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44

第44章 外篇(下)(9)

齐国有个士人叫皇子告敖的对齐桓公说:“你是自己伤害了自己,鬼怎么能伤害你呢?身体内部郁结着气,精魂就会离散而不返归于身,对于来自外界的骚扰也就缺乏足够的精神力量。郁结着的气上通而不能下达,就会使人易怒;下达而不能上通,就会使人健忘;不上通又不下达,郁结内心而不离散,那就会生病。”桓公说:“这样,那么还有鬼吗?”告敖回答:“有。水中污泥里有叫履的鬼,灶里有叫髻的鬼。门户内的各种烦攘,名叫雷霆的鬼在处置;东北的墙下,名叫倍阿鲑龑的鬼在跳跃;西北方的墙下,名叫攻入阳的鬼住在那里。水里有水鬼罔象,丘陵里有山鬼峷,大山里有山鬼夔,郊野里有野鬼彷徨,草泽里还有一种名叫委蛇的鬼。”桓公接着问:“请问,委蛇的形状怎么样?”告敖回答:“委蛇,身躯大如车轮,长如车辕,穿着紫衣戴着红帽。他作为鬼神,最讨厌听到雷车的声音,一听见就两手捧着头站着。见到了他的人恐怕也就成了霸主了。”

桓公听了后开怀大笑,说:“这就是我所见到的鬼。”于是整理好衣帽跟皇子告敖坐着谈话,不到一天时间病也就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品读庄子】

心理对身心的影响

庄子很重视人的心性修养,认为一个人的心境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同样的一个人,同样的一件事,只因为不同的认识和境界,会有不同的精神面貌和不同的身体反应。本章节中,桓公对鬼有了不同的认识和感受之后,精神面貌和身体状况就有了截然不同的两个样子。归根到底,害自己的不是外物,而是自己,是自己的心理在作怪。

由此可见心理对人的身心确实具有极大的影响。保持身心的健康,不光要做到保持心理的平衡。不心存杂念,不受外物牵连。还要做到虚心忘我,顺应自然。

心中无事一床宽

有一位囚犯,被关在牢狱里面,他的牢房空间非常的狭小,住在里面很是拘束,不自在又不能活动。他的内心充满着愤慨与不平,备受委屈和难过,认为住在这么一间小囚牢里面,简直是人间炼狱,每天就这么怨天尤人,不停抱怨着。

有一天,这个小牢房里面突然飞进一只苍蝇,嗡嗡叫个不停,到处乱飞乱撞。这位囚犯心想:我已经够烦了,又加上这只讨厌的家伙,实在气死人了,我一定非捉到你不可!他小心翼翼地捕捉,无奈苍蝇比他更机灵,每当快要捉到它时,它就轻盈地飞走了。

苍蝇飞到东边,他就向东边一扑;苍蝇飞到西边,他又往西边一扑,捉了很久,还是无法捉到它,这才慨叹地说,原来我的小囚房不小啊!居然连一只苍蝇都捉不到,可见蛮大的嘛!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原来“心中有事世间小,心中无事一床宽”。

所以说,心外世界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内心世界。一个胸襟宽阔的人,纵然住在一个小小的囚房里,也能看得开,把小囚房变成大千世界;如果一个心量狭小、不满现实的人,即使住在摩天大楼里,也会感到事事不能称心如意。

不管世间的变化如何,只要我们的内心不为外境所动,则一切荣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们,心里的世界是无限宽广的。

【原文】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憍而恃气①”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②。”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孔子观于吕梁,县水三十仞③,流沫四十里④,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⑤。见一丈夫游之,以为有苦而欲死也,使弟子并流而拯之。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孔子从而问焉,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请问,蹈水有道乎⑥?”曰:“亡,吾无道。吾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与齐俱入,与泪偕出,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⑦。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梓庆削木为壉,壉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木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壉,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⑨。当是时也,无公朝⑩,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壉,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

【注释】

①虚憍:内心空虚而神态高傲,色厉内荏的样子。憍,同骄。恃气:昂头鼓翅抉气以威吓对方。②向景:向同响,景同影。发觉鸡的声音影子就有所反映。③县水,瀑布。县。同悬。仞: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为仞,汉制七尺为仞。④流沫:瀑布泻下溅起的水沫。⑤鼋(yuán):鳖中之大者为鼋。鼍(tuò),鳄鱼类,俗称猪婆龙,也有说为扬子鳄。⑥蹈水:踩水、游水。⑦不为私:顺水之性,不按已之私意妄动。⑧梓庆:人名。梓。梓匠,指木工,此人以职为姓,称梓庆。壉(jù):悬挂钟鼓之木架,形似虎、上面雕刻有精美生动的图案。⑨辄然:不动的样子。枝:同肢。⑩无公朝:心中不存朝见君主之念。

