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08

第8章 内篇(上)(7)

“养生”的观念在本篇中化为许多的具体操作智慧。“全生保身”的生活哲学、庖丁解牛的“养生”哲学、“委于自然”的生命观、“安时处顺”的生活哲学等,而这些观念的建立,是直接把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放在非道德性的自然义的整体天地之间来看的,就是在一个“齐物的脚怀”中开释自己,在一个“真人的知能”中处理自己,在一个“逍遥的意境”中走出自己。

清代胡文英于《庄子独见·养生主》篇末这样总评:“‘养生主’是言养生之大主脑。开手直起‘生’字,反旋‘养’字;‘善’、‘恶’两层,夹出‘缘督为经’句,暗点‘主’字;下四句,飞花获雨,千点万点,只是一点。随用‘庖丁’一段接住,见养生者,虽不随无崖以自殆,亦不至畏物而离群;惟养此一片清刚之气,随机鼓动,神游于天理,则自不伤于物,明点‘养生’二字。折到右师之介,将不养生的样子作衬。末段带出一极养生之老聃,拈着一无关养生闲事,坐他最足伤生的过失,正见得养到老聃模样,还须仔细,非贬薄老聃也。通篇只首段文法略为易明,徐则月华霞锦,光灿陆离,几使人玩其文而忘其命意之处。”

【原文】

吾生也有涯①,而知也无涯②。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③,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④,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⑤,可以养亲,可以尽年⑥。

【注释】

①涯:边际,极限。②知(zhi):知识,才智。③已:此,如此;这里指上句所说的用有限的生命索求无尽的知识的情况。④近:接近,这里含有追求、贪图的意思。⑤生:通作“性”,“全生”意思是保全天性。⑥尽年:终享天年。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迫逐无限的欲望,必然会危险,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逐欲望,那就更加危险了!做了世人所谓的善事却不去贪图名声,做了世人所谓的恶事却不至于面对刑罚。顺应自然之路并把它作为顺应事物的常法,这就可以保全自身,就可以保全天性,就可以修身养性,奉养双亲,享受天伦之乐了。

【品读庄子】

欲念是怨恨的源泉

本节中,庄子要求人类把思想转向自身,小要汲汲营营地为应和社会的需求而消耗生命,在社会中生存活动要有一个保守的底线,保守住生命本身的需求,而所有的生命活动的方向则要指向“全生保身”。

开篇两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在以往的版本的【译文】里,都翻译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有危险;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求知识,那就更加危险了”。

但是,考虑到庄子不会消极地劝说世人不学习知识,所以本书中把这两句翻译成: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限的欲望,必然会危险,既然如此还在不停地追逐欲望,那就更加危险了!

也正因为“欲望”的驱使,人的行为越来越不受控制,欲念是产生怨恨的源泉。

贪心的地主

从前,有个地主去拜访一位部落首领,想向他要块地。

首领说,你从这儿向西走,往回走的时候做一个标记,只要你能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从这儿到那个标记之间的地便都是你的了。

太阳落山了,贪心的地主没有赶回来,因为他走得太远,累死在路上了。

现实生活中有类似的人,他们虽然不贪,但是也走不回来。

【原文】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①,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②,膝之所踦③,砉然向然,奏刀騞然④,莫不中音⑤,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譆⑥,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⑦。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⑧,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⑨,而况大軱乎⑩!良庖岁更刀,割也;族疱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⑾。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己解,如土委地⑿。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

①庖(páo):厨房。“庖丁”即厨师。一说“庖”指厨师,“丁”是他的名字。为(wèi):替,给。文惠君:旧说指梁惠王。解:剖开、分解。②履:踏、踩。③踦(y):用膝抵住。④騞(huà)然:皮肉分离的声音。向(嚮):通作“响(響)”,声响。“向(响)然”,多种声音相互响应的样子。⑤中(zhòng):合乎;“中音”,意思是合乎音乐的节奏。⑥譆(xi):通“嘻”。⑦进:进了一层,含有超过、胜过的意思。乎:于,比。⑧批:击:郤(xi):通作“隙”,这里指牛体筋健骨骼间的空隙。⑨技(zhi):通作“枝”,指支脉。经:经脉。“技经”指经络结聚的地方。綮:附在骨上的肉。綮(qǐ):骨肉连接很紧的地方。未:不曾。尝:尝试。⑩軱(gū):大骨。⑾硎(xíng):磨刀石。⑿委:堆积。

【译文】

一名厨师给文惠君杀牛,剖解时手摸到的地方,肩抗着的地方,脚踩住的地方,膝顶住的地方,发出哗哗的声音,就像美妙的音乐旋律,符合桑林舞曲的节奏,又合乎经首的乐律。

文惠君说:“嘻,太美了!如此高超的技术你是怎么达到的呢?”

