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6300000042

第42章 外篇(下)(7)

本章节寓言说明了要“以鸟养养鸟”,而不要人为强求的道理。不顺应事物的自然本性,即使给它所谓的“快乐”,它不但不会得到快乐,反而会受到死亡的威胁。这里,庄子把顺其自然的死亡视为“至乐”,把逆时背性的死亡视为“至哀”,这无疑是在教海人们,要追求的应当是“至乐”中的生死,这样的生和死对人来说都是快乐的事。

一种事物有一种事物的特性,一种东西有一种东西存在的特殊环境。如果想要维持一种事物,保存一种东西,就不能脱离它的特性,不能改变其存在的环境,也不能用其他事物的特性要求它,用其他东西存在的环境对待它,否则的话,就会适得其反,事与愿违。也就是说,事物存在的最佳环境,就是与其原本真性相适应的环境。处在这种环境中,事物就安闲自在,这就叫做顺其自然;孔子所以为颜回担心,就是怕他不懂得这个道理,用齐王听不懂的道理去教育齐王。如果这样就会带来两个恶果:一个是齐王更加迷惑不解,一个是颜回遭到杀身之祸。

庄子的生死观,在对待生死的态度上,于我们是有启迪意义的。它能使我们更加积极地面对生存,更加豁达地顺应自然。

生死关头

1912年4月14日,载着2200多人的巨大的“泰坦尼克号”客轮在冰海中遇难,船身开始下沉。人们慌乱地离开轮船,妇女和儿童首先上了救生船。这时,一名妇女大声央求道:“请给我空出个地方!我的两个孩子在那只救生船上,我必须和他们在一起!”有人回答:“这里没有地方了!”孩子们听到妈妈的声音,伤心地哭泣着。一位陌生的年轻妇女坐在孩子们身边,她从容地站起来说:“我这儿有座位!坐我的位置吧!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说着,她离开了救生船。

不久轮船沉没了,这位年轻的妇女和船上1500多人不幸遇难。她是谁?据说叫伊文思小姐,乘船要回自己在波士顿的家,关于她的情况,人们只知道这么多。

生死关头的表现是一个人的灵魂最完整也是最深刻的展示。人可以在平时装作道貌岸然,做一切伪善的举动,而一旦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一切伪装便都不攻自破。我们可以说,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极大的勇气和从容的人,才是一个可以称得上祟高的、真正意义上的人。

【原文】

列子行,食于道从,见百岁髑髅,攓蓬而指之曰①:“唯予与汝知而未尝死、未尝生也。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种有几,得水则为继,得水土之际则为蛙蠙之衣,生于陵屯则为陵舄②,陵舄得郁栖则为乌足③。乌足之根为蛴螬④,其叶为胡蝶。胡蝶胥也化而为虫,生于灶下,其状若脱,其名为鸲掇⑤。鸲掇千日为鸟,其名为干余骨。干余骨之沫为斯弥,斯弥为食醯。颐辂生乎食醯⑥,黄軦生乎九猷⑦,瞀芮生乎腐蠸⑧。羊奚比乎不箰⑨,久竹生青宁;青宁生程,程生马,马生人,人又反入于机。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

【注释】

①攓(qiān):拔。②陵舄(xì):车前草。③郁栖:粪土。乌足:草名,不详。④蛴螬(qí cáo):金龟子的幼虫。⑤鸲(qú)掇:草名,不详。⑥食醯(xī):蠛蠓,夏虫,喜欢叮人。⑦黄軦(kuàng):虫名,不详。⑧瞀芮(mào ruì):瓜类害虫。⑨羊奚:草名,不详。不箰:不长笋的竹子。

【译文】

列子外出游玩,在路旁吃饭,看见一个上百年的骷髅,拔拨开周围的茅草对着骷髅说:“只有我和你知道你是不曾死、也不曾生的。你果真为死而悲伤吗?我果真为活着而快乐吗?”

