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47

第47章 外篇(下)(12)

庄子说:“这是贫穷,不是困苦。士人身怀道德而不能够推行,这是困苦;衣服坏了鞋子破了,这是贫穷,而不是困苦。这就是所谓德生不逢时啊。大王没有看见过那跳跃的猿猴吗?当它们碰到楠、梓、豫、章等高大的树木时,攀扯着这些数的枝干,在那里像国王一样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即使是善于射箭的后羿和蓬蒙也同样对它们无可奈何。等落到柘、棘、枳、枸等刺蓬灌木丛中,尽管小心翼翼地行走而且不时地左顾右盼,但是内心仍然恐惧不已,这并不是筋骨变得僵硬而不再灵活,而是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它们很不利,不能充分施展才能。如今我处在昏君和乱臣的中间,要想不疲惫,怎么可能呢?比干被剖心就是一个最明显的证明啊!”

孔子被围困在陈、蔡两国交界的地方,七天不能生火做饭,左手臂倚靠着枯树,右手敲打着枯树枝,唱起了神农氏时代的歌曲,虽有敲打的器具却没有节奏,有声音却不合音律,听了木枝敲击声和歌曲之声,使人心中感到非常爽快。

颜回恭敬地站着,转过眼来看孔子。孔子怕他因达观过度而张显自己,以至于自大;因受困而过分怜惜自己,以至于感到悲哀,就说:“颜回啊,不受天的损害容易,不受他人的利益就困难了。每一个起始都意味着一个终结,这个道理对人对天都是一样的。现在唱歌的人是谁呢?”

颜回说:“请问什么叫做不受天的损害容易呢?”孔子说:“饥饿、干渴、寒冷、暑热,穷困不通,都是天地自然运行,自然之道变化的必然结果,就是说一切要听从自然的变化啊。做臣下的,不敢违逆君命。遵循作为臣准则的尚且如此,何况是人对待天地自然之道呢!”

颜回又问:“什么叫做不接收他人的利禄则较困难呢?”孔子说:“初被任用办什么事都觉得顺利,爵位和俸禄一齐到来没有穷尽,外物带来的好处,本不属于自己,只不过是我的机遇一时存在于外物。君子不会做劫盗,贤人也不会去偷窃。我若要获取外物的利益,为了什么呢?所以说,鸟没有比燕子更聪明的,看见不适宜停歇的地方,绝不投出第二次目光,即使掉落了食物,也舍弃不顾而飞走。燕子很害怕人,却进入到人的生活圈子,不过只是将它们的巢窠暂寄于人的房舍罢了。”

颜回又问:“什么叫没有哪个起点不是终点?”孔子说:“万物生灭变化无穷而不知如何相互更替,哪里知道它的终点?哪里知道它的起点?持守正道以待其变化就是了。”颜回又问:“什么叫人天同一呢?”孔子说:“人是遵循自然之理产生出来的;天也是遵循自然之理产生出来的。人不能支配天道,这是其本性决定的,圣人安然体悟天道常行不息之性而终其天命。”

【品读庄子】

心不得志才是疲惫

文中,庄子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服、拖着麻绳绑着的破鞋见魏王,借此批判没有遇到好的世道,没有遇到好的君王,讽刺魏王是个昏君。庄子巧用猿猴随境遇改变而心态迥异的现象作比喻,揭示了昏庸的君王给社会造成混乱和灾难,导致贤能的人无心可用、无计可施。

对庄子而言,像穿粗布破衣、拖着绳绑的破鞋这样贫穷只是外在的,是不必介意的,因为相对于贫穷来说,士人道德不能推行、生不逢时才是真正的内心深处的疲惫,这是最不可忍受的。

庄子的这种疲惫用于今天,可以理解为:受环境影响,会因为得不到充分施展而抑郁。

【原文】

庄子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①,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②,目大不睹。”蹇裳躩步,执弹而留之③。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④。

庄周反入,三月不庭。蔺且从而问之⑤:“夫子何为顷间甚不庭乎?”庄子曰:“吾守形而忘身,观于浊水而迷于清渊。且吾闻诸夫子曰:‘入其俗,从其令。’今吾游于雕陵而忘吾身,异鹊感吾颡,游于栗林而忘真,栗林虞人以我为戮⑥,吾所以不庭也。”

阳子之宋,宿于逆旅⑦。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⑧:“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阳子曰:“弟子记之,行贤而去自贤之行,安往而不爱哉!”