【译文】

纪渻子为齐王驯养斗鸡。过了十天齐王问:“鸡已经训养成了吗?”纪渻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呢。”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声音就叫,见到影子就跳。”十天后齐王又问,回答说:“还是视力锐敏,气势强盛。”又过了十天齐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反应,看上去像木头鸡一样,它的天赋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敢和它应战的,一见到他吓得掉头就跑。”

孔子在吕梁观光游览,看到瀑布从三十仞高的地方飞落下来,激流浪花飞溅长达四十里,鼋鼍鱼鳖都无法游过。看见一个成年男子在水中游,以为是遭遇困苦而想自杀的,就让弟子顺流游去拯救他。男子潜游数百步后才浮出水面,披头散发边唱边走到堤岸下。孔子跟过去问他说:“我以为你是鬼呢,仔细观察你才知道原来是人。请问,游水有什么诀窍吗?”回答说:“没有,我没有什么诀窍。我开始于本然,再顺着自己的天性成长,最终得全于自然天命。我随漩涡一起潜入水中,又随着上涌的波流一起浮出水面,顺着水出入而不凭主观的冲动而游。这就是我游水时所遵循的规律。”孔子说:“什么叫做开始于本然,再顺着自己的天性成长,最终得全于自然天命呢?”回答说:“我生在高地而安于高地生活,这就叫开始于习惯;在水边长大,安于水上生活而久习成性,这就叫长大了成为习性。自然而然就那样做了,而不知为什么要那样做,就是成年后顺其自然。”

有个叫庆的木工削木制做一种名叫壉的乐器,做成之后,看见的人惊奇地以为是鬼斧神工。鲁侯见了问庆说:“你做这个乐器有什么技巧吗?”庆回答说:“我只是个木匠,哪有什么技艺!虽然如此,可还是有一点可以讲一下。臣作壉时,不敢分散精神,一定要斋戒使心清净下来。斋戒三天,无心去考虑奖赏官爵俸禄的问题;斋戒五天,不去想别人非难作品的笨拙还是称赞作品的精巧;斋戒七天,则木然不动忘记我有四肢和形体的存在。而此时此刻,心中没有了觐见君主的想法,专心致力于制作的技巧而排除外界的一切扰乱。然后到山林中,观察木料的质地,看到那些形态很合适的,然后一个现成的壉如同就在眼前了,然后才动手去制作,不具备这些条件的话就不会去做。这就是用我木工的纯真本性融合木料的自然天性,制成的器物疑为神鬼功夫的原因。”

【品读庄子】

按自然原则生活

庄子通过寓言故事引导人们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把自我与外界高度融为一体,也就会有鬼使神工之妙。庄子不讲为我,而讲忘我。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的种种限制,沉浸在自然本来的面目中。在做一个乐器的时候,就只是做乐器。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技巧,而是这种难得的心态。

有时候,我们做东西做不好,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做学问也好,发明创造到比较艰深的时候也好,阻碍人的往往不是智力,不是人的学术修养,而是人对种种功利的考虑。庄子洞察到这一点,教人按自然的原则,以一种自然忘我的状态,做一件事情就是这件事情,这样人的自然潜能才能够发挥出来。

按自然的原则来生活,从偏执的自我中超脱出来,而不是仅仅世俗地做事情、过日子。

练武术的窍门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

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从山谷里挑水。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像,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两满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那么大师,请问具体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桶里划了一条线。

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划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低呢?”

大师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这样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挑水如同武术,武术如同做人。循序渐进,逐步实现目标,才能避引许多无谓的挫折。

有些人喜欢急功近利,这种人过度自信、急于成功。他们不切实际,找工作时,不是龙头企业则免谈,否则就自立门户。进入大企业工作,他们大多自告奋勇,要求负责超过自己能力的工作。结果任务未完成,但是他不会停止挥棒,反而想用更高的功绩来弥补之前的承诺,结果成了常败将军。

人生有许多成长发展的阶段,必须循序渐进。小孩子先学会翻身、坐立、爬行,然后才学会走路、跑步。每一步骤都十分重要,而且需要时间,没有一步可以省略。同样地,人生的各个层面,小到学钢琴,或是与同事相处;大至个人、家庭、婚姻与社会上的种种,莫不如此。了解了这一原则,才能少受挫折,最大限度地去实现自我价值。