物种藏着极其精妙的变化因素,这种因素得到水的滋养便会长成如断丝的幾草,再得到土气,就会在水土之间长出青苔来,生长在山陵高地就成了车前草,车前草获得粪土的滋养,又声称乌足草,乌足草的根在粪土中变化成土蚕,乌足的叶子变化成蝴蝶。蝴蝶很快又变化成小虫,生活在灶下面,样子像蜕了皮似的,它的名字叫鸲掇。鸲掇经过一千天变成鸟,它的名字叫乾余骨。乾余骨的唾沫变为斯弥虫,斯弥虫造出食醋。蛾檬从食醋中生出,黄轵虫从九酞虫生出,蠓虫从黄甲虫中生出,竹蓐与不生笋的老竹并连一起,又生出青宁虫;青宁虫生出豹子,豹子生出马,马生出人,人老之后又返回自然之中。万物的生命都产生于自然,死后又全都回返自然。

【品读庄子】

万物皆有造化

本章节中的化生观念平凡素朴中带着智慧的光芒,个体死生于自然是化,是生命力的传接,也是形骸精神的迁移,是薪尽火传。绵绵若存,反复始终,不知端倪。

哲学家桑塔亚那说:“生与死都无法知,我们只有享受两者之间的间歇。”

人生只是两个无限大之间的一段有限,然而不管运行到哪个阶段,生命力却不曾终结夭折,随着天地宇宙的自然运动周而复始。如此,面对生死,何须患得患失?万物皆有造化。

乐观与悲观的差别

一家卖甜甜圈的商店面前有一块招牌,上面写着:“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差别十分微妙:乐观者看到的是甜甜圈,而悲观者看到的则是甜甜圈中间的小小空洞。”

事实上,人们眼睛见到的,往往并非事物的全貌,只看见自己想寻求的东西。乐观者和悲观者各自寻求的东西不同,因而对同样的事物,就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态度。

具有乐观、豁达性格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他们都感到光明、美丽和快乐的生活就在身边。他们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光彩使整个世界都溢彩流光。在这种光彩照耀下,寒冷会变成温暖;痛苦会变成舒适。这种性格使智慧更加熠熠生辉,使美丽更加迷人灿烂。那种生性忧郁、悲观的人,永远看不到生活中的七彩阳光,春日的鲜花在他们的眼里也顿时失去了娇艳,黎明的鸟鸣变成了令人烦躁的嗓音,无限美好的蓝天、五彩纷呈的大地都像灰色的布幔。在他们眼里,创造仅仅是令人厌倦的、没有生命和没有灵魂的苍茫空白。

达生

达生,顾名思义,是通达生命的意思,本篇以篇首二字作为篇名。本篇的主旨还是讲养生,与内篇《养生主》宗旨大体相同。篇中把养生分成了两个层次,一个是养形,一个是养神。要搞位通达生命的道理,必须搞懂什么是养形和养神,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文中的十二则寓言故事,也从不同的侧面诠释了养形和养神的主题。

林云铭这样评价本篇:“此篇中大旨,发内篇《养生主》所未备,阐出精、气、神三宝妙用,为玄篆开山秘法。段段设喻,精言知屑,长生久视之道尽于此矣。”

而通过第一节的议论,不难理解,养形和养神同样重要,都不可忽视。养形是养神的前提,不能保全形体,自然也就无所谓养神;反过来说,不会养神,必然要损害形体,疾患频生,又哪里谈得上养形呢?庄子感到可悲的是,世间有许多人,根本不懂得这些道理,不懂得生命的辩证法,或者只顾养形,或者只顾养神,到头来同样损害了生命。那么,怎样养形和养神呢?庄子认为,保养形体的办法,就是摒弃世间繁事的拖累,即所谓“忘物”;保养精神的办法,就是忘记生命的存在;这样才能“形全精复,与天为一”,也就是说,做到形神兼养。