【注释】

①感:触进。颡(sǎng):额头。②殷:大。③蹇(qiān)裳:提起裤角。躩(jué)步:足而行,生怕惊动鸟儿。④虞人:看管栗园之人。谇(suī):责骂。⑤蔺且(lìn jū):庄子弟子。⑥戮:辱。⑦阳子:阳朱,见《应帝王》篇注。⑧恶:丑。小子:年轻人。

【译文】

庄子在雕陵栗园里游玩,看见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翅膀有七尺宽,眼睛的直径有一寸长,碰到了庄子的额头后,就在果树林里休息。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却不能飞远,眼睛大却看不清事物?”于是提起衣裳快步上前,拿着弹弓静静地等待着时机。这时看到一只蝉正在浓密树荫下休息而忘记自身的危险,一只螳螂躲在树叶后伺机捕杀蝉,看见有所得而忘记自身的形体;这只奇异的鹊鸟随之而从中得利,看见了私利而忘记自己的真性。庄周惊叹,“唉!物类本来是相互牵累,二类对立而又相互招致。”丢下弹弓返身跑回去,看管陵园的人以为他偷了东西,在后面追赶责骂。

庄子返回家中,整整三天心情很不好。弟子蔺且跟随一旁问道:“先生为什么这几天来一直很不高兴呢?”庄子说:“我留意外物的形体却忘记了自身的安危,观赏于混浊的流水却迷惑于清澈的水潭。而且我从老聃老师那里听说:‘每到一个地方,就要遵从那里的习惯与禁忌。’如今我来到雕陵栗园便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奇异的怪鹊碰上了我的额头,游玩于果林时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管园的人不理解我又进而侮辱我,因此我感到很不愉快。”

阳朱到宋国去,住在旅店里。旅店的主人有两个小妾,其中一个长得很漂亮,另一个长得很丑陋,长得丑陋的却受到店主人的宠爱而长得漂亮的却受到冷淡。阳朱问他其中缘由,年轻的店主回答:“那个长得漂亮的自以为自己很漂亮,但是我却不觉得她漂亮;那个长得丑陋的自以为自己长的丑陋,但是我却不觉得她丑陋。”阳子转对弟子说:“弟子们记住!品行贤良但却不自以为具有了贤良的品行,去到哪里不会受到敬重和爱戴啊!”

【品读庄子】

观于浊水迷于清渊

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里,黄雀被捕捉螳螂的欲望遮住了眼睛,庄子在栗园中游玩时忘记了栗园的规矩,看不见正在捉他的园吏。禅、螳螂和大鸟、庄子一样,都陷入了物欲的迷茫之中。由此可见,物欲对人心的迷惑力量有多大。

因此,庄子告诫人们要牢牢记住自己的根本是什么,牢牢记住自己的本性,不要陷入浊水之中而忘却自己纯洁的清渊。

除此之外,这则故事的另一层意思也告诉人们:

不要只看别人,要懂得反观自己。只有以他人为镜子,时刻反照自己,审视自己的言行、心灵和处境,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和保护自己。

螳螂看见蝉遇到灾祸,却没有以此为鉴,看到自己也会遇到灾祸;黄雀知道螳螂要遇到灾祸,也同样没有以此为鉴,看到自己也会有同样的灾祸;庄子看到了螳螂和黄雀要遭受灾祸,没有立刻感受到自己的危险,即使最终悟出了这当中的道理,也没幸免被园吏羞辱。

会唱歌的鸟儿

国王的儿子喜欢养鸟,一次他得了一种病,怎么也医治不好。国王很着急,这时有一个贤人给国王出了个主意,说要使儿子的病体康复,就要将鸟儿放生。国王听了他的话,第二天便打开了鸟笼,放走了所有的鸟儿,却留下一只没放,因为这只鸟儿的歌喉十分婉转嘹亮。人们说:“会唱歌的鸟儿呀,你遭到囚禁都是因为你的歌喉婉转,如果你不放声歌唱谁又会知道你的秘密呢?既已开口,你便承担带来的后果吧!”