【原文】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①。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②。颜阖遇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③。”公密而不应④。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工倕旋而盖规矩⑤,指与物化而不以心稽⑥,故其灵台一而不桎⑦。忘足,履之适也;忘要,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不内变,不外从,事会之适也。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忘适之适也。

【注释】

①中:合于。绳为直线,规为弧线。言东野稷驾车前进后退,左右转弯,都能合于标准。②钩百:驾驭车马兜一百个圈子。③败:仆倒。④密:默。⑤倕:传说为尧时之能工巧匠,盖:胜过。这句说,倕以手旋物即能测定其方团,胜过圆规与矩尺。⑥稽:存留。言手指随物测定,不须存留于心,再去有言度量。⑦灵台:心。桎:通窒,滞塞之意。

【译文】

东野稷因为善于驾车而得见鲁庄公,他驾车时进退能够在一条直线上,左右转弯形成规整的弧形。庄公认为就是编织花纹图案也未必赶得上,于是要他转上一百圈后再回来。颜阖遇上了这件事,入内会见庄公,说:“东野稷的马一定会失败的。”庄公默不作声。不多久,东野稷果然失败而回。庄公问:“你为什么事先就知道定会失败呢?”颜阖回答说:“东野稷的马力气已经用尽,可是还要它转圈奔走,所以说必定会失败的。”

工倕随手画来就胜过用圆规与矩尺画出的,手指跟随事物一道变化而不须用心留意,所以他心灵深处专一凝聚而不曾受过拘束。忘掉了脚,便是鞋子的舒适;忘掉了腰,便是带子的舒适;知道忘掉是非,便是内心的安适;不改变内心的持守,不顺从外物的影响,便是遇事的安适。本性常适而从未有过不适,也就是忘掉了安适的安适。

【品读庄子】

忘却自我无所不适

本章节中的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自恃轻用、耗神竭劳,终究要失败的,而这与养神的要求也正好相反;养神须得“不内变”,“不外从”,忘却自我,也忘却外物,从而达到无所不适的境界。

无所不适,也就达到了自身与一切事物都安适。文中工倕与自身所处的环境完全安适,忘了自我,顺遂自然,无所用心,忘掉了一切感受和知觉,专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当中,忘掉了其他事务。达到与外物混为一体,内心无知无识的境地。这和成语“废寝忘食”传达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表述专心致志、忘记自我沉浸在某件事当中。

然而,也只有达到忘我的境地,才能如同工倕那般拥有完善的技巧。做人、做事亦如是。

藐视财富的婆罗门

萨纳丹正在恒河边数着念珠祈祷,一个衣衫褴褛的婆罗门来到他的面前说:“救救我,我好苦啊!”

“我只有一只施舍碗了,”萨纳丹说,“我已经把我的东西都给光了。”

“可是大自在神托梦给我,”婆罗门说,“教我前来求你。”

萨纳丹忽然想起他曾在河堤边卵石堆里捡到一块无价的宝石,当时他想,有人也许需要它,便把它藏在沙里。

于是他给婆罗门指出了地点,婆罗门惊异地挖出了那块宝石。

婆罗门坐在地上,独自沉思,直到夕阳沉落在树林后面,放牛倌都赶着牛群回家了。他站起来,缓步走到萨纳丹面前说道:“大师,有一种财富足以藐视世间一切财富,请给我一丁点儿那样的财富。”说罢,他把那块珍贵的宝石扔进了河里。

婆罗门得到了一块宝石,但他并不因此而满足,而是静坐沉思了良久,最终悟出了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原来那就是对财富本身的藐视。在一切不看重财富的人的眼中,它们都与粪土无异,所以也就没有任何追求的必要。

在这种心灵的财富面前,一切物质财富都黯然失色。

【原文】

有孙休者,踵门而诧子扁庆子曰①:“休居乡不见谓不修②,临难不见谓不勇;然而田原不遇岁,事君不遇世,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天哉?休恶遇此命也?”

扁子曰:“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③,逍遥乎无事之业,是谓为而不恃,长而不宰④。今汝饰知以惊愚⑤,修身以明汙,昭昭乎若揭日月而行也。汝得全而形躯,具而九窍,无中道夭于聋盲跛蹇而比于人数亦幸矣,又何暇乎天之怨哉!子往矣!”

孙子出,扁子入。坐有间,仰天而叹。弟子问曰:“先生何为叹乎?”扁子曰:“向者休来,吾告之以至人之德,吾恐其惊而遂至于惑也。”弟子曰:“不然。孙子之所言是邪,先生之所言非邪,非固不能惑是;孙子所言非邪,先生所言是也,彼固惑而来矣,又奚罪焉!”