【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果不足以存生,则世奚足为哉!虽不足为而不可不为者,其为不免矣。

夫欲免为形者,莫如弃世。弃世则无累,无累则正平①,正平则与彼更生②,更生则几矣。事奚足弃则生奚足遗?弃世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③,与天为一。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④。

【译文】

①正平:身心自然而平静。②更生:循环变化。③精复:指精神复原。④相:辅助。

【译文】

通达生命实情的人,不努力去做无法做到的事;通达命运实情的人,不努力去探索智力所不能达到的领域。保养形体必须先用物资,然而物资有余而形体未得保养的人还是有的;保存生命必使其不与形体分离,然而形体未分离而生命已伤亡的人也是有的;保全生命必定先得使生命不脱离形体,可是形体没有死去而生命却已死亡的情况也是有的。生命的到来不能推却,生命的离去不能留止。可悲啊!世俗的人认为养育身形便足以保存生命;然而养育身形果真不足以保存生命,那么,世间的事情还有什么值得去做呢!虽然不值得去做却不得不去做,这样勉强去做就免不了受累了。

想要避免为形骸所累,就不如抛弃世间的俗事。抛开了世事就不会受到外物所累了,没有牵累,身心就自然而然地趋于平稳,趋于平稳就能跟随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世俗之事为什么须得舍弃,而生命途中的痕迹为什么须得遗忘?舍弃了世俗之事身形就不会劳累,遗忘了生命的涯际,精神就不会亏损。身形得以保全而精神得以复本还原,就跟自然融合为一体。天地是万物生长、繁育的根源,阴阳二气相结合便形成万物形体,物体离散又成为另一个结合的开始。形体与精神都不亏损,就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更新;如果能使精神进一步达到更加完美的程度,就能反过来辅助自然的发展。

【品读庄子】

达生与达明之情

本章节揭示了全篇的中心:“达生之情”就是要通晓生之所以为生的内涵,“达命之情”就是要明达命之所以为命的缘由。所以,人通晓了生与命的真正含义,也就能够理解了该怎样存身养生。

存身养生,必先保养形体,正所谓“有生必先无离形”。竹林七贤中的嵇康也说“修德以保身,安心以全身”。除了形体的保养外,庄子更注重养神。“形精不亏,是谓能移;精而又精,反以相天。”形体保全精神不亏损,这就叫做能够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精神汇集达到高度凝聚的程度,返回过来又将跟自然相辅相成。庄子强调的是形体和精神都能“变化”,只有保持精神的精纯,才能反过来帮助自然的发展。

在形体和精神的保养上,文中也提到想要免除操劳形体的情况,不如忘却世事。忘却世事就没有劳苦和拘累,没有劳苦和拘累就算走上了正确的道路,走上了正确的道路就能跟随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跟自然一道生存与变化也就接近于大道了。

可惜,人往往痴迷于追逐外在的东西,深陷无边无际的烦恼之中。忘记了通晓生命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对于生命没有什么好处的东西;通晓命运实情的人,不会去努力追求命运中无可奈何的事情。

达生的心安草

有一次,一个国王到花园里散步,发现园中的花草全部枯萎了,花园一片破败景象。原来,橡树抱怨自己没有松树那样挺拔,松树不满自己没能像葡萄那样结果,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不能直立……他们皆因此自怨自艾而轻生死了。

这时国王发现,在自己脚下,一小撮心安草正在茂盛地生长。于是国王问道:“心安草啊,你怎么能做到这么勇敢乐观、逍遥自在呢?”

心安草回答说:“我一点都不沮丧,虽然我这样弱小,但我知道,你既然要园丁把我种上,就是希望我能够安安心心地做一株心安草。”

人生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羡慕里面的,里面的人又羡慕外面的。结果每一个人都叹息忧愁,世间的快乐因此而减少。

假如每一个人都能做到像心安草那样,永远安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对于自己没能得到的东西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世界将会变得多么恬静而和谐啊!