厨师放下牛刀回答说:“我所喜好的是摸索宰牛的规律,并不是停留在一般的宰牛技术上面。我刚开始分解牛体的时候,所看见的没有不是一头整牛的。三年之后,就再也没看到过整体的牛了。现在,我只用心神去接触而不必用眼睛去观察,眼睛的官能似乎停了下来而精神世界还在不停地运行。依照牛体自然的生理结构,劈击肌肉骨骼间的缝隙,把刀探入牛骨节间大的空处,顺着牛体的天然结构去解剖;从不曾碰撞过经络结聚的部位和骨肉紧密连接的地方,何况那些大骨头呢!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杀的牛牲岂止上千头,而刀刃依旧锋利得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人有空除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不过每当遇上筋骨聚结交错,不好下刀的地方,我会格外小心不敢大意,神情专注,动作迟缓,动刀十分轻微。整个牛体就能霍霍地全部分解开,就如同堆放在地上的泥土。于是,我提着刀站在那儿,环顾四周,为此而踌躇满志,从容地把刀擦拭好收藏起来。”

文惠君说:“厨师的话讲得太妙了,我从中明白了养生的道理。”

【品读庄子】

做生活的庖丁

“庖丁解牛”的故事我们早就耳熟能详。但是从小到大,老师告诉我们它的意义只是停留在“熟能生巧”的“技”上面。从而忽视了本章节中庄子的哲学价值,庄子的本意更侧重“进技于道”的深层内涵。

“优秀的厨师一年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割肉;普通的厨师一个月更换一把刀,因为他们是在用刀砍骨头。如今我使用的这把刀已经用了十九年,所宰杀的牛性岂止上千头,而刀刃依旧锋利得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牛的骨节之间是有空隙的,而刀刃几乎没有什么厚度,用薄薄的刀刃插人有空隙的骨节和组合部位间,对于刀刃的运转和回旋来说那是多么宽绰而有余地。所以我的刀使用了十九年刀锋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过一样。”

同样的刀在不同厨师手中的寿命不同,而这则故事不是要告诉我们如何熟练操作某件事,从而“熟能生巧”。

庖丁之所以能运刀如神、游刃有余,全凭着对大道的透彻,才会遣形去智,达到绝妙的境界。与那些逢骨硬砍、遇筋便割的普通厨师不同的是,庖丁认清了牛骨节间的空隙,筋脉中的交结;他不因厨艺高明而妄自尊大,依然顺应天理,小心行事。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把锋利的刀,生活的是非、痛苦就如同牛身上的骨肉关节,沉着冷静的心智就是握刀的庖丁。看准麻烦的嫌隙,准准下刀,便能事半功倍。在社会与人生的重重矛盾中,只有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我们才可能从各种是非漩涡中挣扎而出,并永葆一个“真我”。哪怕发现现实与我们的理想相去甚远,也能保留真实的人生态度,勇往直前,创造出另一个“心灵世界”。

精彩的是心灵

毕业那年,五位同学受学校推荐去报社应聘,结果唯有他落选。

那四位同学进了报杜后,彼此默默地展开了竞争,每个人的发稿量均在报社中名列前茅,且有些颇具影响力的佳作。

这时,在某中学教学的他,落寞地连连感叹——没有给自己那样的机遇,否则,凭自己的文学功底,丝毫不会逊色于那四位同学的。而现在他只能呆在校园这方天地里,难以接触到大千世界里的那些丰富多彩的人生了。

一日,他陪记者去大山深处采访一位剪纸老人。他惊讶于那位一生未曾走出大山又不识字的老人高超娴熟的技艺——只见他随便地拿过一张纸。折叠几下,剪刀如笔走龙蛇,眨眼功夫,便魔术般地变成了一幅精致的作品。轻巧的构图、顺畅的线条、形态万千,那样自然、巧妙,又那样美观、大方,让他和记者看得都呆了。

他禁不住问老人:“你几乎足不出户,怎么能够剪出这么漂亮的图案?”