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有才华是一件好事,知道如何展示自己的才华更是一件好事。但是,在不适当的情况下,太过张扬反而会适得其反,落得会唱歌的鸟儿那样悲惨的下场。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有时候,保持从众的状态会为自己省去许多麻烦。如果才华变成一种负担,岂非十分遗憾的事情?

田子方

世上学道的人虽多,却都只能得其糟粕而不能悟其精神。于是,庄子以魏国一个贤人的名字来命名本篇,列举十一则寓言故事,始终围绕一个“真”字,反复指示悟道要诀。

北宋学者王雱于《南华真经新传·田子方》题解中这样评说:“夫真人者,全至乐,达生理,以不材为材,无用为用,而不失真,此魏无择之师如此矣。庄子因作《田子》之篇。”

篇中的十一则寓言故事,看似复杂,各则的内涵也有所不同,但都是强调了自然真性的主旨。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通过田子方与魏文侯的对话,称赞东郭顺子处处循“真”的处世态度。“温伯雪子适齐”,批评“明乎礼而陋乎知人心”的做法,提倡体道无言的无为态度。“颜渊问于仲尼”,写孔子对颜渊的谈话,指出“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要得不至于“心死”,就得像“日出于东方而入于西极”那样地“日徂”;所谓“日徂”即每日都随着变化而推移。“孔子见老聃”,借老聃的口表达“至美至乐”的主张,能够“至美至乐”的人就是“至人”;怎样才能“至美至乐”呢?那就得“喜怒哀乐不入胸次”而“游心于物之初”。“庄子见鲁哀公”,说明有其形不一定有其真,有其真也就不一定拘其形。“百里奚爵禄不入于心”,指出应当爵禄和死生都“不入于心”。“宋元君将画图”,写画画并非一定要有画画的架势。“文王观于臧”,写臧丈人无为而治的主张。“列御寇为泊昏无人射”,以伯昏无人凝神而射作比喻,说明寂志凝神的重要。“肩吾问于孙叔敖”,写孙叔敖对官爵的得失无动于衷。最后一则寓言“楚王与凡君坐”,写凡国国君对国之存亡无动于衷,说明不能为任何外物所动,善于自持便能虚怀无己。

【原文】

田子方侍坐于魏文侯,数称谿工①。文侯曰:“谿工,子之师耶?”子方曰:“非也,无择之里人也②;称道数当③,故无择称之。”文侯曰:“然则子无师邪?”子方曰:“有。”曰:“子之师谁邪?”子方曰:“东郭顺子。”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④,清而容物⑤。物无道⑥,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无择何足以称之?”

子方出,文侯傥然终日不言⑦,召前立臣而语之曰:“远矣,全德之君子!始吾以圣知之言仁义之行为至矣,吾闻子方之师,吾形解而不欲动⑧,口钳而不欲言⑨。吾所学者直士梗耳,夫魏真为我累耳!”

【注释】

①数,多次。谿工:人名,魏之赞者。②里人,同乡之人。③称道:讲说大道。数当:常常恰当,合乎道理。④缘:顺,随顺物性。葆真:保持真性不失。⑤清而容物:心性高洁而又能客人容物。⑥物无道:人与事不合于道。正容,端正己之仪态,悟之:使人自悟其失而改之,不加辞色。⑦傥然:若有所失的样子。⑧形解:身体松弛懒散。⑨口钳:嘴巴像被钳住一样,懒于开口讲话。

【译文】

田子方陪坐在魏文侯旁边,多次称赞谿工这个人。文侯说:“谿工是先生的老师吗?”田子方说:“不是,谿工是我的同乡,他的言论见解常常很正确,所以我称赞他。”文侯说:“那你没有老师吗?”子方说:“有。”文侯说:“你的老师是谁呢?”田子方说:“东郭顺子。”文侯说:“那么先生为什么不称赞你的老师呢?”田子方回答:“他为人十分纯朴,相貌跟普通人一样而内心却合于自然,顺应万物而且能保持真性,心境清冷而且能包容外物。外界事物不能符合‘道’,便严肃指出使之醒悟,从而使人的邪念消除。我哪里有资格去称赞我的老师啊?”

田子方出去之后,魏文侯惆怅地整天不说话,召来跟前侍立的近臣,并对他们说:“德行完备的君子,太深不可测了!开始我以为圣智的言论和仁义的品行就算是达到极致了,如今我听说了田子方老师的道学修养,我身体松散不想动,嘴巴像被钳住一样而不愿说话。我所学到的不过都是些皮毛的东西,看来魏国真是我沉重的包袱啊!”

