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681100000010

第10章 古今中外的哲学大家(9)

培根著有《学术的进步》(1605)和《新工具》(1620)等。培根尖锐地批判了中世纪经院哲学,认为经院哲学和神学严重地阻碍了科学的进步,主张要全面改造人类的知识,使整个学术文化从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实现伟大的复兴。他认为,科学必须追求自然界事物的原因和规律。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以感官经验为依据。他提出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原则,认为知识和观念起源于感性世界,感觉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源泉。要获得自然的科学知识,就必须把认识建筑在感觉经验的基础上。他还提出了经验归纳法,主张以实验和观察材料为基础,经过分析、比较、选择、排除,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作为近代哲学的代言人,培根对所谓黑暗时代的经院哲学展开了无情的批判。培根指出,经院哲学的典籍尽管浩如烟海,但实质上却没有什么新内容。它所承袭的古希腊人的智慧,从价值和用途方面看,只不过像知识的童年,具有儿童的特性:它能够谈论,但不能生育;因为它充满着争辩,却没有实效。

培根指出:首先,经院哲学脱离实际,脱离自然,隔绝了人和自然的关系。经院哲学从根本上惧怕对自然的研究,怕这种研究会动摇或推翻宗教的权威。经院哲学家尽量把神学归结为严整的条理体系,使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宗教体系结合起来,用哲学为宗教作论证,使人们的眼光离开自然,放弃对自然的研究。

其次,经院哲学崇拜权威,迷信教条。培根认为经院哲学家不仅把自己的身体关闭在寺院中,而且也把自己的智慧完全锁闭在几个作家的洞穴内。特别是把亚里士多德奉为至若神明,将其著作捧为金科玉律。人们只能熟读死记,诊释领会,不能批判,这就禁锢了人们聪明才智的发挥,压抑了人们理智的开启。

再次,经院哲学方法是烦琐主义,形式主义,经院哲学在探究任何一种事理时,只抓住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再虚拟一些论辩的理由,相互争吵,根本不考虑论证的真凭实据。他们论证的内容是现成的,即《圣经》。论证的原则和方法,只要不违反三段式规则,就能站住脚,而根本不考虑是否符合实际。

培根对经院哲学的揭露和批判,不仅是无畏的,而是也是切中要害的,真正抓住经院哲学脱离实际、空谈玄理、死啃教条、烦琐思辨的要害,给神学唯心主义以沉重打击。

●驾驭怪兽利维坦的是谁?

霍布斯,英国哲学家,近代认识论哲学中经验主义的奠基人。他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他继承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或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

在伦理政治方面,霍布斯提出了“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儿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谁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

约翰·洛克,是英国哲学家、经验主义的开创人,同时也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在哲学思想上,洛克认为人类所有的思想和观念都来自或反映了人类的感官经验。他抛弃了笛卡儿等人的天赋观念说,认为人的心灵开始时就像一张白纸,而向它提供精神内容的是经验(即他所谓的观念)。观念分为两种:感觉的观念和反思的观念。感觉来源于感官,感受外部世界,而反思则来自于心灵观察本身。与理性主义者不同的是,洛克强调这两种观念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洛克还将观念划分为简单观念和复杂观念,不过并没有提供合适的区分标准。我们唯一能感知的是简单观念,而我们自己能够从许多简单观念中形成一个复杂观念。

洛克还主张感官的性质可分为“主性质”和“次性质”。洛克相信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的主性质包括了形状、运动或静止、数目等和物质不可分离的那些性质,而次性质则包括了颜色、声音、气味等其他各种性质。洛克认为主性质就在物体里,次性质只在知觉者中。在这个问题上,洛克是追随笛卡儿的二元论学说的,同意有些性质是可以用人的理智来了解的。

洛克的哲学并没有一贯性。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批评他的哲学是“以零碎的方式处理哲学问题”,且有很多漏洞。恩格斯也说:洛克的哲学是“1688年阶级妥协的产儿”。不过,洛克的哲学却对后来的哲学家起到很大的影响。洛克开创的经验主义被后来的贝克莱以及休谟等人继续发展,成为欧洲的两大主流哲学思想。

●马克思称谁为英国哲学中“神秘唯心主义”的代表?