老人笑了:“因为我心里有啊,心里有个精彩的世界,才能在手上表现出来呀。”

他怦然心动:原来,自己总以为只有面对精彩的世界,才能有精彩的创造。孰不知如果暗淡了心灵,即使面对再精彩的生活,也会熟视无睹的。

此后,他怀着一腔热情边教书、边写作,他的精美的文章频频地出现在各类报刊杂志上,他利用寒暑假采写的纪实作品也连连获奖。

数年后,他又考取了研究生,成为一所高校里颇受同学敬佩的副教授,还是国内颇有名气的自由撰稿人,其名气早已远远超出那四位当初让他羡慕不已的同学。

【原文】

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①:“是何人也,恶乎介也②?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

泽雄十步一啄③,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④。神虽王⑤,不善也。

老聃死⑥,秦失吊之,三号而出。弟子曰:“非夫子之友邪?”

曰:“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然。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向吾入而吊焉⑦,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是遁天倍情⑧,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⑨。”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注释】

①公文轩:宋人,姓公文,名轩。右师:官名。②介:独,只有一只脚。③雉(zhì):雉鸟,俗称野鸡。④蕲(qí):祈求,希望。畜:养。樊:笼。⑤王(wàng):旺盛。⑥老聃(dān):老子。⑦向:刚才。⑧遁:逃避,违反。⑨帝:天,万物的主宰。县(xuán):同“悬”。

【译文】

公文轩看见右师后,惊讶地说:“这是什么人?怎么只有一只脚呢?是天生的还是被人砍掉的呢?”右师说:“天生的,不是被人砍断的。人的外观完全是上天所赋予的。所以知道是天生的,不是人为的。”

沼泽边的野鸡宁可走十步啄一口食物,走出一百步喝一口水,也不希望被圈养在笼子里。虽然圈养在笼子里吃喝不发愁,精力旺盛,但失去了自由。

老子死了,秦失赶去吊唁,哭了几声便离开了。老子的弟子问他,说:“你难道不是老师的朋友吗?”

秦失说:“我是老子的朋友。”

弟子们又问:“像你这样吊唁朋友,行吗?”

秦失说:“行。以前我认为你们都是得道之人,现在看来并非如此。刚才我吊唁,发现有老年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孩子;有年轻人在哭他,像哭自己的父母。他们之所以会聚在这里,一定有人本不想说什么却情不自禁地诉说了什么,本不想哭泣却情不自禁,这样是违反常理的,他们都忘掉了人承接自然、受命于天的道理,古时候人们称这种行为为背离天理。偶然来到世上,你们的老师他应时而生;偶然离开人世,你们的老师他顺依而死。生安其时,顺从自然变化,哀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人们称为自然的悬解。”

燃烧的油脂作为薪火燃尽了,火种却能传续下去,永不熄灭。

【品读庄子】

薪尽火传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作为养生主全篇的点睛之笔,不但照应了前文,更扩张了养生主的宗旨。燃烧的油脂作为薪火燃尽了,火种却能传续下去,永不熄灭。养生主以养生明道,养生之道,在无损,无穷,无尽。

身体和生命都是有限的,只有思想和精神可以传承千古。关于生死,庄子认为应该豁达超然地接受,就如同秦失吊唁老子三号而出那般。生与死的差别,就如同美丑,残疾和健全的肢体一样。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的美丑,更重要的是情操和思想的觉悟。有了高尚的情操,残缺的肢体也无法阻挡对生活的热情追求。那么生死也就置之度外了。

生还是死,残缺还是健全,都是上天给予的,如同现实中已经发生的那些无能为力的事,顺应自然,珍惜现在,努力生活。

谁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我一路走去,街面上东一个,西一个,站着一些分发广告的青年男女。一个腼腆的女孩朝我走来,发给我两张广告。我问她:“你为什么给我两张同样的广告呢?”女孩羞涩一笑:“我们有任务的,发完这些,才可以回家。”我笑了,头上是毒辣辣的阳光,我点点头,表示理解。继续朝前走,就发现刚才那个女孩并不贪心。一路上,有一下塞给我三张五张的。