同类推荐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庄子大全集

    庄子大全集

    在这个越来越纷杂的世界,我们于喧嚣和浮躁中寻求平和,也愈发不明白,为什么要想真正地笑一次是那么难?科技越来越先进,但烦恼越来越多;我们努力地生活,生活却越过越不快乐。寻觅那把打开快乐之门的钥匙,却原来早在两千多前,庄子便已通透人生的烦恼,留下解惑的“圣经”——《庄子》(《南华经》)。细读《庄子》,它告诉我们:人可以用另一种方式逍遥天地,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生命。
  •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

    《人生这道难题:培根随笔》收录了培根的随笔散文,内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论真理”、“论死亡”、“论宗教”、“论勇敢”等,这些随笔作品充分展现了作者的价值观念,既真实又诚恳,为读者呈现出了一个立体而完整的培根,使读者可以一览这位科学全才的思想世界。
  •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反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为唐代学者赵蕤所著述,为历代有政绩、有业绩的君臣所共悉,被尊奉为小《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从国家兴衰上讲谋略的,《反经》是从长短利害上讲智术的。它从逆反的心理态势中谋求一种逆反的思维方式,不失为古代心理学的范本。《反经大全集》在原文的基础上,增加了注释、译文,每篇前有导读,揭示《反经》的奥秘,是我们为人处世、安身立命以及为官、经商、管理的必备参考书。
热门推荐
  • 苍离

    苍离

    宇宙始于混沌,混沌中开,阴阳乃成,呈黑白二色,化五行轮转,而后又衍风,雷及无三行。故而不算阴阳混沌,称黑白为光暗,宇宙中便有十行,万物皆由此而生。若生灵体内所含属性较为精纯,则阴阳相合,衍成一气,气者混沌之本体,天道之根源。借以,生灵可修道化神,寻悟天道。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小子,你是我的

    小子,你是我的

    QQ群:107583527本群有爱,欢迎来驻【敲门砖】璇文任意小说人物名字!“不准你看除了我以为的女生三秒,不准说别的女生漂亮,出门的时候你要时时刻刻拉着我的手,要宠我,爱我,包容我,保护我,一辈子都不准作出伤害我的事……”霸道的小公主拎着某人的衣领,大声的宣誓着……某人无奈,只能狠狠的将她抱在怀里……当豪门小公主撞上草根校草……他们的撞见一定会是火星撞地球般精彩……
  • 都市女修仙之九天玄女

    都市女修仙之九天玄女

    穆天歌,本是都市中一名普通的高中生,父母双亡的她,独自一人辛苦地生活着。一天晚上,意外救下一银发男子,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拜师,修仙,寻宝,契约神兽…修仙界,她是人们眼中的天才;都市中,她是老师眼中的乖乖女,好学生;殊不知,她单纯的外表下,有的是一颗不服输的心!她是谁?嗜血杀手?商界奇才?医学神话?乐界奇迹?军界异类?…这一切,其实都是偶然也是必然。当七千万年的封印开启,魔族王者再度归来,她,真实的身份究竟为何?真相将一步步揭开。当记忆恢复,牵引出的又是怎样一段刻骨的三世爱恋?今生的他们,又能否厮守?精彩片段:片段一:看到自家未来主人发傻的神情,它彻底不淡定了。一转身,穆天歌就看见一个用白色玉冠束着及腰青发,穿着月白色长衫的俊美男子出现在自己面前。在她的惊愕下,疾滦踱步到穆天歌面前,单膝下跪,淡黄色的瞳仁里闪烁着思念和相见的激动,执起她的左手,在她还没反应过来的情况下轻吻了一下手背,然后滑到指尖。…看见又成为自己主人的女子,眼里闪过心痛。果然,即使契约了依旧想不起来吗,他抓紧柔若无骨的小手。不过,没关系,这一次,说什么他也不会让她再次一个人去面对一切,不要一个人体会这种等候千万年的孤独寂寞,他宁愿与其同生共死!片段二:湿暗的牢笼内,女子往日的秀发凌乱脏污,身穿的白色里衣已经被鲜血染红,破烂的衣襟内,隐隐看到已经血肉模糊的身体。殇睁着鲜血似的红眸,两手紧握金钢牢笼,眼睛里满满的都是痛苦。他不相信,那风华绝代、默默守护的人儿,如今怎会有如此凄惨的模样。他怪,怪自己不能保她无损;他恨,恨是谁弄得她遍体鳞伤。“你…你还好吗?”他强忍着眼泪,可发颤喑哑的声音早已出卖了他。听到声音,女子颤抖着身子,费了半天力气才支撑起身子转过头。当看到牢外的人时,牵强地扯了扯嘴角。“嗯…啊…咳咳…”刚想说话,可试了几次也发不出声音,最后剧烈地咳了起来,直到咳出几口血,才好些。“殇…你…你怎么…来了?”当看到那张脸时,殇的手上青筋暴突。如今的那张脸上,除了那双没了光彩的淡紫色眼睛,其他地方全是血肉模糊,恐怖至极。而如牛奶般丝滑的声线,像砂纸磨玻璃般嘶哑难听,更是说一句话都费力。“我…我给了他们一些东西,特准我进来看你一次。”穆天歌明白,那些东西定是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珍贵物。
  •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