【品读庄子】

人貌而天虚

“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这句是讲田子方的老师为人十分真朴,相貌跟普通人一样而内心却合于自然,顺应外在事物而且能保持固有的真性,心境清虚宁寂而且能包容外物。这些是“真人”的特点。而“人貌而天虚”这样的见解,与内篇《养生主》中的“缘而葆真”大致相同。

魏文侯作为一国之君,能被老师田子方说的“全德君子”的真性所打动,可见真性力量的强大。庄子以这则寓言点明了悟道的要诀,只在一个“真”字,“纯真”,“平凡”,“自然”,“顺应”,“保持固有的真性情”,“正容”,“身教”,“启悟”,“自动消除邪恶”。在庄子眼中“真”便是“美”,即使只有普通的外貌,葆有纯真、自然也可以成于大道。

如果有人正在为自己普通的外貌抱怨,埋怨外貌不能为工作加分,吸引不来帅男靓女的青睐,不妨思考“人貌而天虚”的道理,拥有一颗纯真的心也是一种美丽。

昂起头来真美

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的小女孩,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有一天,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因为她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都没在意。

珍妮走进教室,迎面碰上了她的老师,“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她的肩说。

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可往镜前一照,头上根本就没有蝴蝶结,一定是出饰物店时与人一碰弄丢了。

自信原本就是一种美丽,而很多人却因为太在意外表而失去很多快乐。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貌若天仙,还是相貌平平,只要你昂起头来,快乐会使你变得可爱——人人都喜欢的那种可爱。

【原文】

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鲁人有请见之者,温伯雪子曰:“不可。”吾闻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①,吾不欲见也。

至于齐,反舍于鲁,是人也又请见。温伯雪子曰:“往也蕲见我②,今也又蕲见我,是必有以振我也③。”出而见客,入而叹。明日见客,又入而叹。其仆曰:“每见之客也,必入而叹,何耶?”曰:“吾固告子矣:‘中国之民,明乎礼义而陋乎知人心。’昔之见我者,进退一成规、一成矩,从容一若龙、一若虎④,其谏我也似子⑤,其道我也似父⑥,是以叹也。”

仲尼见之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⑦,亦不可以容声矣。”

【注释】

①陋:浅陋。②蕲(qí):请求。③振:启发,或作救解,救己之失。④若龙若虎:形容动作仪态蕴含不可抵御的威武气势。⑤似子:如同儿子对待父亲,形容宣言规劝时态度之恭顺。⑥道:通“导”,引导、指导。⑦目击而道存:用眼睛一看而知大道存之于身,无须言说。

【译文】

温伯雪子去齐国,中途寄宿在鲁国。鲁国有个人想拜见他,温伯雪子说:“不可以。我听说中原的君子,他们虽然明白礼仪,但是不懂得善解人意,所以我不想见他。”

同类推荐
  • 《道德经》意释致用

    《道德经》意释致用

    老子《道德经》问世后注本数千,解读的角度、方法各异,笔者无暇用“小学”、“版本学”对之作出一一甄别。为了使从事实际工作的管理人员尽快把《道德经》的知识转化为操作智慧,笔者以《道德经》方面的权威专家朱谦之先生撰写、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的《老子校释》作为底本,用王弼“得意而忘言”的方法对《道德经》进行逐章“意释”,同时根据个人阅历和体悟逐章加写“致用”。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王阳明:人生即修行

    本书是一部以王阳明的心学形成历程为主线的人物传记,将他的生平、心学以及现代励志概念结合起来,更深层次地、更独特性地介绍王阳明其人其学。这不是一部简单的传记,它深入浅出,幽默有趣,是有关王阳明的著述中不可多得的一部精品。
热门推荐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点点梅花为我愁

    点点梅花为我愁

    胡适、张学良、林语堂、胡宗南、黎元洪、冯玉祥等,他们的名字,在那些年月里,如来势汹汹的风一样,四处激荡。爱,这是一个宽广无限的字。我只和你说,男欢女爱。给你看的,关于他们的,亦是男欢女爱之爱。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沉醉的东西了。也没有比男欢女爱更叫人忧伤的了。尘世最使人情不自禁沉醉的,往往最容易令人忧伤。可是,倘若爱了,忧伤亦是无比动人。当然,这份动人,不隔了时光之河回望,望不到。再说此书中的他们。我猜不出当你望见他们的爱情——也有一些人没有爱情,一生不明爱情为何物,仅有的是爱欲——当你望见,我猜不出你会怎样思想。
  •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武僧在异界