他站在太阳底下,丁字路口,身上背着一只军用水壶,手上捧着一摞广告。他往行人手上递广告,一人一张,不会多给。他看上去有点黑,但脸上始终呈现出真诚的微笑,他对每一个接纳广告的行人说:“谢谢。”我从兜里掏出一张名片,说:“明天,你按这个地址来找我吧。”其实,这些年轻人都是公司新近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为磨练他们,公司安排他们上街分发广告。我则是经理派出的“密探”,旨在从这些新人中筛选出一名诚实可靠、能吃苦耐劳的人做业务主办。

翌日,望着走进我办公室的他,我握着他的手说:“恭喜你,你就是我要举荐的人,你靠你的吃苦耐劳和诚实的精神,打败了所有的对手。”他谦恭地一笑,沉默了一会,摇了摇头说:“不,我没想过打败谁,您说的‘苦’,与我所得到的恩惠相比,真的算不了什么。我是一个山里的孩子,爹娘为供我上学卖掉了房子;我是贫困生,在校期间有好心人捐助我,帮我完成学业;大学一毕业,贵公司就接纳了我。我是一个被恩泽滋养起来的孩子,所以,除了感恩,除了努力做好大大小小每一件事,我再没有别的选择。”

我决定竭力举荐他,我想,没有谁比一个心怀感恩的人更值得信任的了。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曾国藩冰鉴(第七卷)

    《冰鉴》以冰为鉴、明察秋毫,以神为鉴、相骨 识人。办事不外用人,用人必先识人,识人必先观 人。古今中外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可以说是有成 有败,为使大家在观人、识人、用人方面不受任何影 响,特编辑了此书。本书通过对人体的神骨、情态、 刚柔、容貌、须眉、气色、声音这七个部位的论述, 以达到正确观人、识人、用人的目的。在这里我们不 谈论观人、识人、用人的大道理,只希望大家在观 人、识人、用人方面能够获得厚益。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北大哲学课

    北大哲学课

    历经沧桑的北大,以其“兼容并包”的风范,将古今中外百家思想融会贯通,同时以“思想自由”的理念培养出了一大批学者,他们对于人生有着独特的经验与智慧。本书汇聚中外哲学大师的思想精华,穿插北大人的生命体悟,不仅是一本哲学思想著作,也是一本指导现代人生活的著作。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 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热门推荐
  • 盛世二婚

    盛世二婚

    疼宠了三年的小姑子竟然是丈夫的私生子!孩子的病让那个女人出现在了章小念和她老公的生活中“我要离婚!”当章小念向所有人说出她决定的时候【丈夫】说:“她会走的,只要孩子断了奶,她立马就会走的,再给我一点时间好吗?”【朋友】说:“你家佑天是好男人,这年轻时候犯下的错误,能原谅你就原谅一次!”【婆婆】说:“好歹她也为我们周家生了两个孩子了,你就让她住上三四个月又能怎么样?就这么容不得人嘛!”只有【陆向北】说:“离吧,没事,要是没地方住我就勉强收了你!”*离婚后有陆向北作陪的日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过“你凭什么说要娶我?”“凭我们门当户对啊!”“可是我离过婚!”“你要是不介意,那我也结一次再离?”“你有病吧!”章小念不屑的白了某人一眼。男人点头并洋洋得意的回答:“对,这叫痴恋成狂!”看着沙发旁若无人在上卿卿我我的某两人【新小姑子】说:“哎哟,你们酸不酸啊?嫂子你真是如来在世,就我哥这货也逃不出你的五指山!”【新婆婆】说:“时间不早了,赶紧回房做正事去!”还不忘暧昧的【朋友】说:“小念,还是你聪明,有些事能原谅,有些事错过了那就是一辈子!”夕阳西下,两道长长的影子相偎相依,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也不过如此。
  • 厨妃宫略

    厨妃宫略

    因救几只猪,朱小葵和王氏集团大酒店总经理王子端争执不休,穿越到了架空朝代!天!朱小葵男女老少大小通吃,周旋于阴森莫测,勾心斗角的皇宫之中!“雁儿,跟本王走!”痴情而沉痛的声音,响在朱小葵的耳畔。坚毅决绝的声音响起:“除了做朕的皇后,你别无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凤绝天下:毒医七小姐