乔治·贝克莱是近代英国哲学家,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他出生于爱尔兰的基尔背尼郡,1700年进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神学、古代语言学和哲学。1704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707年当选为三一学院初级研究员。1710年被国教会授以牧师之职。1713年赴伦敦,此后曾两次游历欧洲大陆。1721年重返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被授于神学博士学位,并担任高级研究员。1724年任德利地区副主教。1728~1731年曾到北美罗德岛传教,并筹备在该地区办一所大学,后因英国政府未能提供所需经费,无功而返。1734年起任爱尔兰克罗因地区大主教,直致1752年退休。

贝克莱把自己的哲学称为“非物质主义”,公开宣称他的目的是要“证明上帝的存在和非物质性”以及“灵魂的自然不灭性”。贝克莱的哲学在认识论上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在本体论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马克思曾把他称为英国哲学中“神秘唯心主义”的代表。贝克莱的主要哲学著作有《视觉新论》、《人类知识原理》、《希勒斯和菲洛诺斯的三篇对话》、《阿尔西弗朗或渺小的哲学家》等。

●靠磨镜片为生的圣哲是谁?

斯宾诺莎,荷兰哲学家。后改名为贝内迪特·斯宾诺莎。他是西方近代哲学史上重要的理性主义者,与笛卡儿和莱布尼茨齐名。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母亲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生,生活颇为宽裕,斯宾诺莎也因此得以进入当地的犹太神学校,学习希伯来文、犹太法典以及中世纪的犹太哲学等。他也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儿等人的著作。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1656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他最后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1670年移居海牙,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有人提供他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教职,条件是不可提及宗教,被斯宾诺莎婉拒。他在45岁时就去世了。

在哲学上,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如果我们能够将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愈容易与上帝合为一体。因此,斯宾诺莎提出我们应该“在永恒的相下”看事情。

●受到广泛诟病的哲学家是谁?

莱布尼茨,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西方近代哲学中唯理论的领军人物。同时,他还是一位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哲学史中,很少有人像莱布尼茨那样受到广泛的诟病。作为古典唯理论者的代表人物和微积分创始人,莱布尼茨的多才多艺在历史上很罕见的。他涉猎数学、历史、语言、生物、地质、机械、物理、法律、外交等各个方面。但与他的哲学成就和数学成就相比,莱布尼茨的人品实在很成问题,完全没有斯宾诺莎身上那种崇高的哲学品格。他为人贪慕权势虚荣,在金钱上极其小气,每有王室贵女结婚,他送的礼物无一例外都是“有益的格言”。晚年他极力讨好当了英国国王的汉诺威选候乔治一世,希望能在英国得到重用。然而不幸的是,因与牛顿在微积分发明权上的争执,使英国人和英国王室对他没有好感,最后在白眼中孤单死去。

奇特的是,莱布尼茨有两种哲学体系,一种是用来蓄意讨好王公权贵的正统、浅薄的理论,另一种是内容深刻、有斯宾诺莎风格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他的实体学说——单子论。

●谁的哲学统治批判哲学之前的德国?

克利斯提安·沃尔夫,出生于布累斯劳的一个面包师家庭。早年研究神学,后来他的兴趣全部转移到哲学上。他同莱布尼茨交往甚密。1706年,他经莱布尼茨的推荐,在哈勒大学担任数学教授,随后,又讲授物理学和哲学。1723年,由于讲授莱布尼茨的哲学观点而遭到来自神学家的抗议,沃尔夫被迫离开哈勒,去马堡大学任教。1740年回到哈勒,后来还曾担任柏林大学副校长一职。

沃尔夫以莱布尼茨的哲学为基础,同时因袭了笛卡儿、斯宾诺莎、洛克等人的个别论点,构建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哲学体系。因而,他的哲学被称为“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他认为哲学可以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哲学、数学,第二部分是实践哲学。理论哲学包括逻辑学和形而上学。他的“形而上学”又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论研究存在物本身,理性心理学研究心灵,理性宇宙学研究宇宙整体,理性神学研究上帝的存在。

沃尔夫抛弃了莱布尼茨哲学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把它改造成为一个僵化的“形而上学”体系。但是,沃尔夫在德国第一次用德文撰写哲学著作,他的著作在欧洲各大学普遍被当做教科书使用,因而促成了莱布尼茨哲学的广泛传播。直到康德批判哲学的建立,统治德国大学讲坛的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才被推翻。

●不可知论的代言人是谁?