    少林数百年来最出色的弟子慧刚,一身武技登峰造极,直追当年的达摩祖师。因为疾恶如仇,他犯下滔天杀孽,被罗汉堂拿回少林处决或许是苍天不忍,临刑前,一道闪电,将慧刚肉身化为灰烬,而他的魂魄,竟然穿越时空,附到了一个纨绔子弟身上,而且,他同样面临着即将被处决的境遇,所不同的是,慧刚之错在于滥杀恶霸,而纨绔子弟则是因为调戏圣女而获罪在一个武技落后的魔法世界,中土少林的天才弟子,将给大家带来什么样的<br>求出版,本书尚未有出版社联系,求简体,繁体出版的帮助,有意者请站内短信联系,或者发邮件:feiliguo-[email protected]
  • 2012,玛雅预言

    2012,玛雅预言

    预言真的会发生吗?如果发生,人类将要如何应对?现在的科学手段,是否能起到足够应对的措施?在预言应验之前,人们应当选择何种姿态面对?在本书中,这些都将一一为读者解答。
  • 少年丞相本红装

    少年丞相本红装

    二十一世纪顶级杀手的她魂穿异世,双亲早逝,爷奶相依。她不信神不信佛更不信命!是女子又怎样,女扮男装行天下,书院青楼任穿梭!即便女儿身被识破,她仍旧做着世人眼中惊世骇俗之事,只因为她本就是属于异世的魂魄!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为报家仇,看女主如何穿梭于几国,经历了怎样的光怪陆离,才能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一国丞相!★★★他,一身黑衣,俊美如雕刻般的俊脸冷如寒冰,身为南宫国的冷面皇子,却只为她一人展开笑颜。▲▲▲万山丛林之间,万丈悬涯之上,一席白衣的她遗世独立,风华绝代。只见她一手捂着受伤的腹部,面对着千军万马,笑容浅浅淡淡。“我夏候宣要不想被你们捉到那你们就是妄想!”狂傲的话语让听见的人都为之一振,这人莫不是……只见她转身一跳,在众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她已经向悬涯之下扑去,给众人留下一个白色弧度便消失不见。“不……”远远的一黑衣男子骑马而来,人未到,声先至,那撕心裂肺、痛入骨髓的声音让所有人都震撼当场!……此文美男多多,但绝对的1对1~~~~~~此文文讲述的不只是爱情,更有亲情与友情。◆◆◆请各位亲动动你们的小食指,收一个,嘿嘿……★
  • 写在青春里的错

    写在青春里的错

    几个同校的年青人,全都是沈阳某高校的播音高材生,大四那一年来到社会进行实习,然后却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过去的美好被现实所颠覆,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匪夷所思的事,就连最好的姐妹也能够背叛了自己,成了爸爸的小三。这个时候唯有爱情可以抵挡得住四面八方飞来的恐慌,再也不相信了曾经的期望是正确的,路只能是一步步的走,遇到了危险就要正面应对。恶有恶报,做错了事情的小三最终没能当得上电视台的主播,而心里纯洁的她却最终成为了世人瞩目的焦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玩转魅色男团

    玩转魅色男团

    龙钰学院“魅色男团”里面有着五位美如天神的尊贵王子:一个风流,一个冷漠,一个温柔,一个阳光,一个忧郁……他们桀骜不驯,玩世不恭。传闻,忧郁性格的王子被发现躺在自己最爱的玫瑰花园中,离奇地自杀身亡。虽然他是“魅色男团”中的忧郁王子,可也不用选择自杀这偏激的手法来诠释自己的这个称号吧!
  •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荀子

    《荀子》为战国时人荀况所著,是一部阐述先秦儒家思想的著作。从知识论的立场上批判的总结和吸收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主张,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于天人之分”的自然观、“化性起伪”的道德观、“礼仪之治”的社会历史观,并在此基础上,对先秦哲学进行了总结。本书由荀况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