    (已完结)凤顷月,中医院里最古老的医药世家传人。医术超然,容貌绝美,却生性懒惰散漫喜好毒术。一朝穿越,成为赤炼大陆凤家的那个张扬跋扈鬼见愁一般的草包七小姐身上。漫不经心,勾唇一笑。嚣张能怎样?草包又如何?看不起她的人,毒。她看不上的人,揍。随手用毒,伸手为武,一身医术冠绝天下。纤纤素手中,生死在握。睥睨天下间,谁人敢挡?
  • 彪悍嫡妻

    彪悍嫡妻

    身为金牌雇佣之花的她竟然被队友兼男友出卖,成为大宋世族梁家妇!小妾斗?打包批发。妯娌斗?智商太低。婆媳斗?前浪而已。相公?随时换人。谁说本诰命夫人彪悍来着?拎出来溜溜~!片段一“菲儿~”梁继动情地看着她,遭墨菲鄙视。“肉麻话请去碧波园说,那里备了五个呢,精尽人亡的话,我也省事了。”片段二看着云淡风轻的墨菲,梁继心头火一鼓再鼓。“皇上,王大人,苏大人……最近是不是走动得太勤?就算娘子巾帼不让须眉,也须防落人口实。”“那就和离吧,省得你脸绿。”墨菲无所谓地擦着寒光四射的狼刃。片段三“夫人,看在为夫时日无多的份上,你就说了实话吧~”墨菲抚了下滚圆的肚皮,“狗血味道太呛。你要真死了,会有人愿意当便宜爹的。”梁继翻身坐起,恨恨地将淋得满是狗血的衣服甩下,追着墨菲而去:“夫人,为夫是打算炖锅狗肉给你补身的~”片段四墨菲带上头盔,翻身上马,垂眼瞥着怀抱幼子,单手牵着爱女的梁继,“在家带好孩子。”梁继又悲催了,这女人咋就不能说句暖心话?女儿糯软的声音响起:“爹,娘是让你在家安心等她回来,别偷腥,要不就休了你~”乖女,你确定你娘真这么在乎我?……梁继无语地看着那双澄清无邪的大眼。……女主不黑不悍那是不可能的,男主不被虐也是不现实的,没有唯美,只有随性。结局不好说,毕竟北宋风云变幻,加上女主的穿越就莫测了。女主不是救世主,只能偶尔给些安石变法的谰言,希望神宗命长些,自己的好日子久些。
  • 神秘:总裁一撞钟情(大结局)

    神秘:总裁一撞钟情(大结局)

    她,一名普通的海上救生员。他,跨国公司年轻总裁,未及三十岁,已经身价数百亿。两个貌似不搭界、人生轨迹绝无交集的人,却因为一次人为意外相遇。她一个没站稳,跌落在他怀里。她只当他是被众多女人宠出来的,自以为是的大男子主义型男;他却因为她颈上滑落的那条项链,想起一个温婉、清秀的女子,那枚独特的贝壳型吊坠,虽然不及钻石珠宝名贵,他却珍藏了二十几年。而怀中的这个女人,脖子上却吊着个一模一样的吊坠,难道她……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终究是谁负了谁:琉璃碎

    终究是谁负了谁:琉璃碎

    木槿花,朝开暮落;姻缘乱,痴由心生。翠湖居里的缠绵,是痴情还是无情?爱与恨,恩与怨,终究是谁负了谁?“不去关睢宫!”这是容郁内心的挣扎与痛苦,坚定而脆弱。忻禹的誓言扰在。却令她更加不安。然而。忻禹却给了世人最完美的谢幕,留给了自己最深的伤痛。也许从一开始这就是万丈深渊,谁也无力逃脱。漩涡中。柳洛无力地寻求真相,殊不知真相只会让他更不知所措。唐门的仇恨最终就如同关睢宫中的哀号一样,带着一丝可笑,湮没了生命。时光轮回。是否有人后悔?是否有人哀叹?忻禹信守了诺言,只是这一次。不再能唤回一切。
  • 极品神医姐夫

    极品神医姐夫

    神医弟子叶涛下山为柳家大小姐治病,却发现事情远不是治病那么简单。叶涛:生小孩这种事也要我帮忙?
  •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一个中国人的激情史

    全诗选取了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许多重大或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作为吟唱对象,约有数百位人物相继登场,或主或次,或详或略,或独立成篇或相携亮相。约有数百件或政治或经济或军事或文化或科技等各方面重大重要或作者认为有必要叙写的事件纳入其中,共襄情的盛举,共织歌的经纬,共同演绎伟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