【原文】

子列子问关尹曰:“至人潜行不窒,蹈火不热,行乎万物之上而不慄①。请问何以至于此?”

关尹曰:“是纯气之守也,非知巧果敢之列。居②,予语女。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物与物何以相远?夫奚足以至乎先?是色而已。则物之造乎不形而止乎无所化,夫得是而穷之者,物焉得而止焉!彼将处乎不淫之度,而藏乎无端之纪,游乎万物之所终始,一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夫若是者,其天守全,其神无郤③,物奚自入焉!

夫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骨节与人同而犯害与人异,其神全也,乘亦不知也,坠亦不知也,死生惊惧不入乎其胸中,是故忤迕物而不慴④。彼得全于酒而犹若是,而况得全于天乎?圣人藏于天,故莫之能伤也。复仇者不折镆干⑤,虽有忮心者不怨飘瓦⑥,是以天下平均。故无攻战之乱,无杀戮之刑者,由此道也。

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开天者德生,开人者贼生。不厌其天,不忽于人,民几乎以其真!”

【注释】

①慄:感到恐惧。②居:坐下。③郤(xì):通“隙”,缝隙,间隙。④不熠(shè):慴,通“慑”,威慑,害怕。⑤镆干:古代一种宝剑的名称。⑥忮(zhì):嫉妒,嫉恨。

【译文】

列子问关尹说:“道德修养高的人潜行于水中不会窒息,脚踩在烈火上不会感到灼热,行走在极高又险恶的地方而不会感到恐惧。请问为什么能达到这样呢?”

关尹说:“这是因为能够守住元气,并不是靠智巧、果敢之类所能做到的。坐下,我告诉你。凡是有形貌、迹象、声音、色彩的,都是物,为什么物与物之间会相差这么远呢?物怎么能达到未始有物之先的至虚境界呢?这些都是拘于色相之物罢了。而道能达到不露形迹与永不变灭的境地,能够明白此道而穷尽此理的人,外物怎么能扰乱他的心胸呢!他处于大道的尺度内,藏神于无首无尾的大道中,游于万物赖以生死的大道之境,使心性纯一而不杂,使元气保养而不失,使德性与大道相合,与派生万物的大道相通。像这样的人,他的自然天性能持守完全,他的精神没有间隙,外物怎么能侵入呢?

喝醉酒的人从车上坠下,虽然受伤却不会摔死。骨骼关节跟他人一样而受到的伤害却跟别人不同,因为他的神思高度集中,乘坐在车子上也没有感觉,即使坠落地上也不知道,死、生、惊、俱全都不能进入到他的思想中,所以遭遇外物的伤害却全没有惧怕之感。那个人从醉酒中获得保全完整的心态尚且能够如此忘却外物,何况从自然之道中忘却外物而保全完整的心态呢?圣人化藏于自然,所以外物伤害不了他。复仇的人不折断利剑,虽有怨恨,却不怨恨飘落的瓦片,所以天下人人平等相处。因此没有攻击争战的动乱,没有被残杀屠戮的人,就是由于这个道理。

“不去开启人的智巧,而去开启自然的天性。开启自然的天性就能培养好的道德,开启人的智巧就会产生贼害之心。不满足于道德的修养,不疏忽人为的祸患,人就能接近自然的规律。”

【品读庄子】

守住纯正以达生

本章节中的寓言讲“养气全神”,阐述了“养神必先守气”的道理。只有守住了纯正之气,精神才能凝聚而不缺损,外物也就无法入侵,这样就可以悠游于万物之中而任意逍遥。《达生》的养生论宗旨与《养生主》一篇相比,途径上更具体,在本篇中庄子提出了“守气全神”的具体方法。

文中醉酒的人、镆干、瓦片这三个比喻,在递进中表达了“气守则神全,神全则无隙可乘,无隙可乘则可以任意游行于万物之间而物莫能伤,所以养神必以守住‘纯气’为先决条件”。