大卫·休谟,是英国经验派哲学家,近代哲学史上第一个典型的不可知论者。他出生于苏格兰爱丁堡一个没落贵族家庭,12岁进爱丁堡大学学习法律,后因家庭经济和健康方面的原因,中途退学,曾一度经商。1729年,18岁的休谟决心放弃法学全力从事哲学研究,1732年开始撰写奠定其哲学思想基础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人性论》,1734—1737年隐居法国期间,完成了这部巨著。该书分为三卷,第一卷“论知性”,第二卷“论情感”,第三卷“道德学”。由于《人性论》出版后受到冷落,后来他又将其中的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别改写成《人类理解研究》和《道德原理研究》。1746—1748年,休谟任圣克莱尔将军的秘书,出使过维也纳和都灵。1752年被选为苏格兰律师协会图书馆馆长。这期间他利用丰富的馆藏图书,开始撰写多卷本的《英国史》。1763—1765年,休谟先后担任英国驻法使馆秘书和代理公使。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卢梭、狄德罗、霍尔巴赫、达朗贝尔等法国著名哲学家。1767年受国务大臣康威邀请,担任过国务大臣助理。1776年8月,因患胃病在爱丁堡逝世。

作为一个哲学家,休谟从洛克、贝克莱的经验论出发,把经验主义的原则贯彻到底,建立了一个以怀疑论或不可知论为特征的经验论哲学体系。其主要哲学著作是:《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四篇论文》、《自然宗教对话录》等。

●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军人物是谁?

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领袖,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一生经历曲折,早年学习法学,1717年,年仅23岁的伏尔泰因抨击朝政和教会,被投进巴士底狱囚禁一年,8年后因与贵族发生冲突再次入狱,出狱后被迫流亡英国。在流亡的3年中,他热心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宣传自由思想,写出了哲学和政治学专著《哲学通信》。该书出版后,触动了宗教权威,伏尔泰不得不于1734年隐居在夏德莱夫人的城堡,达15年之久。

此后,伏尔泰更加热情地投入到反封建活动中,同当时的“百科全书派”学者保持频繁联系,积极为“百科全书”撰稿。很快,伏尔泰成为闻名欧洲的思想泰斗。晚年定居在法瑞边境的菲尔奈,从事写作并继续进行政治斗争,使菲尔奈成为欧洲启蒙思想的中心。由于他声名显赫,在其逝世后,法国封建教会怀着愤怒和恐惧的心理,不准他在巴黎下葬,直到1791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他的遗体才得以从香槟省迁回,葬入法国巴黎名人公墓。伏尔泰的主要哲学著作有:《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哲学辞典》。

●谁是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孟德斯鸠,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开创者之一,资产阶级法学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生于法国南部波尔多市一个富有的贵族法官家庭,1716年继承伯父孟德斯鸠的男爵封号,并获得了波尔多法院院长职位。他一面担任公职,一面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进行科学研究。他的兴趣非常广泛,研究过物理学、植物学、解剖学,特别是哲学、历史学、法学、文学和伦理学。十年后辞去公职,游历欧洲各国,考察各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和风土民情,体察新的时代精神和资产阶级的要求。1728年被推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此后,他再次出国考察,特别是对英国的连续三年的考察,使他较快地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政治理论思想体系,奠定了他的思想基础。1731年后,他定居波尔多庄园,潜心从事科学研究和著述,完成了《罗马盛衰原因论》和《论法的精神》两部重要著作。《论法的精神》被伏尔泰称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成为当时最进步、影响最大的哲学和社会政治理论著作。1755年病逝于巴黎。孟德斯鸠的主要著作有:《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先驱是谁?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精华本)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本书精选了曾氏家书两百封左右,由著名作家、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唐浩明点评,结合时局以及曾国藩的前后经历,唐浩明将曾氏的一生串联起来,评析独到,深入浅出。让读者由家书及人,对晚清政局以致整个历史的道德、文章、仕宦心理都有所了解。
  •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美学漫话(大家文论经典)

