默多克就是“救世主”。1987年10月发生股市“大崩溃”后,金融界一直笼罩着一层厚厚的乌云。现在,默多克赶走了这些乌云,他是无敌的,是难以被战胜的,默多克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到80年代末,默多克的新闻公司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通讯集团之一,它拥有大约250家子公司。除了报纸、杂志、书籍、电视之外,公司的业务还涵盖航空运输、石油、铝矾土、羊毛和赌博业等。瓦平决战胜利后,新闻集团的营业额和利润急剧增长,它们分别上升56%和83%。不过,公司债务也开始显露出来。截止到1986年,新闻集团公司的债务将近30亿澳元,但这些债务不到它的收入的25%,根本不用担心。确实,默多克新闻公司的债务通过报纸所赚得的现金就足以弥补,尤其是在瓦平开始印刷报纸以后。

智慧锦言

《太阳报》的“三版女郎”一度备受人们争议,批评之词不绝于耳,但就是在这种争议中,《太阳报》销量猛然上升。作为一个商人,默多克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默多克说:“报纸的高贵和善良是使读者有趣并满足他们的欲望。”不得不承认,默多克能够准确地抓住客户的内心需求,这可能也是他成功的原因之一。

同类推荐
  •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李勣:与大佬们过招的日子

    茫茫乱世,英雄逐鹿。纷纷义族,几易其主。在名将如星河般的隋末唐初,为什么他能历事三朝,出将入相,屡经变故屹立不倒,最终成就不朽事功?
  • 海上骑士:尼米兹

    海上骑士:尼米兹

    本书中生动具体地描写了尼米兹的军事生涯,特别是对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担任美军太平洋舰队总司令兼太平洋战区总司令期间,组织指挥的一系列重大海战,打败曾经猖獗一时的日本联合舰队做了详尽的描述。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日两军在太平洋战场海战中的激烈争夺,以及双方的兵方部署、战略决策、指挥方式和作战经过,反映了尼米兹的作战指导和指挥艺术。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 上册(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 上册(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丘吉尔大传

    丘吉尔大传

    没人怀疑丘吉尔是20世纪英国乃至全世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辩的演说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画家、“现代坦克”的发明家、荣获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费油传奇色彩的战争英雄。一生傲视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这样评价他的盟友兼对手丘吉尔:“他是人类一百年才会诞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国总统肯尼迪更是把丘吉尔视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尔。本书不仅介绍了丘吉尔一生的传奇经历,更有他为人处世、领军治国的技巧和谋略,内容丰富,史料翔实,评价客观,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让孩子养成正确习惯的108个好故事

    好故事就像朝阳呵护花朵一样,伴随着孩子快乐成长。在孩子们的书包里,总是有着看不完的故事书;在孩子们的脑海里,总是美好而又纯真的,孩子又是充满希望和幻想的。一片片枫叶悄悄地张开。孩子稚嫩而好奇的眼睛,一个个好故事深深地印着孩子心灵成长的足迹。这些好故事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它不会因岁月的流逝而失去其夺目的光华,不会因年代的久远而黯淡了其迷人的风采。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始终清晰地记录着孩子成长的心路历程。让孩子在读完故事后进行思考,从小让孩子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正确习惯,做到“学习与思考并行”。还等什么,让我们拉起手来,一起走进一个神奇的故事世界吧!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女人的资本大全集

    本书是一张温暖的女性地图,指引女人从容地游走于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建立平衡和谐的幸福法则。在这些温暖隽永文字的引领下,挖掘你潜在的天赋资本,并大力去开拓和利用,让你每一个生命层面资本——容貌、智慧、感情、家庭、事业更加丰厚与完整,令你美丽一生、幸福一生。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我不要求你离婚,我不要孩子,我让你去找她,我不要你去干任何工作,我只要你能陪着我,你为什么还要打我,浑身是伤的李静哭的肝肠寸断,但那无情的拳头还是落了下来……这是你第一次主动要我,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她躺在床上,心里的苦涩阵阵泛出,她不明白这倒底是为什么?她只想问老天,为什么她的爱会这么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

    废材并不可怕,因她能变废为宝。佣兵是她的兼职,去死人家窜门是她的兴趣。穿越到异世是意外,天才的灵魂进入废材的身体是命中注定!!淡定的看待一切,终能变得强大,她还能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黑白棋子,创造各种奇迹……且看她如何以废材之身玩转棋迹……
  •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泪与笑(纪伯伦全集)

    《纪伯伦全集:泪与笑(散文诗)》收集了纪伯伦三部经典作品《泪与笑》《暴风集》《珍趣篇》,泪与笑、生与死、灵与肉,所有都是对立面,人生就是在这个充满各种对立面的世界中度过。纪伯伦以超越哲学家的深邃思索,用文学家的悲悯情怀写出对世间万象的解答,这是纪伯伦自己的天问也是代苍生而问,读这本书已经不耽美于它的文字,尽管文字依然很美,但吸引你的一定是其中充满人生解惑的哲思。不敢说本书是人生的导师,但绝对会在你陷入人生困境的时候,意外地给你点一盏温暖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