同类推荐
  • 孔子与儒家学派

    孔子与儒家学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
  • 中国哲学史大纲

    中国哲学史大纲

    是胡适先生于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教授中国哲学史时期写成的著作。被誉为“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史的第一部著作。它的出版被视为中国哲学史学科成立的标志,虽然只有上卷,但是它的成就和特色足以为后世哲学史家开出全新的境界。”写法上摒弃了中国哲学史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开始写起的传统,直接从《诗经》、老子、孔子讲起。考证先哲生存年代,辩识古人著作真伪,还原先秦诸子本来面目。既不随意藏否,也不轻薄评议古人,言必有据,不作无谓的意气之争,显出作者平和的大家风范。此外,本书考证先秦各家流派的师承、变迁痕迹及递次演进的脉络,可谓“一本书读懂诸子百家”之作。
  •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大全集

    中华蒙学经典著作大力宣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字里行间饱含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随口吟诵便能认知历史变迁,明了典故风俗,品味优秀诗歌,体会人文沉淀,知晓礼义廉耻……这些著作将古代文化的精粹浓缩其间,以做人处世的道德教育为核心,读之既能丰富传统文化知识,体会传统文化的精神,又有利于身心的发展、人格的塑造。本书收录了历代蒙学经典著作十六部。既有久负盛名的“三、百、千、千(《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也有影响巨大的《弟子规》、《弟子职》、《增广贤文》、《幼学琼林》、《龙文鞭影》等。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

    本书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师谈人生系列”其一。丛书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讲人生哲理。本书请弗洛姆出场,宣讲他“有爱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书是领悟人类情感、获得最优心理的必读书。弗洛姆是现代思想中的“情爱大师”。他对现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对现代人心理状况的准确诊断,被称为“综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学说”,使他成为现代心理学领域最权威的典范。他提出爱是一门实践的艺术,呼吁只有用爱才能拯救人类,使他成为美国最著名、最受欢迎的心理学家。
热门推荐
  • 荷塘

    荷塘

    《荷塘》是梁必文步入生命之秋后出的又一本诗集,字里行间已没有了年轻气盛时的外露与浮躁,代之的是内敛与平和,追求的是一种诗的静美的诗思。
  • 我们都被遗落了

    我们都被遗落了

    “所有的生命都像个苹果,有缺陷的,是因为你太完美,上帝怕别人嫉妒,所以咬了一口。所以,有缺陷的生命,都是上帝的宠儿。”“所以,你幸福吗。”“我还年轻,不懂得回答这句话。”“我知道,我还知道,幸福不是能馈赠的东西。”灰色的三年。有些时候,有些事,是我们不能把握的,就如命运.离落,菲岢,莫以安,徐格,浅释,等等.这些,站在青春的人,却面临着悲伤的洪流.是时光遗落了我们。还是我们被时光遗落。
  •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挽红楼之黛昼情缘

    细读红楼,掩卷思之惊采绝绝的黛玉,不该迷恋一个懦弱无能的纨绔子弟而是应有一个疼她惜她,有能力护卫她的人弘昼,雍正第五子,历史上有名的荒唐王爷荒唐之下却蕴含深情不争皇位,不在乎名利,在乎的只是那颗真挚深情的心这样的人,才能真正带给黛玉幸福美好的人生窃以为,黛玉恋上宝玉,只是因大观园中刀光剑影,宝玉是个尚有情意的人,情窦初开的黛玉才会喜欢上了他,若是在黛玉年幼之时,身边多了一个真正懂得疼惜自己的人,她曾经历的悲剧命运,是否还会再次发生呢?当命运之轮在开始初期就发生了变化,黛玉是否能少一分忧思,多一分快乐?且看竹子带给大家一个别样的红楼故事。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灾难记录