    诗和春都是美的化身,一是艺术的美,一是自然的美。我们都是从目观耳听的世界里寻得她的踪迹。某尼悟道诗大有禅意,好像是说“道不远人”,不应该“道在迩而求诸远”。好像是说:“如臬你在自己的心中找不到美,那么,你就没有地方可以发现美的踪迹。”然而梅花仍是一个外界事物呀,大自然的一部分呀!你的心不是“在”自己的心的过程里,在感情、情绪、思维里找到美;而只是“通过”感觉、情绪、思维找到美,发现梅花里的美。美对于你的心,你的“美感”是客观的对象和存在。你如果要进一步认识她,你可以分析她的结构、形象、组成的各部分,得出“谐和”的规律、“节奏”的规律、表现的内容、丰富的启示,而不必顾到你自己的心的活动。
  • 沉思录

    沉思录

    本书由古罗马唯一一位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所著,是一本写给自己的书,内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马劳顿中写成的。它来自作者对身羁宫廷的自己和自己所处混乱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种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本书是斯多葛学派的一个里程碑
  •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意释致用

    《大学》、《中庸》问世后就不断被人们以打造的精神加以解读。《〈大学〉〈中庸〉意释致用》旨在继承前人的打造精神,以现时代的生活为起点,突出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力求对人们的修身处世有一定的启发。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热门推荐
  • 穿越时空之君王爱

    穿越时空之君王爱

    她是南诏国的公主,有倾城倾国的容貌。可因为她倾世的容颜,惹得天下大乱,狼烟四起。世间再无宁日,三界再无她立足之地。不仅因为她倾世的容颜,更因为她神秘的身份。人、魔、神三界大乱。王朝、疆域、拯救。不到最后,谁又知鹿死谁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茑萝集:郁达夫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绛红色的山峦

    绛红色的山峦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异界之打出个未来

    闪族持他从猎手一步步的走向猎神,豪情壮志成就一代枭雄,在族人的鼓励下,毅然出去闯荡,新一代的巅峰顶级强者就此横空出世!,执着守卫家族的林笑,机智勇敢成团队主心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春回天府(少儿卷)

    春回天府(少儿卷)

    每一个有呼吸、有生命迹象的地方都有迷彩的汪洋,白衣天使的汪洋,志愿者的汪洋,那是血脉连接起的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天涯,甚至海角,每一个肩膀扛起生命的重量。春天回来了……
  • 鸾凤鸣之凤凰泣血

    鸾凤鸣之凤凰泣血

    她,向往平淡和乐,但与生俱来的血统注定了今生命运多舛。千里漫漫黄沙路,如命运之轮的锁匙,为她开启了人生新的转折点……他,风华绝世,谋略无双,似能看透世间万事,却独堪不破一个“情”字。一次无可奈何的和亲,令他痛失挚爱,他指天立誓,有生之年,剑指漠北,马踏阴山。一场突如其来的邂逅,起笔他与她纠葛一世的孽缘。相爱、背叛,有情、无情,谁又能分清?他,孤傲不群,勇冠三军,似有万夫莫敌之勇,却独闯不过一个“情”关。街市偶遇,不打不相识,从此他痴心长付,一世不移。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自相遇伊始,他与她之间就已注定了无疾而终的运命。相聚、别离,缘深、缘浅,又有谁能说明?世事纷纭,劫波度尽,相守的甜蜜,别离的苦痛,终令她立定决心要与相爱之人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绝世的双雄,倾城的红颜,两男一女的纠葛,必然会激起火花无数,相爱相杀,相依相守,究竟何人才是她最终的归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