    “沉住气,成大器”,这句话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聪明。它并非是老于世故、老谋深算者的处世哲学,而是对任何普通人尤其是身处要职的领导者都适用的生存智慧,是现代生活在人性丛林中的人必须遵守的法则。《沉住气·成大器: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围绕这个主题,提炼出成功的领导者做人做事的5项修炼,比如行为得体,言谈到位,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得心应手等,赢得了人心便赢得了一切。
  • 豪门主母:扑到狐狸男

    豪门主母:扑到狐狸男

    第一卷入主尹家(校园篇)我司落希本是与世无争的一枚宅女,未料一日好心拯救一老爷子,便堕入人人惊羡的美难堆中…不,不,应该是狐狸堆中!灾难!灾难!绝对是无形的灾难!尹家只只是老奸巨滑的狐狸,而且一只比一只龟毛,一只比一只诡异!*“那个…嗯,你是…我大哥尹珞?“嗯…”“那个…你到底是男还是女…女的?”“轰隆”一声,冻结!*“咦?二哥看女人的眼光怎么怪怪的?”“没什么!我只是在研究如何肢解此女而已…还是用尖刀罢…”顿时,毛骨悚然!*“净司…哥……哥?”“小鬼,不就是我啊!帅不?今晚我带你去看电臀表演!啊,好像不够刺激呢!不如,我们去飙车咯!”“喂喂…放手啦…人家不去啦…救命啊!”人家比较想看电臀表演啦…呜呜…*“尾巴?什么来着?”“姐姐,你踩到我尾巴了!”“啊!!猩猩啊!”“…”*第二卷:吾家有女初成长(校园+都市)虾米?尹家谁娶了我就得到了尹家的继承权?有那么好康的事情,可是尹家的狐狸们个个面露苦色,想法设法将我当皮球来回踢……结果?哼哼,我一定会让他们好看的!*帅哥美女一大把,趣事窘事随手抓……欢迎各位掉入狐狸坑……*********推荐已结文文……《厨妃》
  • 冥门之秀

    冥门之秀

    俞景然的脸青了,愤怒像一把镰刀,一刀一刀地在他的身体上游走直至满泄。他听到一个冷嗖嗖的声音在他的耳边碎念:动手吧,动手吧……这时,他的手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多了一把刀。他的身子很重,正缓缓地游向最后一个紫色团花纹锦缎的大木盒……
  •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大同博物馆藏品选萃

    本书通过介绍大同市博物馆藏得北魏文物、辽金元文物、明清民国文物,为世人展示了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大同市。
  • 剑血

    剑血

    十年前,遭血魔妖孽荼害,全家惨亡。流浪十几年,卧身于虎威帮,在一次剿灭行动中,遇上剑仙孤影,经过一系列摸不着头脑的事情的发生,寻到多年流失的唯一亲人妹妹诺霞,至此二人开始寻找灭门仇人。却因身带传世之宝“风云无量”和“锦绣风云”,又偶然得到上古神器“血剑”。一时间江湖各路,魔教妖孽疯狂前来抢夺,关键时期,岂料到伴随身边的妹妹诺霞竟然是魔教派来的奸细,报仇之路,人生何悲。
  •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华丽血时代两晋南北朝人的另类历史

    中华盛世的胎动期——两晋南北朝的华丽血时代如果能有部历史回放机,我们按“返回”键,搜索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的历史,肯定会在这315年间中华历史上称作“两晋南北朝”的时间段上发现许许多多惊心动魄、叹为观止而又骇人心目、荒诞离奇的“场景”。场景一:公元280年,晋武帝司马炎灭吴国一统天下,飘飘然之余,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