    本书从旱灾和饥荒、无法抗拒的火山和海啸、无情的战争和种族屠杀、地震灾难、剧烈的污染、飓风和洪水灾难、可怕的传染病、海难、空难以及特大火灾等方面入手,阐述了灾难给人们带来的刻骨铭心的痛,告诉人们灾难背后的故事,希望读者通过这些触目惊心的案例,能唤起历史的记忆,牢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保护自己,也保护人类,并珍惜现在的生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寡妇,不当

    寡妇,不当

    亲爱的们,这个是格格的圈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哦~http://m.pgsk.com/老话一句:进来的亲们请注意,若您相信格格,请收文!本文女主不强悍,并且慢热,想看强悍女主的亲们,请绕道!!《寡妇,不当》视频:?pstyle=1※话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德个P!她偏就不信这个邪,一鼓作气读到博士后(○注)!人说专科生是小龙女,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是谁?就是她史敏一!上灭下绝,够狠!考研时,她的本科男友和她拜拜了读博时,她的研究生男友和她告吹了一直到念完博士后,她连着过了两个光棍节!身边的朋友不是挽着男友的手,就是与老公度蜜月,有的甚至连小孩都会走路了!咳咳,她都28岁“高龄”,仍然单身一个。没法子,只好去相亲了。啥?那相亲对象一听说她是博士后未等她到就直接逃走了?!岂有此理,她史敏一是大灰狼吗?哼,就算是,也要把那小白兔给抓回来!直接往电梯里冲进去,门倒是开得很大,却不想一脚踏了个空。旁边那块牌子鲜艳夺目:注意,电梯维修中。“啊——”尝试过从九十九层直接摔成肉饼的滋味儿吗?※一觉醒来,成了闻府的三少奶奶。啧啧,上天还是对她不薄的,知道她在现世找不到男人,穿越过来连老公都给她准备好了。她正沾沾自喜。第一夜,东窗一开,一个黑影闪身入内搂住她纤纤细腰:“弟妹,独守空房的滋味不好受,大哥了解…”第二夜,未及入房,便有一人挡身在前执起她的柔荑:“弟妹,如此良辰美景,不如让二哥陪你…”等等,她的相公呢?啥?已经死了!她是个名副其实的寡妇?!黛眉一拧,眸中染怒,嘶吼一声:“寡妇,我不当!”※本文过程虐身,虐心,不过结局一定完美!喜欢夏誉宁的,或者是闻君亦的亲们,都表吵,表闹,吼~本文超完美大结局!○注:博士后不是“读”的!完成以后不是“毕业”!行话说“做博士后”、“出站”。考核合格出站了,将可以获得一个“博士后证书”。此处为了读起来顺口,所以格格便这么写了,亲们不要被偶误导哦~!『警告标志』:本文潇湘首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人不得在未经过作者的同意下进行转载,甚至用于商业用途,否则后果自负!■新文推荐《太监也疯狂》打着喇叭做广告!听说过代父从军的听说过替姐出嫁的听说过妹妹代兄做太监吗??
  •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读书是你自己的事

    这是一本可以让孩子受益一生的成长励志读本阅读本书,你可以欣赏精彩故事,感悟读书方法,体验读书的轻松!阅读本书,你可以规划美好未来,成就卓越人生,享受读书的快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倾世情缘:今生只爱你

    倾世情缘:今生只爱你

    一逃一追,一冷一热,潇潇洒洒。谁知眼前这人总是阴魂不散,在这条属于两人的爱情道路上,却因一念之差,没有最爱,只有更爱。历劫重生,我躲还不行吗?”看着逃跑的万俟(moqi)卿音,看着眼前撒娇的某男,君斯默微微一笑:“人世间纵有千娇百媚,只想淡看世间繁华,姹紫嫣红,只需一眼便知,肩负重任,唯有你是我情之所钟”。万俟卿音无奈扶额,她本是翱翔天际的凤凰,“惹不起,几尽神魂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